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宾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稿)i目录1一、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回顾(一)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1、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9 年宜宾市地表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 97.6,超类水质断面仅占 2.4%, “三江”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 345 天占总监测天数的比例为 94.5,其中与上年度相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有所降低。降水酸度有所减弱,酸雨频率有所下降。2、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宜宾市高度重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按照市政府与省政府签定的“ 十一五” 水污染物削减和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不断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
2、任、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2007、2008 年度分别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总量减排目标。2009 年,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是全省 21 个市州中唯一实现 SO2、COD 主要污染物“双下降”的市州,其中 SO2 的降幅居全省第一位,已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间 SO2 的减排任务。3、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2006 年以来,分别关停了豆坝电厂 250MW 机组和2100MW 机组,江安、兴文火电厂各 23MW 机组、四川天竹公司热电联产 9MW 机组;煤炭行业已直接关闭或整合关闭 20 对矿井
3、(共计生产能力 72 万吨) ;水泥行业关闭 5 条产能 4 万吨/年机械化立窑(生产能力 20 万吨) 。黄桷庄电厂、豆坝电厂及 5 户热电联产2企业烟气脱硫工程建成投运;五粮液集团公司、宜宾天原股份公司、宜宾纸业股份公司对脱硫工程进行了技改。排查清理确定全市 100余个限期治理项目,均按时完成。强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2006 年,共依法划定全市 176 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206 处,市本级及 9 县 1区共依法划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13 处。组织编制并实施了全市 13 个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宋公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开展了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工业排污口
4、的整治工作。限期治理的工业企业项目、规模化畜禽养殖以及农家乐等均按时完成治理任务。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治理。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全市共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 8 个,生态功能区 1 个,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12.81%。全市九县一区全部批准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其中珙县、南溪县、长宁县、翠屏区为国家级,其余县为省级。珙县已于 2008 年 5 月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命名为宜宾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宜宾县已于 2006 年通过省级验收,宜宾已成为全省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比例最大的行政区。除已验收的 2 个县外,其余区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均按规划
5、每年完成了建设任务。全市创建生态小区 41 个,获命名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5 个(翠屏区牟坪镇,宜宾县隆兴乡、双谊乡,长宁县竹海镇、双河镇) ,竹海镇已通过国家级验收待命名,获命名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1 个(翠屏区李庄镇) ;创建生态村 366 个(省级 27 个、市级 13、县级 326 个);创建生态家园 1251 家。这些生态项目的建设和建立,为宜宾生态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8 县 1 区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9 个,设计规模 13.55 万t/d,实际处理能力 9.57 万 t/d,屏山县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计规模 1万 t/d。已建成垃圾处理设施 10 个,
6、处理能力 1750t/d;宜宾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这些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投运,将极大地改善宜宾市生活废水和医疗废弃物的治理状况。全市 176 个乡镇中已有 95 个乡镇有污水处理设施。6、环保执法能力进一步提升环保机构及人才队伍日益完善,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市环保局升格为市政府的组成部门,直属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监测站(挂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牌子) 、市辐射环境监测站、市环境保护信息监控中心 4 个事业单位。市环境监察支队通过了国家的一级标准达标验收,市环境监测站通过了国家二级站达标验收。全市 10 个区县均单独设立了环境保护局,环境执法监察、监测、监控能力
7、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国家、省、市对市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现拥有原子吸收、离子色谱、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仪、应急监测车等一批先进监测设备。在宜宾市城区内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 8 个,岷江水质自动站 2 个,有 70 户企业废水在线监控设施与省、市联网,有20 户企业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控设施。(二) “十一五”环保规划完成情况二、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量现状(一)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1、水环境质量2009 年采用 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4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九项指标评价,金沙江、长江、岷江“三江”类断面比例为 97.6,类为 2.4。主要受高锰酸盐指数影响,超标主要出
8、现在丰水期。2、环境空气质量2009 年宜宾市中心城区达到空气质量级(API100)的天数为 347 天,达标天数所占比例为 95.1%,略低于全省平均达标天数351 天。SO2 日均浓度超标率为 2.5%,PM 10 日均浓度超标率为 3.6%,超标月份主要集中在 9 月、10 月和 11 月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1.14,属较重污染。SO 2 年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20052009 年期间,宜宾市大气环境质量呈总体改善趋势,2005 年2007 年达标天数增加明显,由 2005 年的 125 天增加至2007 年的 343 天;PM 10 污染的改善最为明显, NO2 年均质量浓度持续降低
9、,SO 2 年均质量浓度在 20062008 年出现一增长趋势,2009年 SO2 年均浓度与 2006 年年均浓度相当,均处于临界达标状态。3、酸雨污染情况2009 年宜宾市降水 pH 年均值为 4.59,酸雨发生频率为72.0%,酸雨量占总雨量的百分比为 76.8%,酸雨污染仍然较重。20052009 年期间降水 pH 年均值呈波动上升态势, 2006 年降水 pH 值最低 4.07,2009 年最高 4.59。与“十五”(pH 值 4.18,酸雨频率 90.0%)比较,20052009 年期间(pH 值 4.31,酸雨频率 75.9%)降水 pH 升高及酸雨频率降低,城区酸雨污染有所改善
10、。4、声环境质量状况2009 年宜宾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为 52.2(dB)。从 2006 年以来区域环境噪声状况持续改善,但 2009 区域环境噪声污染有小幅加重趋势。52009 年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为 52.9(dB)。2006-2009 年功能区噪声变化呈小幅波动态势,无明显变化。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 67.9(dB) 。2006-2009 年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呈逐年下降趋势,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有所减轻。(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水污染物排放2009 年宜宾市 COD 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 58409.3 吨和 4442.8吨,主要以生活源排放为主,分别占 66.8%
11、和 94.4%。废水中砷排放量约 195.958 千克,氰化物排放量 170.783 千克,汞排放量 5.792千克,铅排放量 1.62 千克,镉排放量 0.76 千克。2、大气污染物排放2009 年宜宾市工业源和生活源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量分别为 1.94 万吨、6.05 万吨、2.57 万吨和 0.48 万吨,其中工业源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总排放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9.5%、94.0%、96.6%。3、固体废弃物2009 年宜宾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约为 593.2 万吨,其中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产生量分别占 23.91%、18.27% 和 11.26%,尾矿占 7.9
12、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 72.69%,其中冶炼废渣利用率为 100%,煤矸石、脱硫石膏、粉煤灰、炉渣利用率超过 60%,分别为 63.63%、66.72%、69.02% 和 70.52%,污泥和尾矿的利用率分别为 42.42%和 34.39%,其它固废利用率为 91.5%。2009 年宜宾市生活垃圾排放量 33.73 万吨,生活源粉煤灰排放量为 40.45 万吨。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 65883.5 吨,主要为废酸,占 78.7%,其次为废碱,占 12.8%,农药废物占 2.58%,含铅废物、精(蒸)6馏残渣、含汞废物、染料涂料废物分别占产生量的 0.91.3%,医疗废物产生量 12
13、8.64 吨,占 0.2%。工业源危险废物利用率为81.08%,处置率 1.78%,贮存率 17.16%。二、面临的压力1、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压力2009 年宜宾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20.78 亿元,增长 14.9%,三次产业比例为 17.1:55.8:27.1,人均 GDP 16163 元。固定资产投资取得重大突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显著推进,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城镇化率达到 36.56%。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川南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川南经济区打造为四川经济次高地, “十二五”期间宜宾市年均 GDP 增长 %,预计到 2015 年 GDP 总值达到 1650 亿元。经测算, “十二五”C
14、OD 新增量 3.81 万吨,氨氮新增量 0.22 万吨,SO2 新增量 6.90 万吨, NOX 增量 4.03 万吨,给总量减排工作带来极大压力。2、局部小流域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不容乐观宜宾市干流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由于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低,农村面源、养殖造成产生水环境污染,部分小流域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饮用水源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未 100%达标。根据 2010 年调查评估结果,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为 84%,城镇、乡镇及农村水源地达标比例分别为 85.7%、91.8%和 45%。3、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依
15、然严峻采用 SO2、 NO2 和 PM10 三项指标评价,2007 年以来连续三年宜宾市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国家二级标准,超标因子为二氧化硫。二氧7化氮年均浓度满足一级标准,但浓度略程上升趋势。用 API 指数评价,空气质量优于或达到级的天数比例有所降低。九县城环境空气优良比例上升,但 SO2、NO 2 和 PM10 三种污染物年均浓度均上升。宜宾市城市空气质量形势仍然严峻。中心城区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污染严重,其年均值呈降低趋势但超标较严重,2009 年年均值分别超过四川省标准和国家推荐标准的 47%、141%。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有小幅加重趋势。4、酸雨污染仍然较重川南区域受酸雨影响严重,宜宾市
16、为酸雨控制区,中心城区历年酸雨 pH 值持续偏低,基本为重酸雨区;酸雨频率持续偏高,基本在 70%以上。2009 年 pH 值上升为中度酸雨,但酸雨污染情况仍然较严重,酸雨污染未得到根本改善。5、产业结构及布局的环境压力宜宾市主导产业大多为传统的重污染行业,如燃煤火电、饮料制造、化工、造纸业等,产业结构性污染问题较突出;且重点污染企业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岷江、长江河谷地带宜宾县安边镇、柏溪镇至宜宾市翠屏区的狭长区域内,对城区环境质量及主要流域造成很大压力,增加了环境质量控制的难度。5、矿产及水电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宜宾市喀斯特地貌面积较大,滑坡、泥石流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生态脆弱
17、。以煤、硫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开发以及小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的增加,将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三、指导思想和目标指标8(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未来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抓住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四川经济次高地的战略任务,全面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环境准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污染减排,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民生优先。以人为本,夯实民生,解决与民生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防范环境风险防范,促进社会和谐。预防优
18、先,防治结合。坚持源头和全过程预防,坚持高效治理,提高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重点突破,分类指导。明确区域重点问题,结合各行业的排放特点、政策要求及不同污染物的特征,分类提出控制要求,强化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府主导,综合推进。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的责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格局。任务细化,深化考核。细化任务,重点项目落实到源,深化环境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规划编制、过程评估和实施考核的系统管理。(三)总体目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现稳定达标,受污染小流域显著改善,酸雨恶
19、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控制,重点行业环境绩效明显提升。9污染防治全面推进,重点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持久性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环境问题突出的村镇基本得到治理,农村环保监管体系和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质量进一步改善,生物多样性基本得到有效保护。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建成较为完备的环境监测业务、监测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保障体系。(四)主要指标建立以环境质量及环境管理为重点的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其中环境质量指标 4 项,环境管理指标 8 项,污染治理指标 3 项,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3 项。表 宜宾市“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
20、指标类别 序号 名 称 单位 2009 年现状 2010 年 2015 年 指标1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2 水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且城市无劣 V 类水体3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100环境质量4 噪声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5 森林覆盖率 % 40 41.00 406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15.00 18.00 17生态7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10.00 12.00 118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00 90.00 859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00 90.00 90污染治 理1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70.
21、00 74.00 环境管 11 应当实施强制性 % 100 10010类别 序号 名 称 单位 2009 年现状 2010 年 2015 年 指标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的比例12 机动车环保年检率 % 13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6.02 5.204.0 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14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 2)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10.83 6.505.0 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15 工业用水重复率 % 65.00 75.00 8016 单位 GDP 能耗 吨标煤/万 元 1.24 0.95 0.917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3/万元 23.00 20.00 20理18
22、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的比重 % 2.00 2.80 3.5四、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推进生态园区建设1、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推进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行业准入,按照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以及落后产能标准,提升造纸、纺织印染、酿造、化工、制革、制糖等重点行业产业技术水平,优化发展方式,减少污染物新增量。优化工业企业布局。加大城镇人口稠密区域工业企业“关停并转迁”的力度,禁止在城区和近郊新建、扩建燃煤电厂等大气污染严重企业。2、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意见
23、,关闭取缔不符合国家产11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淘汰及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加大小化工、小钢铁、小造纸、小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3、严格环保准入严格环保准入,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严审批新建与扩建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严格控制沿河、沿江及敏感区高污染高风险行业环境准入。严格控制新建、扩建除“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火电厂。4、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以造纸、食品酿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印染业等行业及“双高双有”企业为重点,实施清洁生产强制审核。依法公布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名单,强化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验收。制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
24、审核年度计划,对重点行业中全部重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加强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有关规定,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但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从重处罚。污染物超标排放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重污染企业,不公布或者不按规定要求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依法从重处罚。5、生态工业园区示范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构建合理的废物、原料、产品的废物循环网链,以*等园区为试点,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和工业废水循环利
25、用水平。(二)严格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实施 COD、氮氮、 SO2 和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总量控12制,坚持源头预防综合推进,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监管减排,推行清洁生产,降低排污强度,着力通过总量控制工作,促进污染物产生量、资源能源消费量的减少,优化经济发展,强化并形成总量控制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强化污染减排倒逼机制。重点行业建立新建项目与污染减排、落后产能淘汰相衔接的审批机制,落实“等量淘汰(转换) ”或“减量淘汰(转换) ”制度。通过“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多还老账、不欠新账” 。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提高环境准入门
26、槛,促进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新增量。(三)水污染防治1、优先保护饮用水源依法加强中心城区、城镇、乡镇及农村各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管。严格按照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范围,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对水源有污染和危害的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和进行对水源地有影响的旅游、畜禽与水产养殖等活动,依法拆除保护区内违章建筑;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严重污染水源的项目,改建、技改项目和已有的排污口必须削减排污量。加大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能力,强化生活污染及分散养殖污染防治,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加强重点企业水污染治理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
27、,强化重点企业污染治理。提高行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从根本上促进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以化纤、纺织、白酒制造、屠宰及肉类加工等行业重点,实施长毅13浆粕有限责任公司、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高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园食品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水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园区工业废水管网收集、雨污分流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有效处理工业废水及园区生活污水。在象鼻工业集中区、李庄工业集中区、向家坝工业集中区、重装工业集中区、阳春工业园区、长宁县工业集中区、福溪工业集中区、巡司工业集中区、余箐工业园区等工业集中区全面建
28、设污水处理设施。3、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对宜宾县、长宁县、兴文县处理能力不足的污水处理厂扩大规模;对江安、高县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采取适宜工艺推进有条件的重点建制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污水回用规模,明确污水回用方式和途径。4、加强矿区废水处理力度所有的矿场必须上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已上处理设施但设计能力太小、处理技术不符合要求、处理效果不达标的矿场要求其必须限期整改。兴文县大力实施煤矿开发废水处理工程。长宁河流域选矿厂、南广河流域选矿厂、洗煤厂废水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5、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越溪河、箭板
29、河、黑河、长宁河、巡司河、南广河、洛浦河、育江等小流域为重点,加强流域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提高稳定达标率;加强沿河垃圾收集及处置能力;加快沿河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平,增加脱氮除磷的14功能,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强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集约化养殖小区污染治理;推广测土施肥,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在重点小流域实施湿地工程,种植有利于净化水体的植物,逐步恢复生态功能。(四)大气污染防治1、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加强能源消费管理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增量。逐步减少城镇直接燃用原煤的用量
30、,积极采用天然气、电等优质能源替煤,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加强节能工作。全面加强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管理,提高重点用能企业平均能源利用效率。2、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以电力、化工、建材及燃煤锅炉为重点,实施黄桷庄发电有限公司、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洋电厂、长毅浆粕有限责任公司、高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衡桥科技有限公司、天顺水泥公司等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注重 SO2、NO x、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巩固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成果,新建、扩建、改建燃煤火电机组,必须安装高效烟气脱硫设施并配备安装烟气自动监测装置。确保现有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对已安装的脱硫设施中运行不稳定、排放超标的进行
31、技术改造,提高综合脱硫效率。重点加大建材、化工、造纸等非电力行业以及燃煤锅炉的二氧化硫减排力度。燃煤锅炉走结构升级技术路线,以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替代小型燃煤锅炉,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对大吨位燃煤锅炉因地制宜安装脱硫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火电厂根据排放标准要求建设烟气脱硝设施,现役机组未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或低氮燃烧效率差的全部进行低氮燃15烧改造;单机容量 30 万千瓦及以上的现役燃煤机组实行脱硝改造。推广工业锅炉低氮燃烧技术,以水泥行业为改造重点,开展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示范工程。烟尘排放浓度不能稳定达标火电厂,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除尘器改造。建材行业符合产业政策的水泥企业,未采用布袋除尘设备的改
32、造为布袋除尘器。3、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做好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统筹规划和委托工作并依法加强对其规范与管理。深化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加强环保定期检验。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加快机动车燃油清洁化、低 S 化进程。建立环保、公安及交通联合行动机制,开展排放不达标车辆专项整治,对不达标车辆依法强制淘汰。实行经济鼓励政策与行政管理措施并重,加速推进黄标车淘汰,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实施油气污染治理。确保储油库、油罐车和加油站满足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运行。2012 年起,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储油库、油罐车和加油站必须安装油气回收治理装置或设施后才能投入使用。4、挥发性有机
33、污染物(VOCs)防治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基数的摸底调查。对重点企业实施 VOCs 治理措施。加强精细化工等行业 VOCs污染治理,提升企业装备水平,防止泄露,减少有机废气产生点位;完善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提高废气回收率。根据企业废气排放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理工程,对企业有机废气进行彻底治理。逐步安装VOCs、恶臭等自动监测系统 ,将企业废气排放口的监测数据与环16保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强化溶剂和涂料使用类行业污染治理,实施溶剂替代,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水性、低毒或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有机溶剂;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溶剂的使用,控制有机气体散逸;完善有
34、机废气收集系统,保证废气收集效率,提高废气回收率。5、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以学校食堂、酒店等大型单位为重点,建立餐饮业专项整治单位名单和档案,分期分批实施餐饮业油烟净化。6、城市扬尘防治环保、城管、建委等部门加强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建筑、市政施工、拆迁过程及裸露土面和料场堆放活动中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管理工作。施工扬尘防治。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需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硬质围挡;工程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工地周围按要求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堆场和露天仓库污染防治。堆放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采用混凝土围墙或者天棚储库,
35、库内配备喷淋或者其他抑尘措施,在出口处设置车辆清洗的专用场地,配备运输车辆冲洗保洁设施。及时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并及时清洗。裸露地面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对既有的裸露地面限期进行绿化或者硬质覆盖,对新产生的裸露地及时进行处理。(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1、加强源头减量控制和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和促进节约型消费方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减缓垃17圾增长速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带头推行办公自动化,推广电子政务,减少纸张消耗。鼓励、倡导宾馆和饭店推行绿色服务,减少宾馆和饭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以星级宾馆和饭店作为试点,逐步推广。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硫精砂尾矿、硫酸渣、石灰岩矿渣的综
36、合利用,减少矿渣对环境的危害,建立综合回收利用和有效治理良性循环体系。鼓励企业研制开发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尾矿、酒糟等的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工业废渣存放量。开展建筑垃圾多元化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2、妥善处置危险废物,确保环境安全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代行处置制度、经营许可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对危险废物进行从生产、收集、运输、利用、处理、存放、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控。完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收费标准和办法,加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医疗废水集中处理。3、推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置能力加快推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
37、系统,生活垃圾收集逐步从混合收集向分类收集转变,开展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继续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县县建设垃圾处理厂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求。加快筠连、珙县、兴文、屏山和江安 5 县在建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进度,配套建设垃圾渗滤液处置设施。对南溪、高县渗滤液处理工艺不满足新标准要求的进行改造。4、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新建污水处理厂和现有污水18处理厂改造要统筹考虑配套建设污泥处理设施,在污水处理费中增加污泥处置收费。污泥处置应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中有关要求,污泥作农用时应符合国家标准农用污泥中
38、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标准限值要求。5、对矿渣废弃物堆放场进行合理规划针对矿渣堆放可能的危害,采取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治处理。矿渣堆放场所应满足长期堆放的要求,位置应避免产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并修建必要的挡墙、堤、坝及污水处理设施等。加大矿区植被恢复力度,主要工矿区建设隔离防护绿化带。(六)生态保护与建设1、深化生态市建设按照宜宾生态市建设规划的部署,完成“十二五”期间生态市建设“深化达标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持续推进生态县(区) 、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切实抓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家园等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分批开展生态县(区)及环保模范县(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县
39、(区)及环保模范县(区)创建规划。2012 年翠屏区、江安县、南溪县,2014 年宜宾县、高县,2015 年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标准并通过验收。2015 年长宁县、翠屏区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标准并通过验收。力争“十二五”期间创建成宜宾县、长宁县、兴文县、筠连县 4 个环保模范县。持续深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创建规划。开展以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农业有机废物处置、村容镇貌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优美城镇创建工作。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19在条件好的乡镇率先开展创建活动,逐步扩大创建范围,达到生态
40、县(区)建设的要求。继续开展生态家园、生态村、生态小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科学合理制定建设规划,促进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落实,按照国家制定的创建标准的要求,形成布局合理、村容整洁、水清气洁的环境。2、加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继续加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开展示范工程和监管能力建设。继续做好大坝大鲵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日常管理和制度建设;并尽快启动筠连县、珙县大雪山生态功能区建设。3、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质量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本底调查的支持力度,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类型、范围和措施进行补充、完善与规划调整,优化自然保护区体系结构。加强自然
41、保护区特别是长宁竹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保护区管护站点和动植物救护设施,提升监管设施、设备。建立和完善市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机制。4、对长江珍稀鱼类进行重点保护开展江河渔业资源如岩原鲤、白甲鱼、长薄鳅等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并重点突破岩原鲤规模化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为岩原鲤的大面积养殖推广提供足够的优质苗种;突破大鲵人工驯养及繁殖技术,形成年产幼鲵 5000 尾以上生产能力。为保护好长江珍稀渔业资源,完成白鲟、达氏鲟救护驯养繁殖基地项目建设,并结合该项目的建设,新建集科研、教学、科普、宣传、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长江上游渔业资源博览馆。
42、205、加强资源开发管护和矿区生态修复加大对废弃矿、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切实加强芙蓉煤矿、杉木树煤矿、兴文县新华硫铁矿、川堰硫铁矿等国有老矿山基地生态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筠连县、珙县、高县等重点产煤区积极加大对矿弃地植被恢复的力度,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恢复矿弃地植被。6、有效治理和预防喀斯特石漠化针对喀斯特地区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系统、合理地配置水土资源,对山、水、田、林、草、路、电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坚持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并举,治理中、轻度石漠化,预防潜在石漠化。7、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加强对紫茎泽兰、水葫芦、空心莲子草等外来入侵
43、物种的防治,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防范。(七)农村环境保护1、实施“村庄连片整治”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实施“村庄连片整治”项目。通过“抓点、带线、促面” ,将“村庄连片整治”作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方式,形成示范,优先解决项目区内村庄及农户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的系统建设(收集、垃圾转运或排水体系、处理或利用) ,综合考虑解决项目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户养畜禽污染治理、河道整治等环境问题,建立健全乡镇环境监督与管理机构、农村环境监督与管理制度和机制。2、生活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建设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村21庄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
44、配套收集管网的建设,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符合高程等接入要求的村庄及乡镇污水,可采用城乡一体化处理技术模式,加快截污管网的建设,纳入邻近的城镇或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能纳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散居农户,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厨、改厕” ,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加强 “农家乐”的环境监管,连片开发的“农家乐” ,要建设生活、餐饮污水集中治理设施。规模经营的农家乐旅游点、餐饮经营点、浴室、旅游度假区、商住别墅区等要按照接待规模,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系统。乡镇、村庄垃圾处理推行“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村庄配置完善垃圾收集、运输系
45、统,乡镇建设可覆盖周边村庄的区域性垃圾转运、压缩设施,纳入县级以上垃圾处理设施统一处理。3、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使用农药,积极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选用抗性品种,逐步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污染。合理施用化肥,积极推广有机肥、复合肥和作物专用肥,全面实行配方施肥技术,进一步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大力推广一膜多茬、旧膜覆盖技术,减少大田用膜
46、量。做好农田废地膜的清除、回收和处理工作,切实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提高旧膜利用率。22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农村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健全县、乡两级环保机构,环保管理延伸到乡镇和村,乡镇建立环保所或环保专职人员,行政村设立环保兼职人员,形成以市县(区)环保局为主体,以乡、镇环保所为支撑,以乡、村环保监督员为辐射的农村三级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管向农村延伸,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评价体系,逐步开展乡镇饮用水、重点小流域和湖库水质、重点乡镇空气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逐步提高农村环境动态监测和跟踪评价水平。强化农村环境执法,定期开展整治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农业污染专项督察工作,将
47、畜禽养殖等农业污染源纳入限期治理范围,加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把农村环境教育纳入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环保进乡村”活动,加强乡镇干部农村环保知识培训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以奖促治”工作培训,宣传推广相关政策、典型经验和模式。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投入的长效机制。财政加大农村环境维护的投入,把农村环境维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深化“以奖促治”政策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社会资金参与,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创建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八)环境风险防范1、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开展环境
48、风险调查与评估。对重点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进23行全面调查和综合评估,摸清环境风险的高发区域和敏感行业。对排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和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等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排查,建立环境风险源分类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更新、分类管理。全过程推进环境风险管理。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对防范环境风险提出明确的要求,实现环境风险防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将环境风险纳入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环境管理体系。完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体系。制定完善分行业和分类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企业、部门预案报备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建
49、立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形成高效的环境应急决策指挥网络。强化环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与交通、公安、安监、水利等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建立联运机制。加强重点时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污染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2、严防重金属污染积极推进涉重金属企业落后产能淘汰,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大化工、皮革及其制品业、电镀行业的防控和监管力度。对涉重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汞触媒研发。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鼓励企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进行提标升级。鼓励皮革及其制品业、电镀表面处理等实施同类整合、园区化集中管理。推动含重金属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加强企业无组织排放源的监控,开展企业场地无组织排放的收集和处理,规范企业堆场、渣场,减少无组织流失。24提升重金属污染源监管水平。将涉重金属企业纳入重点污染源进行管理,对企业实施台帐管理,建立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环境监督员制度、监督性监测和检查制度。加强环境管理部门涉重金属监管能力 和应急处置队伍建设,重金属污染源逐步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建立健全重金属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和企业环境应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