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码:888999第 2 章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2.1 思维概述 2.1.1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中,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形成概念,并应用要领进行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特征及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间接性 是指思维不同于感知觉,它不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概括性 表现在从大量个别的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的东西;从众多的本质和非本质的特性中概括出本质的特征;从许多外部联系中概括出内部的规律性联系。
2、思维的概括性与知觉的概括性不同,知觉所概括的是事物的外部特证与表面联系,而思维所概括的则是事物的内部特征与规律性联系。 2.1.2 思维的分类:1. 根据思维凭借的对象: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这种思维是与对物体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动作中发生。三岁以前的儿童属这一类。形象思维 主要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如未动手布置房间之前,事先考虑家具的摆放等。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概括而产生的。从发展水平可区分出三种:第一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学龄前儿童(3-6、7 岁)的思维,它只能反映同类事物之中一般的东西,不是事物所有的本
3、质特点;第二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一般成人的接触大量事物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第三种水平的形象思维是科学和艺术思维,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创造性结果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和复杂的形式。抽象思维 也称抽象逻辑思维或逻辑思维。其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如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或推导。抽象思维既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抽象思维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
4、前者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后者是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维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维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从思维的发展来看,经历着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由于素质、职业和训练状况不同,在某些人身上哪种思维占优势,并不表明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2. 根据思维创造性程度:习惯性思维 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 突出的标志是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3、根据
5、思维方向及答案:收敛思维 (convergent production,N) 又叫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聚合思维。指个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传统的方法,从储存的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推理性和逻辑性思维。如:1+1=?2!发散思维 (divergent production,D) 又叫求异思维、辐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应。是指从不同角度及方向,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产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思维。 例如:1+1=?2 ?;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发散性思维三个特征 :流畅性(灵活性):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项目越
6、多,反应越迅速,思维的流畅性越好。变通性:发散项目的范围、类别和维度。范围越大,类别和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大。独特性: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有,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和独创的见解。范例 1、尽可能多地写出砖的用途(3 分钟):4、根据思维过程的有无:分析思维、直觉思维(灵感)2.2 思维过程与创造性思维2.2.1 思维的一般过程: 对反映事物外部现象和特性的感知觉材料进行加工,以揭露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这个总的思维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具体过程而实现的。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个别的部分或分成各种不同的特征; 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不同的特征
7、组合成为整体; 比较是对不同事物或者事物的特征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异同点; 抽象是从事物的许多特征中抽出其共同的和本质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 概括则是根据事物共同的和本质的特征而把同类事物联结起来。 经过上述思维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才能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任务。2.2.2 科学研究的一般思维过程:1、发现、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解决问题2.3 创新思维的特点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伴随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有以下几个特征:从思
8、维成果来看,一是新颖性,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根本标准、特性;二是实用性,这是创新思维社会价值性的特征。指通过思维,有独特、新异的发现,产生前所未有的结果。技术人员的发明、艺术家的创作,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新见解,都是思维具有独创性的明显例证。但并非只有发现人类从未发现过的新事物、解决人类从未解决过的问题才是独创,一个人通过独立思维而产生的思想、见解、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虽然在人类是已知的,但对本人却是全新的,这也是一种独创性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生的思维也具有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能力的重要特征。新颖程度及社会价值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标志。从思维过程来看,一是灵活性,不善于在思维过程中对思维
9、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转移就没有创新思维;二是独特性,独立思考是创新思维的内在要求。思维过程必然是既有一般又有特殊,是两者的结合,而创新思维更强调特殊性。具有灵活性思维的人,考虑问题能迅速地变化和转移思维的方向,从问题的一个侧面转向另一个侧面,从一个假设过渡到另一个假设,既不为定势所左右,又不受功能固着的影响,容易受到启发,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思维方法来看,一是对应性,方法为目的服务,对应于思维对象特点的思维方法就能出思维效果,不能机械地要求某种包医百病的方法,这是创新思维灵活性在方法上的体现;二是综合性,创新思维必要求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综合就是创造”,这无论从思维内
10、容或思维方法上看都是正确的命题。从思维本质来看,一是随机性,创新思维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往往在百思不解之后,经历灵感阶段,受到启发而产生,因而要善于把握机遇和思维技巧。二是可把握性(规律性) ,创新思维成果决非无中生有,必与一定条件相联系,创新思维过程和方法必有规律可寻,是可认识和可把握的,因而要研究、把握基本方法。这种随机性与规律性、偶然与必然、特殊与一般结合的辩证法,决定着创新思维的本质。2.4 阻碍创新思维因素2.4.1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受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等方面保持与众人一致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会使个体在认识上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降,在行动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人云亦云、循规
11、蹈矩,害怕发生问题与矛盾,害怕与众不同,易受外界影响。从而形成事事都要对照比较,处处都在瞻前顾后中迷茫的寡断定势。这种人在认知方面常常表现为思维狭窄、思维深度浅、思维不灵活、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能力差;在情感体验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心、自卑、内心焦虑紧张;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依赖性强、盲目附和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最终出现人际关系不良的直接影响。为此,要发展创新思维,就必须使个体形成独立、对新事物敏感、思维灵活而深入、自信、坚毅等良好的心理品质。2.4.2 极端的自我评价极端的自我评价包括过高和过低评价自我两个方面。无论是过高评价自我还是过低评价自
12、我,都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效果和观察的敏感度及思维的紧张度,削弱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样,极端的自我评价还会使个体的好奇心与上进心减弱,兴趣范围变窄,视野缩小,意志力减弱,从而影响创新思维的发展。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外在的或内在的因素而出现自我评价不当的心理。这种心理,将对个体创新思维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克服过高评价自我或过低评价自我的不健康心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2.4.3 经验定势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未来的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人们在现实基础上的创新。但是,如果过分依靠经验,经验又可能成
13、为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形成“经验定势”。经验定势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不敢超越经验半步,而且习惯用经验来衡量是非。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看,经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首先,经验有相对的真理性和明显的时空狭隘性,任何经验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的,只适合那个特定的时空条件;一旦时空条件改变了,其正确性就值得怀疑。其次,经验具有主体的狭隘性,每个人的经验再丰富,都是有限的;而他未经历过的事情却是无穷的,这就决定了个人经验的相对性。再次,个人经验是从过去常见的事物中获得的,对于新出现的、偶然性的事物,老一套的经验难免产生偏差或错误。所以经验定势束缚人脑的想象力,成为影响创新思维的障碍。而要突破经验定势,
14、首先对经验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借鉴先进的经验作为拓宽思维创新的向导,又要对经验的局限性有充分认识。其次,要通过理论学习拓宽视野,使个人经验上升为理论。2.5 创新思维在科研和论文写作中的应用2.5.1 科研和论文写作的核心是创新所谓科研和科技论文, 通常是指科技工作者对某一科技领域的研究课题在实验性、观测性、调查性或理论性研究中所取得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成果、新见解、新知识的科学记录; 或者是对某种已知的科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所创造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的科学总结。从上述科研和科技论文涵义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科研和科技论文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上的创新,这是科研和科技论文的核心,因而也是科研
15、和科技论文写作的灵魂。这是从科研和科技论文本身微观、局部的层面上来看科研和科技论文创新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把科研和科技论文摆到整个社会创新体系宏观、全局的层面上来看科研和科技论文的重要性,就会发现,科研和科技论文在我们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国家创新体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看, 都应该包括三个相互依存而又依次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高新知识生产、供给的发现体系, 高新知识流通、辐射的传播扩散体系和高新知识社会消费的开发应用体系。而这三个体系均与科研和科技论文及其写作、发表、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国家创新体系需要科研和科技论文的创新,而科研和科技论文的创新则强有力地支撑国家创新
16、体系。如果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中不能体现创新,不能实现“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则写出的论文就没有多大意义, 也就没有发表的价值。那么,如何在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中实现创新呢?其中的一个关键是在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创新思维方法。2.5.2 创新思维应贯穿于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任何创新都并非是一个阶段性的自发自在的瞬间过程,而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和长久性的自觉自为的持续过程; 不是一个单因素、单层面的孤立行为,而是多因素、多层面整合的系统运行状态。这也完全符合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的规律。因此要想写好科研和科技论文,必须着眼于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它包括科研
17、选题、资料收集、科研实践(指研究、探索、发明、创造等的实践过程) 和论文撰写(指提炼主题、布局谋篇、文字表述、起草修改等过程) 。如果仅着眼于论文的具体撰写过程, 那么科研和科技论文的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断然做不好科研和写不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来的。因此,创新思维也就必须贯穿于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科研选题、科研进展和科研总结即论文撰写三个阶段创新思维的运用。1 科研选题阶段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决定后续的科研设计和科研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因此,科研选题也是科研工作中起战略决策作用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今后科研水平的高低和效率的优劣乃至于科
18、研的成败。如果选题不当, 会对以后的科研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甚至会对整个研究过程带来无可挽救的损失。因此, 我们把科研选题称为“科研中的科研”。通常,在科研选题时,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国内外文献的调查,然后尽其可能提出多种研究课题的设想, 再精心选择出一个最适宜的研究课题;或者是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剖析,然后对各家之长进行梳理整合, 提出一个最佳的研究课题,以实现新的突破;或者是对过去的研究结果或理论产生质疑,提出新的科学假说,然后设法去进行论证,得出新的结论,等等。这些都是在科研选题阶段常见的创新思维过程。2. 科研进展阶段科研进展阶段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创新思维的运用也呈现纷繁复
19、杂的情景, 但如果认真对这些情况作条分缕析, 就可从中找出一些规律。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大卫伯金斯就曾对发明创造的规律作了精辟的归纳, 认为通常发明创造有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长时间的思考探索, 鲜有明显进展; 二是偶遇促发事件;三是引发顿悟和认识的飞跃,实现突破。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达尔文随“比格尔号”船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艰辛考察,回国后又作了9 个月的思考,对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始终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此时, 他搁下研究以读马尔萨斯的新著人口论自娱。突然, 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不加限制地呈指数增长将会导致人口过剩的灾难的论述启发了他:只有最适合生存的生物才能够活下来,并将其特性遗传给后代。“
2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核心就这样诞生了。这里的关键是在促发事件面前如何实现顿悟, 这就需要创新思维的方法。3 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阶段这更是科研实现创新的最后阶段,因为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科技创新。对此不少科研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实际上,许多情况下科研和科技论文的写作不是简单、原始地反映科学研究的实践。科学研究实践所得到的感性认识、第一手材料和原始数据等还只是一堆“矿石”,必须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推理、总结等一系列“冶炼”过程,才能得到科技含量高的“纯金属”科研成果来。前面所说的顿悟也往往发生在对科研和科技论文写
21、作的反复思考之中。一名放射医学专业的硕士生,其学位论文是研究人骨中放射性镭的含量,为此,他建立了人骨中镭含量的分析方法, 收集了100 余份骨灰及其死者的有关资料, 经过近2 年的努力, 数据出来了,但要写论文时, 才发现数据没有什么规律。毕业论文怎么写? 情急之下, 就来向教师求救。经仔细翻阅了实验资料, 从表面看确实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老师提醒他,是否有可能忽略了什么因素。该研究生马上重新复习文献,进行思考,果真发现有一个重要因素(即钙) 被忽略了。因为钙与镭同属碱土金属,均为亲骨元素,而镭的金属活性比钙要强得多,因此镭进入人骨后,可置换钙。后来,他引进了一个镭钙比,数据的规律就比较清晰地展
22、现出来了, 他的学位论文最终得到了答辩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个例子说明, 仅得到了科研资料和数据还难以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甚至写不出论文,只有通过创新思维过程,充分挖掘资料和数据中蕴含的科学内涵, 才能实现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同样辛辛苦苦做研究, 但写出的论文水平大相径庭的原因所在。2.5.3 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何谓创新思维, 那就是创新思维归根结底旨在突破旧概念旧框框, 孕育新概念新架构的一种思维方法。创新思维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技巧, 而是一个系统的思维科学体系。它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思考不是就事论事,简单从事,而是对这个具体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思考。在开展思考过程中,往往要综合
23、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不仅要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这些传统的思维方法,也要用灵感思维、幻想思维这类新的思维方法;不仅要用分析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些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技巧, 也要用网状思维、极限思维、联想思维、群体思维、头脑风暴思维等新的创造性思维技巧。多种思维方法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是创新思维的最大特色, 才能最终实现创新的目的。下面, 仅就最常见的一些创新思维方法作一简介。1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科学领域,特别是数理领域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如运用归纳、演绎、抽象、概括、论证等方法,以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揭示和准确认识。而对形象思维
24、,不少人有一种误解,以为那是文艺工作者的思维方法, 搞理工的人很少用到, 其实不然。形象思维,无论是想象、直觉还是联想, 由于它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灵活性,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象逻辑思维那样客观、冷静、严谨,因而显得更加灵动、活跃,赋予思维主体以更多的创造活力,更容易实现创新。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苯环的发现和响尾蛇导弹的构想等,都闪跃着形象思维的光辉。2 灵感思维与幻想思维它们均属潜意识的思维活动,都是在长时间苦思冥想中不得其解, 无意之中受到某种信息或梦境的刺激,突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使问题迎刃而解,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创造的产生。例如苯环的发现就是如此,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对苯的研究中,
25、已得出苯分子的组成是6 个碳原子和6 个氢原子, 但其结构式怎么也想象不出来。夜以继日的思考使他精疲力尽,坐在壁炉前昏昏欲睡,脑子里无数条化学键幻化成无数条蛇在空中飞舞,突然一条蛇首尾相接,形成环状,一下子促发他想到苯的结构是闭合的碳环,终于解开了苯环结构之谜。3 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这也是科技领域中用得最普遍的一对思维方法。人们常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分类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来研究科学现象和事物。前面所举的人骨镭的研究中引进镭钙比实际上就是一种双因素分析。现在对复杂事物的研究更多的是采用多因素分析。而综合分析,它通过对各种信息进行组合、整合、融合,往往更容
26、易实现创新。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 他们由于受条件所限本身并没有直接去开展DNA 的实验研究, 但他们善于博采众长,注意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从中汲取营养。他们仔细分析了当时信息学派、结构学派和生化学派对DNA 结构研究的成果, 综合各家之长, 为我所用。例如,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小组在X 射线衍射结晶学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弗兰克林,她已经得到了DNA 最清晰的X 射线结晶衍射图,可以说是完成了DNA 结构研究的大部分工作, 但他们对用构建分子模型的方法不感兴趣, 科学视野的局限使他们最终未能捅破这层窗户纸。而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获得者鲍林领衔的研究小组,用分子模型的
27、方法解决了DNA 分子结构中的不少难题, 但由于他们缺乏X 射线衍射的经验,也不了解这方面的最新进展,因此还停留在三螺旋模型阶段裹足不前。沃森他们充分运用了弗兰克林那张X 射线衍射图提供的信息和鲍林那形象、便捷的分子模型方法,捷足先登, 后来居上,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4 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顺向思维往往是对原有的理论、认识进行修正、补充、改进和完善, 可以实现有限的创新, 但是难以实现大的、根本性的突破。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不同,它不是按原有的思路进行思考,而是向相反方向开展思维,往往会突破思维定势,引发重大的突破性的创新成果。野生动物园把人关进“笼
28、子”里看动物,医药中的以毒攻毒, 就是典型的逆向思维的产物。美国华裔科学家杨向中从事克隆动物研究的故事也很说明问题。早在1992 年杨向中博士就开始从事动物胚胎的试验研究, 已成功地将动物的体细胞核抽出,注入到另一个动物的卵细胞的核中,经过激活形成胚胎。但他没有将这个胚胎细胞再植入第三个动物的子宫中孕育。当他得知英国科学家成功地获得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利的消息时, 后悔莫及。但他坦陈由于自己受传统生殖观念的束缚, 固守原来的思路,使克隆动物的优先权失之交臂,功败垂成。后来他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牛,并在克隆动物研究上有新的重大发现。这充分说明逆向思维、观念创新多么重要!5 发散思维和收敛
29、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和不同角度进行展开式思考的方法, 是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特异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因此也叫求异思维。这种思维不依常规,标新立异,冲破旧的理论和知识的局限,克服心理定势,千方百计寻找开拓进取的新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导致新事物、新理论的创立。收敛思维则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鉴别等方法,在某个问题的不同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有价值、最令人满意的答案。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般来说,在充分进行发散思维之后,再进行收敛思维。单靠发散思维有时往往难以最终获得实际的创新成果,还必须依靠收敛思维求得终极的结果。例如,在科研
30、选题时, 先用发散思维提出各种设想, 然后通过调研,用收敛思维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研究课题。又如,在科研论文写作中,往往“讨论”部分多用发散思维,而在“结论”部分用收敛思维。6 群体讨论法创新是十分艰难的,难就难在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又不受其束缚, 如何克服思维定势找到解题的钥匙。这就如同创新过程中存在一个阈值, 靠一个人的思考,往往很难突破这个阈值。但如果一群人在一起自由地讨论,往往思想的碰撞产生火花,一下子就可能突破阈值,实现创新,这就是群体讨论法的奇妙之处。科学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也是学术沙龙之所以受到科学家们的欢迎, 象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与几个同道之所以会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在桌
31、布上推导公式,捕捉讨论中瞬间闪现的苗头的道理。2.5.4 如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1 学习并应用思维科学的基本知识思维科学是探索人脑思维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离不开思维科学, 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论文写作等高级科学实践活动就更离不开思维科学。认真学习思维科学的基本知识, 努力开展创新思维的训练,使我们通过对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敏思维、综合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其他思维方法的研究和实践, 从而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2 注重相关知识的积累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认识的总和,它反映了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水平,是思维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 思维就是运用各种已有的
32、知识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人们凭借丰富的知识, 可以开拓思路,有助于产生多维的思考和广泛的联想,有利于在科研工作中开辟创造性“idea”的广阔天地, 有利于形成并精选出最佳的科研方案, 有利于在科研实践中发现和揭示新颖、独到的见解,总结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来。3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需要创新思维,而独立思考是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创新是智慧的结晶, 是勇敢的化身,是对传统的极大挑战,往往需要一种过人的意志与胆识。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是一种品格。没有对常规的挑战, 就没有创新。而对常规挑战,就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有大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33、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消除自卑心理,克服从众心态和中庸之道,改变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敢于质疑书本和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善于拓展思路,多角度、多方向、多层面地开展思考, 唯有如此, 才能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正如留美华裔博士黄全愈指出的那样:“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在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现实意义的东西, 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1 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如何分类?2 尽可能多地写出砖的用途3 创新思维有哪些特征?4 举例说明科研和科技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