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5949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设计(鲁教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 一 科目历史 课时教学设计第 9 周 2 课时 总第 18 课时 10 月 14 日课 题 第 18 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 型 新授课备课组 历史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方法等)1知识与能力简述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和它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认识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秦始皇兵马俑。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司马迁生平事迹的介绍,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你从中受到那些启发和教育” ,小组代表发言交流,以培养自主学习

2、和口头表达能力,运用学生评议和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秦陵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感受秦始皇兵马俑所展现的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重点: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方法 五步尝试教学法教 学 过 程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我们在前面主要讲述了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科技方面的内容。那么秦汉时期最为典

3、型的文化成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8 课。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佛教传入:发源地:_时间:_教义:_。传播之因_。影响_。道教的兴起:地点:_时间:_创始人:_。教义:_传播之因_。影响_。(二) 、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评价:_生活时代:_。他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优秀的史书?A 汉武帝时候,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B 他出身于史官家庭,父亲司马谈就是有名的史学家,因此从小有较好的学习环境,这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有一定影响。C 统一的国家也需要一部记录从远古到汉代社会发展的史书。2、 史记:内容:_

4、。体裁:_。地位(成就、特点):_,_ 。(三) 、秦兵马俑 出土地点:_。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_3、地位:_。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佛教和道教为什么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佛教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的思想,起到麻痹人们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因此,这俩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一、选择题 1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2我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是( )A春秋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宋书3我国洛

5、阳有一座著名的白马寺,它属于( )A佛教寺院 B道教观 C基督教堂 D清真教堂4道教兴起于 ( )A春秋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5中学生甲和乙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开展了历史考察,他俩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6下列属于佛教教义的是( )A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B修身养性,可以得道成仙C “天降灾难” “人死变鬼” D天人之间息息相关,皇帝代表天意统治人间7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下列图片中最能将 China 与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雕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

6、)A B C D8下列事物有着明显道教烙印的是( )“大千世界、清规戒律、天花乱坠”等成语的产生 西游记中树立的玉皇大帝形象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世界闻名的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雕塑艺术及各地随处可见的塔寺建筑等A B C D9佛教、道教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佛教信仰来世,道教注重今生C佛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而道教则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工具D佛教、道教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在陕西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 )A秦始皇的陪葬奴隶 B被活埋于地下的秦朝士兵C用石头雕刻的神态逼真的艺术群像D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的、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

7、的泥塑11佛教传入中国后,尽管影响很大,却没有占统治地位,主要是因为( )A教义不符合中国国情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固C民间兴起的道教抵制D范缜等无神论思想家的批判(答案:1A 2B 3A 4D 5A 6A 7A 8B 9C 10D 11B)二、材料解析题1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鲁迅请回答:这是鲁迅先生对哪部书的评价?该书的作者是谁?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赞誉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尝试自结、引导拓展采用多媒体分步显示图表,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小结。造纸术 数学

8、 地理 医学 宗教 史学 雕塑 思想秦 西汉 东汉 随 堂 检 测(一) 、选择题 1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 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道教之所以被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它( )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D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3 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 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 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4 史记叙述了( ) A从西周到春

9、秋的历史 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5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 A 史记 B.汉书 C 后汉书 D 资治通鉴6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8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A 春秋时期 B、秦朝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9下列说法中属于道教精神的是:( )A、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长生不老。B、人的肉体是要死亡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C、灵魂能够转生来世。D、今生

10、忍受一切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10、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A、 春秋 B、 资治通鉴 C、 汉书 D、 史记11. 为麻醉人民,统治者欢迎与扶持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下列教义中的哪一点 ( )A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转生来世B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C修身养性,得道成仙D修炼方术,炼制丹药12. 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 )A西汉 B战国 C东汉 D唐朝(答案:1C 2B 3B 4B 5、A 6、B 7、D 8.C 9.A 10.D 11.B 12.C)(二) 、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人

11、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回答:这是什么时候谁的名言?(司马迁)作者写过什么书?(史记 )该书有何成就(地位、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阅读材料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由于触怒了汉武帝,遭受“腐刑” ,获赦出狱后,仍旧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请回答:(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书”指的是什么书? (2)简单

12、介绍这部“书”的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一生敬业的可贵品质;一丝不苟、刻苦努力的精神;身处逆境而坚忍不拔的毅力;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等)3、阅读材料:秦始皇陵墓里有骑、步兵俑七千多件,陶马六百余匹,战车一万多辆。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态而且都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是什么? (秦兵马俑)他们为什么都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秦朝的强大国势。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叛乱,使其不敢谋反,破坏统一。 )教 学 反 思板 书 设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