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课 科举制的创立 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下)(30 分钟)1、(2013山西) 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军机处A. B. C. D.2、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3、殿试开创于( )。A隋炀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4、在科举考试中,参加殿试而获得第一名的称( )A进士 B榜眼 C探花 D状元5、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 ”
2、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 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6、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A唐朝末年 B明朝 C清初 D清朝末年7、(2013珠海)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B.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D.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君权统治8、 (2014天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
3、二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 材料一中的“前代”是指哪个朝代?此时“取士”用什么制度?上述这种考试制度是什么时候正式实行的?(2) 在此制度之前,官员选拔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 列举唐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个帝王。(4) 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唐太宗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对这一制度得出不同结论?(5) 随着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秦朝建立皇帝制
4、度,并创建三公九卿制,这一制度为后来王朝树立了榜样;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唐宋元明清各朝都利用科举制选拔人才,指导清末废除科举制为止。故选。2、 【答案】B【解析】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选 B。3、 【答案】D【解析】唐玄宗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即为殿试。故选 D。4、 【答案】D【解析】殿试后分为“三甲” ,一甲赐“进士及第” ,只取前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 ,若干名,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答案为 D。5、 【答案】D【解析】科举制度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
5、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打破了世族门阀对权力的垄断。答案为 D。6、 【答案】D【解析】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废除科举。答案为 D。7、 【答案】B【解析】题中强调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选项 A和 D属于政治影响,C 不是积极影响,故选 B。8、 【解析】 (1)隋朝;科举制度;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实行。(2)门第的高低。(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4)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吸纳人才,巩固了政权;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攻读书经,不求实际学问,败坏了人才,严重危害社会的发展。(5)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如有助于改变单纯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记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