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壁挂折叠式衣巾架渔洋中学九(2)班聂彤、郑慧敏 辅导教师:郑文婷一、项目简介在卫生间人们所凉衣巾的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绳索凉晒或吸式壁钩式凉晒。这两种方式前者为传统式且占用空间较大,后者为吸式壁钩因负重受限易脱落。本发明项目是将数根钢片(或竹片)折叠为一体(类似于折叠扇竹架)。用金属杆垂轴将折叠片一端固定,钉于卫生间墙角面。需凉晒多个衣巾时,将竹架打开。不用时可将竹架叠成一体贴靠于墙。(每个竹架可制作成不同的颜色或者各异的端头,以此区分家庭成员的类似衣巾定位)同时,这种壁挂式折叠衣巾架还可以迁移到阳台墙面用于凉晒小件衣巾的固定式衣架。也可以更换为塑料或铝钢制作迁移到超市货架,医用架及澡堂,旅店广泛
2、使用。壁挂折叠式衣巾架选材简便,设立合理,制作简单,占用空间少,凉晒衣巾多,伸缩自如,实用性很强,人们洗浴省事省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二、基本思路这种壁式折叠式衣巾架,数根竹木片重叠用一根垂轴固定一端钉固于卫生间的壁角面。占用空间小,所凉衣巾多,设计科学合理,材料易找,制作简单,生活使用方便卫生省事。三、研究过程刚开始是将凉晒衣裤的“十” 字竹架悬挂于 卫生间凉衣巾,但易触头,且占空间大,影响洗漱操作。次而将这个“十” 字架挂在墙面,但交叉式的“十” 字衣架不易 张开,且凉毛巾受限。发现上述问题后,我从普通折叠的竹架结构中受到启示,最后在实践中发明了“壁挂式折叠衣巾架 ”。 四、科学方法、科
3、学原理该项目应用了迁移法和主体附加扩充的发明法,做到设计合理,选材和制作简易,且能一物多处实用的科学原理。具有实用推广价值。首次所制的实物样品由学生动手选材设计,请电焊工人帮忙制作而成(单个造价 25 元)多功能军用铁锹渔洋中学九(2)班 刘 佳 辅导教师:许 芳一、设计的目的和基本思路现有的小型军用铁锹其创新部分在于它能够折叠(便于携带)。但其功能仅限于挖掘或做防身武器。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将市场上现有的小型军用铁锹在使用功能上扩大范围、做到一物多用,而不提该产品的成本。从而使军用铁锹在野地生存训练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其思路是这种折叠式军用铁锹能分解和组合成多样生产及生活工具:能挖掘;能做简易修
4、理扳手和平口起子用:锹把内套刀多用:锹把下头套打火机火种用;把柄上附加指南针,温度计,计算尺用。二、研究过程家长给我买了一把小型折叠军用铁锹,其目的是让我当玩具使用。周末和伙伴们骑自行车到田野玩耍(挖红薯、挖野菜、采集植物标本、野炊)。在“野地生存 ”训练中,我发现这种铁锹上没有刀子,没有火种,自行车坏了没有修理工具。伙伴们笑话我,一把几十元的军用铁锹仅能做“偷挖红薯” 而已。于是我产生了要把军用铁锹改制成一种全功能“宝锹” 的强烈愿望。由此并写了一篇专题日记。后来,老师在日记上看到了我的这段心理历程,并鼓励和指导我。我们几个同学找来工具箱,把这把军用铁锹化整为零,应用了缺点列举法、主题附加法
5、附减法、迁移法等科学创新技法,并发明创造出了新式多功能折叠式军用铁锹。这种新款铁锹特别适应军人、大专生、高中学生搞军训,也可供特殊工种野外作业使用。三、功能介绍功能一:在铁锹叶面上电割几个大小不一的多边形孔,借用锹把干杆力,可当修理帮手工具用。功能二:在铁锹叶上方顶部,可将其弧形端改制成平口起子形,拧下锹把后,可当修理工具的起子用。功能三:将锹把横中拧开,手柄筒下方可配装一把水果刀,不用时套入锹把筒内。其刀可以砍木、割绳、切菜、削水果用。功能四:在锹把下半部一端附加配装一个防风打火机,备野外生存做火种用。功能五:在锹把柄上端(塑料把处)设计附加温度计、指南针、计算尺等小型必备仪器。四、发明创新
6、点该项目的系列创新点依据铁点列举、主体附减、主体附加等科学原理:每一个创新点“减” 的得当, “加”得巧妙实用。新款多功能铁锹基本上没有扩大原锹的体积和成本造价,但扩大了它的五种功能。请同学们看看并试用其实物吧。该项目有广阔的空间实用推广价值和发明意义。翻盖式双层双色眼镜发明者:渔洋中学九(3)班 丁宇轩 辅导教师:卫红发明时间:2012 年 4 月 25 日发现问题起源:生活中戴平光镜或戴近视眼镜的人,户外办事或旅行需要一幅太阳镜,而戴上太阳镜后其视力又受到影响。发明者考虑的是如何有效解决近视镜和太阳镜合二为一的问题。发明的思路:将近视镜镜片和太阳镜镜片机械性结合在一起。太阳镜镜片在外层,近
7、视镜片在内层作为基础。一幅镜架两层能翻动折叠的镜片。考虑到尽量降低眼镜的重量,期两种镜片都相应取材超簿的树脂镜片,并将太阳镜片作为近视镜片的翻盖用微型合叶连结于镜架上方(如图所示)。不需太阳镜时将其翻起或拆卸。这样一镜多用,省时省事省材料,携带方便、实用有趣。结构示意图:(见照片)翻盖式双层双色眼镜是一种具有实用和趣味的日常生活用品,其结构由一幅镜架,两幅(双色)镜片,底层镜片作本色镜片(近视片),表层翻盖式镜片作为附加组织(太阳镜)。两组镜片由微型合页组合于同一镜架上。该项目是同学们(近视眼群)在实践中提出需要双层双色眼镜携带使用的设想,我们同桌联合设计成功。实践过程就是反复画草图,反复对废
8、旧镜架镜片钻孔组合研发而成。该项目主要采用了“ 缺点列 举法、希望点列举 法、组合法(主体加附值)”等科学发 明方法。其原理 为微型机械原理和市场需求的问卷调查。该项目的创新部分在于:在普通平光镜或近视镜的镜架上巧妙地组合翻盖太阳镜。做到一镜两用,使用方便、省材省事,也便于清洁镜片,生动有趣玩味。他人同类产品有捏夹式双层太阳镜产品,该品由两副可拆开的眼镜组合,属连一连迁移手工捏夹而成,而我发明的是用“ 联 一联 ”组合法研制而成。后期,本人将对翻盖式双色镜的功能和镜架合叶结构进行研究,同时对光学知识,护眼知识进行学习,从而进一步完善眼镜的系列发明。新型简易拨秧板凳船稻农的幸福船发明者:渔洋中学
9、九(4)班:黄业豪 辅导教师:卫红创意背景:我的家乡位于美丽的鱼米之乡渔洋镇大苏湖畔的新南村。这里不仅鸭声阵阵、鱼业兴旺、莲荷飘香,更是潜江市水稻生产的传统基地。因为这里是古云梦泽湿地,大苏湖和张家湖环绕我家的水稻农庄。家乡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着畅销全国的优质大米。可是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插秧季节都得在淤泥地辛勤耕耘一月有余。现在机械化生产的稻田基地上早已用上了插秧机,然而拨秧机一直没有问世。为了减轻稻农的劳动强度,发明拨秧机是我未来的梦想,而发明一个能坐着移动拨秧的板凳船是我一个八年级的学生眼下能够解决的问题。该项目发明思路:普通小板登用于稻田拨秧易陷进淤泥,首先我根据受力面积大压强就小的原理
10、将木板固定于板凳脚底部。实践中又发现木板在泥地移动也废力,于是我将平铺木板改制成月牙船木板结构。这样解决了板凳不陷泥且移动便捷的问题。我奶奶在拨秧实践中反映说这种板凳能升高降低就更好了,于是我在图纸上进一步改进,将月牙形船上的板凳腿换成能够伸缩调节的圆管腿,分别用活动镙钉加固随调。后来,我意外的发现这种新型拨秧板凳船还可用于稻田拖秧,只需在上面套一根纤绳,一次能在水田泥地拖百来把稻也轻松自如。因为这种船同时具备了浮力和滑力(摩擦力小)。(如图所示)新型拨板凳船结构简单,材料简易,一船多用,实用省事省力,定会深受稻农的欢迎。在拨秧机尚未问世的今天,这种拨秧板凳船将是家乡稻农的幸福船。下一步我将对
11、其结构作进一步研究改进并申请专利。新型简易拨秧板凳船是一种新发明的农用工具,主要供稻农拨秧(坐凳移动)、在水田拖运秧把移载。其结构由船舟翅尾底木板(受力载体)、液压式升降小木凳(坐人拨秧作业)、绳纤(拖运秧把)三部分购成。设计和材料简易,但具有拨秧作业、运输秧把双重功能。该项目是在节假日帮奶奶拨秧实践中观察体验后确定的。项目设计基本思路是能坐着板凳不陷淤泥,同时能利用板凳船在移载大田拖运秧把而不吃力。研究过程先是将普通木板和小板凳结合,后来将板凳脚设计伸缩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该项目采用了组合法、实践法,应用了水的浮力、受力面及压强知识及液压伸缩科学原理。其主要贡献在于坐着拨秧移动自如,拨完秧后
12、能将笨重的泥水秧把轻易地拖到移载大田,且拖运过程船底木板起到平整水田效果。新型悬挂电器清洁器渔洋中学七(5)班曾彦博 辅导教师:朱克锋一、项目简介吊扇叶和日光灯管悬于房屋顶壁,对其清洁即难操作也有危险。这里所设计发明的一种对吊扇叶面和日光灯杆专用的清洁器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选用一根可伸缩的塑料绝缘杆(也可利用废旧的滚轴拖把杆代替),然后将较大一点的塑料壶或饮料瓶截断,将有口的一段倒串置于绝缘杆的上端(塑料瓶截面为“V” 字型 为宜)。最后将海绵块或棉布巾置于塑料截面的“V” 型口中,要求是用铁夹固定可更换海绵或布巾。这种专用清洁器结构的部件功能是:绝缘把杆可以伸缩长短也可旋转自如;半节塑料瓶倒
13、置串于杆端可以夹住海绵或布巾,且能遮挡灰尘;海绵块或布巾可以随时更换。上方左半设计一个可张合的海棉块由铁丝拉夹。二、结构图示(见实物照片) 棉球(1)擦底部灰尘 图(2)用于擦叶扇和日光灯上部灰尘三、基本思路这种清洁器具将伸缩杆、塑料瓶和海绵块有机组合为一体,材料选用为废旧物品,变废为宝,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卫生。4、科学方法、科学原理:该项目用主体附加的发明方法,改变了普通拖把及吸尘器、扫把等清洁器具的结构形式。造价低,使用方便,有实用推广价值。首次呈送的实物样品由学生动手制作。塑料瓶的它用变废为宝渔洋中学九(3)班:郑一廿 辅导教师:郑长青一、问题的提出普通饮料瓶一般作为垃圾
14、回收处理,生活中随处可见。村民对饮料塑瓶的第二次使用也仅限于装茶水装种子或食物。这里提出的是如何将饮料瓶变废为宝,从而由此发明制作出更多的生产、生活用具,在废旧的饮料瓶上探究开辟新蹊径。二、基本思路及产品介绍将饮料塑瓶根据其大小进行分解、组合、附加等方法加工制作成一系列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品,最大限度发挥饮料瓶的作用,利用廉价的废旧材料研发出新的产品。在实践中我们找到并研发制作出了以下新的发明系列:1、能诱捕鳝鱼、泥鳅的笼子:其制作方法(1)选两个大小一致的饮料瓶,将其中一个剪掉瓶口部分。(2)沿着瓶低的槽剪开,制成倒须(使鱼易进难出)。(3)将两个饮料瓶组套在一起,然后在瓶体上钉上几个孔,用
15、于卡住接口和进出水。(4)瓶身中放接一个矿泉水瓶取鱼虾(用布扎口)。用于诱捕鳝鱼、泥鳅时,把放置诱饵的捕鱼笼侵入水中,上面用泥草压住即可。有时也能诱捕到龙虾或水蛇及河蟹,非常有趣实用。如图所示:2、方便小漏斗的制作:沿着饮料瓶口(上方)剪下 1/3 或1/2(根据需要剪),拧 掉瓶盖,一个实用的小漏斗并形成了。如图:3、便捷式水瓢的制作:将饮料瓶瓶身中部沿着 45 度的斜线剪断,然后取瓶口端斜口一半的部分,在瓶口塞入一根短棒把,并制作成斜口水瓢,用于渔船船仓底或水池清淤很方便。也可用于刻度计量容积计量。取饮料瓶斜口下半部分,串上一根二尺左右的竹棒,并制作成了另类的一个长把水瓢,其最适于农药喷雾
16、器水桶田间作业(田头沟边)加水用。还可作农药配比刻度容器。如图所示:(见实物)4、饮料瓶上的手工艺:将有色饮料瓶底部剪掉后,倒置将剩下的瓶身垂直瓶口剪成细条,一簇廉价漂亮的塑料花并会诞生。如图所示(在书房装饰、门帘、舞蹈及迎宾很管用):5、此外,废旧饮料瓶洗净后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诸如制成简易笔筒盒、防鼠器、珍珠养殖的浮瓶、洗衣粉分装器如此等等。三、科学方法及科学原理饮料瓶第二此次新利用的系列发明项目其基本的思维方式是应用发散式的创新思维,打破了饮料瓶传统用于仅装液体或食物的定式思维,尽可能做到一物多用,变废为宝。应用了创造发明技法中的附加、减除、组合、迁移等方法。开辟出来了饮料塑瓶上的新蹊径,为农民伯伯找到了廉价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为商家提供了商业空间,也对青少年创新发明(小制作、小发明)探究出了启示思维的新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