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646982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附件 1ICS XXXXXP XX中 国 水 利 工 程 协 会团 体 标 准T/ CWEA:XX -201X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abrifrom concrete construction of waterand hydropower projects(征求意见稿)201X-XX-XX 发布 201X-XX-XX 实施中国水利工程协会 发布前 言根据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标准制修订工作安排,按照SL12014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共8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模袋混凝土设计;施工准备;基础面处理;

2、模袋加工和铺设;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本标准主编单位:湖北华夏水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本标准内部编号:2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模袋混凝土设计 33.1 一般规定 33.2 适用条件 33.3 厚度计算及稳定分析 33.4 排水设计 33.5 边界构造措施 44 施工准备 54.1 一般规定 54.2 原材料 54.3 混凝土配合比 54.4 生产性试验 65 基础面处理 75.1 一般规定 75.2 水上基础面 75.3 水下基础面 76 模

3、袋加工和铺设 86.1 一般规定 86.2 模袋加工 86.3 模袋铺设 87 混凝土灌注 107.1 一般规定 107.2 混凝土拌和、运输 107.3 混凝土灌注充填 107.4 养护 118 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128.1 一般规定 128.2 项目划分 128.3 基础面质量检验 128.4 模袋制作及铺设质量检验 138.5 混凝土灌注质量检验 148.6 外观质量检查 158.7 质量评定 16附录 A 模袋混凝土厚度计算 17附录 B 模袋混凝土护坡抗滑稳定计算 18附录 C 模袋混凝土质量评定表 19标准用词说明 24条 文 说 明 2511 总则1.0.1 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

4、模袋混凝土施工,保证模袋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深小于 8m 的水下及所有水上模袋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临时工程和应急性抢险工程设计和施工宜参照执行。1.0.3 模袋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自身资源条件编制施工方案,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1.0.4 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T 17640 土工合成材料 长丝机织土工布GB 50287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90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 17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91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5、范SL 260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352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63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混凝土工程SL 677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744 水工建筑物荷载规范 DL/T 5100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JG/T 5094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J/T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TS 257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1.0.5 模袋混凝土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2 术语2.0.1 土工模袋 geofabriform由土工合成材料缝制而成的连续或单独的双层袋状结构体,层间以扣带和一定长度的尼龙绳相连接。2.0.2 大流动性混凝

6、土 mobility concrete大流动性混凝土是一般是指坍落度大于 160mm,和易性、可泵性较好的泵送混凝土。2.0.3 土工模袋混凝土 geofabrifrom concrete将大流动性混凝土灌入铺设的土工模袋中,固化形成的整体结构。33 模袋混凝土设计 3.1 一般规定3.1.1 模袋混凝土工程设计应收集气温、风况、降水、水位、流速、潮汐、波浪、冰情、冻土、地下水、地形地貌等气象、水文、测量资料。3.1.2 模袋混凝土工程设计地质资料应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并应满足 GB 50287的要求。3.1.3 模袋混凝土的厚度应根据稳定计算并结合工程现场地形、类别、水流条件和重要性等

7、综合考虑确定,厚度不宜小于 10cm,且满足稳定要求。3.1.4 模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抗冻及抗渗等级应满足 SL 191 的要求。3.1.5 永久工程模袋布选用高强机织土工布,应具有抗氧化、抗酸碱及抗磨损性能,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17640 的规定。3.1.6 永久工程模袋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现行水利行业标准 SL 191 的环境类别以及水、土对混凝土腐蚀性的评价进行设计,临时性工程可不提出耐久性要求。3.2 适用条件3.2.1 模袋混凝土可适用于水库、江河、湖泊、渠道、水闸等工程的坝、堤地基和岸坡的防护。3.2.2 岸坡模袋混凝土应

8、设置在稳定的边坡上,边坡坡比不宜陡于 1:1.5,且坡面应整平、压实、无尖锐杂物,平整度不大于 100mm。3.3 厚度计算及稳定分析3.3.1 模袋混凝土厚度应能抵抗水下漂浮、地下水顶托和冬季坡前冰推力作用,保持稳定,计算方法见附录 A。3.3.2 受冰冻破坏严重地区的永久模袋混凝土厚度宜考虑冻融损耗适当增加。3.3.3 模袋混凝土护坡应进行抗滑、抗浮稳定计算,计算方法见附录 B。3.4 排水设计3.4.1 模袋混凝土应根据护坡地质情况、水位条件进行排水设计,背坡面水压力较大的护坡工程应设置排水孔(排水管)。可采用正方形或梅花形布置,孔径可为50mm100mm,内部宜填充碎石,底部铺设反滤土

9、工布。排水孔倾角可为 1015,孔向呈水平向,内高外低。3.4.2 有地面径流或排水要求的坡顶,应设置截水沟或其它防止地表水侵蚀模袋下部基土的措施。3.4.3 岸坡需要排水的模袋混凝土应设置反滤层,反滤层可选用砂石、土工织物等,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17640、 GB50290 的规定。43.4.4 模袋混凝土护坡应根据坡面渗透排水量确定排水孔数量,顺坡轴向 1m 所需排水孔孔数 n 可按公式(3.4.4)计算。(3.4.4)sqnFkJA式中:安全系数,可取 1.5;sF顺坡轴向 1m 渗透排水量,m 3/s;q反滤层渗透系数,m/s;k渗水处水力坡度;J单个排水孔面积,m 2/s。A

10、3.5 边界构造措施3.5.1 模袋混凝土护坡的坡肩、坡脚宜设置压顶、护脚设施,压顶、护脚设施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石或填土覆盖固定,护脚一般应伸入坡脚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0.5m。3.5.2 冲刷较强的护岸,模袋混凝土的下部护脚宜在河床延伸一定长度,其值可根据河床冲刷程度确定,并采用压脚棱体或护脚块体进行防护。3.5.3 模袋混凝土护坡上下游宜设置埋入侧翼的模袋混凝土沟槽。3.5.4 模袋混凝土接缝处底部应设置土工织物反滤层,模袋与土工织物反滤层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0.5m。3.5.5 模袋混凝土可在混凝土内配置构造钢筋防止不均匀沉陷、温度收缩裂缝产生。54 施工准备 4.1 一般规定4.1.1

11、综合考虑设计混凝土性能、混凝土浇筑工程量、现场施工条件以及施工进度要求等因素,合理选配施工设备。4.1.2 做好施工区域的水文、气象、潮汐资料的收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4.1.3 对提供的基准点坐标、高程进行复核;并完成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施工区原始地形测绘和施工定位放样等工作。4.1.4 做好工程现场模袋灌注工艺试验。4.2 原材料4.2.1 土工模袋材料包括机织土工布、加筋带、尼龙绳、拼缝线等,应符合下列要求:1 材质应为高强长丝机织布;2 外观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大于 0.5cm 的破损和并列 2 根以上的断纱和缺纱等重大缺陷;3 规格、型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检测应

12、符合 GB/T 17640 要求。4.2.2 土工织物在运输、储存中,应标签完整,不应出现破损、沾污、受潮、雨淋、暴晒现象。出现下列情况的土工材料不得使用:1 存放期超过 6 个月,未经再次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2 表面出现孔洞或老化明显的。4.2.3 混凝土所需水泥、砂石骨料、粉煤灰、外加剂、水等原材料质量检验按 SL 677 执行。4.3 混凝土配合比4.3.1 模袋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强度、施工条件、原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机具进行配制,按 SL 352 进行试验确定,其选用除满足强度、抗冻等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混凝土应具备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和泵送性。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 1

13、60mm。2 水胶比宜采用 0.500.55,如寒冷地区有抗冻要求, 经试验验证可适量降低;3 混凝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应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要求,且不低于 300kg/m3;4 混凝土掺用粉煤灰应由试验确定。掺和料应选用级及以上粉煤灰,掺用比例不应大于胶凝材料的 15%;5 混凝土应按 DL/T 5100 要求选择掺用外加剂;66 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选用中砂,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其最大粒径应符合表 4.3.1 的要求,且适应泵送管径对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要求。表 4.3.1 模袋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模袋混凝土厚度( mm) 骨料最大粒径( mm)150250 2025

14、0 404.3.2 水下模袋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宜提高一个混凝土强度等级。4.4 生产性试验4.4.1 模袋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生产性工艺试验,按施工方案拟定的施工工艺验证模袋混凝土施工的可行性。4.4.2 试验目的如下(但不限于):1 检查选定的拌和、运输、充灌、铺设机具的性能是否能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2 检查模袋铺设、模袋固定、模袋搭接、混凝土充填的质量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验证拟定的充灌次序是否满足实际施工要求;3 验证泵灌速度、泵灌压力等试验参数,确定模袋预留收缩量、上下层的扣带间距等技术指标;4 按拟定方案验证水上水下工程施工安全,杜绝一切安全隐患。4.4.3 生产试验选择部位

15、和时间应具有代表性,潮汐、水下流速能反映施工现场条件。试验范围应能充分反应搭接或缝接质量。4.4.4 试验过程应详细记录,质量检测结果应全面,水下混凝土灌注宜进行水下质量摄像检查。75 基础面处理5.1 一般规定5.1.1 基础面处理包括水上、水下坡面和平台、坡脚的表层清理及其坑、洞、槽、台阶、软弱地基等的处理。5.1.2 原始基础面上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以及其它障碍物应清理干净,清理范围应超出基础面设计边线以外 50cm。5.1.3 基础面处理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5.1.4 基础面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报验,验收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应做好基础面的保护,复工前应再检验,必要

16、时须重新清理。5.2 水上基础面5.2.1 水上基础面施工应符合 SL 260 要求。5.2.2 整坡后基础面坡比应符合设计要求。5.2.3 找平修整后的坡面应坚实、平顺、无明显凸凹、无杂物。坡面最大岗洼凸凹应不大于 10cm。5.3 水下基础面5.3.1 水下坡面应以“突出部位削坡,凹坑部位回填”的原则进行修整,确保基础面平顺过渡,无突变。5.3.2 水下边坡整理时,严禁超挖,坡面草皮等杂物及易损伤模袋布的硬物,必须清除。亏坡部位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分层压实,严禁贴坡回填。不易填筑的部位,可用编织袋装碎石或散抛块石,垒成设计坡面。5.3.3 水下淤泥质软基础面,可根据现场条件采取清除、土工合

17、成材料加筋垫层、通长管袋垫层、抛石挤淤、填砂挤淤、铺设塑料排水板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岸坡整体稳定。5.3.4 陡坡河岸和坡脚砂石流失形成的冲坑基础面,应先抛填块石或宾格石笼进行镇脚找坡,之后铺填袋装砂石找平层。找平层应大体平顺,可利用潜水员进行检查。86 模袋加工和铺设6.1 一般规定6.1.1 模袋加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土工织物的幅面、现场制作条件、施工条件和现场地形等进行深化设计,确定模袋制作的尺寸,并应预留收缩量,收缩量宜通过试验确定。6.1.2 模袋上下层的扣带间距应经现场试验确定,采用 20cm20cm 为宜;系绳长度按照设计厚度绑扎。6.1.3 模袋铺设必须在边坡修整和基

18、础面处理验收合格后进行。6.1.4 模袋铺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灌注。6.2 模袋加工6.2.1 未经检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土工合成材料不得用于模袋加工,有个别轻微缺陷的土工合成材料应在加工前完成修补。6.2.2 模袋按其平面尺寸分为标准型和异型两种,标准型模袋的加工尺寸宜按设计坡长(宽度)分段(长度)加工,异型模袋的尺寸可根据地形测量的结果进行加工。6.2.3 单幅模袋布在堤坝横断面方向上应整块制作加工,不准搭接或缝接,在堤坝轴线(纵向)方向拼接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拼缝强度不低于原织物强度的 60%。6.2.4 每幅模袋设不少于 2 个充灌口,每个充灌口充灌面积不宜大于 20m2,一般在平

19、台靠斜坡边和斜坡上各设 1 个。每个充灌口应缝制一只袖口,袖口与配套充灌管路应能可靠连接。充灌口位置、间距、袖口长、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6.2.5 成品土工模袋应妥善存放,运输、装卸过程中严防机械损伤,运至现场的模袋在铺设前,应采用遮光材料加以覆盖以防止紫外线的损害。6.3 模袋铺设6.3.1 模袋铺设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充分了解当地气象、水文地质情况,施工宜避开主汛期和高潮位时段,减少高水位、高流速对模袋铺设质量的影响;2 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工程测量定位放样,放样内容应包括坡肩线、坡脚线和坡面边线。3 应配置足够数量的固定桩、紧线器或手动葫芦,用以调整模袋上、下位置并固定模袋。4

20、 运入施工现场的模袋检查合格,方准使用。对运输过程中造成穿孔、撕(割)裂的,应进行修补。5 基础面验收合格,验收资料齐全。96.3.2 模袋铺设施工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袋铺设应按先上游后下游、先深水后浅水、先标准断面后异形断面的次序进行;2 模袋铺展应采用机械与人工结合,在浅水区(水深 1.5m 内)或旱地用人工铺展;在水深超过 1.5m 的水区以驳船或浮动平台机械铺设为主,由潜水员配合作业;3 模袋铺设时应将缝制好的模袋卷按单元顺序置于定位桩外侧,通过拉紧装置与定位桩可靠相连;4 铺设模袋时,应充分考虑收缩余量,保证相邻模袋充分搭接、准确覆盖;5 铺展模袋时,应采取措施,固定模袋;6

21、相邻模袋应用双股线缝接紧密。接缝处底部铺设的反滤布不小于 1m,与模袋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50cm,并应顺直平整;7 模袋铺设后应拉紧上缘固定绳索,并及时充填混凝土。107 混凝土灌注7.1 一般规定7.1.1 灌注施工应根据批复的施工方案,结合水文、地质、气象、潮汐、航运等因素及时有效调整施工作业措施。7.1.2 水下施工深度超过 2m,应配备潜水员控制水下混凝土灌注和铺设质量。7.1.3 气温低于 4时,不应进行混凝土作业。7.1.4 流速超过 1.5m/s,不允许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7.1.5 灌注施工中应由专人现场调度,各施工作业点间应通讯顺畅,协作有序。7.1.6 灌注作业应遵守

22、水上交通、航道管理、海事管理相关规定。7.2 混凝土拌和、运输7.2.1 混凝土拌和按 SL 677 相关条款执行。7.2.1 模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性能应符合 JG/T 5094 的要求。7.2.3 泵送距离应符合 SL/T 225 要求,泵送管道布设除应符合 JGJ/T 10 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路应按输送距离最短、输送弯头最少的原则进行布置; 2 水下管道应采用软管,陆上管道应密封良好;3 泵送管径选用应满足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要求。7.3 混凝土灌注充填7.3.1 混凝土灌注充填前应完成下列各项施工准备。1 模袋铺设工序经检验并验收合格;2 已完成混凝土灌注充填生产性试验,试验

23、参数及结论经验证可满足设计要求;3 拌和、运输、泵送设备经调试运行,工况满足施工要求;4 各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7.3.2 管道接入和封扎应满足下列要求。1 灌口与泵管接入和封扎应绑扎牢固;3 灌口内浇筑管道插入深度不宜低于 10cm;4 当泵管垂直插入充填口内时,应在泵管口设置减冲挡板;5 在灌满撤管后应立即封扎。7.3.3 模袋混凝土应按先深水后浅水、先标准断面后异形断面的次序,由已充填的相邻模袋开始,沿自下而上,依次充填。顺水流方向宜采用先上游后下游的施工顺序开展。7.3.4 充填宜采用低流量泵灌,泵灌速度宜为 10m3/h,泵灌压力宜为 0.2Mpa0.3Mpa。7.3.5 充灌次序

24、依据工艺试验及现场实际充灌情况进行调整,应密切观察灌口充填范围内11的饱满度,近饱满时,可暂停 5min10min,待模袋中水分和空气析出后,再充填至饱满。7.3.6 如因故中断充灌,混凝土的间歇应小于初凝时间,并符合 SL 677 规范要求。7.3.7 遇模袋内混凝土流动不畅,无法到达预定部位,或需找平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可采用人工由上向下踩压混凝土处理,严禁向模袋内注水。7.3.8 混凝土充灌中如出现管道堵塞、模袋鼓胀、鼓包现象时,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剔除超径粗骨料、控制充灌压力、加强人工压踩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并预防,不得随意加压充灌。7.3.9 水上模袋在充灌前应充分湿润,充灌后应立即将

25、表面附着灰渣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强度小于 3.5MPa 前不得有人员踩踏和物体堆压。7.3.10 有排渗要求时,应预先铺设反滤层和排水管,排水管在施工前后应贯通,无堵塞。7.3.11 边界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但不得早于边界处模袋混凝土浇筑完成 14 天。7.4 养护7.4.1 水上模袋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养护:1 模袋混凝土表面应在浇筑完毕后根据气温、风速、湿度等环境因素及时进行养护;2 混凝土养护应连续进行,养护期内应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3 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28 天。7.4.2 模袋混凝土养护应由专人负责,并应作好养护记录。128 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8.

26、1 一般规定8.1.1 质量检验应符合 SL 176 要求。8.1.2 检测方法、数据修约原则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质量检测记录应妥善保存,严禁涂改或自行销毁。8.2 项目划分8.2.1 模袋混凝土工程项目划分应符合 SL176 的相关规定。8.2.2 单元工程宜按下列原则划分:1 划分界限宜设在模袋混凝土拼接或搭接处,单元工程长度宜在 20m30m 之间;2 同一分部工程中各单元工程的工程量(或投资)不宜相差太大;3 永久性水下模袋混凝土工程,应确定为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8.2.3 模袋混凝土单元工程应划分为基础面、模袋制作及铺设、混凝土灌注(含养护)、外观质量检查 4 个工序,其中

27、模袋制作及铺设、混凝土灌注为主要工序。8.3 基础面质量检验8.3.1 水上基础面质量检查参照 SL260 执行,水下基础面质量检验应辅以水下测量或潜水员检查。8.3.2 基础面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见表 8.3.2。表 8.3.2 基础面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项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1 水上表土清理基础表层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障碍物已全部清除2 不良土质处理水上淤泥、腐殖质土全部清除。水下深层软基础面处理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3 基础面回填水上基础面坑、沟、槽、台阶和水下亏坡等回填处理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查阅施工记录,取样试验等, 主控项目4 平整度水上不大于 100m

28、m水下不大于 150mm观察、查阅施工记录、量测, 10 至 20 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每一层检查 3至 5 个点。13表 8.3.2 基础面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续)项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水上 -10 mm+10 mm1基底高程 水下 -20 mm+20 mm陆上 -10 mm+10 mm2平台高程 水下 -20 mm+20 mm3 基底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超出设计边线 50cm4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要求陆上 50mm一般项目5轴线偏移 水下 100mm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记录, 10 至 20 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 3 至 5 个点。8.4 模袋制作及铺设质量检验

29、8.4.1 模袋制作及铺设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符合本规范第 5.2 和 5.3 节要求。8.4.2 模袋制作及铺设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见表 8.4.2。表 8.4.2 模袋制作及铺设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项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1 制作及连接模袋沿横断面方向整块制作加工,纵断面方向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部2 固定及安装模袋固定、定位桩位置和间距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模袋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观察、量测、查阅施工记录 全部主控项目3 铺设表面模袋与基础面贴合紧密,平整、无褶皱,且松紧适度观察、量测、查阅施工记录 全部长度 不少于设计长度的 105%一般项目 1 模袋

30、规格尺寸宽度 不少于设计宽度的 107%量测每幅模袋每项检测数量不少于 2 点14表 8.4.2 模袋制作及铺设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续)项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直径 允许偏差30mm间距 允许偏差50mm2 充灌口设置袖长 允许偏差30mm量测每幅模袋每项检测数量不少于 2 点3 铺设边线 允许偏差20mm观察、量测、查阅施工记录4上下端(坡肩、坡脚)预留余量 允许偏差30 mm观察、量测、查阅施工记录每幅模袋每项检测数量不少于 3 点一般项目5 接缝与下垫土工织 物搭接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且每一侧不小于 50cm 观察、量测、 每缝上、中、下各 1 处8.5 混凝土灌注质

31、量检验8.5.1 施工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拌和及拌合物质量检验按 SL 677 执行。8.5.2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与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制备执行 JTS 257 要求;2 模袋混凝土 28d 龄期抗压强度试件检测数量按每班次、每 100m3 成型一组取样,不足 100m3 时取样一组。3 模袋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执行 SL 176 的要求和规定。4 有要求时可钻芯取样检测复核混凝土强度。混凝土芯样钻取、加工和试验按相关标准执行。钻芯检测强度应做为复核结果,不宜与常规试件一同统计评定。8.5.3 模袋混凝土有抗冻、抗渗性能要求的,其检测按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执行,主

32、要施工部位季取样检测试件不应少于 2 组。8.5.4 水上模袋混凝土厚度检验与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厚度检测应在泵灌完成后立即采用探针和钢尺进行。2 厚度检测应根据模袋结构,在 1m2区域表面,于凸凹处同比例取测点 12 个,取算术平均值做为测点厚度检测值。8.5.5 灌注前应按设计模袋规格计算每幅理论充灌混凝土量,实际灌注混凝土量与计算量的偏差值宜控制在-5%+8%之间。8.5.6 验收前应进行水下模袋施工整体效果检查,检查方法应符合合同约定和设计要求,可采用水下无人探测系统,辅以水声定位系统和声纳扫描系统对水下模袋铺设区域、充盈饱满情况和水下模袋搭接等现状提供声像资料。8.5.7 混凝土

33、灌注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见表 8.5.7。15表 8.5.7 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项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1 灌注次序 符合规范、工艺试验要求 观察 全数2 灌注速度和压力采用低流量泵灌,泵灌速度和泵灌压力符合规范、工艺试验要求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部3 灌注连续性要求每幅模袋均一次性连续完成充灌,或中断间歇符合规范要求 观察、查阅施工记录 全部4 混凝土养护水上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连续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 观察 全部主控项目5 排水孔反滤层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 每 10 孔检查 1 孔1 充灌量 设计计算混凝土量-5%+8% 检查 全部2 充填灌口施工灌口设置、接入和封

34、扎方法符合规范要求 观察 全部3 混凝土厚度 设计混凝土厚度5% 量测 每 50m2检测 1 点搭接 不小于设计值4 相邻块现场拼接拼接 缝宽2cm量测 逐缝检查,每缝 不少于 3 点一般项目5 排水孔设置连续贯通,孔径、孔距、允许偏差为5%设计值 量测 每 10 孔检查 1 孔8.6 外观质量检查8.6.1 模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当表面发生裂缝、隆起、鼓胀、沉陷、破损等质量问题时,应按批准的缺陷处理措施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8.6.2 模袋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可在缺陷消除处理完成后进行。8.6.3 外观质量检查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见表 8.6.3。表 8.6.3 外观质量检查施工

35、质量检验标准项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1 形体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 钢尺测量 抽查 15%2表面饱满度袋体表面呈有规则凹凸状,大面积凸出部分未出现明显不饱满现象 观察 全部3 表面洁净水上部分袋体表面清洁,无灰渣等附着物 观察 全部主控项目4隆起、沉陷、破损不允许,应修复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 全部16表 8.6.3 外观质量检查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续)项类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1水上平整度 允许偏差10mm使用 2m 靠尺或专用工具检查外露面每 10m2检查 1 点一般项目 2 缺陷处理按批准的缺陷处理措施处理,处理后满足要求 观察 全部8

36、.7 质量评定8.7.1 模袋混凝土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按 SL 176 执行。8.7.2 模袋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依据 SL 632 及本标准 8.3.2、8.4.2、8.5.7、8.6.3的规定执行,评定表见附录 C。17附录 A 模袋混凝土厚度计算 模袋混凝土厚度的确定,可分别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取其最大值。 A.1.1 抗漂浮所需厚度按下式计算:(A.1.1)2310.7wrcLmCH式中:计算厚度,m;面板系数,大块混凝土护面, =1.0,护面上有滤水点, =1.5;C C计算波浪高度, m;wH计算波浪长度,m;L斜坡坡率;混凝土或砂浆容重,kN/m 3;c水

37、容重,kN/m 3。wA.1.2 抗冰推力所需厚度按下式计算: (A.1.2)21121scptFmfHCm式中:计算厚度,m;计算水平冰推力,初设建议按照 SL 744 中的规定取值;p冰层厚度,m;t斜坡坡率;安全系数,一般可取 3.0;sF冰层以上护面垂直高度,m ;1H模袋混凝土水上部分与坡面间粘聚力,kN/m 2;C混凝土或砂浆容重,kN/m 3;c模袋混凝土水上部分与坡面间摩擦系数。1f18附录 B 模袋混凝土护坡抗滑稳定计算B.1.1 模袋混凝土护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B.1.1)32cosins cLFf式中: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根据边坡的建筑物级别确定;sF模袋混凝

38、土斜坡段长度,m;2L模袋混凝土底部水平段长度,m;3坡角, o;模袋混凝土与坡面间摩擦系数,应由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初设阶段可取csf0.5。19附录 C 模袋混凝土质量评定表工程表 C-1 模袋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 工序编号 工序质量验收评定等级1 基础面施工2 模袋制作及铺设3 混凝土灌注4 外观质量检查施工单位自评意见各工序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工序占_%,且主要工序达到_ 等级,单元工程试块质量检验合格,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2012 的要求。单元工程质量等级

39、评定为:_ 。(签字,加盖公章) 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各工序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工序占_%,且主要工序达到_等级,单元工程试块质量检验合格,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2012 的要求。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_ 。(签字,加盖公章) 年 月 日注 1:本表所填“单元工程量”不作为施工单位工程量结算计量的依据。20工程表 C-2 基础面施工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1 水上表土清理 基础表层树根、杂草、

40、垃圾、废渣等障碍物已全部清除2 不良土质处理水上淤泥、腐殖质土全部清除。水下深层软基础面处理符合设计要求3 基础面回填水上基础面坑、沟、槽、台阶和水下亏坡等回填处理符合设计要求主控项目4 平整度 水上不大于 100mm水下不大于 150mm水上 -10 mm+10 mm1基底高程 水下 -20 mm+20 mm陆上 -10 mm+10 mm2平台高程 水下 -20 mm+20 mm3 基底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超出设计边线50cm4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要求陆上 50mm一般项目5轴线偏移 水下 100mm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

41、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 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公章) 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21工程表 C-3 模袋制作及铺设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1 制作及连接模袋沿横断面方向整块制作加工,纵断面方向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42、2 固定及安装模袋固定、定位桩位置和间距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模袋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主控项目3 模袋铺设表面 模袋与基础面贴合紧密,平整、无褶皱,且松紧适度长度 不少于设计长度的 105%1模袋规格尺寸 宽度 不少于设计宽度的 107%直径 允许偏差30mm间距 允许偏差50mm2充灌口设置袖长 允许偏差30mm3 铺设边线 允许偏差20mm4 上下端(坡肩、坡脚)预留余量 允许偏差30 mm一般项目5 接缝与下垫土工织物搭接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且每一侧不小于 50cm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

43、2 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公章) 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22工程表 C-4 混凝土灌注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1 灌注次序 符合规范、工艺试验要求2 灌注速度和压力 采用低流量泵灌,泵灌速度和泵灌压力符合规范、工艺试验要求3

44、 灌注连续性要求 每幅模袋均一次性连续完成充灌,或中断间歇符合规范要求4 混凝土养护 水上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连续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主控项目5 排水孔反滤层 符合设计要求1 充灌量 设计计算混凝土量-5%+8%2 充填灌口施工 灌口设置、接入和封扎方法符合规范要求3 混凝土厚度 设计混凝土厚度5%搭接 不小于设计值4相邻块现场拼接 拼接 缝宽2cm一般项目5 排水孔设置 连续贯通,孔径、孔距、允许偏差为5%设计值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

45、公章) 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23工程表 C-5 外观质量检测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 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 合格数 合格率1 形体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2 表面饱满度袋体表面呈有规则凹凸状,大面积凸出部分未出现明显不饱满现象3 表面洁净 水上部分袋体表面清洁,无灰渣等附着物主控

46、项目4 隆起、沉陷、破损 不允许,应修复使其符合设计要求1 水上平整度 允许偏差10mm一般项目 2 缺陷处理按批准的缺陷处理措施处理,处理后满足要求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 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公章) 年 月 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全部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均不小于_%,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各项报验资料_SL 6322012 的要求。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_。(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24标准用词说明标准用词 严 格 程 度必

47、须严禁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应不应、不得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宜不宜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可 有选择,在一定条件可以这样做25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团体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模袋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T/CWEA XX-201X条 文 说 明26目 次1 总则 273 模袋混凝土设计 283.1 一般规定 283.2 适用条件 .283.3 厚度计算及稳定分析 .283.4 排水设计 .284 施工准备 294.1 一般规定 .294.2 原材料 .304.3 混凝土配合比 .304.4 生产性试验 .305. 基础面处理 .305.1 一般规定 .305.2 水上基础面 .315.3 水下基础面 .316 模袋加工和铺设 316.1 一般规定 .316.2 模袋加工 .316.3 模袋铺设 .327 混凝土灌注 327.1 一般规定 .327.2 混凝土拌和、运输 .337.3 混凝土灌注充填 .338 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 358.5 混凝土灌注质量检验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