收藏 分享(赏)

第八部分 燃烧与燃料.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6722974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部分 燃烧与燃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八部分 燃烧与燃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八部分 燃烧与燃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八部分 燃烧与燃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八部分 燃烧与燃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此题库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 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八部分 燃烧与燃料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A只有 8只有 C只有 D只有【答案】选 C2、 (2010娄底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A B C D【解析】选 D。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 D。【解析】选 C。液化气具有可燃性,开灯会产生电火花,能引燃液化气,造成失火或液化气罐爆炸,因此A不正确;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富含

2、在肉、蛋、奶中,饮食中具备蔬菜、水果不能补充蛋白质,因此 B不正确;由于油比水轻,油锅着火时,加水后油会漂在水面上继续燃烧,同时也会造成油锅炸裂,因此 D不正确;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会不留痕迹,不会损坏电器、图书档案等,因此 C是正确的。故选 C。4、 (2010潼南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1、 (2010海南中考)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1)2Na+C1 2 2NaCl(2)2Mg+C02 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工业上常用反应(1)生产食盐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使用 C0: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 )3、 (2010兰

3、州中考)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倒在实验桌上着火,用湿抹布扑灭C燃气泄漏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气 D电器着火用水扑灭【解析】选 D。油锅用锅盖盖住,能隔绝空气,使油火熄灭;酒精倒在实验桌上着火,用湿抹布铺盖,既能隔绝空气,又能降低酒精的温度,从而使火焰熄灭;燃气露着火,立即关闭阀门,会

4、使燃烧因缺乏可燃物而熄灭;电器着火,用水无法扑灭,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因此选项 D错误,故选 D。【解析】选 D。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氧气接触。只要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能燃烧,着火点低的物质不需要加热,所以 A错,B 中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 B错,可燃物并不一定含碳元素,如 H 是可燃物但不含碳元素,所以 C错,关于灭火只要少了燃烧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所以 D2正确,故选 D。6、(2009雅安中考)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

5、接触面积【解析】选 D。固体燃料架空,使空气可以在可燃物之间流通,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7、 (2009乐山中考)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2:1 5、 (2010南昌中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甲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6、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 BC D【解析】选 C。中只能通过烧杯内壁的水珠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中只能证明 CO2能溶于水,不能证明其呈酸性。8、 (2009烟台中考)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冷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解析】选 A。火焰熄灭,意味着燃烧条件被破坏,题目中只能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温度下降的原因是金属丝有良好的

7、导热性,使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急剧下降,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使用冷的金属线圈,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了9、 (2009常州中考)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狭小的空间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解析】选 A。可燃物在狭小的空间燃烧已引起爆炸。10、(2009锦州中考)下列情况处理得当的是( ) A.室内物品着火时,首先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B.发现家中煤气泄露时,先关闭气阀,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C.烹饪时,油锅着火,先关闭煤气的气阀 D.家用电器在使用时突然起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解析】选 B。室内着火如果打开门窗会使燃烧更旺;油锅着火应盖锅盖;家用

8、电器在使用时突然起火应先切断电源。11、 (2009贵港中考)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A大量油类物质泄漏着火,用水扑灭 B木材着火,用水扑灭C森林火灾,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扑灭 D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用湿抹布扑灭【解析】选 A。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漂在水面上也能燃烧。12、 (2009肇庆中考)卡拉 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跑向安全处【解析】选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低,是易燃物。13、 (200

9、9北京中考)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B.图 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C.图 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 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支燃烧现象【解析】选 B。红磷的着火点很高不能在热水中燃烧。14、 (2008肇庆中考)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A. B. C. D.【答案】选 A。15、(2008嘉兴中考)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

10、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解析】选 B。高压锅排气孔堵塞气压增加而爆炸是物理变化。16、(2007北京中考)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解析】选 A。提供充足的氧使燃料燃烧更旺。17、(2010汕头中考)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1) 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_ 。【解析】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11、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烧杯中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烧杯内热水的热量通过铜片把热量传递到铜片上的白磷,使白磷燃烧。【答案】(1) 氧气(O 2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2) 4P+5O2 2P2O5 (3) 导热性18、 (2009齐齐哈尔中考)前不久大兴安岭局部地区发生了森林火灾,消防队员紧急奔赴现场。他们有的使用风力灭火机强力灭火,其原理是 ;有的砍伐部分树木打防火隔离带,其灭火原理又是 。【答案】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19、 (2008揭阳中考)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请根据初

12、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变化。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 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 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解析】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引燃圣火需达到着火点;

13、在珠峰火炬燃烧需要充足的氧。点【答案】(1)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要求顺序) (2)热量 混合物 (3)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或空气知识点二、 燃烧和热量【解析】选 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发生爆炸,而 A中 CO2不属于可燃性气体,故 A一定不爆炸。【解析】选 D。A 为禁止携带火种;B 为禁止鞭炮;C 为禁止烟火;D 为禁止鸣放高音喇叭,图标与燃烧无关。5、 (2009衡阳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1、 (2010泰安中考)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

14、看, “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选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会使燃烧更旺。2、 (2010宜昌中考)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解析】选 A。燃烧能放出热量,但其他的化学反应有的也能放出热量,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因随时扩散,人们感觉不到;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3、

15、 (2010临沂中考)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天然气和氧气4、 (2010眉山中考)2010 年 5月 23日下午,汶川水磨镇大槽村山上,11 岁男孩罗豪等在一个废弃作坊内被烧伤,生命垂危。同学们应吸取教训、珍爱生命,懂得一些燃烧与爆炸的基本常识。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A.用大理石作房屋的装修材料 B.用炸药爆破拆除危旧建筑C.用玻璃刀裁切玻璃 D.用石墨作干电池的电极【解析】选 B。炸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 (2009眉山中考)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16、(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解析】选 A。具有可燃性的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易引起爆炸,题中四种物质中只甲烷具有可燃性。7、 (2009晋江中考)2009 年 4月 22日是第 40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 D开发新能源【解析】选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加重温室效应。8、 (2009益阳中考)瓦斯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带来危险。2009 年 5月 30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同华煤矿造成的导致众多矿工死难的

17、事故就是由煤矿中瓦斯突出造成的。下列关于瓦斯(主要成分为 CH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瓦斯属于化石燃料 B瓦斯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产物为 H2O和 CO2C瓦斯的主要成分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D瓦斯属于可再生能源【解析】选 D。甲烷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属于不可再生能源。9、 (2009青岛中考)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可能只有甲烷【解析

18、】选 B。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可以判断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中只含有氢元素,所以是错的。10、 (2009哈尔滨中考)哈尔滨市目前有燃气用户 90多万户,2008 年已对 40多万户进行了天然气的置换,今年剩余的 50万户正在陆续置换天然气。下列有关天然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使用天然气可以防止温室效应C天然气的热值比煤气高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析】选 B。天然气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不能防止温室效应。11、 (20

19、09芜湖中考)下列能量转化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燃煤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风力发电【答案】选 B。12、 (2009河南中考)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化铜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化铜反应 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D 大木桩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小木条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答案】选 D。13、 (2008昆明中考)下列不属于化石

20、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答案】选 D。14、(2008重庆中考)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解析】选 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15、 (2007呼和浩特中考)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B.风力促使电动机工作C.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D.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答案】选 C。16、 (2009平原中考)2009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1)有人

21、认为,天然气作燃料可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你的意见是_。(2)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露,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5SH) 。一旦燃气泄露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乙硫醇充分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含硫煤的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 SO2,它遇到雨水后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会带来很大危害。为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因而不能避免;(2)本题的关键是从微观角

22、度进行分析,很远处就能闻到气味,显然是利用了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的性质;由题目提供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则不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1)天然气燃烧也会产生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C 2H5SH+9O2 4CO2+2SO2+6H2O (3)SO 22NaOH=Na 2SO3H 2O17、 (2009平原中考) 经过一年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身边的一些简单物质,如木炭、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水等。请从上述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写出两个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在题目所给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有

23、木炭、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因此,任选其中的两种物质,写出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答题的关键是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答案】C+O 2 点 燃 CO2 2H2+O2 点 燃 2H2O 2CO+O2 点 燃 2CO2 CH4+2O2 点 燃 CO2+2H2O(任写对两个即可)18、 (2009福州中考)2009 年 3月 7日起福州市民陆续使用天然气。(1)福州市区家用燃料的更新历程如下: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B气体燃料的利用率更高 C减少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

24、75%和 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 。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莆田输送到福州气门站的天然气需经过除杂、添加无毒臭味剂、减压等处理后才能输送到市民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天然气减压后体积会膨胀的原因 。【解析】(1) 燃料不断更新主要是基于两点,一燃料燃烧要充分,节约能源;二尽量降低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保护环境。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天然气含碳元素的质量较小,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少,可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2)气体减压后分子本身不变,分子之间的间隔

25、变大,体积变大。【答案】 B、C 充分燃烧等质量的天然气,比充分燃烧等质量的液化石油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可减缓温室效应。 CH 42O 2 CO22H 2O 分子间隔增大 19、 (2009临沂中考)(1)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 2) ,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 ; .(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 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 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 Kg 的二氧化硫。【解析】 (1)酸雨具有腐蚀性,对于植被、建筑物、农田等都具有腐蚀性,

26、可以任举两例。(2)硫元素的质量为:400Kg x 1%=4 Kg,二氧化硫的质量为:4 Kg/(32/64)=8Kg【答案】 (1)雕像受到酸雨腐蚀;森林受到酸雨破坏(只要合理均可) (2)820、 (2009眉山中考)经过一年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的量有着密切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1)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2)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3)反应温度不同,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解析】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反应物的量都会影响反应速率、反应现象和生成物等。【答案】 (1)碳在氧气中充分

27、燃烧和不充分燃烧(2)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3)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速率不同21、 (2009娄底中考)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下图: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实验是通过电解水生成氧气和 ,可以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C实验原理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相同。 【解析】:B 的实验原理是验证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C 的实验原理是验证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答案】A.氧气(或 O2) B. 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或 H、O 两种元素)C. B知识点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解析】选 A。方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28、,不符合绿色能源的理念;方法利用太阳能和使用高效催化剂,能有效节约能源,故答案选 A4、 (2009达州中考)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A铅蓄电池 B氢能 C风能 D太阳能【解析】选 A。铅蓄电池中含有害金属,废旧电池是重要的污染源。5、 (2009南昌中考)下列实验室制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实施的是(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1、(2010徐州中考)“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

29、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解析】选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化石燃料含有大量的碳不符合低碳要求;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从而减少碳的排放量。2、 (2010安徽中考)我国科学家在 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 的 CO在低温下氧化为 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答案】选 C3、 (2010汕头中考)以下获取氢气的途径中,从绿色能源的角度看,较有发展前途的

30、是电解水 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使用高效催化剂分解水水煤气法:C+H 2O(气) CO+H 2 热裂法:CH 4 2H2 +CA B C D高温故知新高温故知新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解析】选 A。其它制气装置不需加热,且反应物中都有液体物质。6、 (2009烟台中考)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D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解析】选 D。开发新能源,不是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即可作为能

31、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很多化工企业离不开化石燃料。7、 (2009青岛中考)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解析】选 A。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它们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能源。8、 (2009锦州中考)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 B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 D乙醇、干冰、水银【答案】选 B。9、 (2009哈尔滨中考) 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B空气中的氮气是制硝酸

32、和化肥的重要原料C石油分馏能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D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铝【解析】选 D。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10、 (2009齐齐哈尔中考)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解析】选 D。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用于防毒面具;金刚石正八面体、透明、硬度大用作装饰品;铜丝具有导电性用作导线;氢气具有可燃性做高能燃料。11、 (2009齐齐哈尔中考)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能源没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现已普遍使用B乙醇汽油既节约石油资源,又

33、能促进农业发展C地球上天然气储量相当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放射性物质危害极大,因此应禁止使用核能【答案】选 B。12、 (2009安徽中考)下列做法或举措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严禁就地焚烧秸秆 D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答案】选 A。13、 (2009临沂中考)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干冰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3)乙醇_; (4)3 个二氧化氮分子_;(5)2 个磷原子_【解析】书写时要注意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微粒个数与微粒构成的区别。【答案】 (1)CO 2 (2)CH 4 (3)C 2H5OH (4

34、)3NO 2 (5)2P14、 (2010乐山中考)如何合理、高效、节约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气这三大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紧开发、研制其它清洁能源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1)天然气是乐山城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煤燃烧时产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煤的气化是把煤变为清洁能源的重要一环,其中一个重要反应是:C+H 2O C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3)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

35、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锂电池,从化学角度看,与使用汽油的汽车相比其优点是(举出一点即可) 。【解析】 (1)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所以报警器应安装在上方。 (2)煤燃烧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用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固态燃料变为气态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汽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空气污染物。【答案】 (1)甲 CH4+2O2 CO2+2H2O (2)SO 2(或二氧化硫) 置换反应(3)不污染环境(或减少碳排放、节约化石能源等)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15、 (2009烟台中考)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 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

36、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 。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目前,我市长岛、栖霞、莱州、招远、开发区等地的风力发电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海阳的核电项目也已经启动。这些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写出两条)?; 。【解析】能源问题影响社会发展,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和水得到廉价的氢气,但有待于技术支持,风能核能的好处,应从少使用了化石燃料,减少了环境污染的角度去考虑。【答案】(1)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化学(2)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16、 (2009泉州中考)2009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

37、“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化为 能,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源。但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温室气体 (填一种) ,导致温室效应。因此,对于化石燃料的使用,你的看法是: (写一点) 。(2)我国积极发展绿色能源,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对于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 5种发电方式,你认为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填序号) 。【答案】 (1)热;CO 2(或二氧化碳) ;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新能源(除生物能)的使用比例(答案合理即可) (2) 17、(2008福州中考)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

38、决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下列图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1)图 8中的内容是东南快报的一则报道。报道中提到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福州汽车如果改用天然气作燃料,优点是 。(2)图 9是 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图片。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 。(答一点)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 3和氢气。其

39、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H 4 CH42O 2 点燃 CO22H 2O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或改善空气质量(2)2H 2O 2点燃 2H2O 氢气在贮存、运输等方面还存在技术上的困难2B6H 2O 高温 2B(OH)33H 218、(2007吉林中考)酒精是绿色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请根据你对酒精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盛放酒精的试剂瓶,能闻到特殊气味,这是因为酒精分子 的缘故。(2)玉米、高粱等经过发酵、蒸馏可得到酒精,其中发酵过程是 变化。(3)近年来饭店常用固体酒精作餐座上的燃料。固体酒精是在酒精中加入凝固剂后制成的胶冻状物质。请你分析使用固体酒精作燃料的好处是 。【答案】 (1)不断运动;(2)化学;(3)方便安全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