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课件,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遇上我是你的缘! 超级成功快速致富第一站!http:/ 本店宗旨:帮助天下有缘者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成功的观念及方法,以我举手之劳,给你成功的思想与观念!,个人介绍,张晓霞,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电邮: 手机:13704361134,为什么要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一)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应对知识经济挑战,追赶国际先进科技水平 抵御国际敌对势力阴谋,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为什
2、么要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二)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内在需求 (三)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应该有比其他人群更高的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目 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 髓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3、义文化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逻辑结构本教材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这部分设两章,第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成果;第二章单独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讲党的思想路线。,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特殊内容。这部分设两章,第三章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第四章讲中国社会主义
4、改造的理论和经验。,第三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重点分析的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第五章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七章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第八章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九章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一章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第十二章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十三章讲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第十四章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讲中国特色社会主
5、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 一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崭新思想武器,但是找到了这个武器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党的幼年时期 遵义会议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延安整风 党的七大,中
6、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等早期领导人在1927年以前提出的有关思想。早在1919年,李大钊在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恽代英在1920年也指出:“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 陈独秀在1922年把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的精神归纳为两条: 第一,“实际研究的精神”;第二,“实际活动的精神”。他说:“我很希
7、望青年诸君能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的学理。”,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表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这个命题的提出,标志了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整风运动中,中央 成立学习研究组, 毛泽东任组长,王 稼祥任副组长,各 地也成立高级学 习组,学习马克思 列宁主义理论,总 结党的历史经验 教训,从政治路线 上
8、分清是非,统一 认识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 两个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客观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
9、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把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形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并用中国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阐明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例如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知”和“行”的关系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邓小平用“温饱”、“小康”、“富裕”来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各阶段给人民带来的实惠,用“一国两制”来概括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
10、意义,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两次历史性飞跃 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历史进程 第一次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遵义会议 党的七大 开国大典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史进程 推进了中国化-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 南方谈话 党的十五大,历史进程 进一步推进中国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 建党80周年的讲话 党的十六大,历史进程 继续推进中国化-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十六届三中全会
11、 十六届四中全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 十七大,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
12、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
13、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
14、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
15、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其现实
16、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鲜明的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胜利。事实证明,如果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可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如果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科学社会主义,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
17、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
18、义的典范。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 形成和发展 二 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 毛泽东思想的 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课堂提问: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列
19、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变帝国主义战争为无产阶级革命!,1.时代背景,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谈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以毛
20、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有着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等特点的认识最深刻。,(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初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21、)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1940)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提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论十大关系(1956)等著作,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艰辛的探索。,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党的七大,党的十二大,王稼祥,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
22、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概括为 6个基本方面和3个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的理论,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革命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步骤、前途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关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毛泽东看解放南京的号外,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毛泽东会见参加全国科学规划委员会扩大会议的代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
23、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第三、革命军队的建设 和军事战略理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十大军事原则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思想,第四、政策和策略理论,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第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关于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思想,第六、党的建设理论,从思
24、想上建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作风整风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反对官僚主义,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关于怎样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1)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存
25、在两种错误倾向(2)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文革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 识问题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持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没有共产党, 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党的十四大,南方谈话,
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 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 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根据(实践基础)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依据5、个人的主观条件,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
27、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 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20世纪前半期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两个时代的主题,形成两极对峙局面一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极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战争与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备战备荒为人民1949-1979年基本上是每5年发生一场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和南越的西沙海战、中越自卫反击战,20世纪两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两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
28、成为时代的主题,1、世界开始了多极化格局的进程 2、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 3、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返回,70、80年代国际局势的新变化,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的历史根据,“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 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国外经验与教训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斯大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使苏联成为强国和大国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教训戈尔巴乔夫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迫使苏联解体,2.历史根据,通过改革突破苏联模
29、式 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历史根据,国外经验与教训,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的现实根据(实践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确立“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家所有权和产业经营权适当分离,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返回,1992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的理论依据,“ 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独特的经历、
30、思维特点,5.个人主观条件,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任何理论,如果没有它的创立者及其主观努力,再充分的客观条件,再迫切的发展需要也不会自动地把一种理论构思出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邓小平个人的人生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等主观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邓小平同志名字命名,这是与邓小平一生的伟大实践和卓越贡献分不开的。邓小平的一生有三次大起大落,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创立者的革命经历和风格,使他很富有传奇色彩。,系统的理论教育 独特的领导地位 传奇的个人经历 高尚的人格魅力 淳朴的语言表达,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邓小平的传奇人生,1904年
31、8月22日出生在四川广安 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离开法国赴前苏联学习 1927年回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 1938年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 1948年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 1949年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 1956年担任总书记,政治生涯的“三落三起”,第一次“落”是发生在30年代。在领导红七军和担任江西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及江西省委宣传部长时,邓小平因坚决支持毛泽东 的军事主张,1933年被撤职,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随后被派到江西乐安县南村当巡视员(实际是劳动改造),后来在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时,相应地第二次
32、担任党中央秘书长。,政治生涯的“三落三起”,第二次“落”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60年代到70年代。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1968年被撤消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1973年3月10日党中央做出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在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邓小平身兼数职,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政治生涯的“三落三起”,第三次“落”是发生在“文革”后期。1975年11月毛泽东病重期间,听信“四人帮”的诬告,年底毛泽东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197
33、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做出决定,“撤消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原来的所有职务。,邓小平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对邓小平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革命风范作了精彩的概括:“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有一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非常感人。党中央为邓小平逝世告全国人民书用了这句话:“他的光辉
34、一生充分表明,他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祖国人民也深情地爱戴他。”,邓小平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开始产生,形成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1)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形成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上来,以及进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第二阶段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
35、形成轮廓。,(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2)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阶段,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 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命题;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社会 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理论,并概括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在十二大致开幕词,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 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并全面阐述了 “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 路线。第一次从哲学、政治经 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概括为12条基本的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36、义理论的总体轮廓。,第三阶段 1987年十三大到1992年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3)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讲话,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四大。中共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指出这一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党
37、的十五大庄严地把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4)邓小平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段,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提法,并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和主要内容,(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 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
38、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一个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体系。,(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邓小平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并科学揭示了这个对象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邓小平理论中的各个观点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已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
39、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问题上: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
40、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三步走”战略;要抓住时机,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邓小平理论,邓小
41、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理论,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
42、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
43、想的形成和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 背景和条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 过程,(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和条件,1.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1.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
44、局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就业和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性、灵活性增强 我国工人和农民以及其他社会阶层,在就业、分配等方面出现了多样性 全国私营企业发展很快 随着改革的深化,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2.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中国共产党面临艰巨的历史任务;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党执政时间越长,越要十分警惕党的执政地位可能带来的影响;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现实依据:党所
45、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历史方位: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
46、总结而创立的。,(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1.提出阶段(2000年2月2001年7月前),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体系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2年11月前),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3.深化发展阶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47、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进新修改后的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第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脉相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理论品质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第三,基本原则的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第四,宗旨立场的一脉相承。(为绝大多数人谋
48、利益)第五,奋斗目标的一脉相承。(实现共产主义),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由党
49、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