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遗传与变异练习1.(2013北京东城模拟)下图表示某植物在红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图中的SSU、LSU 和 LHCP 表示三种不同的蛋白质)。请分析回答:(1)完成图中的过程时,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_,此过程既需要_ _ _作为原料,还需要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_ _酶进行催化。由图分析,过程发生 在位于_ _的核糖体上。(2)若图中的 LHCP 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 ,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 tRNA 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 AGA、CUU,则基因 b 中供转录用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 _。从图中分析,LHCP 合成后转移至_ _上发挥作用,影响与之相关的光
2、合作用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 _(至少答两点)。(3)图中的 SSU 和 LSU 组装成 Rubisco 酶,说明 Rubisco 酶的合成受_控制。从其分布位置推断,Rubisco 酶与光合作用的_ _阶段有关。2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3(2013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 “”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mRNA、核糖体、肽链B图中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 DNA,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 LUS;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是 DNA 聚合酶C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D由 SSU 和 LUS 组装成的 Rubisco 能催化过程 CO2C 52C 3,由此推测Rubisco 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24(1)如图中的甲结构是一个_分子结构,图中被运输的氨基酸是_(脯氨酸的密码子为 CCG,精氨酸的密码子为 CGG,丙氨酸的密码子为 GCC,甘氨酸的密码子为 GGC)(2)如图表示的是_,人体
4、细胞内所具有的过程是_(填图中序号)。要完成过程所需要的特殊酶是_。5 5 题图5(2013北京东城区高三检测)如图表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并回答:(1)甲过程需以_ _为原料,在_ _的催化下完成。(2)图中表示_ _,其作用是_。(3)核糖体在上的移动方向是_(填“向左”或“向右”)。若在中插入一个碱基,则可能导致肽链的_和_ _发生改变。6如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乙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 B 与 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 GAA,GAG)(1)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_ _;_。(2) 链碱基组成为_, 链碱基组成为
5、_。(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性遗传病。(4) 6基因型是_, 6和 7婚配后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要保证 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_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_。该病十分少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和_。7(2013北京西城区高三检测)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
6、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8下图为人 WNK4 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 WNK4 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 1169 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处插入碱基对 GC B处碱基对 AT 替换为 GCC处缺失碱基对 AT D处碱基对 GC 替换为 AT39如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 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 )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B过程是以 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 ATP 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C运转缬氨酸的 tRNA 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 CAUD
7、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10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 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AGC 变为 TA BAT 变为 CG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11下表是水稻抗稻瘟病的突变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 DNA 碱基和氨基酸所在位置。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抗性品系 CGT 丙氨酸 GGT 脯氨酸 TTA 天冬酰胺敏感品系 CGT 丙氨酸 AGT 丝氨酸 TTA 天冬酰胺氨基酸所在位置 227 228 230A基因中的碱基对改变,必将引起相
8、应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变化B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DNA 模板链上决定第 228 位氨基酸的相关碱基发生了替换C对生物而言,碱基对替换多数是有利的,而增添和缺失比替换的危害更大D该突变品系不可能再突变为敏感品系12. (2012高考山东卷)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条。(2)白眼雌果蝇(X rXrY)最多能产生 Xr、X rXr、_和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 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 _。(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 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
9、 RY) 杂交,F 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 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从 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4)用红眼雌果蝇(X RXR)与白眼雄果蝇(X rY)为亲本杂交,在 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 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 M 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_。结果预测:.若_,则是环境改变;.若_,则是基因
10、突变;.若_,则是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13下列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 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染色体上 DNA 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A B C D414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 F1 雄配子 幼苗 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 A过程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C过程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
11、D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 1/415基因型为 Aa 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 )AAAaa11 BAAAaaa121CAaAa11 DAAAaaa14116(原创与组合题)分析下列图形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_。(2)图 C 中含_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_条染色体,由 C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可育吗? 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后代?_。(3)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而言,若_,则由 B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若_,则由 B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4)假
12、若 A 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_个染色体组。(5)基因型分别为 AAaBbb、AaBB、AaaaBBbb 及 Ab 的体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应依次对应图 AD 中的_。171917 年,布里奇斯发现了一种翅膀后端边缘缺刻(缺刻翅)的红眼雌果蝇,并用这种果蝇做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亲代: 红眼缺刻翅 白眼正常翅子代:白眼缺刻翅 红眼正常翅 红眼正常翅1 1 1甲(1)其他实验证实,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没有。假设缺刻翅是由 X 染色体上控制翅型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与正常翅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缺刻翅由隐性基因控制,则后代中不应该有_果蝇
13、出现;如果缺刻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则后代中应该有_果蝇出现。实验结果与上述假设是否相符?_。(2)从果蝇的眼色性状分析,后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说明雌性亲本产生了_种类型的配子。理论上讲甲图所示的实验,子代应该有_种类型。(3)甲图所示的实验,子代的雌雄比例不是 11,而是 21,其原因最可能是_。(4)布里奇斯认为“X 染色体片段缺失”是导致乙图所示实验现象的原因。为证实这一猜测,科研工作者对表现型为_的果蝇做了唾腺染色体的检查,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乙图所示_的片段,从而证实了布里奇斯的猜测。(5)从甲图中雌性亲本所产生的配子分析,解释子代中雌性出现缺刻白眼性状的原因:_。18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
14、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如图。5图中 A、B、C、D 表示 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 7 条染色体,C 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 AABB 与 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_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_ _方法进行培育。(2)杂交后代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_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中 C 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_ _。(4)为使杂交后代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
15、,这种变异称为_ _。19 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 P)变成了尿嘧啶。该 DNA 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 4个子代 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 UA、A T、G 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2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 ;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
16、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 DNA 结构D “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21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且为纯合子 )中甲植株的 A 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 B 基因(缺刻叶) 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 A 基因和 B 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6(1)简述上图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_ _(2)突变产生的 a 基因与 A 基因的关系是_,a 基因与 B 基因的关系是_。(3)若 a 基因与 b 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
17、、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表现型分别为_、_。(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的观赏植物品种。_。22果蝇为 XY 型性别决定,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的是,果蝇由受精卵中的 X 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表中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XX、XXY 雌性,可育XY、XYY 雄性,可育XXX、YO(没有 X 染色体)、YY 胚胎期致死XO(没有 Y 染色体) 雄性,不育(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受精卵,其原因可能是亲代雌果蝇卵细胞形成过程
18、中_未分开,产生了含有 XX 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Y 染色体的正常精子结合后形成 XXY 受精卵;还可能是亲代雄果蝇产生精子时_未分开,并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后形成 XXY 受精卵。(2)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蝇和一只红眼雄蝇交配后, F1 代雌蝇和雄蝇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亲代果蝇中某一亲本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这一杂交组合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_(填“父本”或“母本”) ,其性染色体组成是_。亲代白眼雌蝇的基因型是_,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组成的类型可能有_(写出具体的基因组成 );亲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 _,子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_。(3)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 性梳” ,而身体右侧有“性梳”( “性梳”是雄果蝇特有性状)。研究发现“嵌合体 ”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 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填“原始生殖”或“体”)细胞的_分裂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