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2010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5 分)偷 父刘心武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 厅里的灯,立刻感 觉到不对劲 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 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 110 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 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 们好商量!”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 T 恤。我用窗帘叉指着他: “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
2、啊!”他那一副“久经沙场” 、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他今年 14 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 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 生。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我决心放他走,对他说:“ 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 还是要跟你 说,不要再干 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 头。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 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 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
3、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 抢到手里,准 备拨 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 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 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2)“我要 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梵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 显 得特别憔悴,眼神 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 候,从我家窗外隔着 铁栅看见 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 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
4、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 得是哪一天,忽然 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 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 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 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 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 谢。我把 门打开,他闪了出去。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
5、冲出楼 门,四面张望。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 笼罩着我。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选自 2005 年 12 月 25 日文学故事报 ,有删改)1简要分析“偷父” 少年的人物形象。(4 分)_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4 分)(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 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 ”。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3 分)_4文章末尾,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
6、从正门进来!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 的什么情感愿望?(4 分)_二、(2011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5 分)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美凯瑟琳比恩 洪帆 译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16 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 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 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 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我搞不懂他的这种追星行为。“妈妈,比利寇根是 碎南瓜乐队的主唱。 碎南瓜 是我最喜欢的乐队。 ”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外星人讲话。这
7、些天来,我俩正为了这个“碎南瓜 ”乐队闹得不开心。安东尼跟我说好话,央求我,我全都置若罔闻。看到我不为所动,他一屁股坐下来,把脸扭到了一边。“你到哪儿去买?” 我没好气地说, “可能全城都没有卖的。 ”“那我就自己做,但你要借 钱给我。 ”“忘了它吧,儿子。 这辈子你大概就只穿一次。 ”我断然拒绝。但是,我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 :“这有什么, 凯瑟琳?就一条 裤子嘛。 ”然而,我最终还是近乎顽固地拒绝了。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安东尼提着一个白色的大包走 进家门,看着他把那个大包扔到桌子上,我知道我将要输掉这场战 争了。 “一米布 6 美元 98 美分, ”他嘻嘻笑着说, “我向朋友借的钱。
8、”原来,安东尼不但买了布料,连做衣服所需要的 别针、 纸样、衬布、拉链等也都买齐了。 “妈妈,现在,我 该怎么做呢?”他迫不及待地问。安东尼 13 岁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我教过他缝纫,那时,我还是他心中的偶像。学会缝纫后,他自己亲手缝制过一条当时流行的裤子。“你只需要告诉我怎样开始就行了,妈妈。 ”他的眼睛盯着我。我暗暗叹了一口气,不情愿地在旧餐桌上铺开了那块闪闪发 亮的银色布料,然后,我们一起摊开那几张纸样。“我想把拉链露在外面,不要盖边。 ”他说。“这个我可不会做。你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安东尼耸耸肩,自己就做起来了,而且速度还不慢。第二天中午,他就开始缝裤兜了。看着他低头忙碌的样子
9、,一丝温柔悄悄地潜入我那 赌气的心。我不由自主地给他指导,参与缝制。安东尼抬起头,我们相视一笑。我讲起一些往事:有一天你玩得太累了,在饭桌上睡着了,一头把脸扎进了意大利面条里;3 岁时,你卖了收集来的木瓦片 赚了你的第一个一美元 安东尼听了大笑起来。一针一线,把布料缝成了裤子,也把“碎南瓜”乐队的崇拜者和他爱管闲事的老妈的心重新连在了一起,把我们处于边缘的关系再次 缝紧。四天 时间,我们紧张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的修复。安东尼在周末前就穿上了那条银色的裤子,他没有只穿一次,而是经常穿。他的几个朋友也很喜欢这条裤子,纷纷拿钱给我,要我帮他们做。 “那是安东尼自己做的。 ”我自豪地告诉他们。以后的日子里
10、,虽然安东尼还 会惹我生气,但每当我想起和安东尼在旧餐桌上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心里很快就会原谅他。(选自 2010 年 4 月 12 日齐鲁晚报 ,有删改)1围绕“一条银色的裤子” ,母亲对安东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空格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 分) 2文章多处为母亲修复母子关系埋下了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4 分)_3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4 分)_4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 分)_三、(2012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5 分)淡淡的深情常跃强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
11、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 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 没事了,往后 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 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 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 ”没有鼓励, 连声音也是淡淡的。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 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 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 别,千叮咛万嘱咐
12、。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 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无牵无挂,心里轻松。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 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 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 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 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
13、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 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会如何的 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 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 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 顿肉菜都挂念着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 时
14、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的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 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 你为母亲争气, 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地激动人心!写到 这里,我的眼睛湿 润 了。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
15、心肠,忍受 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 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段写“我 ”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B第段中母亲化“ 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处可见。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2. 阅读选文,回答下
16、列问题。(4 分)(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1 分)_(2)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 分)_3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4 分)_4文章结尾“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饱含深意,其中“平静水面”和“ 深处的激流”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_挚爱真情篇一、(2011 年浙江衢州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弱种子也要发芽刘克升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
17、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 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 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 摇了摇头,果断地说:“ 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 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 说
18、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 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 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 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 边,把 农民的 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
19、舞的眼睛,触动了 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 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 鲜、肥沃的土壤里。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 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 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 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
20、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1)_议种瘪种(2)_给儿新生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 “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_(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 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_3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_4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 “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 “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_5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
21、_二、(2012 年广东深圳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夜的尽头是家的灯光马家越父亲在河南开封长大。父亲 一直在奋斗,考上武 汉大学,留武汉工作,结婚,生了我。他的奋斗换来了理想的大学、合适的职业 和幸福的家庭。 这也许就是 别人眼中我平凡的父亲离家游子。他的心也许一半是黄河,一半是 长江。我仍记得,父亲接我放学后 带我直奔前往开封的列车。夜色如墨,列车摇晃着我疲倦的神经,懵懂的我从未读懂过父亲那晚的表情,他一直看着窗外,眼里似乎闪烁着什么,但不是眼泪,是一种难于言说的情感火车哀鸣着停止了摇晃,我从父 亲的 怀里惺忪醒来,又是一段 颠簸的汽车行程后,父亲拽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往乡村,黄河的
22、 风凉湿了父亲的手心。沉沉夜色,静默村庄。木门一开,黑漆漆的夜色瞬间被老屋里的灯光穿透,我有些晕眩,模糊的视线里烟雾缭绕,纸钱的火苗 摇摆在黑红的棺材前,父 亲嚎啕 着,跪地不起那时的我的确太小,奶奶去世,我竟没有一滴眼泪。长大了一点儿,我才明白:和自己深爱的人离别,心有多么痛。对于父亲 也是,造就自己、 牵着自己长 大的人走了,并且是永远地走了我一直单纯地认为这就是父亲全部的痛苦。现在我知道,其中还夹杂着一 丝恐慌:他也许在奶奶身上已 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奶奶是中秋节去世的。几年之后的一个中秋节,我 们刚搬 进新房不久,父亲在奶奶的照片前点了一炷香,慢慢地鞠了个躬,缓缓坐下,然后静静地注视着
23、照片。良久,父亲看着我,轻轻地说:“今后别再让你妈生气了。 ”也许他在遗憾自己小的时候没有好好报答自己的母亲,现在没机会了。 不知道天下有没有人不想出去闯一番事业然后衣锦还乡的?不知道最后的回家在终日等待面前是否显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儿女回家的那一天?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一切?也 许最深的母子之情只能属于童年,因为那时,孩子一无所有。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离家后,天下将会有多少老无所依的父母。父亲那眼神中,也许还有责 任。父 亲的母亲已经将全部交 给父亲,我懂得有一天,父 亲也会将全部交给我,虽然我极不愿那一天的到来!我也明白有一天我也会将全部交出去, 虽然我不愿
24、那一天到来!我也明白有一天我也会将全部交出去,虽然我不愿那一天到来。但我知道, 这个轮回终会由我接下去!那晚,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我和父 亲静静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只是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会离家的。父亲 一直在弥 补,他总是一有时间就带我和母亲回开封看看,摇晃的火车不再让我疲倦,如墨的夜色早已被家的灯光照耀得温暖、明媚!父亲总是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我总是握着母亲还未衰老的手,渐渐意识到:该轮到我了!(选自 2012 年第 11 期读者 ,有删改)1通读全文,你认为文中“我”所领悟到的父亲表情和眼神中的“难于言说”的情感包括哪些?_2写
25、出第 段 “窗外的夜色似乎被满月稀释过一般”这个句子加点词的词性并解释它在句中的含义。_3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何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4请品析第段画线的句子。_5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温暖了万千家庭;也有人说,父母、子女之间,身体与身体的距离不等于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读完上文,请结合你和父母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_生活体验篇三、(2011 年广东佛山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大自然之歌(节选)陈世旭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雾,森林有风有雨,森林有泉有湖森林有诗。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云聚
26、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草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森林是诗的宠儿。走向森林,常常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在森林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都会有 风吹落潮湿的种子。季节更替,在森林到处荡漾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倾听森林的 语言,你将成熟、聪明、坦 荡 、洞悉真理 生活的困惑与感伤随风而逝。走在森林,你会发现你是快 乐的,森林是无声的呼唤,充实了你原本空洞的灵魂。因为惰性和缺乏勇气,我任从自己常年被囚禁在嘈杂的城市。城市也是森林。楼群像 树林,只是没有枝叶、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令人恋眷的狗尾巴草的清香。孩子们长大了,不会唱 “采蘑菇的小姑娘”。楼群的 颜色顽固,隐去了季节的界限;窗口在夜晚 筛下星
27、星, 挤窄了无边际的想象;钢筋水泥傲然挺立,带来了坚硬工具的 压抑。 这是化工森林。在这里,躺着的心事结成青苔,站立的思想竞争阳光,人们掩起私下里表情丰富的 脸庞, 让善意和温情在陌生中 蛰伏窥望。只有森林才会有真正的歌唱。森林的歌,嘹亮、清逸而深远。森林里最多的是树,每棵 树都是歌手。走进森林,走进歌声,走进激动的曲调和流畅的节奏。带着幻变的梦境、灵感和鸟语花香,离开城市的喧嚣,演奏自己的乐 章。 让漫天的音乐的羽毛,化作无边的新绿与嫩黄。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每次我都会力图进入森林的深处。穿 过茂密的、散 发着浓 郁的树脂和草莓香味的松树林,心里泛起一种甜丝丝的快感。林中的湖泊像
28、美人的镜子,波光粼粼地闪烁在无边森林的怀抱里,映照着蓝天的纤尘不染和青山的雄浑与妩媚。头上、树桠上,这儿那儿站着不知名的 鸟。它们大大方方、满不在乎地站着。不时地懒洋洋地一跳。有时候落到离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扑扑地 飞起,它们拨起的风,直朝你脸上吹过来。柔顺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附近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有 时候会突然停下来,蹲在离你最近的树枝上和灌木丛中,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所有的生灵都充分享受着作为这片树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权。森林无疑有一种凝重的隐喻性质,暗示出生活最 为深沉的一面。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 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契诃 夫是那般 动情:“不可思议的大森林啊,你永 远放射着光辉,美
29、 丽而又超然,你,我 们把你称作母亲,你本身包括了生与死,既赋予生命,又主宰灭亡。 ”风拂 过思绪拨动 迷离的眼神。卷起的红松皮被阳光照耀,摘它一片, 发现东风沉醉于此的秘密:暗香诱着彩蝶,在树木之间传递 着甜蜜。 绿肥红瘦都被 遗忘,而你将保留森林中的这一缕暗香;等有一天终于不能呼吸的时候,就融入 树下的泥土,无声地、悠悠地去到森林的漩 涡深处,肃穆、庄 严、神秘,而心,颤栗。然后在返青的季节,同 蚂蚁、蚯蚓和 飞虫,同所有卑微的生命一起,用柔 软的头颅叩开泥土的门,迎接春天的来 临。一声 鸟鸣,心便永不寂寞。(选自2010 中国散文排行榜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年出版,有删改)1
30、阅读两段,说说走向森林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的原因。_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3文章主要写自然森林,第段却详细描述了化工森林,有何作用?_4纵观本文,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什么情怀?又给你什么启示?_四、(2011 年广东深圳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古 藤王剑冰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 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好美的名字,有色
31、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 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 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 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 300 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 变成精。藤,木的
32、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 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因而也就想到,一位 90 岁高 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 6 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 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 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 对。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 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 间里辛 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 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