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设计素描.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6608477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素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设计素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设计素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设计素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设计素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素描的概念素描是指以单色的线条或调子在某种平面(如纸、布、板等)上,表现客观对象或意向的绘画方式。它也包括一些加入少许简单颜色的淡彩素描。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子根据光照在物体上的明暗关系极其变化,我们用三大面、五大调来概括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部和投影亮面:指光线最强的物面灰面:指光照射较强的物面明暗交界线:指明暗转折的物面反光部:指暗部受环境影响,受到反射的物面投影:指光线被物体遮挡后,投下的阴影素描的明暗关系五大调子:一、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就是以设计为目的,以素描为手段,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设计艺术要求创造的单色造型艺术。设计素描是一种侧重于实用功

2、能与审美意识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从纯绘画形式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目的性很强的设计基础训练方式。设计素描是指为设计服务的素描,素描是造型的基础,设计素描是围绕设计而展开、集观察、思考、表现、创造为的造型设计。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为真正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就是说设计素描训练的目的。2、设计素描的培养目的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需要,培养理性思维、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提高设计者的观察、分析、认识及表现能力。设计素描是具有一定针对性、创造性思维的和有目标的造型活动,是在传统绘画性素描的基础上,关注物象造型的内结构与外结构的有机结合,启发想象空间,找出物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

3、关系和变化规律,经过提炼与归纳,形成理念的形态,利用其可重新构建的因素,在符合设计应用功能的前提下,重树新的形象,并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设计意识的培养。设计素描与绘画性素描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绘画素描要求精神内涵为主。强调存观赏性审美信息,设计素描训练则强调功能性,适用性性与精神内涵相结合。更多的是关注适用性、功能性。3、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素描,是人类最早从事造型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从人类这些最早的以使用为目的的艺术创作遗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创造艺术的意义和艺术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艺术产生于劳动同时艺术又推动了劳动生产。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是以最简单的表现形式线条、图案、符合,用来表达

4、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纪律。原始人在动物的骨头石板陶器等物体上留下各种形象就成为今天素描的原始形式。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那样的即是画家又是设计师的人成为可能,并增加。到了欧洲产业革命阶段,工业产品大规模生产,促使了社会对产品设计的重视,对造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增加。随之而来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建表明了设计学科的开始,专门的设计人才有专门设计学院培养。相关的设计理论,具体的设计教学内容逐渐形成,其中包括设计素描教育、设计素描训练。设计学科跟随着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发展,相应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4、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区别设计素描脱胎于素描,属于素描的一个分支。设计素描和素描相同,都是用单

5、色表现对象为特征的。(1)情感表达的程度不同 存绘画类的素描画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外在的线条笔触,都反映出画家对生活的感受,对具体对象的感受以及画家个人感情色彩的渗透。所以所谓的艺术就是一种情感的样式、是画家和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样式。相比较,设计素描中表现创造物一类的画面情感色彩就不明显,仅仅能从形状的刚柔紧送的节奏变化当中来感受设计师情感的投射。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平面设计的各种样式都是商品和人连接的桥梁,只是在情感交流的背后有着明确的推销目的。(2)创造的动机不同纯绘画是画家从生活中感受到生动、感人的事情,从内心有感而发,是一种自发的创作行为,是“我”要画,而设计师由厂家、商家委托设计师为

6、产品进行设计,是“他人”要我设计(其中包含着他人的要求) 。由此造成要求不相同、创作思路不相同、表现方法不相同,因而也影响了为他们服务的素描,那些为设计服务的素描从素描中自然而然的分离出来,形成了素描的分支-设计素描。通过比较分析,目的在于看清素描和纯绘画素描的不通,更好的把握住设计素描为设计服务的本质。(3)造型功能不同绘画性素描,追求的是富有感染力的生动的艺术造型,是以陶冶情操的纯艺术作品发挥其造型功能。设计素描-在符合结构、工艺、材料、技术等设计要素前提下,运用草图、效果图、爆炸分解图来传达设计师的理念和构想,以设计适合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为目的,发挥其造型功能。举例:设计素描与基础素描的

7、区别与联系相同:以上两张图片,均为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这是共性。区别:芭蕾舞者,归属于基础素描类型,再现了芭蕾舞者的原貌,具体到当时舞者(若有所思) ,动作(柔美,S 曲线) ,如同照片般呈现在我们眼前,外在再现为重点。麻花辫女孩,归属于设计素描。这是现实中无法存在的人物,有哪个人见过 这样的女孩。但该设计素描这种反应出的语言这个女孩的性格特征,这个女孩给人的心里反应,表达的通俗易通、凌厉精致。本质表现为重点。联系:都是鞋的题材,都较为写实,都上了一定的调子。区别:左图意在表达显示中的鞋子的外观,与显示的鞋子没有任何出入。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

8、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右图的鞋子,与显示中有明显的差别,讲鞋子创意出人物的造型特征,并且没有将没有生命的鞋子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创意、创造为目的。5、将构想变为形象、激发想象、培养创造力构想是大脑的行为,是运动性的。开始怎么想,中途又怎么想,最后怎么想,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一般头脑中起初的想象是朦脓的,所记录下来的形象是大略的,随时会被新的想象来补充、修正或推翻。通过思考,大脑中的构想慢慢的就成熟,笔下所记录的构想形象就更完善了。从这个过程看,设计素描不仅有把构想变成形象的功能,还有激发想象的功能。创造物的构想不可能凭空而来的,他有一个观察学习积累的准备过程。那些头脑中偶尔出现的灵感,也

9、是建立在观察、学习、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设计素描还有观察学习积累的任务,或者说它还具备这些功能-去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巧妙的构造,去学习前人创造物中的奇思妙想,用手中的笔把观察到的学习到的记录在纸上面,也记录到头脑中,通过这些积累就消化变成自己想象的基础、创造的能量。设计素描和传统素描相比强调了想象,所以具有增强创造力的功能。人如果没有了想象就没有创造力,设计是一门创造性的工作,培养创造力从素描开始是设计素描的特点,也是他的功能。设计素描是建立在对象的心灵感受与主观创意的表达基础上的,目的在于从感受现实物象出发通过视觉表达的基本语汇,创造出符合人民审美要求的、具有精神层面的视觉形象。构图构图就

10、是将要描绘的或一个、或俩个或者是一组物体合适的安排在画面上,在视觉上给人以非常舒适的美感。构图太满会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太小会给人以空洞之感。构图时要注意物体的聚与散。也不要均匀摆放,以防画面构图呆板。素描中构图以使人看起来感到舒服、美观为原则,达到这个目的,构图就是成功的。构图的任务 构图的目的是用特定的绘画手段,充分表达、阐述和揭示作品的主题。 构图的任务是形成:完美的形式语言,结构的组合,骨架的气势,形、色位置,视觉空间,画面中心。 造成主要形象突出、多样有调理、变化又和谐,具有形式美感,充分而表达出画者的思想和情感的效果。构图的一些形式黄金分割构图:正三角形构图:有崇高,坚实、稳定

11、的感觉。如金字塔长三角形构图:使人联想到向上,飞驰的感觉。哥特式的教堂的塔尖就是这样的感觉。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使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S 型构图:优美流畅的感觉圆形构图:主题突出对角线构图:富于动感,吸引人的视线。放射构图与聚点构图:聚焦视线构图原则较好的构图必然符合美的规律,其内容有哪些?集中而不单调 稳定而不呆板饱满而不滞塞 活泼而不散乱有主有次 有远有近疏密相间 黑白有序考虑动势 不分割画面“空”丰富画面求得充实画

12、面空旷,单调,物象与空间失去恰当的比例关系,造成过分悬殊的对比,削弱了两者之间的整体联系。将物象加大了一些,运用衬布的变化充实和丰富画面,可加强物象与空间的统一因素。“闷”缩小物象球的对比画面闷赛, “不透气”物象与画面空间过分“统一” ,缺少对比变化因素。缩小物象,增加“透气”的空间,使两者构成恰当的比例关系。在空间的衬托下,使物象集中而鲜明地呈现与画面。“板”打破对称求的变化画面呆滞、刻板、完全对称的布局,造成“统一”有余,变化不足。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打破完全对称的布局,加强变化的因素,构成均衡的构图形式。通过主次,轻重的对比求得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画面只有“聚

13、”的统一,而无“散”的变化,造成“挤压”感。要改变物象过分聚集的布局,形成前后左右,疏密有致,高低错落,互相响应的布局,在统一中变化,增强构图的美感。“偏”调整重心求的稳定画面重心偏移失去均衡。物象集中偏向画面一侧,虽有变化但失去统一,造成画面的不稳定感。适当调整物象的空间位置,构成异行同量的均衡布局,以“异形”求变化, “同量”求统一,保持重心稳定,取得统一而富于变化的构图。“散”主次对比求的变化画面零散,缺少联系。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处理不当,只注意了前后左右的空间变化,忽视了相对集中统一,造成构图松散。调整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构图中心,通过“聚”与“散” , “主”与“次”的对比,在变化中求

14、统一。形体解构与重构在现代造型艺术中,艺术家们对自然物象的构造进行拆卸和分解,再将其基本构件和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与建构,使之成为一个崭新的形态。这种对于现实形态的拆卸,分解和重新组合就是艺术中的结构和重构,是现代造型艺术中最常见的造型处理方式。解构的基本方法:1、平面化:平面化是从自然物象中提取能够反映它的基本外形特征的平面形象作 为基本的造型要素和作品的基本构件。2、几何化:几何化是将客观对象自然完整的形象和形体关系分解为一些基本的几何构造面,并以此作为作品的基本造型要素。它是人们对几何形态的运用,主要是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类似形态的概括和归纳,而不是对自然物象的构造的有意识的分解和拆卸。3、

15、符号化:是将客观对象演化为简单的形象符合,并以此作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4、抽象化:是抽象化对几何化的进一步发展,从客观对象中抽取一些往往并不反映对象的形象特征或构造特征的点、线、面等基本的语言要素,并以此作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来建构与客观物象的几乎没有明显的视觉联系的作品。重构重构的类型和方法:1、具象形态的重构 又分为(1)现实 (2)超现实2、抽象形态的重构又分为(1)几何抽象 (2)自由抽象1(1)现实现实的艺术形态是指作品中所运用的形象以及形象的空间组合方式基本符合人正常视觉感受。现实的艺术形态可以分为写实和表现两大类。艺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景观符合人们对客观自然物象的整体视觉真是感

16、受的艺术作品属于写实类型。表现类的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和场景往往与整体的视觉真是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在作者的主管审美趣味以及情感和观念的表达的需要的指引下,作品中形象和空间场景的组合往往都被进行适度的夸张和变形。1(2)超现实作品中的形象或者空间组合不符合人类的正常的视觉感受的艺术用品属于超现实艺术形态。超现实艺术是对现实形象和空间的怪诞处理的结果。在形象的处理上往往运用嫁接(把不通的物体拼结为一个新的物体)扭曲已经局部的极度夸张等手法,而在空间的处理上往往是多重矛盾空间的组合,最终构成一种非现实的魔幻般的意象。2(1)几何抽象又称冷抽象。作品由较规则的几何形状组合而成。通过几何形状的大小,颜色的轻重以及不通的组合方式来表现宇宙的秩序,自然的构成法则以及精神上的象征含义。2(2)自由抽象又称热抽象。作品由不规则的形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自然抽象的表现手法相当丰富,形状的变化,笔触的变化,画面肌理的变化,运笔速度的变化等等都是其有力的表现手段。所能表达的内涵也相当丰富,各种不通类型的情绪,各种不通的意境,各种各样的丰富的语言形式趣味以及各种浮躁的观念都可以通过自由抽象的方式来表现。格尔尼卡毕加索 1737 年 布面油画亚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 1907 年 油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