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六生物小测试题班级 姓名 选择题部分题 次 1 2 3 4 5 6 7 8答 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 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 为遗传物质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 ,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
2、动有关3.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4.关于 RNAR 的叙述,错误的是A.少数 RN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真核细胞内 mRNA 和 tRNA 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C.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成为密码子D.细胞中有多种 tRNA,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5. A、a 和 B、b 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1 号和 2 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 号染色体上有部分
3、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和 a、B 和 b 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 1 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 4 种配子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请对以下几种说法做出判断染色体中 DNA 的脱氧核苷酸数量发生改变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转录过程中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是起始密码子DNA 复制过程中 DNA 聚合酶催化氢键的形成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归根到底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A一种说法正确 B两种说法正确C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正确二、双选
4、题:7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8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 ,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3 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 I-2C-2 有一种基因型,一 8 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一 4 与一 5 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5/12三、非选择题:9.(16 分)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
5、改变 CO2 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 CO2 并贮存在细胞中。(图 10 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的干重增加量31)依图 9 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 04 时 (填“有”或“无” )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 ;此时段 (填“有”或“无”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1016 时无明显 CO2 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2)从图 10 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 ,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10 (16 分)人类中非
6、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 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 bb 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 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回答问题:(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或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 _ _或_。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11 (16 分)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
7、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 35%提高到 58%。其中酶 a 和酶 b 分别由基因 A 和基因 B 控制合成,图乙是基因 A 或 B 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1)酶 a 与酶 b 结构上的区别是 。(2)图乙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称为 ;图中结构的名称是 ;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图中形成后到达此场所是否穿过磷脂分子? 。(3)在基因 B 中, 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 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提高了油脂产量,其原因是形成的双链 mRNA 不能与 结合,从而不能合成酶 ;而细胞能正常合成
8、酶 ,故生成的油脂比例高。412 (16 分)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 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 200 mg 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 60 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 ,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 。称重并记录:投喂 8 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 20 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
9、实验 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 859.3% 、947. 2% 。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 09 0. 08 0.12 实验组 1. 71 0. 10 0. 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2)步骤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温度不能 ,其原因是 。(3)步骤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至少写两项)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9 (1)有 此时段细胞进行
10、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第一、二阶段均有H产生,第一、二、三阶段均有 ATP 生成;无 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 和H,故不存在暗反应;气孔关闭。(2)干旱 遮阴(3)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10 (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3)BbDd bbDd Bbdd BBdd非秃顶褐色眼、 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11 (1)构成它们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答出数目和排列顺序即可给分) ,其空间结构不同(2)翻译 tRNA UCU 否 (3)核糖体 b a 故生成的油脂比例高 12适量的普通饲料 等量加酶饲料(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2)过高 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5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5)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