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四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78150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精讲优练课型) 课时提升作业 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四地域文化与人口(45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B.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C.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D.地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解析】选 C。地域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特色仅是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一个方面;地域文化的形成既是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 1368 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 16 岁、女 14 岁,听其婚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24 题。2.按照明太祖的法令,明朝将出现( )A.较高的出生率 B.较高的死亡率C.生育时间缩短 D.亲子年龄差距增加3.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A.顺应民意 B.增加劳动力C.鼓励垦荒 D.奴化民众4.目前,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法令的是(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非洲【解析】2 选 A,3 选 B,4 选 D。第 2 题,该法令的实施将会导致初婚年龄提前,妇女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

3、短和生育率提高。第 3 题,其目的就是增加社会劳动力。第 4 题,目前,非洲因部族众多,各部族为争取更大的实力纷纷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知识拓展】婚姻地域范围对人口的影响(1)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生物学研究表明,婚姻范围小,夫妻双方有可能有着比较近的血缘关系,共同的基因缺陷使得子女患“家族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婚姻范围的扩大可以相互弥补彼此的基因缺陷,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2)对文化素质的影响:任何地域都会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人口通婚,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从而提高人口素质。5.(2017张家口高一检测)“丁克(DINK)”家庭,也称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

4、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意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 。 “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 )A.传统农业文化 B.宗教文化C.欧美文化 D.现代大城市文化【解析】选 D。 “丁克”家庭指两份收入没有孩子的家庭,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年轻的夫妇中比较盛行。传统农业文化与宗教文化一般都提倡生育;欧美文化宣扬自由民主,但并非不提倡生育;“丁克”家庭是现代大城市中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状况、经济收入、个人价值观等息息相关。6.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 )A.早出晚归 B.安土重迁C.季节性迁移 D.逐水而居【解析】选 B。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由于

5、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人口流动量很少,故其特征为安土重迁。7.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多子多福”男性偏好“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重视子女质量注重自我发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A. B. C. D.【解析】选 A。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注重自我发展和重视子女质量的说法错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 ,并形成传统。按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孩,但现在农村有些夫妇却不想生育二孩。据此回答 8、9

6、 题。8.这种变化是哪种生育文化的变化(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化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的变化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9.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受宗教的影响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A. B. C. D.【解析】8 选 B,9 选 A。第 8 题, “不想生育二孩”说明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化。第 9 题,正是由于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变化。10.对下图解释正确的是( )A.早婚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

7、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B.早婚能提高出生率C.早婚可降低出生率D.早婚可遏制人口的增长【解析】选 A。由图示可以看出婚育年龄的早晚对人口增长速度影响明显。【方法技巧】婚俗对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 2 400 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回答11、12 题。1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A.生育率低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养儿防老”思想 D.年龄结构失衡1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B.适度调整

8、生育政策C.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解析】11 选 D,12 选 B。第 11 题,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低;传统生育思想为“养儿防老” ;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说明该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情况不同。年龄结构失衡并不一定导致性别比失衡,因此年龄结构失衡不是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第 12 题,我国“婚姻贫困”是由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等导致的,因而要适度调整生育政策。(2014江苏高考)1980 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 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 1 是 197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9、图 2 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 13、14题。13.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4.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 30 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 30 年持续上升【解析】13 选 B,14 选 C。第 13 题,图 1 显示 1980 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过程,所以人口增

10、速经历了先变快后变慢,再变快又变慢的过程,故 C 错;图中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 0 以上,故人口规模一直在增加,所以 A、D 错,B正确。第 14 题,图 2 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出生人口数先增后降,故 A 错;生育政策不变,则出生人口数量会持续下降,但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人口规模就不会下降,故 B 错;放开单独二孩,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开始有小幅上涨,且在 2022 年后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少,这说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持续上升,故 D 错;而放开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不变情况相比,出生人口数有所增加,故可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所以 C 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44 分)15.阅读材料

11、,回答问题。(20 分)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 6.72%,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还比较低,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的只有 30%,而高中毕业生进入各类大学的则只有 30%左右。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 1/20,平均每 1 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 530 倍,德国是中国的 236倍。尽管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 岁及以上人口)1964 年为 2.3 年,1982 年为 4.6 年,1987 年为 5.1 年,1990 年上升 5.5 年,只接近小学水平。(1

12、)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人口面临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无关系?(2)你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人口观、婚育观与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哪些变化?【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二是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还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材料说明了” ,不要离开了这个要求去泛泛谈论我国人口的所有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浩瀚的海洋,其中既有优良美好需发扬光大的一面,也有迷信落后需抛弃的一面。特别是在长期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人们面对大自然还显得非常渺小,形成的人口、婚育观念,如“多

13、子多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亲上加亲”等,这些观念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人口就没有限制地猛增起来。答案:(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二是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还很低。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亲上加亲、 “学而优则仕” 、安土重迁等有很大关系。(2)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少生优生,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16.总和生育率是按照某一年度的妇女生育水平,计算每个妇女度过其整个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下图表示 1950

14、1996 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1)我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总和生育率最高,原因是受到哪些传统观念的影响?(2)从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3)1992 年后,我国总和生育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试述中国新文化引起生育观念方面的哪些变化?【解析】第(1)题,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还是传统婚俗观念,导致早婚早育,生育率高。第(2)题,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下降。第(3)题,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人们注重自身发展,把精力用在学业、工作上,再加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使出生率降低。答案:(1)“多子多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导致多育多子;“早生贵子” “四世同堂”的观念,导致早婚早育。(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3)在中国,人口压力十分大,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升高,使人们由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只生一个好” “男女都一样”的新观念使人们由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