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7 课 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学导航】1、阅读课本(P44)思考,辛亥革命后,为什么还会出现袁世凯卖国称帝的闹剧?2、在课本中标识新文化运动(主要目标、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前期主要内容、后期主要内容) ,完成下表,并牢记之:兴起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思想:前期文化:内容后期性质:意义:3、阅读课本(P46)标识文学革命中两篇主要文章的名称、作者、主张,并背诵。4、在课本中(P47)标识狂人日记 (时间、发表刊物、作者、特点、地位等)并背诵。5、阅读课本(P47),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前
2、期的作用。6、在课本中(P47、48)标识,新文化运动后期,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与著作。【知识梳理】1、背景:封建复古思想泛滥 2、兴起标志: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从 1916 年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3、主要内容:(1)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民主,是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反对封建 专制和军阀独裁。提倡科学,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运用科学法则,反对迷信和盲从。 ) (2)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 年初,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1917 年 2 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开始了文学革命。 ) (3)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9 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4、作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