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YDT -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 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6426475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 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YDT -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 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YDT -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 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YDT -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 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YDT -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 传输工程设计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YD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YD/T 5200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for SDH Long-HaulOptical Fiber Cable Transmission Project 200发布 20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for SDH Long-HaulOptical Fiber Cable Transmission ProjectYD

2、/T 5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年月日 出版社200 北 京信息产业部关于发布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信息产业部 信部规函【2004】508 号“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标准 YD/T 5095-2000同步数字系列(SDH )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的。本标准主要包括 SDH 长途光缆传输工程传输系统及其辅助系统的设计规范,此外还包括相关局站设备安装以及通道互联互通的规范要求。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

3、督执行。本标准具体条文解释单位为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互助路 1 号,邮编:450007。原主编单位: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主要起草人:赵玲目 次1 总 则 12 术 语 23 传输系统 53.1 传输模型 53.2 系统速率与复用结构 73.3 传输系统组织与局站设置 73.4 规模容量的确定 113.5 光接口 123.6 电接口 153.7 光纤类型与工作波长选用 194 辅助系统 .204.1 网络管理系统 204.2 同步系统 214.3 公务联络系统 234.4 机房远程监控系统 .235 网络组织 .245.

4、1 组网方式 245.2 网络保护与恢复 246 通道安排与衔接 .256.1 通路组织 256.2 网络接口 256.3 光/电通道衔接 .266.4 SDH 与 PDH 长途传输网互通 .266.5 互联互通 267 局站设备安装 .287.1 局站通信系统 287.2 设备选型 287.3 设备配置 297.4 设备布置 297.5 设备安装 307.6 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 307.7 电源系统 327.8 局站装机条件 338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348.1 误码性能 348.2 抖动性能 358.3 漂移性能 438.4 可用性目标 439 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 .44附录 A 本规范

5、用词说明 .45附录 B 光接口参数规范 .46附录 C 电接口参数规范 .57附录 D SDH 设备的抖动性能 .60D.1 再生器抖动性能 .60D.2 SDH 设备抖动性能 61附录 E 维护工具及仪表配置表 .66条文说明 6711 总 则1.0.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及改、扩建 SDH 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 ,包括单波长 SDH系统及承载在 WDM系统上的 SDH系统, 其它 SDH 光缆传输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2 基于 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 MSTP)系统的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1.0.3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1.0

6、.4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规定。1.0.5 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1.0.6 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商用化设备,未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的设备 不应 在工程中采用。1.0.7 工程设计应与通信发展规划相结合。建设方案、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应以近、远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近期需要为主,兼顾远期发展和扩容升级的可能。1.0.8 当本规范与 国家 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矛盾时,应以后者为准 ;与本规范引用的规范及标准有矛盾

7、时,应以本规范为准。1.0.9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款确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报请主管部门审批。1.0.10 本规范未尽事宜,可参照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或暂行规定执行。22 术 语2.0.1 ADM Add and drop multiplexer 分插复用器2.0.2 AIS Alarm indication signal 告警指示信号2.0.3 APC Angle plane connection 斜角平面连接2.0.4 APS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自动保护倒换2.0.5 AU Administration unit 管理单

8、元2.0.6 AUG Administration unit group 管理单元组2.0.7 BA Booster 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2.0.8 B3ZS Bipolar with three-zero substitution 3 零取代双极性码2.0.9 BBER Background block error ratio 背景误块比,背景差错块比2.0.10 BER Bit error ratio 误码率,误比特率,比特差错比2.0.11 BITS 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 supply 大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2.0.12 BISPO Bring i

9、nto service performance objective 投入业务性能指标2.0.13 C Container 容器2.0.14 CLNS Connectionless network layer service 无连接的网络层服务2.0.15 CMI Coded mark inversion 编码传号反转码2.0.16 DCN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数据通信网2.0.17 DDN Digital data network 数字数据网2.0.18 DDF 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 数字分配架2.0.19 DST Dispe

10、rsion supported transmission 色散支持传输2.0.20 DXC Digital cross connect equipment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2.0.21 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级系统2.0.22 ES Errored second 误码秒,误块秒2.0.23 ESR Errored second ratio 误码秒比,误块秒比2.0.24 HDB3 High density bipolar of order 3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2.0.25 HRDS Hypothetical reference digital s

11、ection 假设参考数字段2.0.26 HRP Hypothetical reference path 假设参考通道2.0.27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2.0.28 IG International gateway 国际接口局32.0.29 IP Interworking protocol 互通协议2.0.30 ITU-T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国际电信联盟- 电信标准部门2.0.31 LA Line am

12、plifier 线路放大器2.0.32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2.0.33 LCT Local craft terminal 本地维护终端2.0.34 MLM Multi-longitudinal mode laser 多纵模激光器2.0.35 MPI Main path interface 主通道接口2.0.36 MTIE Maximum time interval error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2.0.37 NE Network element 网元2.0.38 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网络管理级系统2.0.39 OA Opt

13、ical amplifier 光放大器2.0.40 ODF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 光纤分配架2.0.41 OTU Optical transponder unit 光转换器单元2.0.42 PA Pre-amplifier 前置放大器2.0.43 PC Plane connection 平面连接2.0.44 PCM Pulse coded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2.0.45 PCH Pre-chirp 预啁啾2.0.46 PDC Passive dispersion compensator 无源色散补偿器2.0.47 PDH Plesiochrono

14、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系列2.0.48 PEP Path end point 通道端点2.0.49 PM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极化模色散2.0.50 REG Regenerator 再生器2.0.51 rms radical mean square 均方根2.0.52 Rx Receiver 接收机2.0.53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系列2.0.54 SES Severely errored second 严重误码秒, 严重误块秒2.0.55 SESR Severely

15、errored second ratio 严重误码秒比 ,严重误块秒比2.0.56 SLM Single-longitudinal mode laser 单纵模激光器2.0.57 SMS Sub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子网管理级系统2.0.58 SNCP 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 子网连接保护2.0.59 SPC Super plane connection 超级平面连接42.0.60 SPM Self-phrase modulation 自相位调制2.0.61 SSU Synchronous supply unit 同步供

16、给单元2.0.62 STM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 同步传送模块2.0.63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2.0.64 TM Termination multiplexer 终端复用器2.0.65 T-MIX Transparent multiplexer 子速率透明复用器2.0.66 TU Tributary unit 支路单元2.0.67 TUG Tributary unit group 支路单元组2.0.68 Tx Transmitter 发送机2.0.69 VC Virtual container 虚容器2.0

17、.70 WAN 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2.0.71 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53 传输系统3.1 传输模型3.1.1 假设参考通道 HRP1) 两个用户( 通道端点)间的国际最长 HRP 为 27500km,如图 3.1.1 所示,其中包括两个终端国和最多四个中间国,每个中间国可具有一或两个国际接口局(入局或出局) 。图 3.1.1 全程端到端 27500km HRP 组成2) 我国国内标准最长 HRP 为 6900km,如图 3.1.2 所示。其中核心网(包括长途网和中继网)最长 HRP 为 6800km。PEP

18、通道端点 IG 国际接口局终端国 中间国(最多 4 个)国间部分(例海缆)IG IG IG PEP国内部分 国内部分国内部分m终端国 中间国(最多 个)国间部分(如海缆)国内部分 国际部分 内部分 国内部分假设参考通道 27500km终端国PEP6图 3.1.2 我国国内标准最长 HRP3.1.2 假设参考数字段 HRDSHRDS 是具有一定长度和性能规范的数字段,用作指标分配的参考模型,如图 3.1.3 所示。对于 SDH 数字段, HRDS 分别为 420km,280km 及 50km。其中 420km,280km HRDS 应用于干线传输工程,50km HRDS 应用于同一城市内长途局间

19、中继传输工程。TM REG REG ADM REG REG TM STM-M STM-M数字段 数字段(MN)图 3.1.3 SDH 数字段和复用段50km 150km 6500km 50km150km用户 用户本地节点 长途节点 长途节点 本地节点接入网 中继网 长途网 中继网 接入网6900kmSTM-M STM-M STM-N STM-N 复用段 复用段 数字段 73.1.3 由一个或多个数字段组成的某一固定速率接口间的链路,定义为数字通道。3.2 系统速率与复用结构3.2.1 系统速率和标称容量应符合表 3.2.1 规定。表 3.2.1 SDH 信号比特率SDH 等级 比特率(kbit

20、/s) 最大通道容量(等效话路)STM-1 155520 1890STM-4 622080 7560STM-16 2488320 30240STM-64 9953280 1209603.2.2 基本复用结构应符合图 3.2.1 规定。AUG VC-4STM-NTUG-3TUG-2 C-4AU-4VC-12 C-12xx3x1x7x3 2048 kbit/s13926 kbit/s指 针 处 理复 用定 位 校 准映 射 TU-3 VC-3 C-3x1TU-12 3468kbit/s7it/TU-2 VC-2(注 2)(注 1)注 1:44736kbit/s 接口主要用作传送 IP 业务及图像业

21、务。注 2:VC-2-mc 主要用于传输图像等业务,具体技术实施方法待定。图 3.2.1 基本复用映射结构3.3 传输系统组织与局站设置3.3.1 根据通信组织需要可设置省际干线传输系统和省内干线传输系统。3.3.2 传输系统的参考配置见图 3.3.1。8终端 再生器 再生器 终端S R MPI-S MPI-R S R光 放 BA 光 放 PA图 3.3.1 传输系统参考配置传输系统参考配置中的设备可分为 TM、ADM、REG、光放(BA、PA)或 DXC,其功能框图如图 3.3.2 至图 3.3.6 所示。终端再生器再生段 再生段数字段再生段92Mbit/s34Mbit/s155Mbit/s

22、STM-M140Mbit/sTM STM-N (光) (电)(光)图 3.3.2 终端复用器 (TM)ADMSTM-N (光) STM-N (光)STM-M(MN)(光)2 34 45 140 155Mbit/s(电)图 3.3.3 分插复用器 (ADM)DXC STM-N (光) STM-M(光、电)PDH(电)图 3.3.4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45Mbit/sDXC(MN)STM-N (光) STM-M(光、电)PDH(电)STM-N (光) PDH(电)STM-M(光、电)STM-N (光) PDH(电)STM-M(光、电)(MN ) 10图 3.3.6 光放 (BA,PA)3.

23、3.3 再生段长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速率低于 STM-64 的系统,再生段设计距离应同时满足系统所允许的衰减和色散要求。a)衰减受限系统实际可达再生段距离可用下式计算:Ps-Pr-Pp -A c L= (3.3.3-1)Af+As+Mc式中:L衰减受限再生段长度(km);PsS(MPI-S)点寿命终了时的光发送功率(dBm );PrR( MPI-R)点寿命终了时的光接收灵敏度(dBm),BER10 -12;Pp最大光通道代价(dB);A cS(MPI-S)、R(MPI-R)点间活动连接器损耗之和(dB );Af光纤平均衰减系数(dB/km);As光纤固定熔接接头平均损耗(dB/

24、km);Mc光缆富余度(dB/km)。STM-N (光) STM-N (光)REG图 3.3.5 再生器 (REG)STM-N (光) STM-N (光)光放(BA,PA)11b)色散受限系统实际可达再生段距离可用下式计算:DmaxL= (3.3.3-2)D式中:L色散受限再生段长度(km);DmaxS(MPI-S)、R(MPI-R)间设备允许的最大总色散值(ps/nm);D光纤色散系数(ps/nmkm )。2)对于速率为 STM-64 的系统,再生段设计距离应同时满足系统所允许的衰减、色散及极化模色散(PMD)的要求。3)所确定的再生段长度,宜考虑技术发展的因素。3.3.4 局站设置3.3.

25、4.1 局站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传输系统可设置终端站、转接站、分路站和再生站四种站型。2)局站应根据网络结构、装备技术条件及业务需求合理设置。3)工程的终端站、转接站和分路站一般应设置在经由的省会级城市及地市级城市,必要时也可设置于其他适宜的地点。4)工程的再生站,可设在具备装机条件的地点。3.3.4.2 工程新建 局站 的站址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1) 靠近居民点、现有维护设施等安全有保障、便于看管的地方。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2)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影响,容易保持良好的机房内温湿度环境,地形平坦、土质稳定适于建筑的地点。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和有可能塌方、滑坡和地下

26、存在矿藏及古迹遗址的地方。3)交通方便,有利于施工及维护抢修。4)不偏离光缆路由走向过远,方便光缆、供电线路的引入。5)易于保持良好的机房内外环境,可满足安全保密、消防及人防要求。6)便于地线安装,接地电阻较低,避开强电及干扰设施及其他防雷接地装置。3.4 规模容量的确定3.4.1 光纤芯数的配置应根据企业业务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网络冗余要求、预期的系统制式、系统配置数量、网络可靠性及新业务发展需要 、光缆结构及相关部门的光纤需求 等因素配置,并留有适当余量。3.4.2 传输系统容量的确定应以企业业务预测为依据,并考虑各区段内原有通信网的利用,且12满足网络冗余要求。3.4.3 传输系统的配置

27、应满足下列要求:1) 当配置两个以上较低速率的 SDH 传输系统时,应论证选用较高速率 SDH 传输系统或波分复用系统的可行性。2) 系统制式及系统速率应结合光纤资源和光纤技术条件综合考虑。3)根据目前设备的商用水平确定系统容量。3.5 光接口3.5.1 SDH 长途光缆传输工程的光接口分类应符合表 3.5.1 要求。13光接口分类表 3.5.1应 用波 长 (nm) 1310 1310 1550 1550 1550 1550 1310 1550 1550 1550 1310 1550 1550 1310 1550 1550 1550 1550光 纤 类 型 G.652 G.652 G.652

28、 G.652 G.653 G.655 G.652 G.652 G.653 G.655 G.652 G.652 G.653 G.652 G.652 G.653 G.652 G.653STM-1 I-1 - - - - - S-1.1 S-1.2 - - L-1.1 L-1.2 L-1.3 - - - - -STM-4 I-4 - - - - - S-4.1 S-4.2 - - L-4.1 L-4.2 L-4.3 V-4.1 V-4.2 V-4.3 U-4.2 U-4.3STM-16 I-16 - - - - - S-16.1 S-16.2 - - L-16.1 L-16.2 L-16.3 - V

29、-16.2 V-16.3 U-16.2 U-16.3STM-64 I-64.1r I-64.1 I-64.2r I-64.2 I-64.3 I-64.5 S-64.1 S-64.2 S-64.3 S-64.5 L-64.1 L-64.2 L-64.3 - V-64.2 V-64.3 - -注:表中字母表示局内通信,字母 S 表示短距离局间通信,字母 L 表示长距离局间通信,字母 V 表示 甚长距离局间通信 ,字母 U 表示超长距离局间通信; r 表示同类型缩短距离应用。字母后的第一位数字表示 STM 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工作窗口和所用光纤类型:空白或 1 表示工作波长为 1310nm,所用光

30、纤为 G.652;2 表示工作波长为 1550nm,所用光纤为 G.652 光纤;3 表示工作波长为 1550nm,所用光纤为 G.653 光纤;5 表示工作波长为 1550nm,所用光纤为 G.655 光纤。143.5.2 无光放的传输系统光接口应符合图 3.5.1 规定。图中 S 点是紧接着发送机(TX )的活动连接器(C TX)后的参考点;R 点是紧靠着接收机(RX)的活动连接器(C RX)前的参考点。S R 光 缆 设 施发 送连 接 器 接 收连 接 器插 头C CTX RX 接 机 收 发 机 送 插 头图 3.5.1 光接口位置3.5.3 有光放的传输系统光接口应符合图 3.5.

31、2 规定。图中 MPI-S 点是主通道的发送端,MPI-R是主通道的接收端。图 3.5.2 光接口位置3.5.4 STM-1、STM-4、STM-16、STM-64 详细的光接口参数, 应分别符合附录 B 表 B.1表 B.9的规范要求。其中光发送信号的眼图模框应满足附录 B 中图 B.1、表 B.10、表 B.11 及图 B.2、表 B.12 的要求。3.5.5 光接口应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选用原则如下:1)局内传输宜选用 I 接口,短距离局间传输宜选用 S 接口,长距离局间传输应选用 L 接口,超长距离局间传输应选用 V 或 U 接口。2)考虑到备品备件的配置及方便维护,光接口类

32、型的选用不宜过多。发送机设备 接收机设备MPI-S MPI-R主光通道Tx 光放大器辅助通道(若存在)光放大器Rx辅助通道(若存在)153.6 电接口3.6.1 PDH 支路 2048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2048kbit/s;比特率容差:50ppm;码型:HDB3;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8.2 节。2)2048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3.6.1-1 要求。表 3.6.1-1 2048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G.703 图 15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数 一个同轴线对 一个对称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 电阻性 120 电阻性脉冲(传号)

33、的标称峰电压 2.37V 3V无脉冲(空号)的峰电压 00.237V 00.3V标称脉冲宽度 244ns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 应优于 0.951.05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 应优于 0.951.053)2048kbtit/s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为 75(同轴)、120(对称),输入阻抗特性应符合表 3.6.1-2。表 3.6.1-2 2048kbtit/s 输入口输入阻抗特性相应于标称比特率频率(2048kHZ )的百分数 回波损耗2.5%5%(51.2102.4kHz) 12dB5%100%(102.42048kHz) 18dB100%150%(20483072

34、kHz) 14dB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 3.6.1-1 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1024kHz 频率点上插入损耗变化范围为 06dB。此损耗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3.6.2 PDH 支路 44736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标称比特率:44736kbit/s;162)比特率容差:20ppm;3)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一个同轴线对;4)测试负载阻抗:75 5%电阻性;5)码型:B3ZS;6)脉冲形状:G

35、.703 图 14;7)信号电平:在 22368kHz 处,-1.8dBm+5.7dBm;在 44736kHz 处,比 22368kHz 处电平至少低 20dB。3.6.3 PDH 支路 34368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34368kbit/s;比特率容差:20ppm;码型:HDB3;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8.2 节。2)34368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3.6.3-1 要求。表 3.6.3-1 34368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矩形( G.703 图 17)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一个同轴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 电阻性脉冲(传号)

36、的标称峰值电压 1.0V无脉冲(空号)的峰值电压 00.1V标称脉冲宽度 14.55ns脉冲宽度中点处正负脉冲幅度比 应优于 0.951.05标称脉冲半幅度处正负脉冲宽度比 应优于 0.951.053)34368kbtit/s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为 75(同轴),输入阻抗特性应符合表 3.6.3-2。表 3.6.3-2 34368kbtit/s 输入口输入阻抗特性相应于标称比特率频率(34368KHZ )的百分数 回波损耗2.5%5%(859.21718.4KHz) 12dB5%100%(1718.434368.0KHz) 18dB100%150%(34368.051552.0K

37、Hz) 14dB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 3.6.3-1 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17184KHz 频率点上插入损耗变化范围为 012dB。此损耗值应包括可能17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3.6.4 PDH 支路 139264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139264kbit/s;比特率容差:15ppm;码型:CMI;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8.2 节。2)139264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3

38、.6.4-1 要求。表 3.6.4-1 139264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矩形(G.703 图 19/20)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 一个同轴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 电阻性脉冲峰峰电压 10.1V实测幅度 10%90%的上升时间 2ns转换时刻容差(以负项转换平均半幅度点为准)a.负项转换:0.1nsb.在单位码元间隔边界上的正项转换:0.5nsc.在单位码元间隔中心上的正项转换:0.35ns回波损耗 15dB(7210MHz)3)139264kbtit/s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输入阻抗标称值为 75(同轴),输入阻抗特性应符合表 3.6.4-2。表 3.6.4-2 139264kbti

39、t/s 输入口输入阻抗特性频率范围 回波损耗7210MHz 15dB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表 3.6.4-1 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70MHz 频率点上插入损耗变化范围为 012dB。此损耗值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3.6.5 2048kHz 同步信号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频率:2048kHz;频率容差:50ppm;2)2048kHz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3.6.5 要求。18表 3.6.5 2048kHz

40、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G.703 图 21连接线对 同轴线对 对称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 电阻性 120 电阻性信号最大峰值电压(半峰值) 1.5V 1.9V信号最小峰值电压(半峰值) 0.751V 1.0V3)2048kHz 输入口规范:输入口标称输入阻抗:75(同轴)、120(对称)。输入口回波衰减:15dB(在 2048kHz 频率点上)。出现在输入口的 2048kHz 信号,应按表 3.6.5 中的规定,但允许根据连接输出口与输入口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变化,输入口应能适应这些变化。这些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应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2048kHz 频率点上衰减值的变化最小范围应能达

41、到 06dB。此衰减值应包括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3.6.6 155520kbit/s 的电接口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本要求标称比特率:155520kbit/s;比特率容差:20ppm;码型:CMI;接口过压保护:应符合 ITU-T 建议 K.41 的要求;抖动和漂移特性:见第 8.2 节。2)155520kbit/s 输出口规范应符合表 3.6.6 要求。表 3.6.6 155520kbit/s 接口参数规范脉冲形状 矩形(见附录 C 图 C.1 和图 C.2)每个传输方向的线对数 一个同轴线对测试负载阻抗 75 电阻性峰峰电压值 10.1V实测幅度 10

42、%至 90%的上升时间 2ns跃变时刻容差(以负向跃变平均点为准)a) 负向跃变:0.1nsb) 在单位码元间隔边界上的正向跃变:0.5nsc) 在单位码元间隔中心上的正向跃变:0.35ns回波损耗 15dB(8240MHz)输出抖动 满足 8.2 节要求193)155520kbtit/s 输入口规范: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首先应是符合输出口规范(表 3.6.6、附录 C 图 C.1 和图 C.2 的模框要求)的数字信号,然后是该信号经互连的同轴线对传输后被改变了的数字信号。此处假定同轴线对的衰减频率特性近似符合 f 规律,而且在 78MHz 频率处具有 12.7dB 的最大插入损耗。此损耗值

43、应包括可能存在于输出口与输入口之间的数字分配架所引入的任何损耗。回波损耗特性应与输出口规范相同。4)交叉连接点的技术要求:a) 信号功率电平:宽带功率测量,使用功率电平探头及 3dB 滚降的低通滤波器,其工作频率范围在 300MHz 时至少应在 -2.5dB+4.3dB 之间,在接口点上不允许有直流功率输出。b) 眼图:眼图模框是以上述给出的最大和最小功率电平所对应的眼图为基础的,如附录C 图 C.3 所示。图中电压幅度已归一化为“1”;时间标尺用脉冲重复周期 T 来标出,眼图的各点如图所示。c) 终端:传输的每个方向使用一条同轴线对。d) 阻抗:755%的阻性测试负荷应用于接口点作为测试眼图

44、和信号电性能参数之用。e) 外导体的接地:在输入和输出口上,应把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接到信号地上。3.7 光纤类型与工作波长选用3.7.1 对于新建单波长 SDH 系统,光纤类型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光纤类型的选用应根据业务需求预测,综合考虑业务类型、网络基本结构和业务量的发展趋势,并具有支持未来传输系统的能力。2)不同类型的光纤不宜混合成缆。3.7.2 承载在 WDM系统上的 SDH系统不再考虑光纤类型的选用。3.7.3 标称工作波长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工程的网络级别、所用光纤类型、系统速率及系统制式等合理选用。2)局内或短距离通信宜选用 1310nm 工作波长,长距离通信宜选

45、用 1550nm 工作波长。204 辅助系统4.1 网络管理系统4.1.1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1)SDH 网管系统主要由网元管理级系统(EMS)和网络管理级系统(NMS)组成。子网管理级系统(SMS)是 NMS 的子层,完成大部分网络管理级功能。2)本地维护终端(LCT)主要用于 SDH 系统设备安装初始化,但作为辅助管理设备,也可对 SDH 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4.1.2 网络管理系统一般要求及其功能应符合 YD-? SDH 光缆通信 干线 工程网管系统设计 规范 。4.1.3 网管系统的配置原则:1)我国 SDH 长途干线建设是在多厂家设备环境下组网的,工程网管系统设置应做到统筹规划,接口

46、统一,功能一致,为今后建设统一的全国 SDH 综合网管系统 打下基础。2)长途干线工程经过的维护区管理中心配置 EMS 设备,对本维护区内该厂家的 NE 进行管理。3)对于不经过维护区管理中心的工程,也应在维护区管理中心配置 EMS 设备,对本维护区内该厂家的 NE 进行管理,并在本维护区内工程沿途所经局站选一大站,设置一个 X 终端,通过该 EMS 对本工程该维护区所辖的该厂家 NE 进行管理。4)当 SDH 传输网中该厂家 EMS 设备具有一定规模(例如 35 个 EMS 以上)时,宜配置SMS。 如已建设多厂商 SDH综合网管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配置 SMS。5)同厂家的 SMS

47、 原则上全网只设一套, 宜 采用主备用配置。6)同厂家的网管设备在已建工程中已配置过的,原则上不再配置,所增 NE 一并纳入已有网管系统。7)LCT 原则上在地(市)级及其以上城市配置一套。4.1.4 数据通信网网络设计原则:1)数据通信网(DCN)是为网管系统之间以及网管系统与网元间传递各种管理数据和指令提供的数据传送网络。2)DCN 必须具有高可靠性,主要数据通信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应采用冗余保护。3)DCN 必须具有足够的传输带宽,以保证网管信息的快速传递。4)DCN 中的数据通信设备应采用技术成熟的已投入商用的产品,应具有高可靠性。5)DCN 的广域网应由下述网络之一组成:21a) 2M

48、bit/s 专线网b) DDN 网c) Nx 64kbit/s(N=131) 专线网d) 帧中继网e) 其他已投入商用的数据通信网。6)DCN 的局域网应能支持多种局域网标准。4.1.5 数据通信网接口设计原则:1)接口设计应以相关国际通用或标准接口为原则,具体如下:a) 2Mbit/s,以同向接口为主;b) ,以 V.35 和 G.703 同向接口为主;c) Nx64Kbit/s, 以 V.35 和 G.703 同向接口为主;d) 帧中继,以 V.35 和 G.703 同向接口为主;e) ,以 V.35 和 G.703 同向接口为主。2)带宽设计应以满足各种数据传送要求为原则,做到传输时延小,数据会聚性良好,不产生瓶颈。4.1.6 网管系统的电源设计要求、布线设计要求、机房设计要求应符合 SDH 光缆通信干线工程网管系统设计规范 中相应规定。4.2 同步系统4.2.1 大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BITS)的引接应符合下列原则:1)干线工程经过同步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