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69093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一定做到以学生为主,设置悬念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课堂上就会专心听讲,细心看,用心想。同时,数学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素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来说,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这就

2、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下面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 21 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一、 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如经常提出“这道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怎样的,要求的未知条件是怎样的” ,“如何应用条件来推出或求出结果” 。同时根据其具体问题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和让学生寻找答题思路等形式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如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你是怎样思考这个问题的?还有更简便或其他方法吗”等问题。

3、并且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比较归纳发现。自己得出结论。二、以自学为主,培养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这是古人强调授以学法,培养学生会学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就要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使教与学的关系达到和谐与统一。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我在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线段图,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

4、和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对同一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使思维变得开阔灵活和独特。例如解答:“一个机器制造厂六月份上半月完成全月计划的 3/5,下半月生产了 160 台,结果超过计划的 2/5,超过计划多少台?”应用题时,我引导学生画线段图,从线段图中总结出多种解法:(1)1602=80(台)(2)1601/2=80(台)(3)16042=80(台)(4)160(2/52)2/5=80(台)(5)160(1-3/5)+2/52/5=80(台)另外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操作学习法、迁移类推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假

5、设,还原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前,先上一节操作课,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全等的平行四边形、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若干个任意三角形及一把剪刀,指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剪拼拼把平行四边形和三解形分别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将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画图表示出来。同学们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剪的剪、拼的拼、画的画。在推导过程中,一位同学想出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三种推导方法。(1)s=ah2(2) s=a2h=ah2(3) s=a(h2)=ah2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画图表示出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明确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什么底乘以高以后还

6、要除以 2 的道理。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最容易记住。再如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一个鸡兔问题“鸡兔同笼共 10 只,24 个脚,问有只鸡几只兔?”我在给学生讲解时,没有急于告诉他解题方法,而让他动手制图,用假设的解题方法,使学生找到解题规律:(1)假设 10 只都是鸡,那么应有多少只脚?(2)24 只脚中还剩多少只脚?还剩的脚数可以几个图上画出来?(3)那么从图示上看,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应该怎样列式?兔的只数:(24-210)(4-2)=2(只)鸡的只数:10-2=8(只)通过假设和图示法,挖掘出知识的本质属性,能使学生理解深刻化,找到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解题途径,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三、以练习为主

7、,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数学教学应以练习为主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练习的时间长短,数量多少,都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以便在不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练习效果。2、练习题的设计,编排要体现教育性原则,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针对教材内容,精选练习题。如为了引入新课,设计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设计基础变式题;为纠正错误,设计判断择题;为拓宽思路,设计多变多解题等,从而实现训练目标,提高课堂实效。四、数学教学

8、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利用数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特点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优等生,教师要竭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数学素质差的学生要多关照,课上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维,尽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开拓思维,发展思信,尽量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机会,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总之,我们要让全体学生在“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标体系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对他们是最大可能的发展,以此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客观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