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北师版九年级下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 面有关俄国(苏联)的时间轴中,推翻沙皇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2有人说,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 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 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3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相比,不同之处是( ) 。A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B工人是革命的主力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D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斗争来源:学|科|
2、网41952 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 35 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B邮票发行的时间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5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列宁亲自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是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6.下图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1922 年苏俄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行71924 年,列宁逝
3、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C苏联 D俄罗斯8下表显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1928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项目 1928 年 1932 年 1937 年在欧洲所占位次 2 1在世界所占位次 5 3 2A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 “五年计划”的实施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9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哪些加盟共和国?( ) 。俄罗斯联邦 南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A BC D
4、10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1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排斥市场调节C权力高度集中 D民主法制健全122009 年,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90 周年,一批海外留学生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国旗下的宣誓”活动,他们将宣誓活动地点选在了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有关的( ) 。A伦敦 B柏林 C巴黎 D华盛顿13.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场景?来源:Zxxk.Com凡尔赛
5、和约签字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苏维埃会议 D国际联盟会议来源:学科网 ZXXK141922 年 2 月,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 表签署了九国公约 。关于该公约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C中国对外实行“门户开放 ” D取消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 。A宰割中国 B削弱英国C限制日本 D瓜分德国1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你根据下面钥匙上的文字,判断这把钥匙应是开哪把锁的?( ) 。171932 年,某政要指
6、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 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8毛毛听到同学们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他听到了国家干预经济、上世纪 30 年代、兴办公共工程、 “蓝鹰”运动等字眼,由此毛毛断定他们正在谈论 的话题应该是( ) 。A巴黎公社运动 B工业革命C罗斯福新政 D辛亥革命19罗斯福在一次著名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C以工代
7、赈,增加就业 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20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B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D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二、判断改错(本题 8 分)21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巴黎和会后所写的感想,请指出其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1919 年 1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同盟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大会,参加会议的有一千多名代表,但实际上会议被称为“三巨头”的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奥兰多所操纵,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利益转让给日本,从而激起了国内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
8、没有取得胜利,中国代表不得不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错误:_ 订正:_(2)错误:_ 订正:_(3)错误:_ 订正:_(4)错误:_ 订正: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2 题 10 分,第 23 题 10 分,共 20 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图 2 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试图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 2 和图 1 相比,欧洲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2)材
9、料一图 2 中哪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什么?(4 分)(3)材料二中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最主要的条约分别是哪一个?(4 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 路比较好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来源:Zxxk.Com请完成:(1)材料一中列宁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错在什么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纠正错误?(2 分)(2)材料二中邓小平同志所
10、说的“后来苏联的僵化模式”指的是什么?这一模式有什么弊端?(4 分)(3)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 (2 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 分)四、分析与探究(本题 12 分)24下列是历史兴趣小组收集整理的“大危机”和“新政”的材料,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图片中的历史】材料一 (1)图 1 反映了 19291933 年美 国社会的什么状况?图 2 水坝修建的目的是什么?(2 分)【材料中的历史】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见下图)材料三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广播讲话中,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
11、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 世纪的学校” ;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 ;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 。(2)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NEW DEAL”的中心措施,并概括“NEW DEAL”实施的重大意义。 (4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比较奥巴马“经济振兴”计划和材料二中“NEW DEAL”的相似之处。与材料二中“NEW DEAL ”相比,该计划有何新特点?(4 分)【感悟中的历史】(4)结合图片和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 (2 分)参考答案1 解析: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
1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答案:A2解析:1921 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所以,出现了 1922 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答案:B3解析: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4解析:十月革命爆发于 1917 年,苏联成立于 1922 年。正确的国家称谓应是“俄国”,所以“苏联十月革命”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A5解析: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故 C 项叙述不正确。答案:C6.解析:从图片下的注释“1922 年” “苏俄” “粮食税”判断,图片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C7解析:俄国
13、在不同时期的国名称呼为:1917 年二月革命前,称沙皇俄国;1917 年十月革命至 1922 年,称苏维 埃俄国; 19221991 年底,称苏联;1991 年底苏联解体,称俄罗斯。1924 年,国名应为苏联,选 C 项。答案:C8解析:1928 年和 1932 年苏联分别实施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答案:B9解析:1922 年底,俄罗斯联邦、南高 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4 个独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苏联。答案:D10解析:1936 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起来。答案
14、:D11解析:D 项的叙述不正确, A、B 两项是经济上的弊端。从题干中的关键词“政治上”判断,只有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12解析:与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直接有关的是 1919 年巴黎和会的召开。答案:C13. 解析:1919 年 1 月,巴黎和会召开。1919 年 6 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该图反映的正是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签字的场景。答案:A14解析:九国公约没有取消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故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15解析:凡尔赛和约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九国公约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答案:A16 解析:根据德莱塞的作品是美国的悲剧判断,正确答案是 A
15、项。答案:A17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1932 年”判断,当时世界正处在经济危机期间,故 B 项符合题意。答案:B18解析:从题干中的内容分析,他们谈论的话题是罗斯福新政。答案:C19解析:D 项表述最全面, A、B、C 三项是其具体表现。答案:D20解析: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只能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不能根除经济危机。答案:B21参考答案:(1)错误:同盟国,订正:协约国;(2)错误:奥兰多,订正:威尔逊;(3)错误:没有取得胜利,订正:取得初步胜利;(4)错误:不得不,订正:拒绝(或没有) 。来源:学科网
16、ZXXK22参考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2)苏俄(联) 。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 凡尔赛和约 九国公约 。23参考答案:(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施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政治上,个人独裁统治;经济上,把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 总值持续增长。(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4参考答案:(1)状况:美国工人大批失业,生活困苦。目的: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2)措施: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意义:“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3)相似之处: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加大政府投资,兴建公共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新特点: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来摆脱危机;注意节能与环保。(4)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善于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有用的经验,古为今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