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远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高二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6 分。1 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这句话表明A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 B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C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2 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发挥文化交流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促进一带一路、经济联系、政治互信作出新努力。这说明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流
2、能消除国家间分歧3.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夫妇沿故宫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着殿名中蕴含的“和”的中国传统文化。红垣黄瓦之间,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两国元首深度交流的切入口。由此可见文化与政治相交融并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国际影响力文化决定人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A. B. C. D. 4 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在文化生活中应提高眼
3、力拒绝污染来源:学科网 ZXXK年轻人无法抵御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 人们的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A B C D5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塑造一个人的品格。这句话表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有益文化活动A B C D6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A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B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C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D优秀文化能够激励
4、人们创造美好生活7 2018 年 6 月 9 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史A B C D8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作为其核心和标志的是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9 “石头、剪子、布”游戏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日本、韩国等地,随着亚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传到了欧洲,到了近现代
5、逐渐风靡世界。这体现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10.“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 “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 IP。这说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故宫藏品是我国 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 11随着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对抗悄然进阶为“共享春天”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小 说作家已从单一的
6、传统出版流程当中跳脱出来,纷纷跟上了“以电子书先发,纸质书紧随其后”的新节奏,并由此从中大大获益。上述材料表明A科技进步促使传递文化方式发生变化 B新传媒取代旧传媒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C纸质书仍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的传媒 D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来源:学科网 ZXXK12剪纸作为我国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国的剪纸艺术最早始于西汉,宋代时剪纸形式变得多样化,到了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了鼎盛时期。下列对剪纸的认识,正确的是剪纸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剪纸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剪纸作品具
7、有鲜明的民族性 A B C D13 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日廉,不污日洁”之释, 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这表明我国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脉相承,具有强大生命力 具有鲜明民族性A B C D14从甲骨、金属到数字化屏幕,每一次汉字载体的技术变革都带来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这表明A人类认识活动的发展推动着文字载体的进步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文化发展方向C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D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152018 年 1 月, 关于全面深化新
8、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基于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C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D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定功能162018 年 10 月 26 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展场内,多个深度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创产品纷纷亮相,力求通过创意设计出一系列文化衍生产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继承。这表明A 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B文化创意活动使文化传递手段发生根本变革C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科技的发展 D文化的创意设计是文化创新的源泉1
9、72017 年 11 月 24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寻梦环游记的灵感源于墨西哥亡灵节,据悉皮克斯的工作人员曾特地来到墨西哥亲自感受亡灵节的气氛,观察街边小摊和路边的匠人。这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必须要依托人民群众 文化创新要立足本国传统文化A. B. C. D. 18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 (如图) ,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既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又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的山峦、赛场、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BEIJING2022 ”印鉴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可见,会徽“冬梦”的文化
10、价值在于A印证了文化创新必须改造剔除腐朽文化B体现了文化传播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印证了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D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演绎为奥运精神19下列选项能体现漫画寓意的有实现文化创新要尽量避免出现与过去原有的东西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动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20“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摒弃一切外来文化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 既要汲取
11、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21在中美国际友好学校活动中,一名中国学生用笛子为大家独奏了一曲小放牛,使来访师生感受到了天真活泼的中国牧童的快乐情绪和浓浓的田园风光。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B C D22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旗袍产生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是服装设计师在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新式时装。旗袍的设计 思路说明,文化创新要A敢于摒弃传统,不断推陈出新 B善于面向世界,不断否定
12、自身 C敢于破旧立新,做到雅俗共赏 D善于博采众长,做到中西合璧23. 被誉为“中国民歌之乡”的高邮,自古就以“淮上风情”、“淮下俚里”著称。几千年来,高邮的水乡儿女以口口相传的形式,融合了里下河地区稻作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雅文化等多种元素,使高邮民歌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这体现文化创新的实质是文化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 24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乡音”不仅是张口说话的交流方式,更是蕴含浓郁乡愁的文化符号。但随着大量人口迁徙等因素影响,乡音有可能成为过去式,保护、传承方言成为很多城市的思考题和
13、必答题。留住乡音,是基于方言A体现了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B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C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D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5.浑源凉粉是山西浑源县有名的特色美食,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先后被列入大同市、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浑源凉 粉不仅走出了浑源,走出了山西,也走出了中国,助力地区经济转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中华文化的巨大包容性A. B. C. D. 263000 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黎族文化,其中的钻木取
14、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B C D27新版民族歌剧木兰集东方韵味之美与西洋歌剧之高雅于一体,借鉴西洋歌剧艺术表现手段的同时,充分体现了东方创造。这种艺术探索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转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A. B. C. D. 28.“行人
15、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 ”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B.健康的文化能决定人的思想道德素养C.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健康的文化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29.“世 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 获得学生奥斯卡国际动画片金奖的短片低头人生用夸张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中低头一族的生活展现出来,冷幽默中透露着对低头 族的担忧。这主要表明A.世界文化在交流中趋 同 B.文化创作的灵感源自社会实践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30.
16、“青瓦出檐长,马头白粉墙” ,这是传统徽派民居的特点写照。今天,新徽派建筑不仅保留了马头高昂、粉墙黛瓦的特色,同时又结合了现代的钢、大玻璃窗的设计元素,极富“徽风徽韵” ,又充满现代气息。新徽派建筑说明了A.文化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B.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根本途径 D.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31.我国文化中成就突出的天文、历算、医学,技艺高超的绘画、建筑、雕刻,令人陶醉的音乐、 舞蹈、曲艺,众多的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等,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表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
17、华文化 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 中华文化是最具包容性的文化A. B. C. D.32.中国的方言是“十里不同音” ,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受到地理阻隔、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言有着不同的韵味。可见中华文化具有A.独特性 B.区域性 C.民族性 D.包容性33.汉字能够表情达意,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如图例) 。这主要说明汉字A.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价值B .记载思想和语言,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C.传承着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D.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二、简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计 36 分。请
18、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材料一:个人自律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主线,要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绿色公民。将每年 6 月设为“全民生态文明月” ,将 2016年设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推进年” ,同时利用世界环境日、海洋日等节日集中组织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材料二:G20 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湖唯美上演, 春江花月夜 采茶舞曲是中华文化的诗意表达,意境深邃引人遐思;天鹅湖 月光是中西方文明的精彩合璧,多姿多彩令人陶醉。这场借助全新全息投
19、影技术,在印象西湖基础上全新打造、创意独特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形象演绎了西湖之美、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为中外嘉宾呈现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文化画卷,很好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世界文明的多彩,赢得了中外嘉宾的点赞。 结合材料一, 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在中小学等各类教育机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6 分)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最忆是杭州”为何能赢得中外嘉宾的点赞。(6 分)35.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齐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据此回答: 为什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怎样尊重文化的
20、多样性? 来源:学科网 ZXXK36.材料一: 徽州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全面崛起始于北宋,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全国领取风骚约有 800 年之久。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给古徽州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徽州文化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徽州人在理学、考据学、建筑、绘画、戏曲等诸多领域颇有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徽州文化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成为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
21、之一。材料二: 徽剧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徽剧是徽州艺人在明清时期吸收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衍变形成的,到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 “四大徽班”由扬州进京,把徽剧推向顶峰。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结合,产生了京剧。当时活跃在城乡的徽剧社班有 47 个,大的社班有艺员 180 多人,可谓声势浩大,繁荣昌盛。但到了近代,徽剧逐渐衰落。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材料一,分析徽州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6 分) 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6)分三、综合探究题:本题 18 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
22、和分析。37.中 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过去,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医疗科学,骨子里渗透着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在当代,中医药学应在挖掘继承传统中医药学精华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其外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领悟和吸取中医学的科学内核,又要认真分清和摒弃中医药学的封建糟粕;既要发扬中医药学的特色特长于国内国外,又要携手西医学共创现代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只有这样,中医药学才能在现代社会得到大的进步,才能延续五千年的生命,也才能彻底消除对中医的怀疑和攻击,也才能真正振兴中医,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从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感受文
23、化创新的必要性?(6 分)来源:Zxxk.Com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怎样才能使传统中医药学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12 分)答案:CBAAA ACCDD AACCB ACCDD CDBCB ACABD ABA34(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通过学校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营造重视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 (2 分)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加强学校的教育,有助于提升生态文明修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2 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 教育活动开展,使人们自觉选择和践行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
24、观, (2 分)(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最忆是杭州” 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最忆是杭州”呈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元素,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2 分)科技是影响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忆是杭州”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形象演绎了西湖之美、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 (2 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最忆是杭州”呈现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能增强国内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 分) (答任意 3 点给满 6 分)35.(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5、。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任 3 点 6 分)(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任 2 点 6 分)36.(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徽州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在全国领取风骚约有 800 年之久,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26、。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徽州文化以其独特的区域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徽州文化以独特与丰富的内容,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徽州文化内容广博、深邃,涉及到理学、考据学、建筑、绘画、戏曲等诸多领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徽州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借鉴、整合,徽州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6 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2 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 分)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7.(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任 3 点 6 分)(2) 立足于现代社会的生活实践,是使传统中医药学焕发生机的根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西医之长,共创现代医学的理论和临床。要继承传统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核,发扬中医药学的特色特长,又要认真分清和摒弃中医药学的封建糟粕,不断推陈出新。来源:Zxxk.Com要克服全盘否定传统中医药学的“唯西医论”,也要克服固守传统中医药学而不改变的两种错误倾向。(共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