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环境问题的表现?P4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2、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相互关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环境中排放超过了自净能力人口增长过快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等)3、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P74、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1)全球性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2)大面积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3)突发性污染事件5、生态问题原因的相关性?自然:干旱、降水少、蒸发大人为:森林植被、草场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风和大气不稳定)土地盐碱化(加上 1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 不合理灌溉)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加剧过度开发
2、利用外来物种侵入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乱伐6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解决措施?环境污染能源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改进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技术措施: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与城市生活污染的集中处理,循环利用资源不合理利用向坏境中索取超过了再生能力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荒漠化(沙漠化)最终不合理灌溉、利用水导致河流断流加剧管理措施: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生物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大气污染)7、大气污
3、染防治措施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调整能源战略是大气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 开发洁净煤技术 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8、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9、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主要污染物 主要来源 危害碳氧化合物,主要指 CO 50来自
4、汽车尾气 有毒氮氧化合物,NO 和 NO2 汽车尾气 造成酸雨(硝酸型酸雨)碳氢化合物 汽车尾气 与氮氧化物形成光化学烟雾氯氟烃化合物 制冷剂,发泡剂 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颗粒物 矿物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采矿,建材,冶金等工业企业和人类的农耕活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SO 2) 含硫煤的燃烧 造成酸雨(硫酸型酸雨)10、南方比北方酸雨严重的原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南方阴雨天气多11、我国怎样防治酸雨(建立酸雨控制区和 SO2 污染控制区限制高硫煤的
5、开采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强废气中 SO2 的回收与利用12、实现低碳的可行措施?大力开发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开发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加强监测和管理植树造林资源短缺开源(工程建设、资源调配)节流(能源措施、技术措施、循环利用) (工业、农业、生活)13、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开源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节流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水资源14、我国主要水资源问题?总储量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分配不均,可利
6、用率不高水污染普遍,浪费严重15 我国不同地区差异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原因:水污染严重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原因:自然原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1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4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17、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
7、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18、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 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17、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生态恶化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生物措施19、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的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重
8、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环境保护法制建设20、明确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21、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自然: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有些年份季风活动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水与川江洪水叠加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
9、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人为: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22、世界各地区牧场情况:世界各地牧场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平衡A欧洲:牧场载畜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倍 原因: (1)自然因素:欧洲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有广阔的平原。(2)人文因素: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的需求量大;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作保障;细致的管理B北美:经历过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30 年代
10、的黑风暴)C澳大利亚:也曾过度放牧,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善。特有的问题是:从欧洲引进的兔子过分繁殖,侵夺了许多牧场。D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都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原因:主要是牧场超载。23、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实行禁牧、轮牧制度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24、 中国湿地现状 (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 26 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
11、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河流泛滥) ;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哪三江?) ,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5、案例 2 :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饮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中亚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降水减少,蒸发加剧饮水灌溉,汇入湖泊水量减少;中国西部湿地比较少的原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26、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
12、题及其防治措施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热带雨林尤为严重、我国东北、西南、华南林区热带雨林区、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疆 属半干旱干旱草 原区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 畜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 海滨 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 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 林区、草原、近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性锐减 海海域 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荒漠化非洲最为严重,我国西北、华北春季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