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考研究生的英专同学都知道,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在考研圈内很受欢迎,很多同学都把这本书作为必读教材,孜孜矻矻地研究,以求提高翻译的水平。更有甚者,把书从头到尾背下来,以求考试命中。虽然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并不值得推介,但死记硬背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一方面天上掉下馅饼,万一砸中也并非不可能;另一方面背书也有好处,多少增加一点语感吧。但今天要讲的事情和死记硬背没有关系,也不是鼓励大家来背这本书,而是要说一点背道而驰的东西,这本书是不是值得用,要怎么用,为什么?因为老夫一贯不是很主张把散文选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参考教材,更不主张把该书的翻译方法在本科教学阶段推广,这一点培训班的同学都知道。因
2、为该书的译法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很适合本科生,没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没有相当的翻译基础,初入门的学习者拿起该书来学习,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误解,甚至误入歧途。所以今天就来谈谈散文选要怎么用,尤其是对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要怎么用,怎样才能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扬长避短,争取对考研有最大的帮助。话说回来,世界上的每一本书都是有优点也是有缺点的,散文选也不能够例外,这一点不必讳言。首先来谈谈散文选的优点。这本书有什么优点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就老夫看来,首先要学习的是对原文的理解。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没有正确的理解,翻译勉为其难。尤其汉语的理解和英语的理解大相径庭。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
3、阅读英语时,理解更多是对词汇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字面逻辑关系的理解。而我们往往受限于词汇的不足,文化的缺失,以及对西文逻辑关系的不适宜,而在理解方面大费周章,难得到位。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词汇认识,文化上没有误读,逻辑关系理清,那么理解就容易很多,翻译也就走好了第一步。但是,汉语的理解不一样。中国人在阅读汉语时一般不会有单词不认识,不会有文化缺失,语言逻辑在很多时候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另一方面,汉语在逻辑关系上对于语境的依赖远远大于英语对于语境的依赖,也就是说,语境对于汉语的重要性是远远超过英语的。汉语一个单词的真实意义往往更多地在上下文中寻得,而英语虽然也受语境影响,但语境影响的
4、度远不及汉语。这就是为什么汉语对语境的依赖性异常重要的原因所在。那么散文选对汉语的理解如何呢?老夫认为是很到位的,理解得很到位,翻译得很到位,很有参考价值。现举一例,幼年鲁迅的第一段第一句:在家里,领着幼年鲁迅的是保姆 长妈妈。她是一个淳朴的 农 村妇女。最初大约是一个生活在农村里的年轻的孤孀,死掉了丈夫和丧失了土地之后,就从农村来到城里谋生。她的姓名,当时是没有人知道的, 鲁迅的祖母叫她“ 阿长”,因此人们 也就跟着叫她“阿长”,但孩子们却叫她“长妈妈”。那么“在家里,领着幼年鲁迅的是保姆 长妈妈” 要怎么理解呢?尤其是“在家里”要怎么理解呢?是在鲁迅的家里,还是在鲁迅奶奶的家里,还是别的什
5、么人的家里?其实,这里的“在家里”理解为字面上的“在家里”是很不合适的,而是另有意思。那么又是什么意思呢?散文选在翻译时把“在家里”省略去。确实,这种理解是很到位的。也就是说这句话只要理解为“很小的时候,照看鲁迅的是长妈妈”就可以,“在家里”不必译出来。相反,按照字面来理解,“在家里”真的成了“在家里”了,也就是 at home 之类,那么这句话还说得过去吗。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民国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清末的时候,有钱人家请的保姆并不只是在家里领着孩子,如果主人外出,那么保姆也是要跟着孩子出行的,保姆与孩子是形影不离的,并不只限于在家里。所以,“在家里”照着字面理解是很有问
6、题的,把其本来意义给缩小了。英语是一个很较真的语言,如果你翻译成 at home,那么别人就会认为,长妈妈只有在家里才带着幼年鲁迅,外出就不一定了。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长妈妈与鲁迅应该是形影不离的,这是保姆的职责。那么,为什么汉语可以说成是“在家里”呢?因为汉语不是一种较真的语言,你可以字面上这么说,但不一定非得照着字面来理解。汉语的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是不一定对等的,或者说有时候对等,但很多情况下不对等。如果你想知道汉语的真实意义,你就不能够只看她的字面表达,而要看她的深层表达,深层表达才是她的逻辑表达,而这种逻辑表达更多是受上下文语境控制的,语境决定了汉语的真实意义。为什么汉语的真实意义不
7、一定在字面上呢?而更多受制于语境呢?这是因为汉语缺少逻辑符号,以致意义的表达不是很确定,模糊,很多时候我们都要从宏观的层面,也就是从语境来判断一个单词、短语或者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不能够从宏观层面来判断,只看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我们的判断往往失之于瞎子摸象,得其一隅而失其全貌了。但英语不一样。英语是有很多逻辑符号的,每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意义都比较确定,因为逻辑符号把它们的意义都限定得比较死,不可以有很多弹性。比方说,“去”这个单词,在任何情况下,“去”在汉语里都只有一种写法,不会有词形的任何变化,但英语里的 go 是有很多种词形变化的,goes,going, gone, w
8、ent。正是这些词形变化,或者说 go 打上了逻辑标志,所以就变得很严谨,不容易产生误解,所以就较真,所以就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对等。但汉语从来就不是这样一种较真的语言。在汉语里,字面所指与真实所指是不一定对等的,真实的意义往往潜藏在语境中,上下文中,要仔细推敲才能够发现。我们常说的听话听音就是这个道理。散文选把“在家里”省略,符合语境的要求,达到了深层理解的目的,翻译的效果很好。从散文选的整体来看,理解是做得很不错的,值得大家学习,希望大家在看散文选时要多看这方面的工作,大力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其次,我们可以部分地学习散文选的措词。这里之所以说只是部分地学习,是因为散文选的措词有时候是不错的,
9、但也有的时候是有问题的。这就是一个矛盾,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是不错的,什么时候又是有错的呢?这就要靠自己来判断了,比方说母亲的回忆第一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句话里的“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要怎么翻译呢?散文选是这样翻译的:A great many things will forever be cherished in my memory.这里翻译得比较好的是 cherish 这个单词。该单词的本义为珍藏,珍视,用在这里很合适,以表达对母亲的尊重和爱戴。但为什么原文里明明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到译文里就变成了 wil
10、l forever be cherished in mymemory 呢?这里有一个转换,把“值得”省略,而加进 cherish。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转换让人并不觉得不适,并不觉得与原文大相径庭,并不觉得离题万里,这就是 cherish 的巧妙之处。但另一方面,cherish 是怎么想起来的呢?怎么从“值得 ”联想到的呢?其中有什么思维的张力呢?也许这种思维的张力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而语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完全是一种感悟性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语言的功力。当你的功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栩栩如生、精彩绝伦的措词来,当然,如果你的功力不足,那么你就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在措词方
11、面,散文选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也许在老夫看来好与不好都是那样的醒目,下面以母亲的回忆第二段的一个句子来说明。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 实实的贫苦农民。 这个句子中的“耕种”要怎么理解呢?散文选的理解是 till land,这句话他是这样翻译的: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y tilled land for landlord only to eke out a bare subsistence. People who associated with them as friends werelikewise hone
12、st impoverished peasants.till land 从字面上来说,应该是耕地的意思。但文章中的“耕种”是不是和“耕地”是一个意思呢?客观说,耕种的意义比耕地更广,耕地包含在耕种中。所以,这里的耕种最好翻译为 do farm work,“做农活”。根据上下文以及常识,我们应该知道,农民给地主家做工不一定只是耕地,应该还包括其他农活,比方说播种、收割、晒谷子、入仓等等。所有这些农活都是农民做的,所以这里的耕种最好理解为做农活,而不要理解为耕地,否则理解的面就太窄了。当然,这里的措辞不仅仅是一个措词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解的问题,措词和理解不是可以完全分开的。理解和措辞是我们可以从散文
13、选译文集里学习的东西,虽然不足依然存在,但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多,有问题的地方少。下面来谈谈散文选的缺点:首先要指出的是散文选在处理句子结构时问题尤多,很多地方都与原文的文气不相符,以致原文的神韵变成译文之后有很多有疑问的地方。尤其是散文选在造句时往往把一些不该断开的句子断开,以致文气打断,阻隔,不畅,这是散文选最为不可接受的地方之一。文气代表着一个句子的风格与特点,与汉语流水句的句式结构息息相关,不能够随便打断。而一旦打断,往往句子面目全非,风格迥异。至于散文选改变句子的结构和内容,离开原文来做翻译,那更是我们初学翻译的人要极力避开的。初学翻译的人一般语言能力不是很强,对汉语的把握不
14、是很到位,更遑论英语。英语也就是半瓶子水,或者连半瓶子水,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瓶子水斗没有。让我们打乱原文的语言结构来重新组织语言,我们有那样的能力吗?而原文的结构一旦被打乱,原文的逻辑关系被改变,那么我们还能够入细入微地把原文的神韵表达出来吗?其实,所谓神韵,即使扣原文也是做起来很费劲的,更不要说不扣原文。但散文选在这方面走得有点过头,它不顾原文的译法在学生中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以致刚入门的新手看到这样的译文,以为翻译就是可以这样不顾原文的,以为翻译就是和写作一样,可以无限度地创造的。但其实,翻译和写作是两码事。写作好的人有很好的翻译基础,但不一定能够把翻译做好,如果他不能够遵循一些基本的翻译
15、原则,比方说扣原文,那么翻译十有八九要失败。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分析,首先谈谈断句的问题,还是以母亲的回忆为例。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散文选是这样翻译的:I was deeply grieved to learn of mothers death. I love my mother. Of her hardworking life, in particular, a great many things will forever be cherished in my memory.我们细读原文就可以发现,汉语是一步一步地递进的,从“
16、我爱母亲”,到“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到“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对母亲的怀念情感是一步步加深的,中间没有打断。但散文选翻译成英语之后,这种连贯性有没有被打断呢?显然是打断了的,断点就在 I love my mother 之后。Of her hardworking life 另起一句,和前文的语气没有连贯起来,这就是原文神韵的损失。而神韵也是翻译的一部分,我们强调在翻译的时候不仅仅要把内容翻译出来,也要把原文的神韵翻译出来,但散文选没有这样做。那么,怎样翻译才能够把文气连接起来呢:I was deeply grieved to learn of mothers passing. I lo
17、ve my mother, especially herhardworking life. Many of her stories deserve my everlasting memory.我们发现,这样翻译,原文的语气就连贯起来了,原文的神韵更加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步步递进,一气呵成,是扣原文的翻译,但可惜散文选没有保留原文的文气,而是把它打断,另起一句,于是句子的神韵就改变了。再看母亲的回忆另外一句,第四段第三句: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 饭, 轮到就煮一年。这里讲的是妇女们做饭的事情,也是一步步递进,一步步强调。那么,散文选是怎样翻译的呢?In our household of mo
18、re than twenty members, all women would take turns to do cooking for one year.这句译文和原文有什么不对应的地方呢?语气上不对应,原文强调了“轮到就煮一年”。这是一种强调,不能够忽略,如果忽略,就是一种微妙的损失。但散文选没有看出来这种强调,而是把它给忽略了,只在 do cooking之后加一个 forone year,这样的翻译不合原文。那么,更好的译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就是把原文微妙的强调严丝合缝地翻译出来:Of the twenty odd family members, all the women took tu
19、rns to do cooking, each for one year.最后的 each forone year 是独立结构,是绝大部分中国学生不喜欢用的结构,而培训班最强调用的结构之一。这里用独立结构来表达,继承了原文对“轮到就煮一年”的强调,保留了原文的形式与风格,是形式与神韵的双璧。但可惜散文选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它似乎很少讲究原文与译文在形式上的保持一致。虽然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句子上都保持原文与译文一致,但为什么不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一致呢?“信、达、雅”的信难道不包括形式上的“信”吗?原文形式的传递难道不是翻译的一部分吗?而这里形式上的信并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问题,更有微妙的强调包含其
20、中,散文选是有意忽略还是无意错过呢?这是一个问题。以上是断句和结构的问题,下面谈谈不扣原文的问题,以母亲的回忆第二段第一句为例: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籍人,在“湖广填四川” 时迁移四川 仪陇县马鞍场。散文选的译文是:I come from a tenant farmers family. My original family home was Shao Guan, Guangdong Province, into which my ancestors had moved from another province as settlers. During the mass migration
21、of peasants from Huguang to Sichuan Province,my ancestors moved to Ma An Chang, Yi Long County, Sichuan.第一个问题是,原文只有短短的一段话,干脆利落地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说清楚了,但散文选翻译成英语之后,就变成很长一段话,有啰嗦的嫌疑,我们初学翻译的同学看了这段译文,会不会迷惑呢?能不能把它和原文对应起来呢?事实上,译文不仅意义上有增加,而且语气上,表达上也完全和原文没有了对应,很不扣原文。此外,在句子结构中,“佃农和广东韶关籍人”都是对我家情况的补充说明,这种情况扣着原文可表达为补充说明结构,
22、而补充说明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同位语。同位语不仅仅不会改变原文的结构,而且也更有英语的特色,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为什么散文选没有考虑这个选项,而是断开句子,重新造句呢?如果我们扣原文来做,是不是更好一些呢?My family, tenant, once living in Shaoguan of Guangdong, moved to Maanchang, Yilong county of Sichuan in the migration from Huguang to Sichuan.如果这么做觉得不够保险,还可以这样做:My family, tenant, with ancestors l
23、iving in Shaoguan of Guangdong generations before, moved to Maanchang, Yilong county of Sichuan in the migration from Huguang to Sichuan.原文是简单利落的表达,译文也应该是简单利落的表达,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什么散文选把简单利落的原文翻译成啰嗦的译文呢?不但风格不相适宜,而且也增加了不少内容,这样的翻译让初学翻译的本科生看了,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理解呢?他们还会认为翻译是一种需要尊重原文的表达吗?散文选在断句和扣原文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很多地方都没有紧扣原文
24、,以致增加或者减少的内容太多,和原文不相符。至于散文选喜欢打断语气来翻译,更是不能接受。语气是句子的灵魂,如果你打断了语气,毫无疑问就是改变了入细入微的东西,改变了句子的风格。而语气对于汉语尤其重要,因为这里面涉及一个逻辑的问题,打断语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改变了逻辑,原本一气呵成的 3-4 个句子,你把它分切开来,是不是把原文逻辑改变了呢?培训班同学在使用散文选时,强调得最多的是不要学它的句子结构,不要学它打断语气,值得学的是理解和一部分措词。散文选对于原文的理解还是很不错的,一般都能够非常到位,措词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不错的,值得学习。但要小心的是断句和句子结构,它往往不顾原文语气,打断语气,大幅度修改原文句子结构,增加一些原文里没有的东西,这种译法是不值得初学翻译的本科生学习的。尤其大家不要因为散文选使用了这种不扣原文的译法,也跟着不扣原文,那么你将来只会比散文选走得更远,更不扣原文,那时你就后悔莫及,为时已晚。翻译的风格一旦养成就很难更改,这和绘画,弹钢琴是一个道理。绘画一旦画坏了手,弹钢琴一旦弹坏了习惯,怎么改都是改不过来的。因此希望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翻译时,一定要养成扣原文的习惯,不要远离原文,不要主观创造太多。老老实实扣原文做翻译是王道,这一点,无论对于老手还是新手,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可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