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仔细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 (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C.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2、15 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 1 一 2 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 1014克,在威尼斯达 14 一 18 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 2030 克。这反映出 ( )A.欧洲人需要大量香料B.商业危机促使了新航路开辟C.东西方陆上商道阻断D.经济全球化促进东西方贸易3、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问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2、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4、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 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5、“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 650 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 300 万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 )A.14 世纪 B.15 世纪 C.16 世纪 D.1
3、7 世纪6、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了法国,在 18 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从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7、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纺织品介绍到欧洲。1619-1625 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 22.15 万匹,到 17 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宣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
4、发展要求工业革命8、世界近代史:“1870 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该描述可理解为 ( )A.形成资本主义工厂制B.资本主义生产呈现无计划性C.垄断主义出现的背景D.引发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9、“如果只有欧洲的历史,欧洲的工业革命就不能发生。因为这不单是机械的问题,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没有和东洋的交通贸易,工业革命大概不会发生。”此观点强调( )A.工业革命的发生具有一定偶然性B.从全球贸易角度审视欧洲工业革命C.欧洲人在工业革命爆发中的作用D.中英
5、鸦片贸易对工业革命推动作用10、斯塔夫里阿诺斯说道,“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 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信网络得以形成。”这一材料旨在表明 (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D.通信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1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有计划性,并出现了所谓“石油大王” “钢铁大王”。这种观象是指 ( )A.资本主义杜绝自由竞争B.资本主义出现垄断组织C.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D.资本主义
6、本质发生改变12、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垄断组织便是巨型企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的结果。从此意义上而言,垄断资本主义“是由巨型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这表明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巨型公司的相互联合 B.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C.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以下是英国曼彻斯特某工厂的规章制度。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數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
7、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单个资本的积聚已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伴随着市场日趋成熟化,企业规模分散、盲目竞争问题十分突出,大公司开始追求规模效益,以适应过度竞争产品的价格战和成本战。因此以扩大企业规模为直接目的的橫向兼并 (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兼并)成为第一次兼并浪潮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兼并浪潮的重要结果
8、, 是家族企业开始向现代股份公司演变,各种全美国字头的公司纷纷兴起,造就出了像美国钢铁公司、全美烟草公司、美国糖业公司、美国橡狡公司等这样的现代大型股份公司。大公司的出现使美国工业具备了现代工业结构,完成了工业集中化过程。摘编自李肃、周放生等美国五次企业兼并浪潮及启示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2.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20-1870 年主要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1820 年 50 15-20 - 10
9、1840 年 45 - 12 111850 年 39 - 15 151870 年 32 10 13 23材料二 1870-1913 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1870 年 32 10 13 231881-1885 年 27 9 14 291886-1900 年 20 7 17 301906-1910 年 15 6 16 351913 年 14 6 16 36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各国之间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和条件是什么?3.结合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给世界的发展带来的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
10、:C解析:A 项中“从此开始”、B 项中“完全形成”、D 项中“开始出现”的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图片显示世界多地物种得以交流,这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体现的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2 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出胡椒(一种香料)经过转口贸易后,价格逐步大幅上涨,欧洲急需找到新的直通东方的贸易渠道,选 B 项。A 项不能体现胡椒价格的巨大差异;东西方陆上商道并非被阻断,而是被垄断,C 项错误;此时尚未出现经济全球化,D 项错误。 3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査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球是圆的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
11、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 4 答案:D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霸权只是短暂现象,并未造成“全球分裂”,故 A 项错误;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指的是二战后形成的北约和华约,故 B 项错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是在二战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展开殖民扩张,促使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逐渐拉大了西方与被殖民的亚非拉地区的差距,即所谓造成了“全球分裂”,故 D 项正确。 5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荷兰在 17 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 6 答案:B解析:18 世纪
12、,英国早已确立资本主义统治,并已完成工业革命,而法国仍是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7 答案:C解析:“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强调的是市场的扩大对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故此题应选 C 项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条件:(1)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2)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3)技术: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4)市场:18 世纪以后,英国的海外扩张使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必要性:市场需求扩大
13、 8 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工厂制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中“1870 年以后”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B 项与材料不符; 从“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睡小资本的进程”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出现,故 C 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没有发生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故 D 项错误。 9 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强调了从全球贸易角度审视欧洲工业革命,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背后,是从东洋贸易中得到的资本积累、原料和市场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0 答案:A解析: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
14、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使世界通倍网络得以形成”说明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故 A 项正确无线电报的普及”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B 项错误;C 项“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是对材料的字面理解,不如 A 项深入,排除;这一材料是评价电力应用的影响,而不是“标志性成就”,故 D 项错误。 11 答案:B解析:“杜绝”表述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企业内部的关系” “有计划性”“石油大王”“钢铁大王”,结合所学,这表明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代,故 B 项正确:“全面反动” 表述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垄断企业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并不会在本质上发生变化,故 D
15、 项错误。 12 答案:D解析:巨型公司的相互联合是垄断组织的现象而不是实质,故 A 项错误;生产高度集中导致产生垄断组织,是原因不是实质,故 B 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垄断组织的产生是原因不是实质,故 C 项错误;由材料中“是巨型企业发展的逻辑的、必然的结果”“是由巨型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可知,垄断组织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局部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 D 项正确。 13 答案:1.特点: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离;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人被异化为机器的奴隶。积极影响: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2.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
16、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洛要;市场激烈竞争的促进:追求挝大规模效益的推动,变化:由分散生产到兼并集中;由家族企业到现代股份公司。解析:1.先从材料中的“规章制度”“不得入厂”“罚款”“赔偿”等信息分析特点,再从机器的普及、城市化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说明积极影响。2.先从材料中的“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生产社会化”“过度竞争规模效益”等信息分析原因, 再结合“规模分散大型股份公司”等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变化。 14 答案:1.现象: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尽管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仍是经济对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原因:英国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变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法;世界经济重心开始由西欧向北美转移。原因:英法等国技术落后,资金外流,美国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3.影响: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