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 解直角三角形(2)教学目标:分清仰角、俯角等概念的意义,准确把握这些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仰角、俯角、等位角等概念教学难点:解与此有关的问题教学过程:一、仰角、俯角的概念铅垂线 几个概念 1.铅垂线2.水平线仰角 3.视线俯角 4.仰角:视线在水平线的上方,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5.俯角:视线在水平线的下方,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练习:1.由 A 测得 B 的仰角为 36,由 B 去测 A 时的俯角为 .2.一棵树 AC 在地面上的影子 BC 为 10 米,在树影一端 B 测得树顶 A 的俯角为 45,则树高 米;若仰角为 60,树高 米.(精确到 1 米)二、应用例 1书 P8
2、0 例 3例 2.如图,线段 AB、CD 分别表示甲、乙两幢楼,ABCD,CDBD,从甲楼顶 A 测乙楼顶 C 的仰角 =30,已知甲楼高 15 米,两楼水平距离为 24 米,求乙楼高.解:Rt ACE 中,CE= =8 m,CD=CE+D 30tan24ttanBDAEE=CE+AB=(8 +15) (米)3答:乙楼高为(8 +15)米.三、引申提高:例 3.如图,为了测量顶部不能达到的建筑物 AB 的高度,现在地平面上取一点 C,用测量仪测得 A 点的仰角为 45,再向前进 20 米取一点 D,使点 D 在 BC 延长线上,此时测得A 的仰角为 30,已知测量仪的高为 1.5 米,求建筑物
3、 AB 的高度.解:在 RtAEG 中,EG= =AG,在 RtAFG 中,45cotAGFG= = AGEF=FEEG=( 1)AG=20,30cotA3AG= +11.5(米)1答:建筑物 AB 的高度为( +11.5)米.31说明: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即构建 Rt.必要时可添加适当的辅助线,解题时应选择适当的关系式进行解题,并按照题目中的要求进行近似计算.变式:若点 E 在 FG 的延长线上,且AEG=45,已知 FE 的长度,其他条件不变,如何求建筑物 AB 的高度?例 4.如图,在一座山的山顶处用高为 1 米的测顶器望地面 C、D 两点,测得俯角分别为60和 45,若已知 DC 长为 20,求山高.ACBEDAC BF ED分析:已知FAD=45,FAC=60,要求山高,只需求 AE.解;设 AE= ,在 RtADE 中, ,45tanAED在 RACE 中, ,DC=DE CE=30tanAEC=20,3 ,BE=AE AB=29 10 ,10山高为(29+10 )米.四巩固练习.1. 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2. 学会几何建模,通过解 Rt求解.五课作.P82 习题 25.3 2、3ACFE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