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俄国向何处去 课件4(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65893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俄国向何处去 课件4(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1俄国向何处去 课件4(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1俄国向何处去 课件4(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1俄国向何处去 课件4(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1俄国向何处去 课件4(历史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讲义,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内容标准】,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俄国十月革命造就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2.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佳片回顾”等栏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搜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举办故事会,讲述列宁的故事,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材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打开了大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

3、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实行新经济政策,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教学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有限 ,所以可将课本内容分成若干主题并让学生收集一些资料,以使课上的探讨有的放矢。,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对海燕文章的分析引出对俄国形势的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

4、什么。,1.革命前的形势,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人民反战争、反饥饿、反专制的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俄国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通过对革命形势的分析,引出俄国二月革命。,2.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骑在俄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了。,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当时是主要政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只是一个过渡现象,不可能长期维持。到底由谁来掌权?是让资产阶级掌权,还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焦点,是关系到把革命进行到底,还是半途而废的严肃问题。,在两个政权并存的情况下,十月革命开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占领了战略要点,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

6、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它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富强之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苏俄政府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7、和平法令,布列斯特和约,协约国武装干涉,协约国支持的白伪军,组建红军,德 军,5.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以及其他产品。其目的是保证对军队和工人的供应。农民交出的产品几乎是无偿的,这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工业方面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随着国内战争的结

8、束,这些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1921年春,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政府渡过了难关,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有一定的弊端。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因此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联放弃“战时共产

9、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6.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怎样理解 “退一步,进两步”?,什么是退一步?,由原来的完全公有制经济体系退回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容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什么是进两步?,进第一步: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扭转经济崩溃的局面,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新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进第二步: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进行公平市场竞争,最后公有制战胜私有制,完成社会主义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对俄国的影响,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践表明,新经济政策可以作为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