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何谓教育哲学?这门学科有何价值和作用?答: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义,历史上的学者们各有见解:有人认为根据哲学的概括性,教育哲学是综合教育科学的知识而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学问(泡耳生(德) 、克里克(德) 、伯格莱(美) ) 。有人从价值论出发,认为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观点论教育,更从教育的观点论哲学的学问(德贺夫) 。有人认为教育哲学是一门在形式上是哲学、在材料上是教育的学科,并认为教育哲学是演绎的学科,而不是归纳的学科。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提出:教育哲学就是寻求从总体上去了解教育,并协调各个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他还认为教育哲学具有思辨性、规范性和批判性的特点。下程勇青在教育学小事典中认为:教育哲
2、学是以哲学态度和哲学方法来考察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而对教育现实以及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从根本上加以整体把握的一门“原理”性学科。总之,对教育哲学的定义虽有分歧,但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应当使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讨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因此,我们初步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对象,应当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教育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作为教育理论和实际的指导。关于教育哲学的价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价值: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揭开生命的困惑,引领生命的境界提升,把
3、个体的自然生命引向超越性的类生命,使人的生命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教育哲学意味着不断把个体成长引向最初的起点,以热情和理智的培养来提升人性的境界。对教育哲学的理解,可以使得我们对教育、对人自身以及和的关系获得更准确的把握,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也有一个根本的立足点。(2)文化价值:帮助人们澄清教育价值教育哲学能够帮助分析和辨明教育中硬汉的价值观点的合理性,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那些未经反思而认同的价值观点,使他们通过不断地价值完善及反思以达到最终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目的。(3)实践价值:促进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对教育哲学的学习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和正确教育观念的形成,它能够使人们用更宽
4、阔的视野来看待教育和新时代的变革,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给以深入、理性的反思。关于教育哲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阐明教育与哲学的关系主要分两点:一是讲明哲学中几门学科与教育的关系;二是讲明各家哲学与其教育思想的关系(2)叙述近代各派的教育哲学(3)陈述各国教育之哲学基础(4)研究教育哲学问题(5)讲述一派或一家的教育哲学(6)探讨教育价值(7)研究历代交与哲学变化的规律(8)陈述教育的根本原理(9)批评现代教育(10)发表各自的教育哲学2.简述教育哲学的学科发展历史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比教育学要晚得多。一般认为,第一本教育哲学专著的出现,始于 19 世纪中期,德国哲学家洛孙
5、克兰兹出版了教育学的体系 ,后来这本书由美国教育家布莱克特翻译成英文并改名为教育哲学 。此后,关于教育哲学的论著不断丰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国那笃尔普的哲学与教育学 。这本书从伦理学、美学等方面论述了教育的问题,开创了教育哲学体系创建的先河,对此后教育哲学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影响。我国的范康寿教授首先采用了这一体系,撰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哲学专著教育哲学大纲 。此外还应提到那笃尔普的社会教育学 ,这本书体系完整,多有见地,对后来的教育哲学体系的建立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另外,对教育哲学的建立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这本书是他教育哲学的集大成专著。他以实用主义为指导,除了阐明自己的观
6、点外还对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进行批判。这本书在国际的影响较大,近代研究教育哲学的人及其专著里,很多人都受过杜威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有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但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始于 20 世纪初。从 20 世纪 20 年代起,李石岑、范寿康、孟成宪等学者,开始在一些杂志上发表有关介绍和论述教育哲学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有关教育哲学的专著和译著也开始出现。最早的教育哲学专著是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 ,最早的译著是邹韬奋译和陶行知校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此后,关于教育哲学的论著就逐渐多起来了。解放后,由于学习前苏联的教学计划和制度,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的教学计划中取消了“教育哲学”一科,1
7、979 年的全国教育科学工作会议中提出要重设“教育哲学”这一科,并委派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两校编写教材。3.教育需要哲学吗?请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答:教育需要哲学。教育科学并不能代替教育哲学,犹如自然哲学不能代替自然哲学、历史科学不能代替历史哲学一样,教育哲学如同自然哲学、历史哲学一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如对声、光、化、电、无机界、有机界、动物、植物等不同自然现象的特殊运动规律的研究,是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围,但它们不能代替自然哲学对于自然界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研究。同样,历史科学尽管可以分为各个门类,如通史、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历史的写法也有通史、断代史,或编年体、
8、纪事本末体等,但它们不能代替历史哲学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因而尽管有教育科学的个门学科,但它们也不能代替教育哲学对教育中的一些根本问题、教育中的普遍规律的研究,所以教育哲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4.请整理出十种以上对教育的定义,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教育。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聂圣哲先生:优秀是教出来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其实,家庭教育是一个人
9、将来能否立足社会的根本。从人生的教育总量来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 80%的比重。 家庭教育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劳动教育,两件事情,做家务,学吃苦,先从养活教育开始。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秦文君
10、:“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个人认为,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5.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一)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和互相制约的。教育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本条件之一,它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能够把可能的
11、劳动力变成现实的劳动力。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各行各业需要的不仅是具有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和专业能力。而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职能就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能力的训练,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专门性劳动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从一般性的劳动者进一步转变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专门性劳动者。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化为多维度的劳动者。多维度的劳动者比单维度的劳动者具有更高
12、的境界和层次,具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更具劳动效能,更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工具” 。劳动者的这种转变和提升,必须依靠教育所提供的指导、训练和帮助。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知识,在学校里通过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社会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同时传授给许多学生,使知识的传授达到高效率化。学校不仅是再生产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也能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3教育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教育一方面依照社会生产的需要和可能再生产劳动力,另一方面,教育也可以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生产的结构、经济结构的改变,使之更加合理。如果说教育以
13、往对生产结构、经济结构消极适应较多,那么,现代教育对生产结构、经济结构的消极适应性正在逐步减弱,积极地适应与改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这种积极地适应与改进,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劳动者的合理流动来实现。(二)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早为人们所认识的教育社会功能。从历史发展来看,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教育,重视教育在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和培养人才来实现的。1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在阶级社会中, 任何一种教育总是要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体系,形成他们一定的阶级意识
14、和行为品质,其目的是使人们从思想上去自觉维护和巩固某种经济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关系上的政治、伦理道德关系等。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任何一个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除了全体人民的政治社会化之外,还需要一批专门的政治人才。学校教育从它一产生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管理人才的责任。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学校是青少年和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场所,具有活跃思想的氛围,尤其是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文化理性层次较高,对社会现实总带有文化理性的思考,即以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来思考社会现实。青年学生一方面努力吸纳知识、探求真理,一
15、方面积极传播知识和真理去影响社会,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力量。(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特殊的要素,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教育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必须服从于社会文化的整体要求,社会文化构成了教育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教育只有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教育对社会文化环境同样具有选择作用和制约作用。教育在传承和再现文化的过程中,调节、促进或阻碍着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变异,影响着社会文化演化的进程。具体来说,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实质上,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
16、畴。2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是教育较古老的功能,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则愈益凸显,而且具有加速文化融合变异的功能,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走向。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文化选择,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文化内容的取舍。文化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系统本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具有融合各种文化功能的同时,教育对文化还具有创新的功能。(四)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人口学家的研究,教育与人口出生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作为提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主
17、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实施优生教育,改善人口的先天素质。第二,实施出生后的教育,改善后天素质。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某一性质划分的集合及其不同性质的人口集合之间的比例关系。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口的职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影响上。就人口的城乡结构而言,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的城乡迁移 (一般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一般呈正相关,即教育程度越高人口迁移倾向越高;教育程度越低,人口迁移倾向越低。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一)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
18、、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地位和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日益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的作用。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其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在今天我国农村,年轻一代成功地进行社会流通,尤其是纵向流通,只有经过教育,甚至只有经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系统
19、中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它主要通过照管、引导和促进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包括他们的社会化、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继承人,以保证并促进社会的生存、延续与发展。这是教育的特性,如果忽视这点,急功近利地推行教育为生产服务或为政治服务,那就可能排斥或削弱教育的培育人的主要特点和社会功能,危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变革。(二)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人具有特
20、殊的身心发展和成熟的规律。教育、教学及其相关活动必须认识、遵循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特点与规律才能有效地培育人才;而且应当重视和遵循由人类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而总结形成的科学原理,才能便捷地达到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如果忽视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原理,企图用经济的、政治的规律、原理及做法简单地取而代之,则会造成对教育工作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反而降低了教育的效率和水平,影响了人才质量,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三)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由于教育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特有的社会功能,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包括教育有其特定的结构、活动模式、教育组织形式,逐步构
21、建不断分化与综合的学科课程和各层各级教育系统。这是教育发展积累的珍贵智慧、资源和财富,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惯性。因此,我们无论是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或进行教育改革,都要重视和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都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稳步向前,切不可无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轻率地否定教育的连续性而另搞一套,否则,不可避免地会给教育带来一定的紊乱,甚至出现质量严重下滑,使教育改革或发展大起大落。6.如何理解教育的负向功能?我们所指称的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系统和文化活动在作用于社会和人(环境)时,在其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即产生正功能时,它对社会和人(环境)产生的消极作阿用。所谓消极作用是
22、指,教育在作用于社会和人时,所产生的与主观期望结果不一致,非参与者所明确知晓的后果。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对社会和人(环境)的消极作用及对社会和个人(环境)的积极作用是同时发生、相伴产生的。在以往的历史中,常常由于教育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并且在主观上我们更关心教育的积极作用,因而我们忽视了教育的消极作用,从而未能将教育的负向功能置入我们的研究视野。简括地说,教育的负向功能不在的预料之中,它隐含于教育的最后结果之中,它是教育活动之后的连带物,教育这一文化活动或系统的属项。教育的负向功能的非目的性质向我们表明,教育的负向功能已不会因人的正确当的运用而消失。教育的负向功能机制可简要地表述
23、为:(1)教育负向功能掩藏于教育本身,且在教育系统活动展开中发生作用,并在教育结果中表现出来。所谓教育的负向功能掩藏于教育本身是指,教育负向功能在一开始并不是显露地存在于教育本身的,教育总是以其夺目的正向功能而展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教育的负向功能在理论形态的教育中并没有立足之地,它只呈现为一种人们无法预料的可能。只有当某一教育理论具体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人们主观目的预设与最后的客观结果发生了部分扭曲,这时,教育的负向功能才得以表现。因此,一般来说,教育的负向功能产生的根源在于教育的具体实践,而教育负向功能作用的后果最终是在教育的结果中予以表现的。(2)教育负向功能与教育的正向功能同时发生
24、,一般说来其在势能上小于正向功能。自古至今,我们之所以一再强调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功用正是由于教育的正向功能大于教育的负向功能,教育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依照人的主观设计发生其正向作用。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看,教育的负向功能机制大大地弱于教育的正向功能机制。这是教育之成为教育的本性所在。(3)教育负向功能的强弱依赖于外部环境,即在有利条件下趋于增大,在不利条件下趋于减小。有关这一点,我们从以往的教育史上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在中世纪,一切思想文化活动都围绕着上帝进行,教育以进行宗教观念灌输为主旨,结果使教育沦为宗教的附属品,教育变为极大地束缚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工具。文艺复兴之后,人的解放成为人类所有精神文
25、化活动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教育充分发挥了正向功能,从而极为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进步。(4)教育负向功能的作用介质通常是潜在课程。我们所有的教育目的都是建立在教育的正向功能之上的,我们的一切教育努力和我们设置的所有教育科目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正向功能。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总会在无意识中施行一种潜在的课程,如某种情绪爱好,某种价值偏向等,由于这种潜在的课程教育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而受教育者也是在无意识中接受的,因此,这种潜在的课程教育在作用于受教育者时既可能促使受教育者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消极影响。教育的负向功能正是以这一潜在课程为介质发生着作用。7 请谈谈对
26、教育的个体发展的认识第一,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它是按照一定社会、在阶级社会中还按照一定阶级的需要,在最有组织的场所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下进行;第二,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负有国家的使命,按照国家制定的方针进行育才;第三,教育还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把遗传素质和环境的影响,导向积极的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发展和完美成长方面。学校和教师还可以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其发挥积极影响,消除不良影响,甚至能够通过对不良影响的批判和分析,使其发挥反面教材的作用。因而对学校的主导作用绝不容忽视或削弱,学校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千方百计地来
27、提高其作用。8.什么是教育价值?有哪些代表性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抽象说、奥妙说、关系说、本性说、情感说、劳动量说9 教育价值有哪些类型?1、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2、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3、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4、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5、教育的继承价值和创新价值6、教育的长远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7、教育的专门价值和公共价值10.请阐述上述教育价值类型之间的关系1、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教育的外在价值:实现别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径。 教育的内在价值:为了知识而教育、
28、为了能力而学习、 为了真理而学习和教育。 教育育人的实质就是使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教育内在价值的根本。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就是强调教育的内在价值。2、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教育社会价值:教育对社会存在、延续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满足社会需要需要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教育个人价值:教育对人的生活和人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在满足个人需要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教育及其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能正确处理人类、国家和个人利益及其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当代教育是满足社会教育需要和个人教育需要、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统一的教育。教育应
29、以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统一发展为不懈的追求和最高目标。3、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教育中的价值:教育中应该在学生身上培养哪些价值,这与教育目的相联系。 教育活动中应该达到什么教育目的,实现哪些人生价值和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价值内容。 教育中的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科学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等等 教育的价值:怎样的教育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才能有效获得那些教育中的价值,这与教育内容、方法相联系。 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怎样活动,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要求,收到教育效果。4、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教育的目的是有助于人们接受人类精神文化,并在文化的传递与接受文化的过程中,是每个受教
30、育者的人格得到陶冶,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也是教育的全部价值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应试教育”是一种既不重视理想、能力,也不重视知识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典型的功利主义教育和凭证教育。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应是教育的德智体美等方面价值高度统一的价值观,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高度统一的价值观。当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形成新的教育价值,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人类精神。5、教育的继承价值和创新价值人类要生存,必须继承传统;要发展,即要继承传统,更要超越传统和创造未来。形成创新教育必须处理好传授和学习知识与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发展一般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系、形成创新精神和品德与形成其他良好品德和精神的
31、关系,但首先必须形成开放和民主的教育。而形成开放和民主的教育首先必须形成开放、民主和创新的社会,开放、民主和创新的社会开放、民主和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或者基础。6、教育的长远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越现实,去追求理想和实现理想。教育只有坚持乌托邦精神才能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客服工具主义倾向,实现本体主义。7、教育的专门价值和公共价值教育既有通过选拔培养专门人才、精英人才的专门价值,也有普遍提高公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公共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应该保持平衡发展。11.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类型?答: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总结,也可以说是各种事实及其概括
32、的体系。从类型看,知识可分为简单知识和复杂知识、独有知识和共有知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符号化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12.历史上有哪些知识观?它们对教育产生哪些影响?经验主义教育观及其影响:(1)将知识看作经验的产物,特别看重教育的效能。人的知识均从经验而来,教育的任务就是向人传授经验,过分夸大教育对人的作用。(2)否认先验的理性,不承认有超经验的一般原则,因而也不崇拜权威。在教育上成为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发端。(3)由于经验主义重视感觉经验,因此重视感官训练和直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比较忽视。这样使直观教学提留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而不是当作达到理性认识的手段。理性主义教育
33、观及其影响(1)在教育价值上,理性主义重知识轻实践,重视文科教育,轻视实际教育;重视理论学科,轻视实用学科。引发了后来有关教育价值问题的许多争议。在理性主义者看来,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当然不被人所接受。(2)在方法论层次,理性主义者注重理性训练,注意人内心的活动;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形式训练。他们把理性训练看得比传授某些知识还重要,记忆某些死知识是徒劳的。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训练,从发展人的智力意义上来看,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如果只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推理活动,不可避免地要犯形式主义的错误。实用主义教育观及其影响:杜威从主观经验的思想出发,提出“从做中学”的
34、口号;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以“活动作业”为核心;在师生关系上,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等等。这些主张,从哲学观点上来看,都是片面的,其思想基础是错误的。但是,他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在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上,在发挥儿童的主动性方面,以及对兴趣与努力、自由与纪律等问题的处理上,也提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是我们应当批判吸收的。要素主义知识观及其影响:(1)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严格按照逻辑编写教材。认为外语、代数和几何对心灵训练有极大价值,应作为中等学校的共同必修教材。(2)从先验的观点出发,重视“天才教育” ,重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将教师看作教学的中心人物,竭力维护教育者的权威作用,同实用主义者形成鲜明
35、对比。建构主义教育观及其影响:就知识的性质而言,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肯定知识的主体建构性、生成性,否认又决对客观的知识存在,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主张知识不应该简单地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而应该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就教学对象而言,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视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习的探索性、情境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和反思性,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信仰在新知识的建构中的作用,主张基于案例、基于问题、基于课
36、题的内在驱动的学习。就教学的方式而言,建构主义教学观反对知识的外部传授,强调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小组活动教育、集体活动教育等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与外来信息的互动,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来顺应外来的信息,建构出新知识。就教学的评估而言,由于建构主义教学关主张知识是建构出来的,由于不同的学生经验和建构策略不同,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同,因此不能用预成的、标准的、同一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而忽略学生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经验差异性、生成性、多样性和创新性,否则就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建构主义的教学仍然重要,只不过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配合学生的经验或
37、活动虽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建构主义的教学仍需要靠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建构。13.建构主义知识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答:建构主义知识观的主要观点有: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建构的活动,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学习者是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活动建构起自身智力的基本模式和思维的形式,进而内化和获得知识。特点:由普遍化的知识到境域化的知识由等级化的知识到类型化的知识由中立化的知识到价值化的知识由分科化的知识到综合化的知识由积累性的知识到批判性的知识14.在新的知识观的背景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答:教学目标上,从知识授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从重视“客观性”走向重视“理解性” 。教学内容上,从分科走向综合,从体系化走向结构化教学过程上,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意义关系,从重视“反映性”走向重视“建构性” ;从重视“普遍性”走向重视“境域性” ;从重视“公共性”到重视“个体性” ;从重视“描述性”到重视“规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