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含答案)历史部分.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643059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含答案)历史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含答案)历史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含答案)历史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含答案)历史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花店中学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 汉书.武帝本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 ”这在当时的最重要影响是:BA郡、国之间的矛盾 B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 推动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2、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朝,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习惯。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 。这主要反映出:BA、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 清代君

2、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D.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3、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 “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直接相关:BA以“孝道”治天下 B 郡县制度的形成、发展 C 赋役制度的变化 D 皇帝制度的形成4、周公把商代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夏禹的后代分封到杞国,同时又在其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BA.与先代贵族共掌天下 B.拉拢并控制先代贵族 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5史载周公制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

3、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说明,最为恰当的是:C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6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曾指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主张,下列对其主张的评价,正确的是:BA、 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B 推崇先秦时期封建制度B、 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D 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7、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

4、与寒士,凡为子弟,亦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 ”材料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AA 打击贵族 B 不论门第 C 唯才是举 D 层层推荐8、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令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材料中的“此时”是指:C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9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

5、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DA 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 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C 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 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的选拔10、根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图铁范 87 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 300 余件,其中农具范占 60%以上,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C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 铁农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11、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D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占人

6、口比例 24% 36% 30% 10%A 汉代江南地区 B 唐代关中地区 C 宋代太湖地区 D 明代苏杭地区12、宋人朱玉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中的张乖崖的做法实质是:DA 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 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 杜绝农村从事商业活动 D 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3、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DA 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 资本主义萌

7、芽缓慢发展 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14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却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DA 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 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 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 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15、自春秋战国起,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南北朝时期在离都邑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交通要冲兴起“工商业市镇”。材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商业经济:BA 以农村为中心逐步向城市延伸 B 由城市逐步向农村延展C 以城市为中心 D 游离于城市乡村之间徘徊

8、不前16、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由此可以推断徽商“贾儒结合”的实质是:dA 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 传统文化与地域经济的结合C 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 旧时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17、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诗中反映出当时:B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 B C D

9、18、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籴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农民生活状况。从古诗中不能反映出:BA 农民生活艰辛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 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19、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 27 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BA 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 推行抑商政策 C 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 农民的负担较重20、 “民农则重,重泽少私义(议) ,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

10、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这反映出作者:D主张重农抑商 倡导依法治国 力求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利益A B C D21、1759 年,一位清朝官员上书:“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 ;“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 ;“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这表明:C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 B C D22读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朝的商业 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生产分工黄淮流域的商业

11、比长江流域繁荣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A B C D23 李贽在老子解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 ”李贽所要表达的观点是:AA 提倡人与人平等 B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C 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24、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义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以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D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5、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

12、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目的是维护君主统治 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A B C D26、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C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7史记载: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B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

13、著提高 28.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上情形不明。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 ”(注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B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29“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选自中国近代史 )这一材料 CA.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 说明了民族资

14、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 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30、1923 年 12 月 1 日,陈独秀在前 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 B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31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道奏折:“该夷无其他技能,且其浑身紧裹,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BA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后果 B由于闭关锁国,清朝统治者闭目

15、塞听C林则徐与其他封建官员无明显区别 D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32.1877 年,何如璋出任清政府第一任驻日使臣。他指出,日本政府对欧美各国的“新拟约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欲加外货进口之税,一欲管外国流寓之人。 ”为此中国应当“窃拟日本改约之时,我国亦当及此” 。在他看来不平等条约中危害最大的内容是 D准许取得居住权 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A. B. C. D. 33、材料题(18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

16、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5 分)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 ,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 ;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 (4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2 分)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 “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 “国除为九江郡” ;衡山王刘赐谋反, “国除为郡”

17、 。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 分) ,并分析其意义(2 分) 。33答案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解析 本题以西汉政治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以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为主线,综合考查

18、了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作答,语言要精炼,不要摘抄原文;第二小问要能够从汉代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继承性”方面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归纳概括回答,但要注意对文言文信息如“自置吏”等要转化成现代语言表述;第二小问要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联系思考。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但一定要注意分层归纳概括,不能够只用“推恩令”代替;第二小问要结合第二小问的解答对比考虑34、 (14 分)材料一: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其中具有百万人口

19、的城市就有两个,汴京和临安。宋朝人口超过 20 万的城市有 6 个,宋朝 10 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 46 个。在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北宋开封已经有 6400 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8000-9000 家小商小贩。宋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安逸的生活使送人交费意识浓烈,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如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薛风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1)指出材料中宋代城市发展呈现的特点。 (3 分)答案:城市经济功能增强,规模大,人口多;城市布局打破了市坊界限,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和场所。 (4 分)材料二

20、:早在 13, 14 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 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 18 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 19 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2)根据材料,13 到 18 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

21、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6 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 分)答案:(2)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6 分) 材料三: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 71 个市镇,明代达 316 个,清代增至 479 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记录(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22、,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 (4 分)答案:特点:与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4 分)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4 分)材料四: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

23、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 “外国商品来的越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越大;中国工业发达越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越小” 。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4 分)答案: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市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 (4 分)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4 分)35(20 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见下侧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

24、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 ,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

25、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 年 7 月 24 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2 分) 。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2 分)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分)(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4 分) 。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 分)材

26、料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 图 ) 材料五 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1896 梁启超 时务报1897 严复 国闻报1903 章炳麟 苏报1905 孙文等 民报(3)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在联系。(6 分)答案(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使他们强烈要求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 分)答案:(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