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政治科备考经验总结.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636488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科备考经验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科备考经验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科备考经验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政治科备考经验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政治科备考经验总结2005 年中考中,我在县教研室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所任政治课的班级中有三个班三率折分超过 75 分,位于全市前列,都进入全县前五名。其中我所教学生中有黄善珊、雷超荣、陆冠洁、陆奕良等四名学生政治科单科成绩进入全市前十五名,有六名同学政治单科成绩进入全县前十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靠是学生的刻苦努力,再加上我们有成效的备考工作得来的。现在我就去年自己在中考备考中的工作情况作个小结。一、明确复习方向,有的放矢,这是备考的前提。中考政治考试说明和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是进行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教学和复习备考的依据。把握课标和热点,夯实基础知识。1.确立

2、以课程标准(修订)为“纲”,以考试说明为“据”,以教材为“本”的指导思想,对考点全面复习,不搞厚此薄彼,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对教材中的每一个基础知识,都要分清知识的层次要求(包括识记、理解、运用),认清教材对它的分析方向(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例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课标中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教材主要是从“是什么”和“为什么”来分析的,所以“怎么办”也要求学生把握,就要补充。2.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特别是课程标准(修订)中“教学内容和要求”涉及到的以及与时事热点有联系的基础知识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对重要的基础知识,在理解基础上,要加强记忆。3.把握教材的主线,将原先按课分节所

3、学的不系统、不连贯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综合、辨析,重新构建成有条理、有序的知识体系,理解和贯通基本的知识,以有利于知识的存储、记忆和提取。我把考试的内容分为十五个专题与学生一起系统的分析,如专题一:科教兴国战略,专题二: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三:西部大开发战略,专题四:“三个代表”和党的基本路线等等,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最后从中找出九个重点专题加深复习和加强练习。要关注时事热点,提高分析能力。1.为了做好时事选择题,我点了十九道时事热点,让学生重点识记。2.分析每一个时事热点,找出尽可能多的教材知识结合点。尝试自己去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从而更好适应课改

4、后中考的新题型的解题思路。根据具体题型与考试方向,有的放矢。2005 年中考考试题是玉林市出的,命题方式与往年有较大区别。主要有以下不同:一是没有了多项选择题,多了活动探究题,单项选择题中多了组合型的题目,所以解题方法也要变,复习时要选择与中考题型一致的资料,并加强训练。这一点在县教研室的努力下我们订到了很好的复习资料并让学生认真的去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试方面的能力。二是命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侧重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复习时就要加强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热点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政治课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重点内容跟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结合在一起的内容相关的问答题就是最有可能在中考

5、出现的,所以我们加强了这方面内容和题目的复习和训练。在复习过程的始终,都要按照说明的考试范围和具体要求,弄清楚有关考点及其所要求的识记、理解、运用等能力层次,把握基础知识复习的内容和重点,不超纲,不越位;办公室清楚每个知识点复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拔高,不降低,不扩大。重要知识点和社会热点结合的问题,复习时重点把握。二、熟悉主观题题型,掌握基本技巧,成功的关键。2005 年中考政治科命题中除了单项选择外其他题目都是主观题,而单项选择题难度较低,所以主观题答得怎样是最具决定性的。主观题题型有很多种,从材料的背景看,有直接设问类、文字材料类、漫画类、图表分析类等;从设问方式看,有归纳类、建设类、启示类

6、、活动类等。无论是哪种题型,我们答题的基本思路是:1.读懂材料,提取相关信息;2.忆课本知识,找到与题设问相结合的答题知识点(方向);3.结合材料,先立观点再分析;4.答案布局要分层断意,条理清楚、醒目,每一层皆标上“等”序号。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要忽视对答题的基本思路的训练,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经过不断锻炼培养提高,才能获得。另一方面也不要为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为此我反复跟学生强调在中考政治科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细心审题,注意题目要求,准确定位答题方向。规范答题,注意条理清晰,分层断意,序号醒目。全面答题,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宁多毋漏。探究型题目三步走,一是找到问题

7、(是什么),二是分析问题(为什么),三是解决问题(怎样做)。并学会探究的形式及格式(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找到问题的方法(问卷调查等 )和解决问题的形式(开主题班会、写倡议书或建议书等)。三、不用题海战术,习题宁精务滥,成功的捷径。到复习阶段,很多老师都会从各种途径找备考题目。面对庞大、繁杂的练习题,有些老师抱着多多益善的想法,采用“题海战术”,指望在中考中有些题会被自己撞到,这种想法要不得。结果只能是浪费学生的时间,造成学生与老师都过度疲劳,无所适从,成功的机率很低的。我在对所考内容全面复习基础上(第一轮复习,有讲义),再做十五个专题的系统复习(第二轮复习,有讲义),最后提炼了九个专题再结合时事热点进行重点复习(第三轮复习),最后重点做了玉林市最近三年的中考政治试卷,除了跟学生一起认真研究评分标准和答案,还进一步研究了试卷知识点分布、题型特点、主观题设问方向等答题思路,从中找出 2005 年命题的规律和答题技巧,事实证明结果学生在中考中答题能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二六年四月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