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毕业答辩——电子纸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ppt

上传人:wo7103235 文档编号:6405283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答辩——电子纸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答辩——电子纸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答辩——电子纸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毕业答辩——电子纸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毕业答辩——电子纸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子纸用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论文答辩,学生: 指导老师: 专业:印刷工程 学院:轻工学院,答辩提纲,1,2,3,4,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实验部分,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研究目的及意义,电子纸是一种超轻薄、可卷曲的显示屏,具有阅读舒适、易于更新、节约能源、携带方便、利于环保的优势。在电子墨水显示里,电泳颗粒对图像呈色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构成整个图像。球形的SiO2颗粒适合当作电子墨水中的白色电泳颗粒,其白度比较高,在有机溶剂里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光学特性,但是SiO2颗粒的密度较大(2.87g/cm3),超过了有机分散介质密度,像四氯乙烯密度(1.62g/cm3),因此导致

2、沉降。并且在有机分散介质里表面的Zeta电位很低,从而使电泳去驱动的电压很高,响应的速度很慢,无法达到电子墨水对颗粒电泳性能的要求。所以,将SiO2颗粒的表面进行改性,减少粒子的平均密度、减少团聚以及、提高表面荷电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选用聚乙烯醇为改性剂,吸附在SiO2颗粒表面,降低了表面能,增大了空间位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物理阻隔的作用,有效防止SiO2颗粒团聚;选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键接在SiO2颗粒表面,同时修饰到颗粒表面的有机长链化合物在颗粒间形成有效空间位阻,减少团聚,降低密度,增加与有机溶剂的亲和性。,电子纸实用技术,图1 索尼发布柔性电子纸,图2 电子纸显示器,实

3、验部分,表1 实验中所用的化学试剂,表2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SiO2颗粒的制备,图3 Si02颗粒制备流程图,图4 SiO2制备的实验现象(a为未加入正硅酸乙酯现象;b为加入正硅酸乙酯搅拌十分钟后的现象;c为搅拌半小时后的瓶口出现白色胶状物;d为搅拌完成后的现象;e为研磨后呈白色粉末状的SiO2颗粒),a,b,c,d,e,SiO2颗粒的改性,图5 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流程示意图,表3 SiO2表面改性的4组实验的条件和试剂对比表,分别对75、90的改性温度,改性剂的用量以及3h、6h的搅拌时间进行了对比试验,探究了聚乙烯醇为改性剂条件下对此次制备的SiO2颗粒改性的优化方案。,FTIR分析

4、,图6 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的红外光谱图,图6为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的红外光谱图,3449cm-1处吸收峰归属于SiO2颗粒吸附水的伸缩振动峰。1091cm-1、797cm-1、470cm-1处的吸收峰为SiO2的特征吸收峰,由聚乙烯醇分子式(C2H4O)n知其中存在CH3-和-CH2-,而1463cm- 1处吸收峰为聚乙烯醇中CH3-和-CH2-的变形振动峰,2934cm- 1处吸收峰对应于聚乙烯醇上CH3-和-CH2-的伸缩振动峰,由此可以证明聚乙烯醇成功吸附在SiO2颗粒的表面上。,光学显微镜分析,图7 SiO2样品在四氯乙烯溶剂中光学显微2000倍图(a为未改性SiO2颗粒;b

5、为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a,b,由图7得出,聚乙烯醇改性后的SiO2颗粒相较于未改性SiO2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团聚情况明显改善,分散性能更好。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聚乙烯醇吸附在SiO2颗粒表面,降低了颗粒的表面能,增大了空间位阻,减少自身团聚;二是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后,颗粒表面表现为改性剂聚乙烯醇的非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因此改性后的SiO2颗粒更易于分散在非极性的四氯乙烯中。,半水半四氯乙烯测试,图8 SiO2颗粒表面改性半水半四氯乙烯现象 (左为未改性,右为改性),A1,由图8可知改性的上层水溶液慢慢呈无色透明,下层四氯乙烯呈浑浊状态,分析原因可能为聚乙烯醇吸附在SiO2颗粒

6、表面后,表面有机成分增多,使疏水性提高。,全四氯乙烯测试,图9 聚乙烯醇改性的SiO2颗粒的沉降情况(左为未改性,右为改性),0h,3h,6h,由图9得出,在四氯乙烯中,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相比于未改性的SiO2颗粒表现出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分析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使其分散性能得到有效改善的原因为:一是聚乙烯醇吸附在SiO2颗粒表面,降低了表面能,增大了空间位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物理阻隔的作用,有效防止SiO2颗粒团聚;二是聚乙烯醇改性SiO2颗粒后,颗粒表面表现为改性剂聚乙烯醇的非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因此改性后的SiO2颗粒更易于分散在非极性的四氯乙烯中。综上所述,试验号A1为最佳

7、改性方案,即聚乙烯醇在用量为0.35g、改性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6h的条件下改性最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测试与表征,光学显微镜分析,图10 SiO2样品在四氯乙烯溶剂中光学显微2000倍图(左为未改性SiO2颗粒;右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颗粒),由图10得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SiO2颗粒相较于未改性SiO2颗粒在四氯乙烯中的团聚较小,分散性能更好。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经偶联反应键接在SiO2颗粒表面,增大了空间位阻,减少自身团聚;二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颗粒后,颗粒表面表现为改性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非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因此改

8、性后的SiO2颗粒更易于分散在非极性的四氯乙烯中。,半水半四氯乙烯测试分析,改性的上层水溶液慢慢呈无色透明,下层四氯乙烯呈浑浊状态,原因可能为表面羟基被硅烷取代,颗粒的表面有机成分增多,使疏水性提高。,图11 SiO2颗粒表面改性半水半四氯乙烯现象 (左为未改性,右为改性),B1,沉降行为表征,全四氯乙烯测试,3h,0h,6h,图12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SiO2颗粒的沉降情况(左均为未改性,右均为改性),由图12得出,在四氯乙烯中,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颗粒相比于未改性的SiO2颗粒表现出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分析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颗粒使其悬浮稳定性能得到有效改善的原因为

9、:一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键接在SiO2颗粒表面,颗粒与颗粒接触时产生排斥作用,空间位阻较大,沉降速度越慢,悬浮稳定;二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颗粒后,颗粒表面表现为改性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非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因此改性后的SiO2颗粒更易于分散在非极性的四氯乙烯中。综上所述,试验号B1为最佳改性方案,即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用量为0.1g、改性温度为70条件下改性最佳。,结论,(1)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颗粒,分析聚乙烯醇改性的SiO2红外光谱图表明:2934cm- 1处吸收峰对应于聚乙烯醇上CH3-和-CH2-的伸缩振动峰,1463cm- 1处吸收峰为聚乙烯醇上CH3-和-CH2-的变形振动峰,由聚乙烯醇分子式(C2H4O)n知其中存在CH3-和-CH2-,由此可以证明聚乙烯醇成功吸附在SiO2颗粒的表面上。(2)通过光学显微镜表征,得出聚乙烯醇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的SiO2颗粒的分散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团聚,呈小颗粒状较稳定分散,粒径分布较窄。 (3)沉降行为表征,得出聚乙烯醇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SiO2颗粒相比于未改性的SiO2颗粒表现出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综上,本文采用的两种改性剂成功键接在SiO2颗粒表面,使分散性明显提高,还有效的改善了SiO2颗粒在常用分散介质四氯乙烯中的悬浮稳定性,减少团聚,适合作为电子墨水的白色电泳颗粒。,感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PPT模板素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