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南通港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668794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港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通港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通港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通港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通港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通港总体规划时间:2010 年 01 月 15 日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南通港地处长江下游河口段北岸,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204854,北纬 3245。距入海口 195.5 公里,距吴淞口 102 公里,距南京 264 公里。前言改革开放以后,随狼山海轮港区的建设,南通港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由内河封闭式港口向沿海开放型港口转变。 南通港总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于 1988 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联合批准实施。按照规划重点发展了狼山、南通、江海等公共港区,随九十年代以来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富民、任港、天生、如皋等港区亦相继发展,2003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 5010 万吨,其中外贸吞

2、吐量 490.8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18.2万 TEU。港口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其规模和空间上均突破了原规划的范围,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形势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港口功能日益拓展,港口的发展要适应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的要求;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的实施,江海转运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港口面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任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布局已初步形成,进一步研究南通港的地位与作用非常必要;南通市已知明确稳定深水港口岸线已基本得到开发,急需解决港口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问题。为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明确未来南通港的发展方向,优化港口的规划布局,合理、有效地开发港口资源,促进港口与城市、腹地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主枢纽港

3、的作用,南通港务局与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共同开展了规划的修编工作,编制了南通港总体规划 。该规划描绘了港口发展的宏观蓝图,是南通港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制订中长期规划、建设计划及选择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呈报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批准后实施。第一章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评价第一节 地理位置南通港地处长江下游河口段北岸,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204854,北纬 3245。距入海口 195.5 公里,距吴淞口 102 公里,距南京 264 公里。港口处在海、江、河的交汇处,是海轮进江后长江北岸第一个可停靠的港口,是水上中转的重要枢纽。从长江口出海可达我国沿海和世界各港;上溯长江,可通往苏、皖、赣、

4、鄂、湘、川六省及滇、黔、陕、豫等省,位于沿海和长江两条经济轴线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的经济辐射都极为有利。内河运输通过长江、引河与通扬、通吕等苏北水系和京杭大运河相贯通。疏港公路与国道、苏北公路网衔接,民航已通航,铁路已接轨,水陆交通均十分方便。南通港地理位置见附图一。第二节 自然条件一、气象南通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较好。(一)气温南通市年平均气温为 15.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5,极端最低气温-10.8,全年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 35的天数平均为 3.2 天。(二) 降水南通市降水主要集中在 610 月。多年平均降雨量 1083.7 毫米,历年最大降雨量 1626.8毫米,历

5、年最小降雨量 641.3 毫米,日最大降水量 287.1 毫米,日降水量25 毫米的天数为 10.7 天。(三) 风 况南通地区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沿海地区风力较大,临江地区风力稍弱。详见表 1-2-1:表 1-2-1 风 况 特 征 值 统 计 表项目 地点 南 通 吕 四 如 东多年平均风速( m/s) 3.4 6.5 5.5常风向 E ESE SE频率(% ) 10 11.2 13次常风向 NE,ESE N NE频率(% ) 9 8.9 10强风向 ESE NNW ENE实测最大风速( m/s) 17 26 32.6次强风向 SSE ENE ESE实测最大风速( m/s) 16

6、24 24.6实测风速6 级以上大风日数(d) 20 21.9 25实测风速7 级以上大风日数(d) 12.8 14.2 18统计年限 19611998 19681988 1996.101997.10注:60 年代初期南通气象站最大风速曾实测到 26.3 m/s, NE 向。据 19491997 年资料统计,本地区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 2.24 次,台风风力 68 级,最大风力 12 级。(四)雾多年平均雾日数 30 天。雾多出现在晚春和初冬,雾的最长持续时间 27 小时。二、水文(一)潮汐1、南通长江岸段潮汐属非正规半日潮,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每日两涨两落,日潮不等现象非常显著。沿海岸段主要

7、受东海前进波的控制,潮波进入浅水区后,形成驻波,属正规半日潮。2、潮位特征值潮位特征值的起算面天生港和海门港为吴淞基面,吕四和如东西太阳沙为各自的理论最低潮面,详见表 1-2-2:表 1-2-2 潮 位 特 征 值 统 计 表 单位( m)地点项目 天 生 港 海门(青龙)港 吕 四如东西太阳沙最高潮位 7.08 6.61 7.71 8.58最低潮位 0.42 0.20 0.43 0.37平均高潮位 3.86 3.85 5.12 6.23平均低潮位 1.97 1.58 1.47 1.62最大潮差 4.16 4.81 7.27 8.08最小潮差 0.0 0.05 0.32 1.79平均潮差 1.

8、93 2.69 3.71 4.61平均涨潮历时(h) 4.15 3.06 6.19 6.27平均落潮历时(h) 8.27 9.16 6.06 5.573、工程水位工程水位的起算面同上,详见表 1-2-3 :表 1-2-3 工 程 水 位 表 单位( m)地点项目 天生港 海门(青龙)港 吕 四 如东西太阳沙设计高水位 4.70 4.66 5.95 7.30设计低水位 1.37 1.10 0.79 0.73极端高水位 6.60 6.29 7.97 9.60极端低水位 0.40 0.32 0.47 0.54(二)波浪各规划港区的设计波浪(五十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见表 1-2-4:表 1-2-4

9、设计波要素表项目地点 主波向H1/10(m) H1% (m) T(s)南通江海港区东方红农场一带 SESSE 2.8 5.62.4吕四蒿枝港10 等深线处 EESE4.6 5.4 8.9如东洋口西太阳沙港区 NE3.2 3.6 9.9三、地貌及地质特征南通市位于长江近口段和北支北岸,苏北辐射沙洲南沿,岸线陆域是长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地势低平,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略有倾斜,高程一般小于 5m(吴凇基面) ,沿岸有沙洲滩地。长江岸线自西向东分属如皋沙群汊道、通洲沙汊道、徐六泾节点、北支,沿海岸线毗邻苏北辐射沙洲南部的烂沙洋黄沙洋和小庙洪大弯洪水道。南通市地质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与江南古陆的交接部。沿江

10、一带成陆较晚,除狼山低丘区外基岩埋深在 300400m 以下,均是 1720 年以后淤积经围垦成陆的。第四系地层厚300400m,为河流相、海相和过渡相沉积。沿江地表下 50m 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灰黄色粉质粘土(厚 2m) 、灰色粉细砂(厚 30m 左右) 、淤泥质粉质粘土(厚 1020m)和灰色粉砂(容许承载力 185kPa) 。河床底质为粉砂和极细砂。沿海地带第四系地层厚 400m 以内,其中全新世灰黄浅灰色粉质粘土层厚 1040m。在海域表层为灰色淤泥和粉细砂,其中启东小庙洪水道蒿子港一带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松散状灰色粉细砂、灰色粘性土间粉细砂与灰色粉细砂夹粘性土的交互层。如东西太阳砂

11、区域地表下 3145m 深度范围内以浅海相灰色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为主,容许承载力80240kPa,其下为厚 5060m 陆相粉细砂,容许承载力 255280kPa。四、地震据国家地震局 1990 年编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说明书,南通市沿岸,如东长沙港以北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其余均为 6 度。第三节 港口现状一、港口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狼山港区一、二期工程海轮泊位的建设,南通港由单纯的内河运输拓展为江海物资转运。随着天生电厂、华能电厂、中远船厂等沿江工业的发展,相应形成了一些工业港区。进入九十年代,一些企业、公司等沿江建设码头,也参与到港口建设和经营上来,相应形成了一些零散码头和作

12、业区。截至 2003 年底,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71 个,其中深水泊位 21 个,年综合通过能力 3290 万吨,完成吞吐量 5010 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 490.8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 18.2 万 TEU。见表 1-3-1。表 1-3-1 南通港生产性码头泊位现状表分吨级泊位数港区名称 合计 1000 吨以下10001000010000300003000050000吞吐能力(万吨/万人次)全港合计 71 19 31 20 1 3290/600一、公用码头 65 19 26 19 1 2790(一)港务局小计 41 18 14 9 1472/300如皋港区 1 1 30天生港区 3 3 22

13、3南通港区 5 4 1 101/300狼山港区 32 18 6 8 1230锚地、浮筒及其它(二)其它码头小计 24 1 12 10 1 1318江海港区 4 4 352新大港储码头 3 1 2 180其它 17 1 11 4 1 786二、货主码头 6 5 1 500南通华能电厂 6 5 1 500二、航道、锚地南通河段航道西起靖江夏仕港,东至常熟徐六泾,全长约 72 公里。上段接江阴水道,下段连白茆沙水道。海轮经长江口进入新宝山水道后,通过白茆沙水道、通州沙东水道到达各港区,经如皋中汊水道进入如皋港区。目前长江口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实施,水深已达-9 米,其它段航道 -10

14、 米等深线基本贯通,只有个别浅段时而出现不足 10 米的浅点,航道维护水深仍维持-8.5 米水平。南通港目前设有主要锚地 8 个和 3 处系船浮。由于河势变化等原因,锚地经常需要调整,多为临时锚地,锚地零散且规模小。南通港锚地情况详见表 1-3-2。表 1-3-2 南通港锚地、系船浮筒基本情况表锚地名称 类型 尺度(米)(长宽) 水深(米) 能力狼山检疫锚地 国际船舶 2500600 1324 45 艘大型船舶南通港 2#锚地 驳船 2000500 510港务局海轮锚地 待泊、过驳 5000200500 117 12 艘南通港上锚地 驳船中远临时待修锚地 待修船舶 约 7.5 12 艘东方石化

15、港储有限公司油轮临时锚地 油轮过驳 2 km2 约 14 1 艘 68 万吨级华能南通电厂海轮临时待泊锚地 临时 0.6km2 1324 1 艘海轮汇丰锚地 临时油轮 1324天生港系船浮 1000 50军用系船浮 军用 长约 1000中远南通船厂系船浮 待修船舶 989 50第四节 综合评价一、港口目前发挥的作用及发展特点1、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强大的促进作用。19782000 年,全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率达 10.5。完成的货物吞吐量中,为南通市及苏北地区服务的约占57%,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服务的约占 43。2、南通港在大宗散货、能源物资运输中起重要作用,2000 年金属矿石、

16、煤炭两大货类占全港吞吐量的 61.6%,在江苏省长江港口中转金属矿石总量中占 25.8%,是江内金属矿石中转的主要港口之一。3、港口投资、经营的多元化形成了港口集团和其它各类码头共同参与港口经营业务的格局,港口集团所属码头侧重于主要为大宗散货中转及长航线运输服务,其它各类码头主要为本企业和地方物资运输服务。4、南通港在发展过程中,除了通过新建码头来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外,还结合本港实际,通过港口技改、码头功能调整以及吸引临港工业等手段来吸引货源,适应运输市场的需求变化。5、南通沿江地区在岸线自然条件、经济需求以及江海联运等方面优势较沿海突出。南通港自建港以来一直是沿长江发展,沿海主要以滩涂养殖及渔

17、港开发为主。二、存在主要问题1、港口发展存在结构性不平衡,海轮深水泊位能力不足,公用码头超负荷运转,不适应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的需求。2、进港航道通航等级、码头泊位等级偏低的状况不适应进港船舶大型化要求。港口后方陆域狭窄,特别是公用码头后方陆域不足。3、沿江岸线开发利用上存在大小码头星罗棋布、零散开发、深水浅用以及缺乏对上下游间河势相互影响的考虑等不合理现象。4、目前南通港稳定的深水岸线已基本开发,由于长江南通段河势变化,原规划中预留深水码头发展的江海、富民等港区已有所淤积,未来发展面临着深水岸线资源不足的问题。第二章 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第一节 经济腹地一、腹地范围南通港的直接腹地是南通市、盐城

18、、淮阴市。间接腹地是江苏省和长江中上游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二、腹地国民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市国民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19782000 年国内总产值年均增长 11.0%,2000 年达 736.4 亿元,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快速增长,2000 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 31.6 亿美元,年均增长 13.1%。2000 年三次产业结构为 17.6:48.1:34.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南通市已经形成以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服装及其它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造船业等行业齐全,有

19、一定规模的工业系统。长江中上游沿江省市对外开放较晚,经济总体实力偏低,但矿藏资源相对丰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潜力很大。沿江产业带的骨架已基本形成,横贯我国东西的钢铁工业走廊,其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 45%左右;以沿江火电为主的电力优势明显,发电量占全国的42%;石化工业走廊,年原油加工量占全国 16.5%;水泥产量占全国的 31%;汽车和摩托车在我国汽车工业占重要地位。200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9602.63 亿元,外贸进出口额171.5 亿美元,进出口商品以机械、电器、纺织、服装及农副产品为主。贸易伙伴仍然为日本、香港、北美及欧盟国家和地区。根据南通市“十五”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全

20、市 GDP 年均增长预期调控目标为1011%,增幅超过全省速度;人均 GDP 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例从“九五”末的 80%提高到 90%;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 12:49:39;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12%以上。 “十一五”期间,全市 GDP 增长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市区和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人均GDP 达到 42000 元,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 2010 年远景发展目标:继续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加快淮北地区工业化进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淮北地区发展。继续实施“淮北致富”和“海上苏东”工程,巩固小康成果,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人民过上更加宽裕的

21、小康生活,经济总量保持全国第二,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战略性转变,率先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省份。未来沿江产业带将得到更大发展,重化工业向规模化发展,长江中上游各省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是乐观的。第二节 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根据全国、江苏省和腹地内其它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结合南通港口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定量预测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预测 2010 年和 2020 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水平分别为、80008500 万吨、1000011000 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水平为 1955 万吨和 3000 万吨。南通港分货类

22、吞吐量、集疏运量预测见表 2-2-1 和表 2-2-2。表 2-2-1 南通港分货类吞吐量预测表 单位:万吨2010 年 2020 年合计 进口 出口 合计 进口 出口货类外贸 小计 外贸 小计 外贸 外贸 小计 外贸 小计 外贸合计 80008500 1955 54255925 1240 2575 715 1000011000 3000 69307930 2060 3070 940煤炭 12401640 12301630 10 16402240 16202220 20石油 700800 210 600700 200 100 10 10001200 540 8801080 540 120金属矿

23、石 1700 570 1010 570 690 20002200 700 12001400 700 800钢铁 250 120 145 30 105 90 350 160 180 40 170 100矿建材料 1430 830 600 1600 980 620水泥 250 40 150 100 40 300 50 200 100 50木材 60 50 50 50 10 100 80 80 80 20非金属矿石 550 120 370 180 120 580 150 390 190 130化肥及农药 150 40 100 30 50 10 200 60 120 50 80 10盐 30 20 1

24、0 30 20 10粮食 240 110 140 40 100 70 430 140 280 100 150 90其它 490 168 340 68 150 100 620 260 430 100 190 160集装箱重量 910 527 440 252 470 275 1150 850 550 450 600 400集装箱量(万 TEU) 150 80 70 180 90 90客运吞吐量(万人) 20 10 10 30 15 15表 2-2-2 南通港分货类集疏运量预测表( 2010 年) 单位:万吨集疏运 集运 疏运水运 水运 水运货类 总计 公路 铁路合计沿海内河其它 总计 公路 铁路合

25、计沿海内河其它 总计 公路 铁路合计沿海内河其它合计 80008500 1614 125 4231 1240 2991 20302530 2575 490 80 2005 910 1095 54255925 1124 45 2226 330 1896 20302530煤炭 12401640 10 40 40 11901590 10 10 10 12301630 70 10 10 11501550石油 700800 100 200 50 150 200 100 100 10 90 600700 100 100 20 80 400500金属矿石 1700 1380 690 690 320 690

26、690 690 1010 690 690 320钢铁 250 80 5 165 70 95 105 105 30 75 145 80 5 60 40 20矿建材料 1430 100 500 50 450 600 600 600 830 100 730 730水泥 250 60 190 80 110 100 100 100 150 60 90 80 10木材 60 30 30 15 15 10 10 10 50 10 40 40非金属矿石 550 5 345 150 195 180 180 120 60 370 30 5 240 120 120 100化肥及农药 150 40 5 105 20

27、85 50 10 40 40 100 30 65 20 45盐 25 14 11 7 4 10 10 10 20 14 6 6粮食 240 65 25 100 30 70 100 30 10 60 60 140 30 10 40 20 20 60其它 490 340 40 110 20 90 150 90 30 30 10 20 340 250 10 80 10 70集装箱重量 910 710 55 145 60 85 470 360 40 70 40 30 440 350 15 75 20 55箱量(万TEU) 150.0 70 80第三章 性质和功能第一节 南通港的性质一、南通港今后将发挥

28、的作用促进南通市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南通市及苏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建设和临港工业开发服务;为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外向型经济服务;为江海联运和长江流域物资集散服务。二、南通港的性质南通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南通市和苏北地区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长江三角洲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长江中上游地区能源、原材料中转运输和外贸运输的重要中转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运输支线港和长江口北岸发展现代化物流的重要港口;是我国发展综合运输的沿海主枢纽港。第二节 南通港应具备的功能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南通港将发展

29、成为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中转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具有装卸储存、中转换装、多式联运、运输组织、通信信息、现代物流、临港工业、保税加工、客运旅游、综合服务等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港口。第四章 船型发展预测根据当前国际、国内运输船舶的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南通港发展规划,通过船型论证,对南通港到港船型预测如下:1、散货船煤炭运输将以 3.55 万吨级散货船为主;粮食运输将以 5 万吨级、6.5 万吨级巴拿马型散货船为主;金属矿石运输:北仑中转后的南非、南美及部分澳矿将以 35 万吨级为主,印度矿及部分澳矿直达运输将以 68 万吨级直达及 10 万吨级以上减载进江为主,国内海南矿运输将以 35 万吨级船

30、舶为主。2010 年以后,根据沿海临港工业的发展,散货及油品的到港最大船型将达到 1020 万吨级。2、集装箱船南通港集装箱运输以支线喂给及近洋航线为主。支线运输船以 100150TEU 的自航船为主;近洋航线以 3.5 万吨级(2000TEU) 为主,5 万吨级(3500TEU)集装箱船为辅。3、杂货船近洋及沿海运输代表船型为 2 万吨级杂货船和 5000 吨级杂货船。4、化学品及成品油船成品油船:近远洋运输为 5 万吨级,沿海运输为 5000 吨级;化学品船:近远洋运输为3 万吨级,沿海运输为 5000 吨级。5、长江顶推船队到港驳船队将以 3000 吨级、5000 吨级分节驳为主。6、客

31、船客船将以 1000 客位豪华旅游船及 200 客位高速船为主。第五章 岸线利用规划第一节 规划原则1、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2、贯彻“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各得其所”的原则,为港口发展留有余地。3、本着综合利用岸线资源的宗旨,力争做到浅滩整治、滩涂围垦、环境保护和港口岸线开发有机结合。4、开发利用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注重保护岸线资源和港口水域的环境质量。第二节 岸线利用规划南通市域岸线由沿江和沿海两部分组成。长江岸线上起如皋市如靖界河口,下至启东咀,全长约 166 公里,其中长江干流段岸线长约 81 公里,海门港闸以下长江北支岸线长约85 公里。

32、沿海岸线自启东咀向北至海安、东台交界处,全长约 203 公里。规划港口岸线 98.2公里,其中港口深水岸线 53.5 公里,已使用港口岸线 17.0 公里。综合岸线资源条件和沿江、沿海经济发展需求,对南通市港口岸线规划如下:如皋市长江岸线:规划港口岸线长 7.4 公里。其中又来沙南岸自四号港闸起向下游约4 公里岸线规划为港口深水岸线,已使用 1.8 公里;常青沙和洪北沙岸段经围垦增加的深水岸线约 3.4 公里,作为港口预留岸线加以控制,在不影响河势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利用作为港口岸线。小李港通吕运河口:规划港口岸线长 7.4 公里。其中干堤段岸线长约 7500 米,已使用 4.2 公里;横港沙外侧

33、 2 公里岸线规划为港口深水岸线。干堤段岸线处于天生港水道,主要为涨潮流控制,天然条件下淤缩将是缓慢的,现有水深条件适宜建中级泊位,规划为港口岸线,主要作为港口工业岸线使用,其中通沙汽渡下游 600 米岸线可作为港口深水岸线开发利用。通吕运河口龙爪岩取水口上游 1 公里:该段岸线长约 7300 米,规划作为港口深水岸线开发利用,已使用 6.5 公里。龙爪岩取水口上游 1 公里裤子港河口:岸线长约 5500 米,为狼山风景旅游度假区及狼山水厂水源保护区岸线。裤子港河口老洪港河口:规划港口岸线长 4500 米。其中裤子港河口营船港河口 900米岸线规划为港口深水岸线,已使用 500 米;营船港河口

34、老洪港河口 3.6 公里岸线,规划为港口中深水岸线,已使用 1.6 公里。老洪港风景区:岸线长约 1500 米,其中含洪港水厂水源保护区岸线。老洪港风景区东方红涵洞:即江海港区岸线,规划港口岸线长 6700 米。其中深水岸线 3.8 公里,已使用岸线 2.4 公里。东方红涵洞海门港闸:自然岸线总长约 21 公里,目前尚未开发,围垦后规划港口岸线 13 公里。其中桥头公园上游端 2000 米规划为港口支持系统岸线,桥头公园以下约 5000米岸线规划为港口深水岸线,再往下游约 6000 米岸线规划为临港工业发展需要的港口岸线。长江北支的海门港闸至启东嘴岸线:该段岸线为长江口北支岸线,应结合河道综合

35、整治工程留有建设港口的可能性。沿海如东岸线段:规划港口岸线长 29.5 公里,长沙作业区和环港作业区利用烂沙洋局部深槽,可作为港口工业岸线开发。其中长沙作业区规划深水岸线 17.5 公里,利用烂沙洋深槽建设深水泊位,规划为公用码头和临港工业码头岸线。沿海启东市与海门市交界蒿枝港闸段岸线:规划港口岸线长 20.3 公里,其中深水岸线18 公里,兴垦乡寅阳乡春风村岸线长约 2.3 公里。利用大洋港外小庙洪深槽建设深水泊位,规划为临港工业码头岸线。南通港长江岸线段,共规划港口岸线 48.4 公里,其中规划深水港口岸线 26.4 公里,已使用 17.0 公里,在剩余的深水港口岸线中,可直接开发利用的约

36、 2.1 公里,河势尚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岸线约 8.2 公里,结合徐六泾节点治理可创造的深水岸线约 9 公里。沿海岸线段共规划港口岸线 49.8 公里,尚未利用。南通港岸线利用规划图见附图十一。表 5-1 南通市港口岸线利用规划表序号 岸线名称自然岸线长度(km)岸线利用现状 岸线利用规划1 如皋又来沙南岸,四号港闸如皋北汊 4.0 码头 4 个,使用岸线约 2.2 公里 深水港口岸线2 长青沙 -洪北沙 3.4 未开发 预留深水港口岸线3 小李港 通吕运河口 7.5 电力、建材、修船等企 业占用,已全部利用 港口工业岸线4 横港沙外侧 2.0 未开发 港口工业岸线5 通吕运河口龙爪岩取

37、水口上游 1 公里 7.3 公共码头、修造船,仅 余 330 米岸线未开发 深水港口岸线,其中南通修 造船基地岸线 3.5 公里6 裤子港营船港 0.9 通用码头,已开发 深水港口岸线7 营船港老洪港 3.6 化工码头,已使用岸线 约 1.3 公里 预留港口工业岸线8 老洪港风景区 东方红涵洞 6.7 油品、化工码头,已使 用岸线约 1.9 公里 预留深水港口岸线9 东方红涵洞 海门港闸 21 未开发 深水港口岸线,下游 4 公里为预留港口工业岸线10 如东县长沙和环港 作业区 29.5 未开发 港口、临港工业11 海门市东灶港蒿枝 港闸 18 未开发 港口、临港工业12 兴垦乡 寅阳乡春风村

38、 2.3 未开发 临港工业岸线总计 106.2第六章 总体布局规划第一节 规划原则1、充分体现南通港作为主枢纽港的作用,在腹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贯彻“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体现大中小泊位、专业化作业区与通用作业区相结合。 3、远近结合、层次分明,既注重近期发展,又要保护港口资源、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4、适应现代化港口功能日益扩展的发展趋势,注重配套设施和港口支持保障系统的规划,为支持系统留有足够的岸线和陆域。5、港口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第二节 陆域布局规划一、港区功能分工(一)沿海部分南通港沿海地区的洋口港区和吕四港区分别利用烂沙洋和小庙洪深水潮汐通道作为港区发展的基础,具备深

39、水航道资源,同时拥有宽阔的潮滩,土地资源丰富,适于发展大型临港工业。洋口港区的功能定位为: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为主和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区,主要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远期发展大宗散货的中转运输。吕四港区的功能定位为:以原材料、煤炭、石油、液体化工等散货运输为主和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区,主要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二)沿江部分南通沿江地区八个港区按照港区的功能和服务方向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货物流通功能为主、为腹地货物运输服务的公用港区,另一类为工业开发服务的临港工业港区。公用港区:1、南通港区:主要承担散杂货运输并兼顾客运的公用港区。 2、狼山港区:主要承担大宗散货、集装箱以及散杂货运输的

40、综合性港区。3、江海港区:主要承担原材料、成品油及液体化工运输的公用港区,并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4、通海港区:规划为以集装箱、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是今后重点发展港区。临港工业港区:1、如皋港区:以承担油品、液体化工及散杂货储运为主的港区,并为如皋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工业开发服务。2、天生港区:主要承担煤炭、杂货运输任务,为电厂及港闸开发区临江工业发展服务。3、任港港区:主要为船舶工业服务的临港工业港区。 4、富民港区:以承担杂货、液体化工运输为主的港区,主要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主要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开发服务,同时兼顾部分公共货物的运输。南通港总体布局规划见附图十二。

41、二、主要港区的陆域布局规划工业港区的开发依托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陆域布置由具体项目需求确定,本次规划重点是公用港区的陆域布局规划。1、南通港区南通港区规划范围自通吕运河口至中远南通船厂上界,约 1.4 公里岸线,是以杂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的综合性港区。南通港区的发展将以功能调整和码头改造为主,形成杂货和客运两个功能区。规划在任港河口两侧形成杂货运输功能区。根据需要逐步将原浮码头改造为固定式码头,并对客运码头及客运服务区作适当调整。任港河口至粮油进出口公司码头间的岸线目前作为港作船基地使用,规划将其搬迁,原港作船基地约 280 米岸线及任港河口段 100 米岸线作为杂货码头发展区。从长江岸

42、线到规划的滨江路之间为港区规划控制用地,陆域纵深 500800 米,其中自江岸到龙潭路和任港路之间作为港口直接生产用地,从龙潭路和任港路到规划的滨江路之间以港口仓储和辅建区用地为主。在港口直接生产用地内,人民西路两侧规划为生产作业区,原内河港池回填后作为堆场用地。南通港区陆路集疏运通道主要以龙潭路、任港路以及规划的滨江路为主,初步规划改扩建龙潭路和任港路,在港区两侧建设与滨江路的连接线,形成货运和客运分流的港区集疏运体系。南通港区平面布置见附图六。2、狼山港区狼山港区规划范围自姚港河口至狼山龙爪岩取水口上游 1 公里处,岸线总长约 3.1 公里。狼山港区今后将增强其作为外贸综合性港区的功能,成

43、为南通市及其腹地内大宗散货、集装箱以及散杂货运输的重要港区。在空间上将形成通用散货、散杂货和集装箱三个作业区。通用散货作业区:自姚港河口至长江港池岸线长约 870 米,该段岸线顺岸布置 57 万吨级深水泊位 3 个,以及相应的长江泊位,作为通用散货发展区。散杂货作业区:从长江港池到 410#泊位作为散杂货作业区,该作业区码头等级偏低,应对现有码头进行改造,提高泊位等级,适应到港船舶大型化的要求。集装箱作业区:在港区末端布置泊位长度为 330 米的 1 个 35000 吨级集装箱泊位,与其上游相邻的 2 个集装箱泊位共形成集装箱码头岸线 770 米,承担近期集装箱运输任务。自码头驳岸线到规划的滨

44、江路之间为港区规划控制用地,陆域纵深 1000 米,其中码头驳岸线到沿江路之间作为港口直接生产用地,陆域纵深在 400500 米之间,港区后方沿江路至规划的滨江路之间作为港口间接用地,以港口物流和仓储用地为主。狼山港区以滨江路、沿江公路为其主要的公路集疏运通道。规划港区铁路由南通东站出线引入港区,分别进入集装箱作业区和散货作业区。狼山港区平面规划方案见附图七。3、通海港区通海港区位于南通河段下游徐六泾节点北岸,是南通港未来重点开发建设的外贸综合性港区,其发展方向将是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中心。该港区的开发是以徐六泾节点治理为基础的,本次港区布局规划中码头前沿线位置、方向以及布置形式仅作示意,今后将

45、通过模型试验确定。港区规划范围自苏通大桥至立新闸,新通海沙围垦后将在港区规划范围内形成约 9 公里的港口岸线,其中苏通大桥以下约 5 公里段在现徐六泾-20 米深槽范围,工程实施后岸线水深条件会改善,作为港区发展岸线。在往下游 4 公里岸线距-10 米等深线相对较远,作为港口工业预留发展区。港区由西向东发展,逐步形成集装箱、杂货和散货三大作业区。码头采用顺岸式,布置约 16 个 57 万吨级泊位。通海港区规划的陆域纵深为 1500 米,其中码头前沿 800 米内为码头作业区,后 700 米为港口物流园区用地,以货物配送和仓储业务为主。港区陆路集疏运通道将通过港口公路连接线与规划的赣太高速公路相

46、连。规划铁路由南通东站出线沿赣太高速公路向南由港区西侧进入港区。通海港区平面规划方案见附图十。第三节 水域布局规划一、航道南通港航道是长江下游海轮航道的一部分,海轮经长江口、新宝山水道、白茆沙水道和通州沙水道进入南通港各港区。目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正在实施,2005 年达到 10 米的治理目标,如果三期工程连续实施,预计 2007 年将达到 12.5 米水深。交通部(交水发1998659 号)文确定了南京长江大桥以下通航 5 万吨级海轮的规划目标。规划通航水深为 12.5 米,曲率半径为 1200 米,航道尺度达到 13300 米(乘潮,水深航宽) ,水深保证率 90%。南通港海轮航道

47、作为长江下游海轮航道的组成部分,其通航尺度与长江下游海轮航道的规划尺度相一致。洋口港区航道沿烂沙洋水道深槽布置,长 35 公里,天然底标高-11.5-23 米,规划航道底标高为-17.5 米以上,可满足 20 万吨级海轮乘潮通航。吕四港区航道沿小庙洪水道深槽布置,长 42 公里,天然底标高-8.5-15 米,规划航道底标高为-11.5 米以上,可满足 10 万吨级海轮乘潮通航。二、锚地为适应港口发展的长远需要,必须以调整现有锚地和开辟新锚地相结合,形成以大型海轮检疫/待泊锚地、危险品船舶专用锚地和公用锚地为主的锚地系统。主要调整意见如下:保留 2#锚地作为江驳生产、待泊锚地,将原海轮临时锚地设

48、为永久性锚地,作为海轮生产、待泊锚地,并在水域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予以扩大;现有的检疫锚地适当向下游延伸以扩大锚地水域;保留原天生港系船浮作为南通港小海轮锚地;中远临时待修锚地中拆除原系船浮,调整作为中远待修锚地;原东方石化锚地调整作为南通港危险品锚地,位置在通洲沙水道 19 号20 号乙上;拆除华能锚地、汇丰锚地和中远南通船厂系船浮,保留军用系船浮。规划新辟如皋港区海轮锚地和江海港区海轮锚地。沿海港区规划在如东洋口海域设置洋口港区#锚地、2#锚地、3#锚地和 4#锚地。规划在启东吕四海域设置一座海轮锚地和一座大型油轮锚地。目前从南通辖段适合开辟锚地的水域看,主管部门提出在#19 灯浮的下端设置锚

49、地的可能性,应积极对该水域开辟为锚地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南通港水域布局规划图见附图十三。坐标 锚地尺度名称控制点 X Y 尺度(m) 水深(m)面积(平方公里)锚地用途M1 3542280.0 566760.0M2 3542706.0 569099M3 3541659.0 5690901、通沙锚地M4 3541560.0 566760.02200800 -11-17 1.76 海轮待泊M1 3542706.0 569099M2 3543133.0 572213.0M3 3541878.0 571314.02、南通港海轮过驳锚地M4 3541659.0 56909029001000 -11-17 2.9 海轮过驳和待泊3、小海轮锚地 天生港水道口门处,6 个 500010000 吨级双系浮筒 100050 -5 0.05 小型海轮过境停泊或待泊M1 3541956.0 573890.0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