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教学背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强调学生的情感生成和心理的需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动态生成,强调留给学生的自主发展空间。基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所以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为主形式,强化过程的体验与能力的生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紧扣三维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二、教材地位及意图分析酸碱中和反应是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的发展和延伸,也是贯穿酸碱盐知识的一个重要纽带。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不但引出了盐的概念,为十一单元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本课题中教材首
2、先安排了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的同时,有效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再利用直观的图像进行微观分析,建立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也使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水到渠成。最后,教材安排了几个方面的运用,让学生在熟悉中和反应的同时,加深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建立了世界的“物质观” ,树立了爱护环境和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二)过程与方法1 学会借助其它物品,如酸碱指示剂等判断酸碱中和反应发生的探究方法。2.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
3、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4.培养运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以及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2.通过视频新闻的赏析,以及中和反应的广泛运用的了解,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3.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四、教学重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五、教学难点:1、运用实验
4、的方法进行中和反应的探究。 2、利用中和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六、课 型:新课七、课时分配: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学案、巩固案;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实验探究计划及相关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准备(小试管、滴管、酒精灯、硬质试管、Ca(OH) 2溶液、稀 H2SO4、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火柴、大烧杯(盛放废液) 。 )2、学生准备:结合学案,预习课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相关实验设计的探讨和定方案。九、教学策略与方法1.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掌握有关中和反应的知识。2.利用图像和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化解难点,使中和反应的实质变得直观、明了。3.利用好课本现有内容和资源
5、,以及其它生活资源,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和事件,通过学生的亲生体验来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活动 1: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视频欣赏播放视频新闻: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车与一小车追尾,大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1、视频中提到了哪两种物质?分别属量浓硫酸流入下水道,向山下水库流去,情况十分危急,政府相关部门紧急抢险。于物质的哪种类别?2、加入的熟石灰是否真的与硫酸发生了反应?发生了怎样的反应?3、如果你是政府分析员,你如何证明河水中硫酸已经被彻底清除?4、熟石灰是否是越多越好?如何才能把握其用量?提出要求,组织分组讨论。 针对问题,
6、分组讨论,并将意见和证据进行对应归类整理。活动 2:实验探究:酸与碱是否发生了反应?提出问题:1.如果你是政府分析员,你如何证明河水中硫酸已经被彻底清除?2.在浓硫酸泄露的事故中,氢氧化钙的量是否越多越好?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用量?分组讨论,得出结论。(1)证明河水酸性已经消失即可。(2)为了有效地控制氢氧化钙的用量,可用指示剂来指示,如紫色石蕊试液。(3)加入物质与检测同步进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形成最佳实验方案。探讨各组实验方案,发生优点和缺点,取长而补短。形成最佳实验方案:指示剂判定法。提供实验方案和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和仪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提示:如表所示,取一试管,按照表中
7、药品添加的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要求:第一种药品 2ml,指示剂 1 滴,第二种药品由少到多,到过量,量逐渐加大。 )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论,判断反应是否发生,说明理由。小组所用药品及加入的先后顺序实验现象 结论1 稀 H2SO4、 Ca(OH)2溶 液2 稀 H2SO4、 石 蕊 溶 液 、Ca(OH)2溶 液3 稀 H2SO4、 酚 酞 溶 液 、Ca(OH)2溶 液4 稀 Ca(OH)2、 石 蕊溶 液 、 H2SO4溶 液5 稀 Ca(OH)2、 酚 酞溶 液 、 H2SO4溶 液6 稀 H2SO4、 Ca(OH)2溶 液 、 酚 酞 溶 液引导各组进行实验现象的展示,
8、以及实验结论的分析与讨论。了解指示剂在反应中的作用,明白探究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实验的一般方法。活动 3: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播放 flash 动画:氢氧化钙、稀硫酸在水中的离解、反应的微粒变化过程,以及反应生成物的探究。带着以下问题,欣赏动画:1.氢氧化钙、稀硫酸溶液中存在哪些粒子?2.在反应前后,哪些粒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改变?哪些粒子发生了变化?3.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物质?组织讨论,引导试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溶液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中和反应和盐的概念。 了解并识记中和反应的概念,学会判断盐的方法。活动 4:中和反应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和反应在生
9、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1)改良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排放的酸性或碱性废水(3)用于医疗,如治疗胃酸过多等(4)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洗涤、饮食等。观看课件,针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1)改良酸性土壤,应选用什么物质?为什么?改良碱性土壤呢?(2)处理硫酸厂的废水,应选用什么物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是如何治疗胃酸过多的?试写出化学方程式。(4)洗发时先用洗发素,再用护发素,你能说明其中的原理吗?活动 5:拓展与提高下列药品中,均能治疗胃酸过多症,试说明其反应原理,将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1)铁(2)碳酸钠溶液(3)碳酸钙(4)氢氧化铝(5)氢氧化镁试写出相关
10、的化学方程式,并展示在黑板上。试从化学方程式出发,分析各种药品的适用范围,以及对人身的影响活动 6:谈收获活动 7:作业布置附:(教后笔记)本节课是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再补充。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去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并从微观上进行再认识。所以在设计时,用了较多的探究实验来充实整个课堂。如氢氧化钙与稀硫酸的反应、在氢氧化钙或稀硫酸中加入不同的指示剂,以及先后顺序不同对实验的影响的探究等。利用 flash 动画将氢氧化钙与稀硫酸的反应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剖析,使反应过程形象化、直观化。使中和反应的实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变得简单而具备可操作性。再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应用的实例,强化中和反应的反应特点,同时突破了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难度。整节课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思考、讨论和实验探究,不但让学生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而且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整节课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