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6 课 血肉筑长城一、课标解读本课课标要求:(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讲述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从两个角度突出体现“血肉筑长城”这一主题:一是中国军人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用血肉之躯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二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脉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光明前途召开了“七大” ,会议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
2、之端的作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情况下,美、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联合对日打击,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迎来了最后的胜利。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勿忘国耻的情感,养成联系现实和生活的习惯,做到学以致用。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地图、补充史料等,讲述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史实及意义,学习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产生情感共鸣。2.通过观看视频与阅读教材,掌握中共七大的内容,理解其意义。3.通过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通过本课学习,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勿忘国耻的情
3、感,领悟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付出巨大的牺牲。四、学情分析本次授课面对的是烟台陌生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因此课前的沟通很有必要。一是情感沟通,我决定从威海与烟台的曾经隶属关系入手,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以激励性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二是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三部分,16 课和 17 课学生对抗日战争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课前,我将了解一下他们的知识储备,及时调整本课的教学策略。五、教学重点: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六、教学难点: 如何探讨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七、教学评价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主,以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
4、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及时进行即时评价、小组评价、课堂检测等多元性评价。八、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2 分钟)同学们,来到烟台,我想起了小时候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地雷战 ,看过吗?它发生在哪儿?发生在哪次战争中?咱海阳人造出的这些土地雷,让鬼子闻风丧胆。咱烟台人了不起!你知道咱胶东抗日的第一枪是在哪儿打响的吗?就是老师的家乡文登天福山,天福山起义点燃了胶东的抗日烽火,在抗日战争中,胶东人了不起!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了不起,中华儿女用血肉筑起一道坚强的长城。今天,我们学习 18 课血肉筑长城 。【设计意图】由乡土历史引入历史课的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情感。(二)学习新课1.
5、示标导学出示学习目标,学生 1 分钟快速阅读,明确目标。(1)通过观看图片、地图、补充史料等,讲述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史实及意义,学习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2)通过观看视频与阅读教材,了解中共七大的内容,理解其意义。(3)通过史料研习和合作探究,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走进历史 第一乐章 民族怒吼学生自主学习 3 分钟。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三次重要战役 战役名称 时 间中方指挥者或部队名称主 要 战 绩 历 史 意 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三次战役的表格,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对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掌握三次战役的主要史实,为下
6、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反馈,合作探究 13 分钟。平型关大捷材料:蒋介石贺电:“有日(9 月 25 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捷报南来,良深嘉慰。 ”中共中央贺电:“八路军首战告捷,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1937 年 9 月 解决问题:“首战告捷”指的是哪次战役?如何评价这次战役?参战部队是哪支?台儿庄战役材料:蒋介石通电:“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 1938 年 4 月 7 日师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诵:台儿庄战役老兵的回忆。解决问题: 这是在哪次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发出
7、的通电?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司令长官是谁?如何评价这次战役?并通过台儿庄战役老兵的回忆,体会这次战役的激烈以及这次战役的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百团大战材料:蒋介石致彭德怀贺电:“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1940 年 8 月囚笼政策、百团大战形势图、战绩表、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等插曲解决问题:蒋介石嘉奖的是哪次战役?八路军为什么在敌后战场发动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目标及战绩?如何评价百团大战? 【设计意图】利用蒋介石的一系列电报做线索,结合其他的历史资料,从多角度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利用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的故事和日本的残酷行为做比较了解战争
8、中人性的美与丑,珍爱和平。3.走进历史 第二乐章 东方欲晓中共七大(10 分钟)(1)提出问题: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意义。自主阅读96 页“中共七大”一目,解决问题。 (2 分钟)(2)学生带着问题看 “中共七大”视频。 (1 分半)(3)知识巩固(2 分钟)(3)材料分析(2 分钟)材料:为着消灭日本侵略者,为着防止内战,为着建设新中国,必须将分裂的中国变为统一的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摘自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的报告1.中共七大哪一年在哪里召开?2.中共七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共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4)拓展延伸:
9、演示“全国党员人数统计表” ,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程。 (1 分钟)【设计意图】中共七大抽象难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观看视频、数字图表等加强理解,解决难点,培养合作及参与的意识。通过全国党员人数统计表了解共产党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表明其先进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4.走进历史 第三乐章 凯旋之歌(4 分钟)(1)提出问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联合抗击日军的主要国家有哪些?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2)学生带着问题看“抗日战争的胜利”视频。【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线索清晰,使学生回归真实的历史,并适当指导学习方法,同时补充了解地方史。5.追问历史 第四乐章 以史为鉴(1)分析
10、抗战胜利的原因(1 分钟)方案一:学生思考归纳,师适当补充。方案二:如果学生不能解决,则为其提供资料和图片。(2)利用史料、图片、图表等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 分钟)(3)简单联系钓鱼岛事件,关心时事,学以致用。 (2 分钟)【设计意图】抗战胜利的原因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有了解,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有困难时教师可补充资料让其分析。对抗战胜利的意义补充大量史料,让学生通过史料得到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分析能力。(三)课堂小结(1 分钟)同学们,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开放包容能使国家强大。国家强大,我们才不被侵略!我们珍爱和平,我们不称霸,但是,当我们被侵略时,我们也决不惧怕战争。全场起立!让我们在雄壮的国歌中时刻提醒自己,为了祖国而发奋图强!请大声跟唱!【设计意图】利用国歌配乐,回顾中日战争史,感悟血肉筑长城其内在意义以及国歌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