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达标检测一、选择题(2018江苏高考)公元 399 年412 年,僧人法 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题。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 月5 月 B5 月9 月C9 月12 月 D11 月次年 3 月解析:1.C 2.B 第 1 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印度河上游谷地、
2、帕米 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不可能“草木常茂” ;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 热,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无有时节” 。故选 C。第 2 题,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根据图中的路线,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 5 月9 月盛行偏南风, 顺风利于行船。故 选 B。(2018南平一模)目前,我国国内纺织业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投 资建立纺织服装生产、 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呈现出“中国大陆东南亚非洲 ”的布局模式。越南正在成为我国国内纺织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在越南投 资的中 资纺织企业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 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 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
3、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据此完成 34 题。3除成本因素外,推动我国国内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贸易政策C市场 D技术水平4我国某纺织企业投资越南,但其大部分棉纱回销中国,说明( )A当地产业链不完整 B我国技术水平先进C我国消费市场大 D我国劳动力素质高解析:3.B 4.C 第 3 题,贸易因素和成本因素(包含劳动力成本) 是推动国内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贸易因素方面,部分企业是为了应对 欧美等国的某些贸易保护措施;也有部分企业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节省海关高额关税;还 有部分企业是为了享受特殊的贸易政策,如材料中介绍越南的 绿地投资优惠
4、政策等,由此吸引了国内很多纺织企业赴越南投资建厂。故选 B。第 4 题,很多在越南投资的中资纺织企业,如天虹集团,其大部分棉 纱都会回销中国,反映出国内消费市 场大。故 选 C。随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一带一路”概念成了大家 热议的焦点, “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 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 产业 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据此完成 5 6 题。5 “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在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A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B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C计算
5、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D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6图中各经济带和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蒙东经济区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B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并承接产业转移C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D海上丝绸之路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解析:5.A 6.B 第 5 题,据题意可知应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新疆是我国通往中亚、欧洲地区的陆上通道,也是必经之处,为了实现“一带一路”的建设,现阶段新疆应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 为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故 A 正确。第 6 题,东北蒙东经济区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合 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 A 错误。 丝
6、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带,经济发 展水平不高, 应加快基础设施建 设,承接东部产业转移,B 正确;京津冀经济区,资源、能源不足,不适合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 C 错误;海上丝绸之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缺乏, D 错误。中国规划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 场等在内的基 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 为实现区域联动发 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 读图回答 79 题。7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好处是( )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 利于产业转移,优化
7、产业结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加 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A BC D8图中“一路一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交通便利,协作紧密A BC D9北京时间 2017 年 3 月 5 日 9 时,一列高速列车从西安驶往目的地乌鲁木齐,沿途天气晴朗,车上一位德国杜伊斯堡游客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A列车出发时,看见西安物体的物影朝向西南B7 小时后列车进入河西走廊,看见太阳挂在西南方天空C13 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这里已是黄昏D下车 20 分钟后,住进旅馆,向德国家人报平安,家人正在午餐解析
8、:7.D 8.C 9.B 第 7 题,由题中信息可知,一带一路可以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到达中亚等地区,有利于加快中西部的 发展,减少地区差异,实现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作用,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故选项 D 正确。第 8 题, 图中“一路一带”的最西端位于欧洲西部地区,该区域西临大西洋,位置优越,商贸发达;工业发展历史较早,交通便利,协作紧密,有利于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地势低洼,不利于城市的建 设与发展;欧洲西部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 资源贫乏,故选项 C 正确。第 9 题 ,3 月 5 日接近春分,该日日出东南方,北京时间
9、9 时列车出发时,西安处于当日的上午,太阳位于东南方,物体的物影应该朝向西北,故排除选项 A;该日昼长接近 12 小时,那么北京时间 9 时经 13 小时到达乌鲁 木齐, 乌鲁木齐区时与北京时间约差 2 小时,故乌鲁木齐区时约为 20 时, 这里应该已经进入夜晚,故排除选项 C;下车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22 时,德国位于东 一区,此 时当地时间大约为 22(8 1)15 时,当地不可能正在午餐,故排除选项 D;从北京时间 9 时出发,7 小时后列车进入河西走廊,此 时为 16 时,处于当地的下午,太阳应该挂在西南方天空,故选项 B 正确。“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 经济圈,被认为
10、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如图为丝绸 之路经济带 2014 年中国与荷 兰三次产业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下列有关 2014 年中国与荷兰产业结构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荷兰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为主B荷兰以第三产业为主,中国第二产业比重最大C中国的第一产业比重大且比荷兰发达D荷兰的第二产业比重小且比中国落后11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的荷兰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景观差异显著,这种变化反应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解析:10.B 11.B 第 10 题,从 图中可以看出,中国 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11、,而荷兰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荷 兰经济发达,因此其第一、二产业虽比重较中国小,但两产业仍较为发达。第 11 题 ,荷 兰位于沿海地区,而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造成两国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因距海远近不同而造成的水分差异,体 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 规律) 。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斯里兰卡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无疑将在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持 续不断的投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建设,将使两国百姓受益。材料二 图 1 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图
12、 2 是斯里 兰卡地形图。(1)简述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特征。(2)“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都是互利双赢。分析我国投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建设对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3)斯里兰卡是世界上冬夏水灾都频发的国家之一。根据位置和地形特征分析该国冬夏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分布地区及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斯里 兰卡地理位置特征可从半球位置、海 陆位置、战略位置等方面分析。第(2)题,对斯里 兰卡的意义可从基础设施、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对我国的意义从资本输出、能源进口、商业贸易等方面分析。第(3)题,根据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分析可知,夏季西南部受夏季风 和地形影响易形成洪灾,冬季东北部受
13、冬季风和地形影响易形成洪灾。答案:(1)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是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印度洋主航道中心线附近;地处东南亚、东亚各国与南亚、非洲、西亚等联系的“东西方十字路口” ,是马六甲海峡到西亚、东非航线重要的中转站,交通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2)对改善斯里兰卡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投资该港口建设,一是有利于我国资本和产能过剩产业的海外转移;二是有利于我国能源进口安全;三是有利于我国与欧洲、西亚等商业贸易往来。(3)斯里兰卡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地形中间高四周低,以山地为主。夏季洪灾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原因是西南部与湿热的夏
14、季风近于垂直,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降水量更大且集中,易成洪灾;冬季洪灾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原因是冬季从大陆来的东北季风越过广阔的洋面,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带来大量降水形成洪灾。13据材料和图示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湄公河源于中国、流 经东南亚,流域内 风光旖旎、资源丰富。目前,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势头良好,其中中老、中泰合作尤为典范。香蕉为大型草本,原产于亚洲 东南部。老 挝正逐渐成为东南 亚香蕉种植首选地,与广东相比,老挝香蕉树更粗、更高、更壮,每株 产量可达 100 斤,常年亩均利润 5 000 元。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心,是“一 带一路”经济带的支点国,也是我国“北斗”
15、系统的首个覆盖国。 “泰中罗勇工业园”(图中甲)毗邻境内最大的深水港,总面积 12 km2,包括工业区、保税区、仓储区等,至 2016 年底已有近 70 家机械、电子等中国企业入园。材料二 中南半岛地形图和老挝琅勃拉邦气候资料图。(1)分析中南半岛地区地形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2)与我国广东相比,分析老挝香蕉生产的气候优势。(3)分析中泰共建“泰中罗勇工业园”的区位优势。(4)有人认为,2020 年中国应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主要从山脉的分布与走向、峡谷地形、地形地势的起伏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纬度位置入手,抓住气候资料图中显示的气温、降水的分布
16、特点,分析光照、热量、水分的优势;从地理位置分析气象灾害少、病虫害少的优势 。第 (3)题,从位置、产业需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 (4)题,开放性试题, 应先表明态度,再 说明理由,注意理由必须与态度一致,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数列山地纵贯南北,河流东西相间分布;上游多峡谷,流域面积小,落差大( 水能丰富);下游多宽谷,流域面积大,流速缓(宜航运);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任答三点即可)(2)晴天更多,光照更长;纬度更低,热量更丰富( 冬季无霜冻);地处内陆,无台风危害;空气干燥,病虫害较少。(任答三点即可)(3)优势:中泰工业结构互补性强,中方产能过剩,泰国需
17、产业升级;园区位于沿海岸深水港,紧邻“海上生命线”马六甲航线,海运成本低;泰国地处东南亚中心,市场对内可辐射东南亚,对外可辐射欧美日等;中泰双方往来源远流长;有共同的儒道释文化情结;双方政府大力支持;“北斗”导航系统使信息能互联互通,瞬时交换产业发展状况。( 任答三点即可)(4)观点一:赞同。理由:中国已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能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中国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能进一步推进国际和平与发展。观点二:不赞同。理由:中国经济实力比较弱,技术力量不足,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产业过度向外转移,导致国内制造业空壳,失业率高居不下;国外敌对势力强大,西方政治经济利益诉求与我国矛盾大。(任选一个观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