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和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从 年起, 、 、 、 等,高举“ ”和“ ”两面大旗,以 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前期: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后期:大力宣传 ,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3、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
2、的 运动。4、新文化运动作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 和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课堂研讨1、阅读本节前的小字内容,说说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2、代表人物: 陈独秀:创办 ,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 ”的口号。胡适:发表 ,提出文学改良“八不主义”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1918 年,发表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从陈独秀、胡适等人身上体会出了哪些精神?三、延伸拓展阅读下列材料:1、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1)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2)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3)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
3、是(4)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2、得出结论: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你能从中得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B C D2、新文化运动的率先倡导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3、鲁迅作品孔乙己中描写人们取笑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这时社会上已兴起了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运动,最早提出这一口号的是( ) A.鲁迅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4、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 民主
4、,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维新A. B. C. D.5、下列对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 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 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 压 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二: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 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 义的方法。 他们对于现 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 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是什么?结合材料二说说这场运动有哪些局限性? 第 9 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一、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