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652660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次月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坐号: 评分:一、积累运用(18 分, 每小题 2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归省(xng) 亢奋(kng) 星宿(x) 参差不齐(c)B. 凫水(f) 蓦 然 (m ) 羁绊(j ) 浑身解数(ji )C. 旺相(xing) 冗杂(r ng) 嗔视(ch n) 戛然而止(ji)D. 剥豆(b) 惬意( qi) 呓语(y) 装模作样(m)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飞溅 蓦然 抨击 烧灼B鱼火 惬意 疏密 包罗C频蹙 狼籍 惊鸿 嗔视D. 宛转 弥散 高梁 悠扬3.下列句中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字是( )( )然他已经丧

2、失了明( )是非的能力,那么,( )使跟他争( )得脸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A. 即 辩 既 辨 B. 既 辩 即 辨C. 既 辨 即 辩 D. 即 辨 既 辩4. 联系语境,句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絮叨:翻来覆去地说。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好手:能手。C.他们换了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了。依稀:好像,仿佛。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5. 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括号里。(只填序号)A参差不齐 B.变幻

3、多姿 C.本色当行 D.大彻大悟 E.尽态极妍 F.叱咤风云 G息息相通 H.高视阔步 (1)“别说了,我算全看透了。”他说,一脸的( )(2)韩教授的绘画可以称得是( ),用精当的传统技法去表现客观生活的斑斓多彩。(3)“文化大革命”中当年在战场上( )的贺龙元帅也被 “四人帮”迫害致死。(4)该班学生的基础、素质( )教师在教学上更应该因材施教。6. 下列句子使用的倏手法和命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但我确实喜欢音乐,能够渲染在我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 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A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B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学生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

4、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变成牛皮鼓面了。C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D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 ,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B安寒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竹影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D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作者是清代的张潮。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B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

5、到我的床位上去。C冬天的大碛坝比较的无味。D我不知道为什么里的人要将我时宜这所学校里去上学。9. 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一项是( )爱心是 ,使饥寒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受到情感的滋润。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一片冬日的阳光A. B. C. D.二.阅读理解(42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5 分)阅读下文,航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

6、我们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的田里,乌油油的便宜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地摇着船,同和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开船,一面 洗器具,豆英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

7、怕虑的是用了八公船上盐和柴,这老头子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宜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柏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10.文段写了什么事情?(2 分)11.用双竖线将文段划分为三层,标记在下面。(3 分) 12.文中哪两个词语生动地描写出了“罗汉豆正旺相?” (2 分)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阿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分)14.文中可以看出,双喜具有什么品格?在这群孩子中他牌什么地位?(2 分)15.“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这句话写出了怎样的情趣?”(2 分)16.带点的句子表现了孩子们的什么品格?(

8、2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7 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此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 分)(1)会宾客大宴 。会:(2)众宾团坐 。团坐:(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4)满坐寂然,无

9、敢哗者。坐:(5)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目:18联系全文说说“善”字的作用 。(2 分)19四个“一”字暗示 。衬托表演者的 。(4 分)20用横线画出第段中能说明宾客对表演者向往之情,也为即将开始的表演创造静谊的氛围,烘托表演者的口技之“善”,为下文表现千奇百怪、惊险万状声响打下伏笔的语句。21第段描摹的是一个声响场景,表演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的过程,写声响接由( )及( ),由( )及( ),由( )及( )的顺序写。(6 分)22说说“犬吠”一词在文中的作用。 (2 分)23哪句话能写出大儿被吵醒后的心里不快的情绪。 (2 分)24“妇手拍儿声夫叱大儿声”运用_ _句式,语势急促,突出表演的第一个高潮的气势。(2 分)25哪些词语说明听众听得入了神?(2 分) 26( )一词写出听众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但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而( )一词则表示听众对表演感到心领神会,感到满意。(2 分)三、作文:(40 分) 音乐唤醒人的灵魂,绘画陶冶人的情操,舞蹈振奋人的精神。请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1“我喜欢的 ”(横线上可填“一首歌”、“一幅画”、“一支舞”“一曲戏”等)2“我的一次 经历”(横线上可填“看戏”、“唱歌”、“画画”等)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学习本单元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整句散句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写作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