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的组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45628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的组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的组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的组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的组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的组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 学 设 计题 目 3.2分子和原子 总课时 2学 校 教 者 九年组 年 级 九年级 学 科 化学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0 年月 日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虽然是老学生了,但是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他们都还是新的孩子,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学习,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很期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2、)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 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2)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得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2)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重点 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课准备前医用酒精、胶头滴管

3、、浓氨水、酚酞多媒体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组教1 分钟新课分子的真实存在15 分钟师生互相问好。第一部分:分子的真实存在【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播放动画 1】无数的球状的微小粒子从一束鲜花中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的小女孩的鼻孔处,小女孩发出声音:好香

4、啊!演示】一小堆糖,用药匙先取出一点,再一分为二,再分面四分之一想一想,最后分成了什么?【讲解】糖就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粒子构成的。很多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粒子分子构成的。【提问】你能解释为什么酒清挥发了吗?你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花的香味吗?【板书】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指导阅读】教材 P47 第一、二自然段【组织讨论】为什么水会减少?2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拓展】请猜想一下,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提问】这说明了什么?【过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借助先进仪器不仅能看到,而且我们还能移动它们。【指导观察】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5、【板书】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等。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室规则,初步认识实验规范。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分子的基本性质15 分钟第二部分:分子的基本性质【指导阅读】“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段话。【提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知识介绍】苯分子放大的倍数。【动画 2】水分子的小黑点与乒乓球比较,渐渐变大,变成乒乓球和地球模样【板书】分子很小【过渡】从品红的扩

6、散,我们猜想分子是在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演示】取一只试管,倒入 2 毫升氨水,滴 2 滴酚酞试液。【提问】有什么现象?【提出问题】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提供实验仪器】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等。【提出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板书】分子的运动。【引导分析】方案一,烧杯 A 与烧杯 B 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巡回引导】肯定学生的发言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提

7、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如果改变温度会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做实验时不仅要仔细观察,而且要能用流利的语言来表达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学生的发言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教 学 流 程分课时环 节与时间 师 生 活 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第一课时迁移应用13 分钟小结1 分钟投影】课堂训练一:设疑】物质为什么有固(s)、液(l)、气(g)三态的变化?【演示实验】两个集气瓶中

8、分别盛放 O2 和 NO2 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璃片后,观察发生的现象.【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追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板书】分子间有间隔【播放动画 3】分子间隔和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NO2 分子向上运动,O2 分子向下运动,最后趋向颜色一致【提出问题】我们能够把分子间的间隔直观地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汇总)1.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混合。2.一定量酒精与水混合。3.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4.一定量汽油与植物油混合等等。学生分组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组织讨论】评价实验方案是否能够成功,是否可行。【提问】本实验探究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演示实验】用分子间隔演示仪做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水预先染色,现象更明显。)第三部分: 迁移应用【组织讨论】1.为什么一滴酒精滴在纸上,过一会儿就消失了?2.手上消失得快,还是纸上消失得快?为什么?3.从体积上来说,112 吗?为什么?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固、液、气三态转化。【投影】课堂训练二【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利用化学语言来描述水。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