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踏雪寻梅.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630472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踏雪寻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踏雪寻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踏雪寻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踏雪寻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踏雪寻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铃儿响叮当,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冬之韵,踏雪寻梅,第6单元,雪霁天晴朗 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 铃儿响叮铛 响叮铛 响叮铛 响叮铛 响叮铛 好花采得瓶供养 伴我书声琴韵 共渡好时光,朗读歌词,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思考1:主人的情绪如何? 主人的情绪轻松、愉快。表现出人们骑驴赏梅的兴奋心情。思考2:这首歌的动态还是静态的?通过四个“响叮当”的力度变化使画面活起来, 注意顿音记号,渐强,越来越近的感觉。,踏雪寻梅 了解曲作者,黄自(19041938)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

2、八,艺术歌曲思乡、玫瑰三愿 等。,踏雪寻梅了解词作者,刘雪庵(19051985)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今重庆)铜梁人。 1926年进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毕业后曾从事过救亡歌咏运动。 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理论作曲,师从黄自,与贺绿汀等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实践与创造:学生用打击乐器和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加入情境,整体表现画面。(风声,驴脖子上铃铛的声音,驴蹄声,人吟诗、歌声)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碰铃: 响筒: 摇铃: 沙锤: 风声:呼 呼 呼 呼 吟诗:赞美梅花精神的诗句 歌声:快乐的歌唱,大显身手,小结:,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不乏美景,如果我们像歌曲中的主人公一样,有一颗乐于探寻的心,那么我也就能够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谢谢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