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知识梳理11 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 世纪,本州中部的大和统一日本。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尖锐,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2六七世纪时,阿拉伯半岛部落间相互攻杀,人们渴望统一。七世纪,穆罕默德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立了伊斯兰教,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后征服麦加,逐渐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起统一的阿拉伯帝国。重点难点1日本的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作用日 本的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政治方面,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从而沉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 力,形
2、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经济方面,没收很多贵族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这使得社会经济得到迅速 发展,为以后日本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人类文明,它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伊斯兰教的创立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六 世纪末七世纪初,在阿拉伯地区,在严重的社会危机中,阿拉伯的各阶层,特别是广大中下层人民,渴望摆脱困境,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因而幻想借助神的权 威。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正是反映了阿拉伯人的这种需要。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各
3、部 迅速统一,他死后,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创立伊斯兰教;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成为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和宗教领袖;逐步统一阿拉伯半岛。典型例题例题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B大和兴起于本州中部C大和在 5 世纪统一日本本土D大和最高统治者称天王,后来改称天皇解析:本题是一道正误判断题,1 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后来,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 世纪统一了日本。所以本题中 ABC三个选项的说法是
4、正确的。而大和最高统治者最初称大王,后来改称天皇。答案:D例题 2:以下有关伊斯兰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产生于 7 世纪。宣称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阿拉伯的统一。消灭欲望,苦心修行,可以达到“极乐世界”。A B C D解析:此题要求学生对伊斯兰教要全面了解,如产生的时间是 7 世纪;宣称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作用是: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而其中的“消灭欲望,苦心修行,可以达到极乐世界”一项属于佛教的教义,不属于伊斯兰教的内容。答案:B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奴隶国家大和兴起于日本的( )A九州 B四国 C本州 D北海道2大和统一今天的日本本土是在
5、( )A3 世纪 B4 世纪 C5 世纪 D6 世纪3大化改新时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A明治 B孝德 C裕仁 D德仁4日本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的( )A三国时期 B东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唐朝时期5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A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B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C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D由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6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7伊斯兰教的诞生地是( )A阿拉伯 B麦加 C麦地那 D耶路撒冷8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开始是( )A600 年 B612 年 C622 年 D630 年9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
6、权建立在(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10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耶稣 B乔达摩悉达多 C穆罕默德 D老子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面材料:国家对贫民颁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请回答:上述规定出自哪个国家的法令?这一法令是在什么改革中颁布的?这次改革开始于什么时候?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伊斯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材
7、料二: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配备起来,并准备为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请回答:材料中的伊斯兰产生于什么时候?材料一说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遭遇样?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材料二的内容发生在哪一年?结果怎样?三、简答题1简述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2为什么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会产生伊斯兰教?它对阿拉伯的统一起了什么作用?四、活动探究:假设你是 7 世纪 40 年代大和国的归国遣唐使,你怎样对比当时大和与中国唐初的社会状况,上书天皇,力劝他进行改革。知识拓展伊斯兰教的五大纲领伊 斯兰教的宗教义务,集中在伊斯兰教的五大纲领中:
8、信仰的表白,念诵“除真主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穆斯林的婴儿出生时,首先听到的是这 两句话。穆斯林临终时,最后说出的也是这两句话。忠实的穆斯林,每日要向着克尔伯神庙按规定的仪式在黎明、正午、午后傍晚和晚间朝拜五次,每星期五举 行公众礼拜。每个穆斯林都要缴纳天课,即施舍财物。原来规定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慈善行为,后来要求每人要缴纳财产的 l40, 用来救济贫民,修建清真寺,支付政府开支。天课由中央财政部门管理,实际是国家的税收。穆斯林每年要在规定的月份回历 9 月斋戒,即从黎明到日落整天 戒除饮食。每个穆斯林,不分性别,只要身体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备旅费,而且家属的生活有着落,平生必须
9、到麦加朝圣一次。第 4 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D 5B 6D 7B 8C 9B 10C二、材料解析题 1日本;大化改新。7 世纪;这次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7 世纪遭到麦加贵族的反对和迫害;因为伊斯兰一神教的宣传对他们不利。630 年;麦加贵族无力抵抗,只好同他妥协,双方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三、简答题:1历史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非常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而当时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7 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
10、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历史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伊斯兰教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从而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经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四活动与探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