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安市 2018-2019 学年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一年级数学试题(本试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 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 ,则 ( )A.
2、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交集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 ,则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简单题.2.已知幂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则 的值为( )A. B. C. 3 D. 【答案】C【解析】【分析】将点(4,2)代入 ,可得函数解析式,从而得到 f(9)的值.【详解】幂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得 2= ,解得 a= ,则 ,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幂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3.计算: ( )A. 6 B. 7 C. 8 D.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指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指数的运算性质,属于简单题.4
3、.已知函数 ,则 ( )A. B. C. D. 【答案】C【解析】【解析】 ,选 C.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 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5.若 为第三象限角,则 的值为( )A. 3 B. -3 C. 1 D. -1【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平方关系 sin2+cos 21,去掉根号,注意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号,最后化简即可.【详解】 为第三象限,sin0
4、,cos0则 =-1-2=-3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是基础题6.函数 在下列区间内一定有零点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检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函数 是单调递增的函数,且 f(-1)= f(0)=10,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函数在区间(-1,0)上定存在零点,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零点存在性定理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7.函数 在区间 上递增,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已知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要满足题意只需对称轴小于等于-2 即可
5、.【详解】函数 ,二次函数图像开口向上,若在区间 上递增,则对称轴 x=-a ,即 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考查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问题,属于简单题.8.已知 ,则 (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根据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可得 ,故选 B.9.函数 的定义域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真数大于 0,被开方数大于 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只需满足 ,解得 ,所以函数定义域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定义域的求解,需掌握:分式分母不为 0,偶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 0,对数的真数大于 0.
6、10.函数 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则 的解析式可以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函数的最值求出 A 和 k,根据周期求出 ,通过排除即可得到选项.【详解】设函数 f( x) Asin( x+)+ k,由图象知函数的周期 T2(93)12,即 ,则 ,排除 A, C,函数的最大值为 7.5,最小值为 0.5,则 ,解得 k4, A3.5,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已知部分图像求解析式,已知函数 f( x) Asin( x+)+ B的图象求解析式,(1) . (2)由函数的周期 T 求.(3)利用“五点法”中相对应的特殊点求 .11.若函数 为定义在 上的偶函数,且在
7、 内是增函数,又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函数 在 上亦为增函数,且 ,所以当时, ,当 时, ,因此不等式 的解集为 .故选 D.考点:函数性质在解不等式中的应用.12.已知当 时,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正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当 时, , 单调递减,且 , 单调递增,且 ,此时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增,所以要有且仅有一个交点,需 选 B.【名师点睛】已知函数有零点求参数取值范围常用的方法和思路(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
8、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3)数形结合法:先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3.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且 ,则 等于_【答案】4【解析】由题意, ,解得 ,故答案为 .14.函数 ( ,且 )的图象必过定点 【答案】【解析】【分析】由对数的性质知,当真数为 1 时,对数值一定为 0,由此性质求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即可.【详解】令 x-2=1,得 x=3,此时 y=1,故函数 的图象恒过点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对数型
9、函数图象所过的定点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 1 的对数等于零,从而求得结果,属于简单题.15.命题“若 , ”,则 _【答案】【解析】条件变为 , ,两式平方相加可推得结论 16.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 ,则满足 的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 x 的范围即可【详解】因为 f( x)为奇函数,所以 f(1) f(1)1,于是1 f( x2)1 等价于 f(1) f( x2) f(1) ,又 f( x)在(,+)单调递减,1 x21,1 x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综合应用,考查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三、解
10、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求值: .(2)已知 ,求: 的值.【答案】 (1)2(2) 【解析】【分析】(1)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化简为“齐次式” ,代入即可求解.【详解】 (1)解:原式=2(2)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对数运算性质,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其中解答中合理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化简得到“齐次式” ,代入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8.已知函数 (其中 为常数).(1)求 的单调区间;(2)若 时, 的最大值为 4,求 的值.
11、【答案】 (1)增区间:(2)a=1【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在 中,令 ,则有 ,所以 的单调增区间为 .当 时 ,则 即 时取得最大值为由题意有 ,则即19.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2)请直接写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求出函数在区间 上的值域.【答案】 (1) (2)单调增区间 单调减区间: ,值【解析】【分析】(1) 即可得函数定义域;(2)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求函数单调区间,求 y=的值域,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函数 f(x)值域【详解】解:(1)由定义域:(2)令 u=1-x2,则 u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又 单调递增,故 f( x)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
12、调递减函数 f(x)在 上为减函数函数 f(x)在 上的值域为【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法,考查复合函数求单调区间、值域,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值域等基础知识,是中档题20.已知 , 为锐角, , .(1)求 的值;(2)求 的值.【答案】 (1) (2) 【解析】【分析】(1)由诱导公式和余弦的二倍角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由 , 为锐角得+(0,) ,由平方关系求出 sin(+) ,再由两角差的余弦函数求出coscos(+)的值【详解】解:(1) = =(2) 为锐角,sin ,cos ,(0,),由 cos() 得,sin() ,coscos()cos()cossin()sin 【
13、点睛】本题考查诱导公式,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以及平方关系的应用,注意角的范围和角之间的关系,属于中档题21.目前,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是:路程 以内(含 )按起步价 8 元收取,超过后的路程按 1.9 元 收取,但超过 后的路程需加收 的返空费(即单价为元 )(1)若 ,将乘客搭乘一次出租车的费用 (单位:元)表示为行程 (单位:)的分段函数;(2)某乘客行程为 ,他准备先乘一辆出租车行驶 ,然后再换乘另一辆出租车完成余下路程,请问:他这样做是否比只乘一辆出租车完成全程更省钱?【答案】 (1) (2)换乘更省钱【解析】【分析】(1)仔细审题,由题意即可列出乘客搭乘一次出租车的费用
14、 f( x) (元)表示为行程 x 的分段函数 (2)求出只乘一辆车的车费,换乘 2 辆车的车费,通过比较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由题意得车费 关于路程 x 的函数为:(2)只乘一辆车的车费为:换乘 2 辆车的车费为:40.338.8该乘客换乘比只乘一辆车更省钱。【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挖掘题设中的隐含条件,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22.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有最大值 4 和最小值 1.设 .(1)求 的值;(2)若不等式 在 上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3)若 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答案】 (1)a=1,b=0;(2) ;(3
15、) 【解析】(1)因为 的对称轴为 ,且 ,故函数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则由题设 ,即 .(2)由(1)可知 ,则 可化为,即 ,令 ,由于 ,所以 ,则不等式可化为 在 上恒成立.记 ,因其对称轴为 ,故,所以 ,即所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3)因 ,故 ,则原方程可化为,令 , 由于 ,则所以问题转化为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其中或 ,记 ,结合该二次函数图象可得:或 ,解之得 或 ,则 ,故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以含参数 的二次函数为背景,精心设置了与之相关的三个问题,将转化化归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综合考查学生的转化化归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及运用函数方程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求解第一问时,充分运用题设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有效的条件信息,建立方程组求出参数 ;第二问的求解过程中,则巧妙地将参数 从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并运用换元法将其转化为求函数 的最值问题来处理;第三问则巧运用换元法,将方程问题进行等价转化,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建立不等式组,通过解不等式组使得问题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