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测试(3)第卷一、选择题(共 12 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1当代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其核心是()A信息技术 B生命科技 C空间技术 D能源技术2据统计,近三十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0 世纪初,需要 2030 年,6070 年代激光与半导体从发现到应用只不过用了两三年,而现在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十几个月。这主要说明()A我国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B科学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我们根本无法预见科技发展的趋势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研究成功的
2、杂交水稻增产 20%,自 20 世纪 70 年代推广至今,增产3.7 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 3700 亿元。这一事实说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生产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科学研究C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人才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4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鲜花连续 4 年停开后,于 2003 年 2 月重新向国人张开笑脸。蒋锡夔教授因其突出成就而获得此奖项。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密时,这位古稀老人的脸上却透出顽皮和纯真:“好奇,使我对科学产生了极大兴趣。 ”老人说他上初中时就特别喜欢化学,感到化学是个变化无穷的乐园,有时他还在自己家里做化学实验对于好奇
3、心,我们的正确理解是()A有好奇心的人都能成为科学家B好奇心要正确把握,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C好奇心就意味着成功D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志趣,进而大胆设想、锲而不舍,都能最终有所发明创造,打开成功的大门5有一位记者问“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40 年前,美国、前苏联在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前,都有过搭乘动物的试验。中国为什么没有进行这项试验?”总设计师说:“40 多年来,美国、俄罗斯已把多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果我们只把动物送入太空,难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所以我们采用了模拟航天人等新方法,一步跨越了 40 年。 ”这表明 ()A只要敢于创新,就会做出惊人的壮举B要发展科技,就要借鉴前人的先
4、进、成果C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会获得科学成功D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6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这是因为()A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惟一动力B科技创新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C创新能使任何国家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D科技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7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每创造 1 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能是美国的 4.3 倍、日本的 11.5 倍。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渐少资源的浪费,关键要靠()A加快发展环保产业 B科技创新 C 减少人口增长 D转变全民的资源观念8有材料显示,销售一台售价 79 美元的国产 MP3,
5、国外要拿走专利 45 美元,中国企业的纯利润仅为1.5 美元。这个材料说明()A外国资本家是靠专利来赚钱、来发财致富的B我国应采取措施,推进自主创新,鼓励创造C我国的科技水平比较落后D科技创新主要是企业创新9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制造”的产品日益风靡世界。但是,有相当多的“中国制造”的产品是“来料制造” 、 “来料加工”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有更高追求,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 。这说明()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可以说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高我国的民族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创新能
6、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A B C D10在今年,我市中考招生继续实行优录政策,其中包括对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初中毕业生给予一定加分鼓励。这一规定意味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我市重视培养人才、鼓励创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我市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学习书本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A B C D11.2004 年 8 月 2 日,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我国大力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是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 奖励创新是提高青
7、少年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关键A B C D 122006 年 1 月 9 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是新世纪我国的第一次科学技术盛会和我国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关键时期、重要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通过引进高、精、尖技术获得培育创
8、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A B C D第卷二、非选择题(共 4 大题,64 分)13、2005 年 8 月 22 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刘自鸿、天津市第四中学苏天翼、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区小学李泽华等 100 名来自全国各地和解放军系统的大、中、小学生获此殊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国务委员陈至立为获奖学生颁奖并合影。(1) 国家为什么要鼓励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6 分)(2) 青少年在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应如何做?(4 分)14、(中考高频题)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于 2006 年 1 月 9 日至 11 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
9、全国科技大会,它将吹响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必将成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大趋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1) 新一届党中央集体为何做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6 分)(2) 你能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些具体事例吗?(4 分)(3)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些什么?(4 分)(4) 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标语。 (4 分)15、材料一: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于 17 日成功返回。材料
10、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顺利升空,到成功发射神舟五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再到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双人、多天飞行,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材料三:与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更具有科技含量,完成了 110 项技术革新。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新阶段。这说明,我国正在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从“神五”到“神六” ,从飞船、火箭到人员设备,几乎每一个关节点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始终不变的,则是一代又一代中
11、国航天人用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所凝成的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当你在电视上看到神舟六号腾空而起、直冲云宵的画面后,你的感受是什么?(6 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什么?(4 分)在当今社会,我国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理由是什么?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6 分)162006 年 1 月 9 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着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用15 年的时间使我国进
12、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说明中指出,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学习完了与之相关的内容,教师留了作业,小明的答案如下,请帮助批阅。 (注:如果回答正确,请做出简短评价;如果回答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给出正确解答;如果不完整,请补充完整。 )在网上进行创新意识的调查。把你的调查结果写出来,并谈谈这个结果给你的启示。 (8 分)答:我共设计了两个问题:你有过创新体验吗?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多少?第一题答“是”的有 2人,答“否”的有 30 人。第二题答正确
13、的有 5 人,答错误的有 15 人。给我的启示是:中国人没有创新意识。移动通信技术在发达国家从模拟发展到数字式,大体经历了 10 年,而我国仅用了不到 5 年时间。结合所学内容说说这其中的原因。列举移动通信技术在手机应用方面的变迁。 (8 分)答: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集中力量在某些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以此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手机功能:语音通话短信彩铃彩信照相摄像无线上网你打算如何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4 分)答:只有做大事听人才是人才。创新是科学家的事,是国家大事,我只要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就行了参考答案一、1.A 2.B【点拨】:C
14、项在题中未能体现 3.AC 4.BD 5.C 6.D 7.B 8.B 9.D 10.D 11.D 12.B【点拨】:项明显错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3(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过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创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活力。所以国家鼓励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科技人才。(2)作为青少年要勤奋学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
15、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各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如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等。中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多参加小制作、小发明
16、活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等等15、(1)提示: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回答: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向航天工作者学习,肩负时代重托。 (2)表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进入世先进行列;表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表明我国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3)理由: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或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
17、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能不能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优势,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战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6、调查人数太少。调查问题有片面性。结论不精确,没有说服力。设计的调查问题要多方面、全方位地反映创新意识(含义、意义、做法、实效等) 。结论,人们的创新意识不强。 【点拨】:要注意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答案正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制定正确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正是抓住这一基本国情,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能兼备的,我们只要服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社会做出成绩,就能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努力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培养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注:答案不要求完全与答案一致,只要答出层面意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