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人教字20097 号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设计)工 作 是 高 等 学 校 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也是对大学本科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同时还是 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教 2005,1号)要求:“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要贴近实际,严格管理,确保质量”;“高校要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为 了 积 极 推 进 学 院 管 理 工 作 的 科
2、 学 化 、 规 范 化 , 切 实 提 高 毕 业 论文(设 计 )质 量 和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 按 照 学 院 人 才 培 养 目 标 和 毕 业 论文(设 计 )工 作 教 学目 标 的 基 本 要 求 , 制 订 本 管 理 办 法 。一 、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主管院长统一领导下,实行学院、系(部)和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系(部)和专业教研室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管理、检查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一)教务处的职责1、统一管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检查。2、协调学院有
3、关部门,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保证。3、组织院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检查组,负责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中期检查、答辩等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4、审批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考核、总结,组织经验交流和质量评估等工作。(二)系(部)的职责1、贯彻执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 ,根据专业特点,制2定系(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2、成立系(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做好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做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的检查。3、成立系(部)答辩
4、委员会和教研室答辩小组。4、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及自评工作,并及时报教务处。5、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成果材料的存档工作。(三)专业教研室的职责1、负责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和毕业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2、制定或修订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大纲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书 ,供学生参考。3、确定指导教师,组织安排好选题、开题、中期指导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4、发放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阅表 ,以开题报告审阅表的形式向学生下达工作任务。5、定期组织教师汇报、讨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掌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6、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答辩
5、和成绩评定。7、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及自评工作。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一)确认指导教师资格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一般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由助教任导师时,应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共同指导。在工厂或校外单位进行的毕业论文(设计) ,除学院导师外,还可聘请所在单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协助指导。2、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负责。3、每名教师指导论文(设计)人数原则上理科 7 至 10 名,文科不超过 20 名。34、指导教师既要采取启发引导和介绍参考资料等方式对学生作实质性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包办代替,也
6、不放任自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贯穿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二)指导教师的职责1、指导教师应坚持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充分利用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以 及 发 现 问题 、 分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2、提前做好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工作,规划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间安排。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守纪状况做出详细记录,作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的依据。3、根据应完成的文献检索、研
7、究背景、设计的技术线路、实验研究分析、试验数据的数理统计等,对学生撰写论文或编写设计说明书进行指导并提出明确要求。4、定期检查学生的论文(设计)进度和质量,指导学生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难点与关键问题。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既要加强引导,又要严把质量关,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坚持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不同要求,使获得较全面的训练。6、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指导教师应认真评阅和审查,参照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并初步确定学生的成绩。指导教师必须切实履行职责,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1、毕业论文(设计)选
8、题须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确定。选题应遵循下列原则:(1)坚持在本专业内选题,能够体现所学专业特点,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鼓励学生选择实践性论文,适当控制综述性论文的选题,以利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2)选题要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同时也能4使少数学生对某些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3)提倡选择结合社会及生产实际的课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坚持“真题真做” ;(4)选题的工作量和难度适当,选题不易过大,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既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设计) ,又能使少数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
9、炼。2、选题有三种形式:指导教师公布课题,学生选题;学生自选课题,指导教师认可;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课题。3、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原则是“一人一题” 。指导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任务明确,要求具体,难度适当。4、选题结果由系(部)认定,题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必须改变题目时,需经系(部)领导批准。(四)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1、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奋工作;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创造性。每周至少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进展情况。2、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对弄虚作假、
10、抄袭他人、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缺席达三分之一,或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者,取消毕业论文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3、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不少于 5000 个汉字的毕业论文(设计) 。英语专业用英语撰写,相当于 5000 个汉字的英语实词。4、答辩结束后,各系及时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交教务处资料室存档。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妥善保存三年以上。(五)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1、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组织领导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面考核。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主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成果质量、日常工作态度、答辩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定。
11、5(1)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全面领导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主要任务是审批系(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指导各系(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审批、公布毕业论文(设计)成绩。(2)系(部)成立 57 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任由系(部)主任担任,负责本系(部)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3)教研室成立专业答辩小组,由 35 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负责教研室的毕业答辩工作。组长由教研室主任担任,设秘书 1 人。组长的任务是组织并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秘书负责记录及整理材料。2、毕业论文(设计)遵循教考分离原则(1)学生毕业论文
12、(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填写答辩预审表 ,就论文(设计)完成的质量、科学性、真实性等写出评阅意见,给出评定等级以及是否具有答辩资格。(2)教研室根据本专业特点,具体拟定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分标准 。 评分标准应包括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等项;注意项目权重的合理性,并保证在成绩评定时可以体现指导教师与其他考核教师的不同考核意见。3、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程序(1)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阅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将毕业论文(设计)成果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将审阅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交答辩小组。(2)答辩小组审定学生答辩资格,并递交系(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
13、会审批。(3)毕业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小组组长组织,每个本科毕业生均需进行答辩。答辩过程由学生自述、答辩小组提问、学生答辩、宣读指导教师评语等部分组成,答辩时间一般为每生 2030 分钟。(4)答辩小组依据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分标准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按四级分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成绩评定要坚持标准,从严要求,一般掌握优秀率不超过 20%,优良率不超过 60%。答辩小组还要对每个学生写出毕业论文(设计)评语,内容包括: 学生毕业论文6(设计)的工作态度、思想品质、尊师守纪等方面的表现;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和内容是否符合开题报告审阅表要求,论文(
14、设计)的特点和优缺点,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独立工作能力、创造性等; 评语应与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相一致。(5)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60%)和答辩成绩(40%)两部分组成。(6)答辩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及相关材料上报系(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经系(部)答辩委员会批准后生效。(7)对于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合格和取消答辩资格的学生,经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和教务处审批后,在规定时间内可进行重修。(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参看附件 11) 。(六)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七)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5、三、附件:附件 1.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附件 2.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阅表附件 3.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格式附件 4.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底格式附件 5.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登记表附件 6.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意见表附件 7.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附件 8.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投票表附件 9.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附件 10.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
16、计)推荐表附件 11.安阳师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7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教务处2009 年 8 月 28 日附件 1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论文(设计)撰写规范为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更加规范和标准,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撰写格式 (国家标准GB/ 7713-87)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国家标准GB/T 7714-2005)等精神和要求,制定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生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格式1、封面:由学校统一制定,填写的内容包括:“学号” 、 “论文(设计)题目” 、 “系(部)
17、 ”、 “专业名称” 、 “班级”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等项。2、论文(设计)题目: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3、摘要:同时要求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摘要200个汉字左右;英语摘要相当于200个汉字的英语实词。外语专业论文摘要相当于200汉子的专业语种摘要。介绍撰写目的、主要内容、结论及创新点。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4、关键词: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一般为35个。有的专业同时要求中、英文关键词。5、目录:要求目录标题层次清晰,与正文标题一致。包括绪论、论
18、文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目录按三级标题撰写。6、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是论文 (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前言、主要内容及结论。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文理通顺、层次分明、表达8确切。把实践结果上升到理论认识或应用理论的高度,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毕业设计图纸上的各项内容要求符合制图标准:结构合理、视图正确、尺寸齐全、图表完备。毕业设计的图纸尽量利用计算机打印、绘制。7、致谢: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8、参考文献: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每篇论文(设计)至少要引用510篇、最近35年的原文资料。9、附录:对于不宜放入正文中、但又是毕业论文(
19、设计)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例如,过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程序全文及其说明等。10、优秀论文简介:被收录到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选编的论文,必须完成约800个汉字(外语专业相当于800个汉语的专业语种实词)的简介,包括选题来源、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过程的概括性叙述、主要结果、结论等。简介内容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认或非通用的符号和术语。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打印格式1、毕业论文(设计)使用A 4复印纸,用计算机整理、打印。2、封面:使用学院统一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其中“学号” 、 “系(部) ”、 “专业名称” 、
20、“班级”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等项的内容在填写时位于横线正中,采用小三黑体。3、摘要:“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居中。摘要正文采用中文小四号宋体,中英文摘要中间空两行。4、关键词:摘要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字样(四号黑体) ,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不用标点符号。5、目录:使用三级标题。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1)理工类专业:按1、,1.1、,1. 1. 1、,的顺序;(2)社科类专业:按一、, (一),1、或、,1、, (1),的顺序。(3)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96、毕业论文(设计)正文(1)文字内容打印
21、格式 章与章之间空一行,章题目采用四号黑体居中;节题目采用小四号黑体居中;正文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 页面设置:单面打印,上2 cm,下2 cm,左2.5 cm,右1.5 cm,装订线0.5 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页眉1.2 cm,页脚1.5 cm。 页眉设置:以小五号宋体键入“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居中。 页码设置:页面底端(页脚)居中,用阿拉伯数字一次打印输出。 正文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2)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章节序号 理工类专业:以阿拉伯数字五级连续编号: 1、1.1、1.1.1、,之后先以括号为
22、序,如(1) , (2);再以圆圈为序,如,。 社科类专业:以一、 (一) 1. (1) 或、,1、, (1),1),编号顺序 。(3)毕业论文(设计)的公式、表格与插图。 公式号以与正文相统一的编号,如(24)表示第2部分的第4个公式。公式应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输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调整至居中,公式号右对齐。 表格:每个表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部分第一个表的序号为“表1.1” ,并应有表名。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五号黑体加粗,数字和字母5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排于两页。全表如用同一
23、单位,将单位符号移至表头右上角,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居中) ,不用“” 、 “同上”之类的写法。表内文字说明(五号宋体) ,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中若有附注,用小五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 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注101:” , “注2:” 。 插图:毕业设计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插图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部分编排,如第一部分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 。图题置于图下,用五号宋体。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用小五
24、号宋体。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4460-84, 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
25、程框图。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坐标与坐标单位:对坐标轴必须进行说明,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论文原件中照片图及插图毕业论文(设计)原件中的照片图应是直接用数码相机拍照的照片,或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7、毕业论文(设计)的注释(1)毕业论文(设计)注释与参考文献分列。建议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分页编码。参考文献列于论文(设计)末尾,连续编号。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必要为原则,11其中“注释”视学科具体情况安排。要求注释或参考文献与
26、文内角注编号一一对应。(2)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 ,如“和谐社会” ,要以圈码标识上标表示。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是学术研究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按照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7714 -2005) 。 (1)正文中按参考文献出现的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 标明, 中标出序号。如“效率可提高25%” 14,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14。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
27、2)某文献在正文中被多次引用,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 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同时列写多篇文献的序号:若多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多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3)作者为3人和3人以下的,列出全部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 3人以上只列前3人,并在第三者后加“等或etc.” 。 (4)参考文献的注文放在论文后,注文的序号应与正文中的序号对应,序号前不加方括号。(5)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符号:专著M ,期刊J ,论文集C ,单篇论文A ,报告R ,学位论文D ,标准S ,专利P ,报纸文章N ,其他文献Z 。(
28、6)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姓名专著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名, 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序号作者姓名.文章题目J 刊物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2 会议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 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序号所有者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
29、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 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数据库、光盘图书: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以及光盘图书等电子文献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识: 数据库(网上):DB(DB/OL);计算机程序(磁盘):CP(CP/DK);光盘图书:M/CD。 9、附录:论文附录序号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中的图、表、公式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等。三、毕业论文(设计)印刷、装订与存档1、毕业论文(设计)按以下排列顺序印刷与装订:(1)封面 (2)摘要 (3)目录
30、 (4)正文 (5)致谢 (6)参考文献 (7)附录2、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以下顺序存档:(1)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阅表(2)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本(3)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登记表13(4)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答 辩 预 审 表(5)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 绩 评 定 表(6)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答 辩 评 分 表(7)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附件 2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_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阅表学生姓名 学
31、号题 目选题来源 指导教师公布 题目 学生自选题目 师生共同商定题目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已研读的有关文献资料:14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拟采用的方法和步骤、总体安排与进度:学生签名:日 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教师签名:日 期: 年 月 日附件 3 封 面学号:(题目位置,三号黑体居中)安安 阳阳 师师 范范 学学 院院 人人 文文 管管 理理 学学 院院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15系 (部) 专 业 名 称 班 级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日附件 4 封底格式16附件 5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登记表指导教师评语论文的工作量:试验数据的可靠性:论文
32、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写作水平:论文评语(论文的性质、难度、质量、综合训练、答辩情况、存在问题):签 名: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评定论文成绩:主任委员签名:年 月 日 17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题 目指导记录:第 1 次(7 月 1-2 日)第 2 次(9 月 16-17 日)第 3 次(4 月 16-17 日)第 4 次(5 月 16-17 日)指导教师是否同意预审: 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备注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附件 6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预审表182013 届 系 专业 2009 级本科/专升本学生姓名 学 号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基础审核
33、指导教师审阅 评阅教师审阅语句通顺错别字控制在万分之十以内格式规范统一没有抄袭现象论文(设计)字数以 5000 字为宜题目、关键词、摘要等翻译无误参考文献著录符合要求开题报告表、指导登记表填写齐全指导教师是否同意答辩(签字) 年 月 日评阅教师对内容的审核:(1)质量评价:论文(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达到何种水平;(2)知识评价: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对文献资料的掌握程度;(3)内容评价:研究方法、实验设计、讨论分析等是否合理。是否同意答辩: (签字) 年 月 日论文工作领导小组是否同意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备注:指导教师审阅栏、评阅教师审阅栏用号或号填写,凡有一处号者,不能参加当次答
34、辩,由系及时通知学生修改毕业论文,直至指 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同意答辩时方能参加下次19主。如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有争议,由 论文领导小组裁定是否可以答辩。附件 7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_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2013 届 系 专业 2009 级本科/ 专升本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地点学生姓名 学 号题 目指导老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答辩小组成员 职称 签 名 答辩小组成员 职称 签 名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问题 1:问题 2:问题 3:问题 4:答辩成绩 记录员签名20备注:答辩小组中第一人为组长,记录员由老师担任,提问问题不少于三个。21附件 8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3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投票系 (部) 专 业: 姓 名: 题目优 秀 良 好 合 格 不合格论文(设计)成 绩是否同意授予学士学位 同意 不同意备注:1.同意,在成绩下划 2.同意授予学士学位划 ,不同意划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投票系 (部) 专 业: 姓 名: 题目优 秀 良 好 及 格 不及格论文(设计)成 绩是否同意授予学士学位 同意 不同意备注:1.同意,在成绩下划 2.同意授予学士学位划 ,不同意划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投票系 (部) 专 业: 姓 名: 题目优 秀 良 好 及 格 不及格论文(设计)成 绩是否同意授予学士学位 同
36、意 不同意备注:1.同意,在成绩下划 2.同意授予学士学位划 ,不同意划22附件 9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_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 学 号题 目指导老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评阅意见(结合毕业论文评价标准和学生表现给出综合成绩):指导教师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结合毕业论文评价标准和答辩标准给出综合成绩):答辩小组建议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评定论文成绩为:组长签名: 年 月 日备注:1.毕业生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建议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组成。2.最终成绩按四级分制计分:优秀(9-10 分) 、良好(7-8
37、分) 、合格(6 分) 、不合格(6 分以下) 。23附件 10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姓 名 学 号题 目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学生自荐理由: (论文的中心观点,主要优点和创新之处)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推荐理由:(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评价)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部)领导审核意见:签 名: 年 月 日24附件 11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提纲为 积 累 工 作 经 验 , 总 结 工 作 成 效 , 及 时 发 现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不 足 , 客 观 评 价 毕业 论 文 ( 设 计 ) 工 作 , 提 出
38、改 进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工 作 的 方 向 、 措 施 及 建 议 ,更 好 的 规 范 管 理 程 序 , 促 进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工 作 的 健 康 发 展 和 学 生 实 践 能 力的 整 体 提 高 , 要 求 各 系 ( 部 ) 每 学 年 对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工 作 进 行 全 面总 结 , 为 今 后 的 工 作 提 供 重 要 依 据 。总 结 提 纲 如 下 :一 、 本 届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工 作 概 况 ( 毕 业 生 总 人 数 、 各 专 业 毕 业 生 人 数 、实 验 性 论 文 和 综 述
39、性 论 文 的 比 例 、 论 文 成 绩 优 、 良 、 中 、 差 比 例 ) 。二 、 作 了 哪 些 改 革 的 尝 试 , 具 体 做 法 与 效 果 如 何 ?三 、 本 届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是 否 达 到 教 学 要 求 , 对 巩 固 学 生 的 基 础 理 论 、专 业 知 识 , 加 强 基 本 技 能 训 练 、 计 算 机 能 力 培 养 和 科 学 素 质 塑 造 等 方 面 效 果 如何 ?四 、 学 生 的 文 献 检 索 和 综 述 能 力 如 何 ?五 、 在 选 题 上 有 何 改 进 ? 怎 样 注 意 从 本 专 业 的 培 养 目 标
40、出 发 , 在 满 足 教 学 基本 要 求 的 情 况 下 结 合 生 产 、 科 研 实 际 ? 六 、 在 提 高 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 创 新 精 神 和 创 造 能 力 方 面 成 效 如 何 ? 怎 样 注 意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与 积 极 性 , 保 护 和 支 持 学 生 的 探 索 精 神 ?七 、 从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教 学 环 节 中 反 映 出 本 专 业 以 及 我 院 本 科 教 育 教学 质 量 如 何 ? 学 生 的 基 础 理 论 、 专 业 知 识 、 实 践 能 力 、 计 算 机 应 用 能 力 以 及独 立 工 作 能 力 如 何 ? 主 要 存 在 哪 些 薄 弱 环 节 ?八 、 本 届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水 平 和 质 量 如 何 评 价 , 有 哪 些 突 出 成 果 ?九 、 学生和指导教师中的典型事例。十 、 改 革 毕 业 论 文 以 及 相 关 教 学 工 作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