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囚绿记,第一单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导入新课,山间绿色(郁郁葱葱),沙漠绿色(给人安慰和希望),石缝绿色(生命力的象征),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你会囚住它吗?,导入新课,1.把握作者围绕着“常青藤”展开的情节和 思想感情的变化。(重点)2.体会作者对“常青藤”的喜爱之情。(重点)3.理解咏物抒情的写法在本文的应用。(重点),讲授新课,陆蠡(19081942),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讲授新课,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陆蠡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作者喜欢绿
2、色,留恋绿色,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但它又发现常春藤有一种决不改变的品性,固执的朝着窗外的方向,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常春藤便是我们坚忍不拔的民族象征,包含着作者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之情。,讲授新课,1.读准下面描红字的字音。,急不暇( )择 移徙( )揠( )苗助长 涸辙( )淅沥( ) 猗( )郁,xi,x,y,h zh,x l,y,2.词语解释。,了截:明了简单。涸辙:水干了的车辙。揠苗助长:多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揠,拔。,标题“囚绿”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绿”指什么?从全文看,“囚绿”
3、是怎么一回事?,“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绿”指绿色的常春藤。“囚绿”指“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讲授新课,1.文章哪些段落叙写了“囚绿”这件事,作者“囚绿”的 原因是什么,“囚绿”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8-11段叙写了“囚绿”;原因是对“绿”特别喜爱;“囚绿”后是放了“绿”,继而思念“绿”。,讲授新课,讲授新课,2.结合上题提示,给全文划分段落,并简要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7段):赏绿、爱绿;第二部分(8-11段):囚绿;第三部分(12-13段):放绿;第四部分(14段):思绿。,讲授新课,1.研读“爱绿”部分(1-7小
4、节),1)朦朦胧胧的绿影就让“我”感到喜悦而满足,住 进来后“我”又会怎样呢?,住进来后,“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这些行为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绿色。,2)为何“我”天天坐在窗口看着它生长?,此时绿色已成为化解孤独,带给“我”希望的朋友,“我”快活地坐在窗前欣赏它的变化。,讲授新课,2.研读“囚绿”部分(8-11小节),1)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枝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哪怕枝叶病损,仍执著地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讲授新课,2)在囚绿的过程中,“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绿
5、友”辜负了“我”的爱抚和善意,“我”对“绿友”的感情先是爱,后是恼,恼怒后,“我”决定仍然“囚系住它”。,讲授新课,3)作者描写了“绿”被囚之后的生态,以及自己的心 态,其用意是什么?,展现常春藤形象,突出其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个性特点;而叙述自己的心态,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现常春藤的不屈与执着。,讲授新课,3.研读“放绿”部分(12-13小节),作者出于什么考虑才决定“放绿”的?“放绿”部分点明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绿”怎样的寓意?,被常春藤的这种精神深深触动,带着无比敬畏之心才决定释放“绿”的。在“放绿”部分,点明了“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背景。在这种战乱
6、的年代,作者赋予了常青藤“不屈服于黑暗,顽强与黑暗抗争,以及对光明自由向往”的精神。,讲授新课,4.研读“思绿”部分(14小节),“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含蓄表达对日寇统治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讲授新课,作者表面在写常春藤,却赋予其特殊的含义,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借物抒情。作者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课堂小结,囚 绿 记,赏 绿喜悦、留恋,囚 绿爱怜、不快、恼怒,放 绿祝福,思 绿怀念,对“绿”的情感为线索,向往光明和自由,忠于祖国,抒情,当堂检测,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 写出下列景物的特征。,松 树,竹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