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6705322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蔡圣校 11091290 经济 10 班摘 要:作为全国唯一 一个沿海贫困县-陵水黎族自治县。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对海南设立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并以海南陵水作为实验区。在这种新形势下,陵水人怎么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各方面的成果,尤其是教育。这关系到陵水 30 多万人的大事。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词:陵水县 教育 科技 十二五规划 【作者简介】蔡圣校 ,11091290,经济学院,11 级经济学类,指导老师:王奎正一.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一)历史沿革陵水黎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扈三代为南交之地,秦为象郡外缴,汉

2、为詹耳郡地。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汉军平定越地在海南岛上置珠崖、詹耳两郡,领十六县,陵水属珠崖郡山南县。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改珠崖郡为蛛卢县,属合蒲郡。唐武德五年(622 ),置崖、詹、振三州,陵水县属振州。龙塑二年(662),置万安州,陵水改属万安州,五带因之。宋熙六年(1073)改万安州为万安军,领万安、陵水等四县。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废万安军,陵水县改属琼州。绍兴十三年(1143 ),复设万安军,陵水县还属万安军。元因之。明洪武三年(1370),升琼州为府,陵水县属琼崖妥蜻处,国民二年(1913 ),陵水县属琼州镇守府。从民国十年(1921 )始,陵水县先

3、后归属琼崖善后处、琼崖妥蜻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委员公署,海南特别行政区。1927 年至 1931 年间,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建置四年。1945-1946 年成立陵保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 2 年。1948-1950 年 4 月,成立陵水县民主政府,建置二年。1950 年 4 月 28 日,陵水县解放。1951 年 8 月 14 日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南行政区。1954 年 1 月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8 年 12 月,陵水、崖县、保亭三县合并为榆林县,次年 2 月改称崖县,隶属海南行政区公署。1961 年 6月 1 日,陵水从崖县分出,恢复陵水县建制。1962 年,海南黎

4、族苗族自治州恢复,陵水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陵水黎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9.7.121987 年 12 月,陵水县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此期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消,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88 年 4 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全县有 16 个民族,是个黎、汉、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少聚居“的地方。全县人口33 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45.4%; 黎族占总人口的 54.2%;苗族占 0.2%;其他民族占 0.2%。(二)人口分布概况2004 年底,陵水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 1128 平方千米。人口 33.46 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

5、74993 户、总人口 334614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73495 人。 ) ,其中黎族占 56.3%。辖 11 个乡镇、114 个村(居)委会、602 个自然村,有 2 个国有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局。县政府驻椰林镇。(三)陵水县教育科技发展现状至 2010 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 130 所,其中职业中专 1 所,完全中学 2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5 所(含 2 所民办学校);乡镇初级中学 13 所;完全小学 109 所(含 3 所民办学校)。幼儿园 47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1 所,民办幼儿园 46 所)。全县中小学在校生 49869 人,其中,职业中专 1577 人;普通高中 4004 人;

6、初中 16452 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96.1%;小学 28080 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99.9%。在园幼儿 9010 人。全县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 3551 人,其中中小学专任教师 3509 人(小学教师 2043 人,初中教师 1145 人,普通高中教师 220 人,职业中专教师 101 人),公办幼儿园教师 28 人,职工 14 人。二.新时代下的教育发展(一)教育政策近几年来,随着陵水县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浪潮,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出现经济增长教育落后的怪相。所以近年来,陵水县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0 年秋

7、季,该县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职业教育免费教育的基础上,扩大到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小学到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二)教育投入虽然政府对其他教育给予了很大的优惠,但是陵水县的学前教育仍然处于薄弱环节。目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府网.教育局,2011.12.193前,全县学龄前儿童 1.6 万多人,学前一年入园率 82.2%,学前三年入园率 65.2%。全县公办幼儿园仅有一所,在园儿童 500 多名,所占比例小。为了解决有幼儿“入园难”问题,陵水县从 2011 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建设行动计划”,决定投入 6700 多万元,用 3 年时间新建 19 所幼儿园,并且

8、改建扩建一批幼儿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按照计划,今年将新建公办幼儿园 13 所,明,后年再新建 6 所,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基础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格局,逐步普及学前教育,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障水平和教育质量。2007 年 2010 年,陵水县投入 3 亿元,新建县中山小学思源学校扩建县民族中学,建设 18 所中小学校校舍和场馆 9.9 万平方米;投入 5762 万元,建设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周转房 762 间。(三)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教育公益资金的开展2010 年,海南雅居乐地产公司捐资 1000 万元用于发展教育基金。2011 年,又捐资

9、3000万元用于学前教育等。另一反面陵水县对于教育公益资金的开展对教育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 2010 年 6 月开始筹立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并经过一个月的,有大约 37家企业捐资 4171.3 万元。这一公益捐助现象为海南教育助学活动树起了标致性的榜样。三. 今后的发展目标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一)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大 力 发 展 学 前 教 育 , 建 立 政 府 主 导 、 社 会 参 与 、 公 办 为 基 础 、 公 办 民 办 并 举 的 办 园 体 制 格 局 。以 农 村 为 重 点 , 财 政 投 入 为 支 撑 , 扩 大 学 前 教 育 资 源 投 入 。 结

10、合 全 县 新 一 轮 布 局 调 整 契 机 , 充 分利 用 资 源 整 合 后 空 闲 出 来 的 校 舍 场 地 作 为 农 村 乡 镇 幼 儿 园 场 地 , 通 过 新 建 、 改 建 等 多 种 途 径 合 理发 展 城 乡 幼 儿 园 , 建 设 覆 盖 全 县 农 村 地 区 的 公 办 乡 镇 中 心 幼 儿 园 和 人 口 密 集 的 村 级 公 办 幼 儿 园 。 到2015 年,新 建 19 所公办乡镇、村级幼儿园。(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陵水黎族自治县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政府办 2011.4.54优 化 教 育 资 源 配 置 , 推进义务

11、教育均等化发展,加 固 和 新 建 一 批 基 础 教 育 设 施 , 依法保障城乡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和标准化建设工程,至 2015 年,全 县 有 18 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城镇和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下降至 2%和 3%以内。实施中小学校安全工程,确保使每幢中小学校舍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继 续 推 进 中 小 学 教 育 信 息 化 工 程 , 实施农村中小学多媒体进教室工程,确 保 全 县完 小 以 上 学 校 “班 班 通 ”, 完 小 以 上 学 校 都 能 通 过 ADSL 接入因特网。继续加大投入,保证所有义务教育阶

12、段学校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达到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继续实施对农村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三)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工程,使普通高中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全部达标,创建陵水中学省 一 级 学 校 , 新 建 思 源 实 验 学 校 高 中 部 , 力争“十二五”期间高中阶段升学率提高至 87%。(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以实践教育、菜单式培训等方式,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深化职业技能教育的实用性。围 绕 旅游 岛 建 设 , 加强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合作,创办一批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如现代农业、高尔夫服务

13、、游艇服务等,培 育 为 旅 游 业 服 务 的 本 地 专 才 。积极培养、引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双证”毕业生。“十二五”期间扩 建 县 职 业 中 专 学 校 。(五)积极探索其他办学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支持国内知名大学来陵水设立研究机构及实习基地。支持民间资本兴办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建立民办学校的退出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继续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六)稳定和优化教师队伍通过人才引进、在职研训、名师帮扶等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教育绩效评价和绩效工资制度,营造适当竞争的良好氛围。制

14、定、完善和落实好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5第二节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建 立 以 企 业 为 主 体 、 市 场 为 导 向 、 产 学 研 相 结 合 的 科 技 创 新 体 系 , 提 高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 提 升产 业 发 展 层 次 , 增 强 核 心 竞 争 力 , 为 推 动 陵 水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提 供 科 技 支 撑 。 到2015 年,全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达到 1%以上。(一)提高重点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针 对 我 县

15、优 势 产 业 开 展 科 技 攻 关 , 组 织 实 施 多 类 科 技 计 划 , 争 取 在 南 繁 育 种 、 食 品 开 发 、 保健 品 开 发 、 海 洋 资 源 开 发 、 生 物 医 药 、 软 件 及 物 联 网 、 旅 游 产 品 与 旅 游 装 备 、 现 代 服 务 业 、 农 产品 检 测 、 新 材 料 与 新 能 源 等 领 域 取 得 一 定 科 技 成 果。(二)积极引进研发机构和科研院所落户陵水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和富足的空间资源,加快引进国内外优势大型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为陵水做出更多贡献。优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发展环境,营

16、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文环境,定向配套公共服务资源,优先解决优质教育、医疗、住房等配套设施,引导优秀企业和科研院所“落地生根”。“十二五”期间,着力引进 2-3个科研院所落户陵水 。(三)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加 大 政 府 财 政 投 入 , 建 设 科 技 资 源 共 享 、 科 研 实 验 、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 科 学 普 及 与 应 用 技 术 推广 的 基 础 性 技 术 平 台 。 建 立 以 企 业 为 主 体 的 多 元 化 科 技 创 新 投 入 机 制 , 制 定 实 施 专 利 产 品 与 企 业科 技 投 入 、 科 技 成 果 相 挂 钩 的 补 贴 政 策 , 鼓

17、 励 企 业 引 进 、 消 化 、 吸 收 先 进 技 术 再 创 新 。 成 立 科 技创 新 基 金 , 对 用 于 科 技 创 新 的 贷 款 进 行 贴 息 和 补 偿 , 为 中 小 型 科 技 企 业 提 供 贷 款 担 保 , 降 低 企 业创 新 成 本 。 鼓 励 发 展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 进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四.教育困境(一)“一高一低”的现象陵水县这几年经济的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前茅。因此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到的教育资金越来越多,像对民族中学思源学校的建设等,教育硬件已经跟其他市县的学校差不多,但是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师队伍的

18、建设等等教育软件却跟不上全省的各市县的学校,呈现出一种“一高一低”的畸形教育。6如陵水中学作为陵水县的重点中学,它的教育水平直接代表着陵水的教育状况。学校占地 125 亩,校园规划明确,环境优美,现有教学班 65 个,其中高中 46 个班,初中 19 个班,在校生 4000 人,硬件设施完善,师职力量均衡。这是这几年陵水中学高考录取情况从中我们可知道陵水的教育是达到何种水平 2009 年陵水中学高考人数 932 人,一本入围 66 人,二本入围 229 人,录取率一本 7.1%,二本 24.6%。2010 年高考录取 912,一本入围 69 人,二本206 人,录取率一本 7.6%,二本 22

19、.6%。年年排名全省各市县重点中学的后几名,这说明的了陵水中学的教育很差,这跟它硬件条件一点都不匹配。(二)教育不均衡县城和个乡镇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县城的孩子往往接受的教育比各乡镇的孩子要早的多,陵水县是农业大县,下面的孩子出生一般都要做农活或者放牛,而县城的孩子已经坐在教室里面了。这已经就体现教育的差距。县城的孩子在读重点中学的名额往往多于各乡镇,当分配给县城的小学是 300 时而各乡镇才区区的 120 名,但是全县有 14 乡镇,算起来才多少名。这就说明城乡教育存在的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三)教育水平落后当省级重点中学都普及多媒体教育的时候,陵水县还处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陵水中学的多媒体教育也是在刚刚起步阶段,学校 65 教学班,才只有 12 个班有多媒体,说是全校的重点班,而这些班的多媒体工具用到教学的很少,都沦为摆设的工具或者沦为学生的娱乐工具。县重点中学都这样了,那么全县的学校会是什么情况?估计会更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