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练习题一、填空1. 产品是指过程的( )。2. 质 量 控 制 的 基 本 过 程 包 括 产 品 的 : ( )、 ( ) 和( )。3.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 、( )、( )、( )和(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4. 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 ) 。5. 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称为:( ) 。6. 知总体为 N(、 2),质量特性数据落在 3 范围内的概率为( ) ,落在2 范围内的概率为( ) ,落在 范围内的概率为( ) 。7. 知总体为 N(、 2),则样本平均数的数字特征值与总体的数字特征值的关系
2、是:E(样本平均数)=( ) ,D(样本平均数)=( )。8.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 ) 、( ) 和( )。9.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和( )。10.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一个是( )另一个是( ) 。11.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中,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是:( ) ;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是:( ) 。12. 所有取值能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3. 不能将可能的结果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4. 泊松分布是二项分布当( )时的极限形式。15. 工序能力 B=( )。16.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 。17. 正态分布曲
3、线与( )所围成的面积为 1。18. 如果两变量 X、Y 呈幂函数相关,则回归方程为:( ) 。19. 在质量管理中, 质量分布确定的 ( ) 参数越大,表明质量越差。20. 当变量 x 增大时,变量 y 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 )关系。21. 我们将 5M1E 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 )。22. 我们将 5M1E 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23.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 )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 )。24. 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
4、。25. 控制图采用( )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报的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26. x 单值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的变化的。27. 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的变化的。X28. R 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分析和控制总体的 ( )的。29. 控制图的优点是( ),( )。30. R 控制图的分布特点是( ) 。31. P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2. Pn 控制图的数学期望等于( ) 。33. Pn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4. C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5. U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6. 计点值控制图主要包
5、括( )和( ) 。37. 计件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和( ) 。38. 计数值控制图可分为( )和( )两类。39.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X40. x 单值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1.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2. U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3. P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4. Pn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5. C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6. 计数值数据通常服从( )分布和( )分布。47. 工序大体上处于控制状态,则在控制图上打点( ) 。48. ( )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平时不对设备进行主动维护,只在设备出了故障后才检修。49. ( )维
6、护方式的特点是:定期全面进行预检预修工作。50. 受控纠正性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对设备进行( )监控。51. 现行的邮电通信设备的三种维护方式中,( )是以控制图为根据的。52. ( )的概念是将系统因素进一步划分为:非控系统因素和欲控系统因素。53.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出现连续 7 点上升,被称为:( )。54.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 3 点中有 2 点超过 2 线,被称为:( )。55.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 11 点中有 10 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56.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 7 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57. 休哈特图未告警,同时相应的选
7、控图未告警,说明( ) 。58. 休哈特图告警,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说明( ) 。59. 休哈特图( ) ,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理论上是不可能的。60. 推动 PDCA 循环的关键是( )阶段。61.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 )、( )和( )。6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性质分为( )和( ) 。63.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和( )。64.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为( )和( )。65. 两个相关现象之间,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这种相关称
8、为负相关。6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67. 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 )。68. 对现象之间变量的研究,统计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 ),这种研究称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研究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称为( )。69. 回归方程 y=a+bx 中的参数 a 是( ),b 是( )。在统计中估计特定参数的常用方法是( )。70. ( )分析要确定变量哪一个为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点上它与( )分析不同。71. 相关系数是在( )相关条件下,表明( )变量之间( )的统计分析指标。72.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两变量之间( );直
9、线相关系数等于 1,说明两变量之间(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 1,说明两变量之间 ( )。73. 求两个变量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回归线比较复杂,在许多情况下,非线性回归问题可以通过( )化成( )来解决。二. 单项选择题1. 传统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 。A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B 按照过去的经验进行质量检验C 按照领导的意图进行质量检验2. 2000 年 版 ISO9000 族 标 准 中 ISO9001 是 : ( ) 。A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B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指 南C 质 量 体 系 审 核 指 南D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概 念 和 术 语
10、3. 2000 年 版 ISO9000 族 标 准 中 ISO10011 是 : ( ) 。A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要 求B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指 南C 质 量 体 系 审 核 指 南D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概 念 和 术 语4. 操作者精心加工,一批产品的质量( ) 。A 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B 也是做不到完全一致的C 有时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5.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迅速性的指标有( ) 。A 给据邮件损失率B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6.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准确性的指标有( ) 。A 电报服务差错率B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7. 通信质量指标
11、中,体现安全性的指标有( ) 。A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B 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8.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方便性的指标有( ) 。A 电报服务差错率B 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C 邮电局所的平均服务人口数9. 找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用( )。A 直方图 B 控制图 C 排列图10. 分析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通常用( ) 。A 直方图 B 控制图 C 排列图11. 比较准确地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是( ) 。A 极差 B 移差 C 标准偏差12. 直方图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 。A 掌握产品质量分布状态B 确保工序处于受控状态C 计算平均值13. 直方图出现瘦型是因为( ) 。A 工序能
12、力不足B 工序能力过剩C 分布中心偏离公差中心14. 直方图出现双峰可能是因为( ) 。A 分组过多 B 读数误差 C 两台设备加工的产品15. 知总体为 N(、 2),质量特性数据落在 2 范围内的概率为 ( )。A 99.73% B 68.27% C 95.45%16.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已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产品的平均数为( ) 。A 5 B 20 C 417.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以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的产品标准偏差为( ) 。A 1/2 B 2 C 418.
13、有一批产品共 10 万件,现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 n=10,计算出 p=1%,则其标准偏差为( ) 。A 0.1 B 0.03 C 0.0519.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 n 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这里 n 是指( ) 。A 产品批量 B 抽样次数 C 抽样样本量20. 用于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的是( ) 。A 极差 B 移差 C 标准偏差21. 造成产品质量异常波动的原因是( ) 。A 偶然性原因 B 系统性原因 C 不可避免的原因22. 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指( ) 。A 产品质量没有波动B 消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C 消除了系统因素的影响
14、23. 偶然因素是一种( ) 。A 偶然起作用的因素B 经常起作用的因素C 容易被发现的因素24. 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A 难以排除 B 对质量影响小 C 有时存在25. 样本平均数表示数据的( ) 。A 离散程度 B 分布集中位置 C 分布区间26.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抽样打点出界,一般表明生产过程中存在有( ) 。A 偶然因素 B 系统因素 C 既有偶然因素又有系统因素27. 正态分布确定的参数 , 在质量管理中 越小,表明质量( )。A 越好 B 越不好 C 无法确定28. 用样本中位数表示总体的集中趋势,一般来说( )。A 不如平均数那样准确 B 比平均数 C 和平均数一样
15、准确29. 不合格品数的分布常表现为( ) 。A 正态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30. 障碍数是计数值,其分布常表现为( ) 。A 正态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31. 已知某市话机群周障碍数服从泊松分布,设其周障碍数的数学期望值为 4,则其标准偏差为( ) 。A 4 B 16 C 232. 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时,理论上认为二项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A np5 B np3 C np 为任意值33. 泊松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 时,理论上认为泊松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A 3 B 5 C 为任意值34.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生产过程中存在( )。A 非控系统因素 B 欲控系统因
16、素 C 偶然因素35. 在控制图上,连续 6 个点中有 3 个在 2 和 3 线之间此时应判断( ) 。A 生产过程正常 B 生产过程异常 C 无法作出判断36. 现有一组数据:61, 37, 41, 33, 8, 36, 44 ,58 其中位数为( ) 。 A 8 B 37 C 39 37. 现有一组数据:4, 7, 6, 2, 5, 8, 3 其标准偏差为( ) 。A 2 B 1.54 C 3.08 38. 计量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 。A P 控制图 B X 控制图 C U 控制图39. 休哈特控制图和单因素选控图在生产过程中联合使用时,休哈特控制图告警,选控图未告警。说明( ) 。A
17、欲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B 非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C 其它因素发生。40.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 30 分钟,标准偏差为 15 分钟,上级规定超过 60 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2.275% C 0.27%41.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 45 分钟,标准偏差为 15 分钟,上级规定超过 60 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31.73% C 15.865%42. 推动 PDCA 循环的关键在于( ) 。A 计划阶段 B 检查阶段 C 处理阶段43. 某
18、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 55 分钟,标准偏差为 5 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70 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44.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 40 分钟,标准偏差为 10 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 60 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45.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 30 分钟,标准偏差为 10 分钟,上级规定的赶发时限为 70 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A 1.33 B 0.67 C 146. 工序能力指数 CP=1.34 时,说明工序能力( ) 。 A 不足
19、B 充分 C 尚可47. 工序能力指数 CP=1.11 时,说明工序能力( )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48. 工序能力指数 CP=0.91 时,说明工序能力( )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49. 相关分析是( )的统计分析方法A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B 研究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C 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D 研究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50. 判定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C 计算相关系数51. 相关关系是( )。A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某种联系B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C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
20、是不固定的依存关系D 函数关系5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 。A 正相关和负相关B 单相关和复相关 C 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5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01 C 10 D 1154. 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的相关系数值是( )。A 0r1 B 0.8r1C 0.3r0.8 D 1r255. 相关系数可以说明(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C 变量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 D 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56.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8,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产量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0.81,因
21、此( )。A 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程度最高B 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C 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最高D 看不出哪对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57.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就在于( )。A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函数关系是因果关系B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确定,而函数关系则是不确定的C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不确定,而函数关系值是确定的D 相关关系是模糊的,函数关系是确定的58. 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 )。A 必须是对两个变量配合回归直线B 两个变量必须有明确的依存关系C 两个变量必须具备显著的线性关系D 两个变量必须具备线性函数关系59. 在
22、回归方程中( )。A 因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B 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60. 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 )。A 随手画线法 B 半数平均法C 最小平方法 D 移动平均法61. 每吨铸件成本(元) 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回归方程为 y=270-0.5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 1 吨,单位成本( )。A 降低 269.5 元 B 提高 269.5 元C 降低 0.5 元 D 提高 0.5 元62. 为及时发现企业自身的质量活动所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活动效果如何,于是产生了( )。A 质量审核 B 抽样检验C
23、质量保证 D 责任制阶段63. 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这是关于( )的概念。A 抽样检验 B 质量保证C 质量审核 D 质量责任制64. 从顾客的观点出发,由已经加工完毕并通过检查和试验、等待发运的产品中,抽取少量样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可能达到的顾客满意度称为( ) 。A 质量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65. 企业本身或外部对企业实施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能否有效地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和顾客的要求,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独立的、定期的检查和评价活动称为( ) 。A 质量
24、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66. 可以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的标记是( ) 。A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B 质量体系认证标记C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D 产品质量认证标志67. ( )要求企业编制质量手册。A 只有质量体系认证 B 只有典型的产品认证C 无论是典型的产品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68. ( )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规定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遵照 GB/T 19000ISO 9000 族标准,结合本组织情况编制的手册。A 质量手册 B 质量管理手册C 质量保证手册69. 兼有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种目的手册被称为( ) 。A 质量手册 B
25、质量管理手册C 质量保证手册70. I 总 为由于质量改善所得到的经营总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 。A I 总 =E 总 / C 总 B I 总 = I 使 +I 生C I 总 = I 市 +I 使 + I 生71. ( )损失是指可以通过价值计算的直接损失,如废品损失、返修损失,销售中的包装修理、退货、赔偿、降级降价损失;辅助生产中的仓储、运输及采购中的某些损失等。A 机会 B 有形C 社会D 消费者72. 损失函数 L(y)k(y - m)2k 2 中:m 为( ) 。A 比例常数 B 实际的质量特性值C 理想的目标值 D 质量波动的标准差73. 质量成本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
26、达到满意质量的( )损失。A 有形 B 无形C 有形与无形74.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这些都属于( ) 。A 内部故障成本 B 产品的试验成本C 运行质量成本 D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75. 质量成本按( )分为: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A 作用 B 存在的形式C 形成过程 D 与产品的联系76. 最适合质量水平的点(适质点),应该是( ) 。A 质量水平最高的点 B 产品等级最高的点C 制造成本最底的点 D 利润最大的点77. 广告费用所带来的利润正好等于广告费用时称为( ) 。A 广告宣传费用 B 最大广告费用C 最佳广告费用三. 多项选择题1.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包
27、括 ( )。A 建立质量责任制阶段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阶段D 质量检验阶段 2.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 )。A 少数人参与B 对产品进行逐件检验C 建立质量责任制D 重在符合规格的事后检验3.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控制阶段的特点是( )。A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B 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C 大量应用数理统计技术D 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做到以预防为主4.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 管 理 的 全 面 性 : 包 括 ( )。A 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B 全 过 程 的 质 量 管 理C 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D 综合性的质量管
28、理5.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 管 理 的 全 面 性 : 包 括 ( )。A 质 量 的 含 义 是 全 面 的 B 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C 全 员 性 的 质 量 管 理 D 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6.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A 质量保证理论B 质量经济学C 质量控制理论D 产品质量责任理论7.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A 质量文化B 质量检验理论C QFD(质量功能展开)理论D 质量改进理论与田口方法8.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适用性 B 寿命C 安全性 D 环境9.产品质量,即产品的
29、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检验 B 可靠性C 经济性 D 维修性10.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A 技术 B 组织C 服务 D 维修11.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A 安全 B 检验C 管理 D 思想沟通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包括 ( )。A 要保证必要的产量B 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让用户满意C 要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 要保证生产出用户认为具有足够质量水平的产品13. 全 面 质 量 管 理 的 基 本 观 点 主 要 有 : ( )。A 质 量 第 一 的 观
30、点 B 综合性的质量管理的观点C 用 户 至 上 的 观 点 D 开展质量教育的观点 14. 全 面 质 量 管 理 的 基 本 观 点 主 要 有 : ( )。A 用 数 据 说 话 的 观 点B 重 视 质量检验工作的 观 点C 重 视 人 的 积 极 因 素 的 观 点D 重 视 设 计 制 造 过 程 的 观 点 服务工作1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A 标准化工作 B 质量检验工作C 统计计量工作 D 管理工作16.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A 质量检验工作 B 质量信息工作C 质量责任制 D 质量教育工作17.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A 用户的需求信息B
31、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C 新技术发展的信息D QFD 信息18.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A 广 告 信息B 竞争对手的信息C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信息D 供应链状况的信息19. 质量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建立各职能机构的质量责任制B 建立企业各级行政领导的质量责任制C 建立车间、班组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制D 建立供应链的质量责任制20. 质量管理标准与质量保证标准的差异包 括 : ( )。A 标准的性质不同 B 质量体系的要素数量不同C 相同要素的内涵不同D 叙述的语气不同21.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 ( )。A 无形产品的交付 B 为顾客创造氛围C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D
32、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22. 产品有下述哪些通用的产品类别:( )。A 服务 B 软件C 硬件 D 流程性材料23. 质 量 策 划 包 括 两 个 主 要 方 面 : ( )。A 产 品 或 服 务 策 划 B 质量检验工作策 划C 质量标准化工作策划 D 管理和操作策划24. 质 量 体 系 中 的 “资 源 ”包 括 : ( )。A 人 才 资 源 和 专 业 技 能 B 检 验 和 试 验 设 备C 设 计 和 研 制 设 备 D 仪 器 、 仪 表 和 电 脑 软 件 的观点25. 检验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 ),并将这些特性与制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
33、符合性的活动。A 测量 B 检查 C 试验 D 计量26. 特性可以有各种类别,包 括 : ( )。?A 功能的 (如:飞机的最高速度)B 行为的 (如:礼貌、诚实、正直)C 时间的 (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D 人体工效的 (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27. 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A 教育活动 B 质量计划、C 评价 D 资源分配。28.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A 方法 B 检验C 教育 D 环境29.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A 教育 B 设备C 评价 D 材料30.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有( ) 。A 二项分布 B
34、 泊松分布 C 正态分布 D 高斯分布31. 工业企业产品在 制 造 过 程 中 , 产 品 质 量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A 材料 B 设备 C 教育 D 操 作 环境。32. 工业企业产品在 制 造 过 程 中 , 产 品 质 量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A 计量 B 人 C 检验方法 D 操 作 方法33. 质量管理中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A 质量检验 B 策略计划C 质量教育 D 资源分配34. 质 量 手 册 至 少 要 记 载 : ( )。A 质 量 方 针 B 影 响 质 量 的 人 员 的 责 任 权C 质 量 体 系 程 序 和 指 导 书 D 评 审 和 修 改
35、 质 量 手 册 的 方 法35. 标 准 所 要 求 的 质 量 体 系 文 件 应 包 含 以 下 文 件 : ( )。A 质 量 手 册 B 质 量 方 针C 质 量 计 划 D 详 细 作 业 文 件36. 标 准 所 要 求 的 质 量 体 系 文 件 应 包 含 以 下 文 件 : ( )。A 质 量 手 册 B 程 序 文 件C 质 量 记 录 D 质量检验计 划37. 质量体 系 的 建 立 一 般 要 经 历 : ( )。A 质量体 系 策 划 与 设 计 B 评 审 和 修 改 质 量 手 册C 质量 体 系 文 件 的 编 制 D 质 量 体 系 试 运 行 及 改 进3
36、8. 外部质量保证所 开展的 活 动 包 括 : 需 方 对 供 方 质量体系进行 ( )。A 验 证 B 审 核 C 评 价 D 修 改39.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A 相关图 B 分层法 C PDCA 循环 D 排列图。40.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A 因果图 B 调 查 表 C 直方图 D PDCA 循环。41.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A 控 制 图 B PDCA 循环 C 调 查 表 D 直方图。42. 排列图上各项目的排列有以下特点: ( )。A 按频数大小从左到右排列 B 其他一项排在最后C 按频数大小从右到左排列 D 其他一项排列位置由其
37、频数大小决定43.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包括 ( )。A 原因调 查 型 B 问题分析型 C 原因罗列型 D 工序分类型44.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 )。A 随机误差 B 平 均 误差 C 系统误差 D 抽样误差45.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包括 ( )。A 移差 B 平均值 C 标准偏差 D 中位数46.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正常型直方图。A 呈锯齿型 B 有一个高峰,C 有两个高峰 D 对称分布。47.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非正常型直方图。A 偏向型 B 有一个平顶高峰C 两边单调降 D 分布不对称48.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
38、素的特点是 ( ) 。A 不经常存在 B 影响微小C 各件不同 D 与质量标准相关49.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A 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大、C 各件相同 D 难以排除。50.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A 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大、C 各件相同 D 难以排除。51.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A 不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小、C 各件不同 D 不难排除。52. 直方图的作用包括 ( )。A 考察工序能力 B 了解质量特性分布状态C 进行质量诊断 D 检验单位缺陷数53.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A 计算简便 B 不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C
39、 应用广泛 D 便于采取措施54.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A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B 中位数控制图、 C x 单值控制图、 D 缺陷数控制图。55.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A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B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C 极差控制图、 D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56. 常用的计量值控制图有 ( )。A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C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D 中位数控制图。57. 以下 ( ) 是属于样本平均数控制图的特点。A 敏感性强, B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C 应用范围广, D 便于采取措施。58.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比 控制图 ( )。XA 计算简便, B 应用范
40、围广,C 检出功效差, D 需要的数据量大。59.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 x 单值控制图 ( )。A 适用于离散变量, B 计算繁琐,C 常用于诊断, D 需要的数据量大60. x 单值控制图适用于 ( )。A 数据不易获取时、 B 大批量快速生产的工序、C 数据不需分组值、 D 工序中只能获得一个测定。61.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适用于 ( )。A 分析不合格品率、 B 质量特征数据为计量值的场合、C 容易获取大量数据的场合、 D 总体服从爱尔兰分布62. P 控制图适用于 ( )。A 分析不合格品率、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C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 检验单位缺陷数。63.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41、的特点有( )。A 样本量不固定 B 建立在二项分布基础上C 下控制线不起实际控制作用 D 上控制线凹凸不平64. Pn 控制图适用于 ( )。A 分析不合格品数、 B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C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D 分析不合格品率。65. C 控制图适用于 ( )。A 进行相关分析、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C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D 检验缺陷数。66. U 控制图适用于 ( )。A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B 检验单位缺陷数C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 进行相关分析67. 选控图适用于( )。A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C 排除上道工序的影响 D 检验单位缺陷数68. 抽样
42、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A 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 7 点上升, C 有 1 点超过 2 线 D 点子呈周期波动。69.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A 点子随机分布 B 连续 3 点中有 2 点超过 2 线 C 连续 5 点上升 D 连续 11 点中有 10 点在中心线同一侧70.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A 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 7 点中有 3 点超过 2 线C 连续 7 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D 连续 5 点上升71. PDCA 循环的特点是 ( )。A 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 B 非综合性的循环C 爬楼梯似的上升式的循环 D 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72.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A P 表示计划阶段 B D 表示指导阶段C C 表示检查阶段 D A 表示制定质量目标阶段73.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A P 表示不合格品率 B D 表示执行阶段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