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趣味经典国学知识:1.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指的是哪个方面的标准(D)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度”:指长短(长、宽、高) 。 “量”:指大小(容积、体积) 。 “衡”:指轻重(重量) 。2.木板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中的哪个名镇(C)A.汉口镇B.景德镇C.朱仙镇D.佛山镇“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 、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 、广东佛山镇(手工业) 、江西景德镇(瓷器) 。3.“庖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 “庖丁”指的是什么(B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庖丁解剖了全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庖”:指厨师。 “丁”:是他的名。4.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B)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空穴来风”:原义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5.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C)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体,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众多的戏曲品种都产生过重要直接的影响,而被称为“百戏之祖” 、 “百戏之师” 。6.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
3、岁被称为(A)A.期颐B.耄耋“期颐”:指年龄在百岁及以上的老人。 “耄耋”:八九十岁,指年纪很大的人。7.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大约唐、五代时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娱乐游戏的玩具,同时它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8.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B.泰山此句出自杜甫的名篇望岳 。10.清代的“八大山
4、人”指的是(A)A.一位画家B.八位画家朱耷,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驴屋,明末清初画家,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 、 荷花水鸟图等。11.“鼎”的最初用途是(C)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肉类。12.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C)A.杏月B.桃月C.榴月D.荷月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 、二月(杏月) 、三月(桃月) 、四月(槐月) 、五月(榴月) 、六月(荷月) 、七月(巧月) 、八月(桂月) 、九月(菊月) 、十月(阳月) 、十一月(薛月) 、腊月(梅月) 。此外,农历月份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别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