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115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Medicine先修课程: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后续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数:36 学时; 理论学时:30 学时; 实验学时:6 学时; 上机学时:课外实践: 其他学时: 考核性质:考查: 学 分:1.5 学分;一、课程简介康复医学是针对各种先天或后天的疾病或损伤所造成的各种功能障碍 ( 包括肢体、内脏功能、精神障碍或受限、不全和残缺 ), 而采取的综合措施。其方式是以训练治疗为主,辅以必要的教育、心理、辅助支具的应用和环境的改造、适应等,使之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功能或重新获得技能;对无法恢复的功能,除充分发挥其残余功
2、能外,可采取补偿的办法,使病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重返社会,并担任其应有的角色。康复医学是应用医学科学中的专门技术,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康复医学任重而道远,它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现代医学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教学组织与方法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和附属医院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1)备课:根据具体情况,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学生特点,认真备课,做好教案。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和试讲等活动,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2)课堂讲课:授课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统一教学内容,讲课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接受
3、能力,因材施教,突出学习重点,联系临床实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3)教学总结:考试评卷后及时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考核试卷、考核成绩等进行总结分析,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并提出改进建议。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 次 教 学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总学时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概论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康复医学评定肌力的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测定33223322第三节第四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与吞咽治疗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脑卒中的康复小儿
4、脑性瘫痪的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考查2222222222(录像)222224222合 计 28 2 30四、理论教学概 论【目的要求】1.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3.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教学内容】1.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2.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3.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计划学时】3 学时第一章 康复医学理论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影响可塑性的重要因素及其机制2.熟悉:骨关节、肌肉的生理特点;运动
5、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运动与能量代谢3.掌握:康复基础理论和常用方法;掌握中枢神经可塑性的定义【教学内容】1.运动学基础,含运动学和动力学概念,结缔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2.神经生理学基础,含感觉感受系统、反射活动、随意运动的机制和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等【计划学时】3 学时第二章 康复医学评定第一节 肌力的评定【目的要求】1.了解:徒手肌力检查法的注意事项2.掌握:肌力的检查方法及分级【教学内容】1.徒手肌力检查法的注意事项2.肌力的定义、检查方法及分级【计划学时】2 学时第二节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目的要求】1.了解: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2.熟悉:关节活动度检查【教学内容】1.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
6、项2.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计划学时】2 学时第三节 步态分析【目的要求】1.了解:正常步态及步行周期;几种常见的病理步态2.熟悉:步态检查法及步态分析【教学内容】1.正常步态及步行周期;几种常见的病理步态2.步态检查法及步态分析【计划学时】2 学时第四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目的要求】1.了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概述2.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方法【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概述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方法【计划学时】2 学时第三章 康复治疗技术第一节 物理治疗【目的要求】1.熟悉:熟悉运动疗法的概念2.掌握:瘫痪肢体功能位置的摆放、肌力的训练方法【教学内容】1
7、.运动疗法的概念2.运动疗法的治疗原则;瘫痪肢体功能位置的摆放;肌力的训练方法 【计划学时】2 学时第二节 作业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作业疗法的的基本概念、分类2.熟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3.掌握: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教学内容】1.作业疗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内容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的定义、内容及训练方法3.作业疗法的常用方法 【计划学时】2 学时第三节 言语与吞咽治疗【目的要求】1.了解:构音障碍的分类、评价及基本治疗方法2.熟悉:失语症的治疗原则及基本方法3.掌握:失语症的分类及各类型的病变部位【教学内容】1.构音障碍的分类、评价及基本治疗方法2.失语症的评价及治疗方法3.失语
8、症的类型及病变部位【计划学时】2 学时第四章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目的要求】1.熟悉: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康复2.掌握: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教学内容】1.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康复2.脑卒中后的主要功能障碍及评定;脑卒中后运动恢复的 6 阶段;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计划学时】2 学时第二节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脑瘫的定义、病因、分型2.熟悉:小儿脑瘫的评定和治疗【教学内容】1.小儿脑瘫的定义、病因、诊断、分型2.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计划学时】2 学时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目的要求】1.了解: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2.熟悉:脊髓损伤早期及恢复期的有关训练方法【教学内容】1.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预防2.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训练方法;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训练方法 【计划学时】2 学时五、课程考核性质、形式及方式本课程为考查学科,课程结束进行考核,命题应全面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核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计,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均为理论闭卷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掌握情况。六、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康复医学 主编 南登崑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4 版制定人 教研室审核 部(院、系)审核梁连锦 郑建宇 潘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