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年 1 月 23 日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目 录序 言 .1第 一 章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基 础 和 主 要 目 标 1第 一 节 “十 一 五 ”回 顾 .1第二节 发展环境 3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5第二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8第一节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8第二节 提升发展服务业 .12第三节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6第四节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17第五节 强化园区经济发展 .17第三章 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 18第一节 构建城市现代化战略新格局 .18第二节 完善城市功能 .19第三节 推
2、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19第四节 健全城市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21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2第一节 打造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22第二节 建立运行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 .23第三节 统筹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24第五章 建设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 25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 .25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6第三节 更加注重资源节约 .27第四节 构建生态城市 .28第六章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9第一节 积极扩大就业 .29第二节 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30第三节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31第四节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32第五节 加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 .33第六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
3、入 .34第七章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34第一节 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35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6第三节 加快建设人才高地 .38第八章 提升首府文化软实力 39第一节 提高全市人民文明素质 .39第二节 繁荣文化事业 .40第三节 促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 .41第四节 推进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42第九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42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 .42第二节 扩大对外开放 .44第三节 加强国内区内合作 .45第十章 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46第一节 筑牢社会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46第二节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 .47第三节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 .47第四节 广泛
4、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48第五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49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 50第一节 加强专项规划落实 .50第二节 规划 实施管理 .51- 1 -序 言“十 二 五 ”( 20112015 年 ) 是 首 府 在 全 疆 率 先 建 设 全 面小 康 社 会 的 决 胜 期 , 也 是 跨 越 式 发 展 和 长 治 久 安 的 关 键 期 。 乌 鲁 木 齐 市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规 划 纲 要 ( 以 下 简 称 纲 要 ) 是 首 府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加 快 建设 西 部 中 心 城 市 、 面
5、向 中 西 亚 的 现 代 化 国 际 商 贸 中 心 、 多 民 族和 谐 宜 居 城 市 、 天 山 绿 洲 生 态 园 林 城 市 和 区 域 重 要 的 综 合 交 通枢 纽 的 纲 领 性 文 件 , 是 政 府 履 行 经 济 调 节 、 市 场 监 管 、 社 会 管理 和 公 共 服 务 的 重 要 依 据 , 也 是 编 制 和 实 施 首 府 国 民 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专 项 规 划 、 区 县 规 划 、 年 度 计 划 以 及 制 定 相 关 政 策 的 重要 依 据 。第 一 章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基 础 和 主 要 目 标第 一 节 “十 一 五 ”回
6、 顾“十 一 五 ”是 首 府 发 展 历 史 上 极 不 平 凡 的 五 年 , 首 府 现 代化 建 设 虽 然 艰 辛 曲 折 , 但 成 果 丰 硕 。 在 党 中 央 的 亲 切 关 怀 和 自治 区 党 委 、 人 民 政 府 的 坚 强 正 确 领 导 下 , 市 委 、 市 人 民 政 府 团结 带 领 全 市 各 族 人 民 ,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党 中 央 、 国 务 院 , 自 治 区党 委 、 人 民 政 府 的 各 项 方 针 政 策 和 重 大 战 略 决 策 部 署 , 深 入 贯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扎 实 推 进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7、 , 积 极 应 对 国 际金 融危机冲击和“75”事件严重影响,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成就,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为今后首府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均比“十五”末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在 2008 年分别突破 1000 亿元和 100 亿元大关,到 2010 年分别达到 1311 亿元和 197.57 亿元,分别占自
8、治区的 26.2%和 29%,经济总量继续在自治区保持首位。人均生产总值实现由 3000 美元到 6000 美元的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三区四园为依托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年增加,三次产业层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形成新优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 70%,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圆满通过国家“两基”教育验收。全面改善了农村乡镇,街道、社区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完成公共设施抗震加固。全市自主创新成果的总量大幅度增加,专利申请授权量五年累计达到2600 余件。双拥工作
9、和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新的成果。城市发展和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甘泉堡工业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首府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五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234 亿元,是“十五”末的 1.53 倍,建成区面积已达 339 平方公里,是“十五”末的 1.92 倍,新增 163 平方公里。建设完成了一大批城市重点道路、工业新区道路、热电联- 3 -产、供排水、污水处理、水利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取得新进展,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比重达到 72.88%,比“十五”末提高 4 个百分点。城市集中供热面积8000
10、万平方米,较“十五”末增加 4100 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 35.1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4.67%,分别较“十五”末提高 8.87 个百分点和 40.84 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兵地经济融合发展走出新路,乌昌经济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乌洽会”举办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已与 157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 59.85 亿美元,五年实际利用外资 4.7 亿美元。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
11、控制在 3.5%以内,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统筹力度加大,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农牧民搬迁定居等新农村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38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466 元,分别较“十五”末增加了 3820 元和 3217 元。第二节 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疆在国家战略全局、核心利益中的特殊重要性,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作出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 4 -长治久安的总体战略部署,突出强调了首府在新疆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府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疆的发展和稳定,我们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克服困
12、难、应对挑战,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十二五”时期中央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发展,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为我市新一轮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中央政策激励引导下,东中部地区产业、资金、技术、人才西移步伐明显加快,有利于首府率先引进先进生产力,加快城市发展,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中央高度重视乌鲁木齐工作,明确提出要把首府建成西部地区经济强市,规划建设乌鲁木齐商贸物流中心,做大做强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善乌鲁木齐重点铁路枢纽,改扩建乌鲁木齐机场等,必将有力地推动首府迈上快速发展、率先发展的轨道。中央提出从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新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物
13、流大通道, “乌洽会”已升格为“中国一亚欧经贸博览会” ,有利于首府进一步增强与周边国家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开展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首府步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国家、自治区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将大幅增加社会领域投入,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问题,首府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将得到重点支持,首府维护稳定的民心基础将更加巩固。依托区位、对外开放和发展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的- 5 -独特优势,全市各族人民思稳定、盼和谐、求发展、谋富裕的愿望强烈,为首府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思想和群众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首府发展稳定还面临着重大挑战:一是促进经
14、济社会快速发展任务艰巨,我市仍属后发展地区,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艰巨。二是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生态环境脆弱,大气污染仍比较严重。三是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还比较突出。四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维护社会稳定责任重大,境内外分裂势力、敌对势力始终把我市作为破坏渗透的主要目标,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首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15、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城市现代化和乌昌经济一体化“四大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在全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把乌鲁木齐建成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 6 -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首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首府实际的发展路子,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新突破” 。(一)转
16、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到 2013 年力争实现翻一番。到 201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500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 1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00 亿元,年均增长 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0 亿元,年均增长 22%;地方财政收入 420 亿元,年均增长 17%。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变,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布局更趋合理,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大气污染治理效果明显,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域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自治区限额标准,有效控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工
17、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8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8%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城市绿化覆盖率 36%以上,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 82%。(三)城市建设管理实现新突破。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实现全覆盖,新区建设初具规模,老城区面貌大为改观,组团式、多中心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建成,交通运行畅通快捷。支撑城市安全运行的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保障系统构架基本完成。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特色更- 7 -加鲜明。(四)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居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条件大为改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走到西部地区
18、前列。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民享有医疗保障。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2%,城乡差别明显缩小。(五)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入,城市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和引领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城市包容性和吸引性显著增强,市民文明程度普遍增强。到 2015 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 150 亿美元,年均增长 20%,成为中国西部和中西亚地区重大经贸文化活动的主要举办地之一。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必须着重把握好以下原则: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主题
19、。以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立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发展。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始终坚持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优先的理念,积极探索成本低、效益好、排放- 8 -少、污染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破解环保和生态领域难题,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与人
20、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持续稳定持续发展,长治久安才能跨越发展。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有机统一。第二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适应首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强市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第一节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立足市情和现有产业基础,坚持高起点、高标
21、准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配套能力,打造全疆先进制造业基地。到 2015 年工业增加值突破 1400 亿元,年均增长 19%。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继续支持石油化工、钢铁、煤化工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提升机械装备制造、轻纺、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促进产业集聚,- 9 -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石油化工工业。依托自治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我市石化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积极发展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工和化工材料等,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群。
22、重点支持乌石化年处理原油600 万吨常减压、年产 60 万吨合成氨和 104 万吨尿素等装置建设,加快新疆昆仑轮胎公司年产 100 万条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建设,力促尽快达产达标。到 2015 年形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芳烃、百万吨化肥和百万条子午线轮胎生产能力,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钢铁工业。推进以八钢为主体的钢铁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优化钢铁产品结构,以现有生铁、钢、钢材及其延伸产品为核心,延长“冶炼钢材钢制品”的产业链,在扩大板材、线材等普通钢材生产规模的同时,重点发展管线钢、压力容器钢、煤井用钢、汽车用钢、风电用钢等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到 2015 年钢
23、铁生产能力达到 1000 万吨以上。煤化工产业。坚持“统筹规划、环保优先、集约高效、有序开发”的原则,依托准东丰富的煤炭资源,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加快煤制油、煤制合成氨、煤制气、聚氯乙烯等产业发展。支持中泰化学、兖矿新疆公司、神华新疆公司、新疆焦煤集团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到 2015 年力争煤制油产能达到 300 万吨,煤制天然气产能达到 40 亿立方米,聚氯乙烯生产规模达到 300万吨,煤制合成氨产能达到 60 万吨。- 10 -机械装备制造业。加快机械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发展,加强高新技术转化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
24、成套化水平,大力发展载重汽车、客车、农用机械等成套设备制造业。重点支持东风汽车、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通客车、天山汽车等企业发展。轻工纺织业。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轻纺产业,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突出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啤酒饮料、家具制造等产业,重点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优质品牌,促进轻工纺织产业做大做强。建材制造业。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注重节能和环保,稳步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发展化工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石材、板材、门窗等新型建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5、,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在全疆率先形成产业规模和区域竞争优势。风电产业。大力推进我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大型化、国际化,重点支持金风科技 2.5 兆瓦及以上风电整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形成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把金风科技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到 2015 年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超过 500亿元。大力开发风能资源,抓住新疆电网正式升压 750 千伏,并- 11 -与西北联网的契机,加快达坂城风电基地建设,到 2015 年达坂城风区风电装机规模超过 200 万千瓦,打造全国可再生能源规
26、模化利用示范基地。光伏产业。重点推进特变电工新疆硅业公司年产 1.2 万吨多晶硅项目建设,形成“硅业电厂化工”一体化生产,扩大新疆新能源公司单晶硅和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及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稳步有序推进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形成完整配套的光伏产业链。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光伏厂商合作,提升首府光伏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到 2015 年光伏产业产值突破 200亿元。新材料产业。大力推进新疆众和电子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完善配套产业,做大做强“煤电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自主创新和技术转化,加快建设年产 36 万吨新型功能及结构件专用一次电解高纯铝项目,为国家电子信息材
27、料、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尖端高纯铝金属制品。把新疆众和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子新材料产业基地,到 2015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 260 亿元。生物制药产业。以天康畜牧生物、特丰药业和新疆维药公司等一批生物制药骨干企业为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中心,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增强生物制药和民族医药研发能力,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生物制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5 年实现生物制药产值 35 亿元以上。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十大- 12 -专栏一:“十二五”工业重点项目1、石油化工项目:增加炼油生产能力、化肥扩能,芳烃化工系统配套设施建设。2
28、、冶金项目:八钢新建高炉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年产 1000 万吨钢产量。3、新能源、新材料项目:金风科技 3 兆瓦研发项目,达坂城风区新增 1300兆瓦风电发电项目,新疆众和新建电子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4、光伏产业:特变电工光伏产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包括多晶硅、白炭黑、氯碱、硅片、电池组件等;年产太阳能级高效单晶硅片 250 兆瓦生产线,太阳能级高效多晶硅片 250 兆瓦生产线。5、煤电煤化工:神华煤制油 300 万吨项目,中泰化学年产 100 万吨电石及配套设施、煤制天然气产能 40 亿立方米项目,兖矿建设 60 万吨醇氨联产项目等。6、机械装备制造:东风汽车整车生产线项目,新疆三农投资
29、公司农机产业园项目,一拖集团东方红农机装备项目,新疆机械研究院农牧机械制造及研发中心项目。7、轻工及建材工业:天山水泥异地改造搬迁年产 400 万吨水泥项目;新雅泰建材铝制板材项目;红河集团新疆卷烟厂建设项目;新疆特色林果业科技园项目;康师傅饮品项目。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环保技术及装备业,提高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结合城市特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重点发展城市污水、污泥、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及深加工产业。到 2015 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 80 亿元以上。第二节 提升发展服务业按照建设面向中西亚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的要求,把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推进
30、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提升首府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重点,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消费的重要抓- 13 -手。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的原则,抓住我市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大投入,营造环境,实现发展提速、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到 2015 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 1900 亿元,年均增长 1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 70%以上。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立足服务周边、辐射全疆、面向中西亚,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建设乌拉泊
31、国际物流基地、铁路国际物流园、国际空港物流园、米东化工物流园、甘泉堡物流园和物流中心。建成以物流园区为核心、以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服务站为延伸的“三环、五园、多层次”物流设施体系,形成城市、疆内、国内和国际物流互动发展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着力培育和做大做强首府物流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面向中西亚的国际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业。加快培育金融市场,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构建金融业发展平台,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到首府设立机构和拓展业务,促进金融机构、金融资本、金融人才等向首府集聚。扩大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促其成为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快建设人民币国际清算中心,积
32、极开展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清算业务。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支持首府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推进保险市场- 14 -主体多元化,大力开发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保险产品,全面提升保险业的保障功能、融资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努力把首府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和面向中西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会展业。发挥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品牌效应,不断拓展会展市场资源,提高办展的层次与规模,继续积极办好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国际建材博览会等一系列大型专业性展会。加快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国际会展机构的合作,扶持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会展经营和会展服务企业。着力打造会展品牌,提高承接各类重大会展
33、的能力和水平,把会展业作为首府对外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努力把首府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和面向中西亚的会展之都。信息服务业。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乌鲁木齐” 。加快推进首府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促进信息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首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信息增值服务和网络服务,培育信息、知识型服务企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培育信息市场,大力发展物联网络、电子商务、网上教育培训等网络服务。打造全疆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产业基地。咨询服务业。充分发挥首府科技、人才及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面向中西亚的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
34、审计、研发设计、战略策划、知识产权、科技、广告、房地产等中介服务业。充分发挥咨询服务业在配置资源、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中的积极作用,增强首府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服务和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服务标准,鼓- 15 -励和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发展水平。商贸服务业。加快调整商贸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心区、副中心区和边远城区及农牧区商贸服务业布局,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体系。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商业零售网点
35、布局,拓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专业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推动商贸龙头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构建现代分销和批发体系,形成面向全国、连接中西亚的重要商品集散、采购、配送中心。大力发展具有浓郁新疆地方特色的餐饮文化,依托“中国清真美食之都” ,提高首府餐饮业的知名度,提升首府餐饮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房地产业。深化土地供应制度改革,优化土地供应方式,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强化房地产用地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提高住房建设质量和配套服务设施水平,营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办公和商业环境。加强房地产调控
36、,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强化房屋拆迁管理,培育完善二级市场,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进一步完善物业服务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开发、消费市场环境,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社区服务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建立与首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居民参与积极、服务种类齐全的社区服务网- 16 -络。以社会保障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为发展重点,加快完善社区就业、养老、医疗、文化和法律等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社区绿化、卫生保洁、社区保安等便民服务。培育服务市场,规范服务行为,积极发展中小型家政服务企业,鼓励开展多种方式的便民服务。做大做强旅游业。加 强 旅 游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37、, 抓 好 旅 游 开 发 和旅 游 产 品 营 销 , 推 动 首 府 旅 游 业 向 精 品 化 和 特 色 化 方 向 发 展 。 加快 推 进 首 府 都 市 休 闲 旅 游 区 , 南 山 生 态 休 闲 度 假 旅 游 区 、 达 坂 城文 化 旅 游 区 建 设 。 借 助 丝 绸 之 路 冰 雪 风 情 节 , 加 快 建 设 国 家 级 冰雪 运 动 基 地 , 精 心 打 造 “亚 心 之 都 ”、 “丝 绸 之 路 ”旅 游 形 象 品 牌 ,建 设 立 足 新 疆 、 面 向 全 国 、 辐 射 周 边 的 区 域 性 国 际 旅 游 目 的 地 和集 散 地 , 把
38、旅 游 业 打 造 成 为 首 府 重 要 的 支 柱 产 业 。第三节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中心城市的消费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保障城市供给的现代都市农业。以“菜篮子”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调减粮食面积,稳定和增加蔬菜种植面积,提升改造传统畜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专栏二:“十二五”服务业重点项目1、物流园建设项目:乌拉泊国际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米东化工物流园、甘泉堡物流园、空港物流园项目。2、建设覆盖全市的社区蔬菜副食品便民直销店。3、改造提升一批大型综合商场、连锁超市、专卖店和专业市场。4、建设完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打造国家级冰雪运动基地。-
39、 17 -不断提高首府农副产品保障水平。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农牧业科技成果,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信息化应用。扶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现代农业组织化水平。第四节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紧紧抓住全国 19 个省市对口援疆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加快调整产业布局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首府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把引进总部企业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重点,以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为平台,积极吸引世界 500 强和中西亚国家的企业到我市
40、设立国际总部;吸引全国 500 强企业以及国内行业 50 强企业等大企业大集团在我市设立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鼓励龙头企业、行业商会等集中建设企业或行业总部基地。强化功能,突出特色,发展制造业、服务业总部集聚区。中心城区、新城区突出吸引现代服务企业总部入驻,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吸引现代制造企业总部入驻,在全市形成若干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第五节 强化园区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创新园区运行管理机制,推动项- 18 -目、资源向园区集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水、电、路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和承载能力
41、。提高园区的服务水平及综合竞争力,以大企业和大项目为龙头,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头屯河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新市区“区政合一”,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产业布局,提升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能力,实现二次创业和腾飞。加强规划建设,推进甘泉堡工业区加快发展,促其尽快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首府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增长的重要支撑。使园区成为推动首府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主战场、科技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第三章 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强化规划的引导和调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活力,加快推进首府城市现代化进程。第一节
42、 构建城市现代化战略新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南控北扩、先西延后东进”战略,推进城市发展空间由老城区向新城区拓展。优化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功能、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保护生态区、提升中心区、打造工业区、建设新城区”的要求,重点推进“六大组团”建设(高铁新区、城北新区、西山新区、米东区、甘泉堡工业区和中心城区) ,构建组团式、多中心城市发展格局。 “十二五”期间重点调整优化老城区分区功能,减轻开发强度,降低人口密度,促进人口、产业的合理集聚和疏解,塑- 19 -造体现首府特色的都市中心。优先发展高铁新区,承接老城区人口和产业功能转移,围绕交通枢纽,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43、打造高端商务区和高端住宅区。逐步推进米东城区北扩,提升城市副中心功能。加大甘泉堡工业区开发建设力度,把甘泉堡工业区打造成为首府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按照开发建设时序,做好城北新区、西山新区土地控制,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节 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发展要充分体现西域名城特色,增强城市内涵,弘扬好多元文化。不断增强与首府地位相适应的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充分展现首府现代化大都市气息。科学规划建设城市,促进土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产业、居住、服务统筹兼顾,基础设施、环境设施、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方便快捷、优势互补的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国
44、际机场扩建和乌鲁木齐铁路枢纽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供水、排水、供气、供热、供电、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着力发展承载量大、快速便捷的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城际铁路交通网络,形成多层次畅通的交通系统,安全完善的供水系统,全程无污染的垃圾处理和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系统,开放便捷的信息传输和安全高效的防灾减灾系统,不断提高城市公用设施保障能力。第三节 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管建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注重依法- 20 -和长效管理,推进人性化服务、网格化覆盖、精细化管理,努力形成整洁、有序、高效、安全的城市现代化管理格局。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按照“大建委”管理体制要求,科学界定市、
45、区(县)管理职能,增强城市管理整体协同性,加强管理的有机衔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加强社区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对城市中心区、城市改造区、新城区以及主要景观路建筑形式、建筑色调、建筑高度、绿地空间进行整体性规划调控,形成和谐有序、符合首府特点的城市外部景观,使城市每一个景观、设施、建筑都能体现人文内涵,展示地域风情。全面整治和改造城市面貌较差的地区,实现由“突击整改、专项整治”向“综合治理、长效管理”转变,完成老城区城中村、
46、背街小巷整治和棚户区、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特色街区的建设,到 2015 年城市主干道、出入口主通道和窗口地区市容达标率 100%。建立健全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城市管理立法,建立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执法体系。进一步创新管理手段,综合运用市场化方法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向网络化管理转变,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强化对噪声、电磁辐射源、放射性污染源的有效监控防治。继续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推行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依法加强特许经营的政府监管,- 21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扩大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上
47、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性机制。第四节 健全城市安全应急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协调机制,提高安全应急保障水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加强城市水资源保障和服务,加大水源地建设及保护力度。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大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城市制水能力,切实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基本实现城乡供水服务均衡化。加强城市能源安全保障,加快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增强电力调控能力,优化调整电源结构,切实增强电力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建设,增加天然气储备,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城市供热安全保
48、障体系建设,着力增强热源调峰能力,保障城市用热安全。加强粮、油、肉、蔬菜等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能力建设,增加粮食和肉类储备的品种和数量,建立健全蔬菜储备制度,切实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健全城市应急体系。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建立健全市、区(县) 、街道、社区四级防范暴力恐怖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与应急机制,提高识别能力、控制能力和处置能力。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灾种的综合监测预警和预- 22 -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应急播出系统。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救灾物资
49、储备库。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宣教动员和应急演练,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以适应并支撑首府乃至全疆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节 打造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首府铁路枢纽通道建设,加快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改扩建,继续完善路网建设,打造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区域交通和对外交通体系。铁路。建设和完善乌鲁木齐铁路枢纽,改建乌鲁木齐站既有兰新线,完成兰新第二双线引入乌鲁木齐枢纽工程,建设完成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整合枢纽货运系统布局,新建芨芨槽子乌西站货运绕城外线,改扩建乌鲁木齐货运(物流)中心,新建三坪集装箱中心站,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铁路总枢纽地位。民 航 。 加 快 乌 鲁 木 齐 地 窝 堡 国 际 机 场 第 四 航 站 楼 和 第 二 条 跑道 建 设 , 增 开 国 际 、 国 内 航 线 , 建 设 广 覆 盖 、 大 密 度 的 航 空 通 道 ,打 造 “面 向 国 际 、 联 系 疆 外 、 服 务 疆 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