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讲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制作人:赵志川 主讲人:赵志川,前 言,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及上岗成为新职业者的过程中依法享有一些基本的不容侵犯的基本权利.由于体制、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也严重挫伤了毕业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前 言,课程要点1、教学重点:(1)用人单位的主要侵权表现(2)就业权益保护的途径与方法2、教学难点(1)使学生掌握识破求职陷阱与预防侵权的能力,前 言,教学目标知识层面:了解就业权益的主要内容。了解各种求职陷阱与就业侵权现象。技能层面:学会识破求职陷阱与预防侵权。掌握
2、就业维权的途径与方法。态度层面:树立维权意识。,教学内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需要遵循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准则。我们有必要了解、掌握就业权益保护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在指导学生就业中唤醒学生本人及全社会的就业权益保护意识,培养识破和预防侵权的能力,保障学生合法的权益不受侵害。,教学内容,一、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 二、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三、涉及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一、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1、毕业生就业求职活动中的政策法律依据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走向市场化、法制化的今天,作为改革的直接承受者和参与主体,高校毕业生在其整个择业求职过程中也应增
3、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为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毕业生就业活动的有序开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和法规。这些法规和就业政策就是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政策法律依据。,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教育部及有关部委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规范,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二是各地方就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出台的有关毕业生就业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本地方的毕业生就业;如:,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三是高等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主
4、管部门工作意见制定的本校工作实施办法、细则。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2、毕业生就业求职中个人权益保护的重要环节从多年的就业指导管理实践和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从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程序来看,一般有以下主要环节组成:了解有关就业政策,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做好个人求职资料准备和心理准备,参加“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离校报到等。,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在上述环节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双选”、签订就业协议、就业报到等阶段客观上对毕业生合法权益
5、保护来说相对比较重要。 3、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主要方面和保护毕业生作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主体之一,根据目前就业政策法规的有关规定,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主要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益。,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1)自主择业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实行并轨招生后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委培生、定向生除外),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只符合国家有关就业方针、政策,就可以自主选择用人单位,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涉,更不可将个人意志强加于毕业生。,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2)接受就
6、业指导权我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由此可以看出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和服务是毕业生的一项重要权益。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3)平等就业权毕业生在参加就业求职过程中,应当享有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应当包括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就业信息,就业时公平、公正,择优推荐,参加“双选”时与招聘单位自主洽谈协商等方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并轨招生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只要符合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毕业生就可以自主地选择用人单位,学校、其他
7、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干涉。公正推荐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也是毕业生享有的最基本的权益。,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4)公平待遇权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过程中,应当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公平受录用权是毕业生最为迫切需要得到维护的权益。,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5)违约求偿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协议后,三方都应严格履行本协议。任何一方提出变更或解除协议,均须得到另外两方的同意,并应承担违约责任。对于用人单位无故要求解除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有权要求对方严格履行就业协议。对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履行就业协议等方面更多的应当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自我保护。,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6)知情
8、权毕业生有全面、真实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权利。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毕业生有权向用人单位了解具体的使用意图、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情况,从而作出符合自身条件的选择,用人单位有义务向毕业生和学校如实介绍本单位的真实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资料。,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7)获取信息权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充分占有和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才 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毕业生获取信息权,应包括三个方面含义:信息公开,即所有用人信息向全体毕业生公开。凡需录用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须到省市高校毕业生就 业指导中心和有关高校办理信息登记,由市高校
9、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高校 向毕业生发布用人需求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截留需求信息。,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信息及时,也就是毕业生获取的信息必须是及时、有效,而不能将过时无利用价值的信息传递给毕业生。信息全面,毕业生有权获得准确、全面的就业信息,以便对用人单位有全面 的了解,从而作出符合自身要求的选择,而不是盲目的。,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8)被推荐权 高等学校在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历年就业工作经验证明,学校的推荐往往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取舍。,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毕 业生享有被推荐权包含这样几方面内容:A、如实推荐,
10、即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推荐时,应实事求是,根据毕业生本人的 实际情况向用人单位进行介绍、推荐。不能故意贬低或随意捧高对毕业生在校 表现的评价。,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B、公正推荐,学校对毕业生进行推荐应做到公平、公正,应给每 一位毕业生以就业推荐的机会,不能厚此薄彼。公正推荐是学校的基本责任, 也是毕业生享有的最基本的权益。,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基本权利,C、择优推荐,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在校表现, 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还应择优推荐,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也应坚持择优 标准。真正体现优生优分,学以致用、人尽其才。这样才能调动广大毕业生和 在校生学习的积极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只能凭自身综合素质的
11、提高来取胜。,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二、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矛盾日渐突出。目前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滞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不够健全,相关各方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认识不深,作用发挥不够,客观上助长了各种不依法用人、违法招聘等为大学生就业设置各种陷阱的现象屡屡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又到大学生就业的攻坚阶段,一些违法录用大学生、设置就业陷阱的现象可能有所抬头,大学生在就业中应高度警惕。,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一)大学生就业陷阱的表现特征 大学生就业陷阱是指招聘单位,其它机构或个人,利用大学生的
12、弱势地位(如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就业竞争激烈等),以提供就业机会为诱因,采用违法悖德等手段,与大学生达成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各类就业意向(协议),以期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当前大学生就业陷阱主要表现出四个典型的特征:,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一,欺骗性。主要表现为招聘单位以攻势强劲的虚假宣传,信誓旦旦的不实承诺,热情有加的伪善行为来取得大学生的信任和很高期望,然后在协议中提出苛刻条件,隐藏各种不法目的。,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二,诱惑性。主要表现为招聘单位着力包装,夸大事实,并以单位各种招牌、荣誉、待遇和发展前景蛊惑大学生,一旦大学生被其所诱骗上钩,则脸色
13、突变,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三,隐蔽性。违法用人单位的各种伎俩都有十分华丽的诱人说辞,听起来入情入理,面面俱到,句句都令人心动,其实处处布下陷阱。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十分单纯,难辨真伪,很快成为猎取的对象。,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四,违法性。就业中的违法目的各有不同。一类是违法违规留人才。有些为留住人才而扣留大学生的户口、证件等使大学生欲走难行。有些迫使大学生签下“卖身契”,使大学生“生为单位的人,死为单位的鬼”。有些软软硬兼施,一方面大开空头支票,另一方面强迫工作,迫使大学生逐渐接受不公正,不合理的现实。,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14、另一类就是坑蒙拐骗,使大学生掉进自己挖下的高薪陷阱,培训陷阱、中介陷阱,甚至诱骗大学生入股,推销、传销等,还有些用人单位给大学生设置了协议陷阱、合同陷阱或试用期陷阱,使大学生感到欲罢不能,求助无门。,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二)大学生就业陷阱的主要类型(七大类) 第一类是招聘陷阱:其一是招聘会不合法。有些双选会打着毕业生就业的名义,实质是未经有关主管单位审批。参加双选会的单位也良莠不齐,出工不出力,只为凑数,以便主办单位收取高价门票,参加双选会的人员公费旅游,招聘单位收取一些毕业生的信息。有些招聘单位甚至出卖学生的个人信息,给一些违法之徒有可乘之机。,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
15、略,其二是变相收费。如有些招聘单位不当场签约,要求通过网络或电话继续洽谈,而这些网络或电话都是收费的;有些招聘单位收取应聘者报名费、资料费或培训费等。其三是用招聘掩盖违法行为。有些企业打着招聘的幌子,逼迫毕业生做传销、推销或其他违法的事情。,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二类是中介陷阱:一是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为你列出一大堆要么不要人,要么不招收大学生,甚至不存在的单位,使你几次头撞南墙,知难而返。但想要回中介费难!,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二种是外地非法中介机构或中介网络,收取一定的费用,却以种种理由推脱责任。有些虽然介绍了单位,但用人单位的状况与求职的要求相去甚远,既便如
16、此,工作几个月,往往被炒鱿鱼,理由是试用不合格。,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三种是非法中介机构之间相互串通,以大城市高薪就业落户等名义开展中介,收取不菲的中介费后,介绍到外地中介。外地中介找不法用人单位或私人小企业让大学生打零工,而户口、档案却长期违法滞留,甚至被丢失。,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三类是协议陷阱:第一种为口头承诺。口头承诺如果没有在协议书中白纸黑字予以体现,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一旦协议主体间发生矛盾,吃亏的一般都是学生。,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二种是不平等协议。由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缺乏,在求职中又处于弱势地位,对不平等条款要么不知要么不敢提出异议,
17、使就业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霸王合同”。所以大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一定要慎防无保障协议,死协议、卖身协议等不平等协议。,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三种是就业协议代替了劳动合同。有些用人单位以就业协议替代劳动合同,究其原因,是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中的许多约定不符合劳动法规定,如果签订劳动合同,许多不合法约定将不存在,难以实现对大学生的约束,不能达到其违法用工的目的。,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四类是试用期陷阱:一是没有试用期可能暗藏玄机。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对双方都有约束力,试用期长短或有无由双方依法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某些用人单位规定大学生报到就签订劳动合同
18、,马上上岗工作很快。可当大学生感到单位各方面情况不尽人意,想要另谋高就时,才发现自己在“无意”间放弃了试用期这一有利的武器,丧失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单方面解除合同,无疑要承担惨重的代价。,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二是试用期或见习期过长。劳动部在1996年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时规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仍应按原规定执行一年的见习制度,见习期内可以约定不超过半年的试用期。由于法律法规对见习期内的权利义务没有具体规定,在大学生就业中,违规违法现象主要表现为见习期与试用期的总期限超过一年,有的甚至长达两年;有些单位以见习期的名义不签合同,且借故延长见
19、习期;有些单位签的是劳动合同,书写的却为见习期。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应当引起我们及大学生的高度重视。,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五类是培训陷阱:在大学生就业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培训机构混迹其中,不断给大学生介绍“高薪就业”、“保证就业”之类的机遇,殊不知其中陷阱重重。其一、收了培训费仍然无工作。有些培训机构以“高薪就业”、“保证就业”的名义引诱大学生交了培训费,但培训结束后,却以种种理由不给安排就业,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其二、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连手坑害大学生。大学生交了样昂贵的培训费后,被推荐到一些位置偏僻、层次较低的企业,无人问津的低薪岗位,甚至在试用期就被借故辞退
20、。,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其三、用人单位的培训陷阱。有些用人单位要求新进大学生必须经过某某机构培训,考核合格才能录用。于是花费不少的大学生经过培训,考核过关者却寥寥无几。即使如此,被录用者也难逃厄运,工作刚满见习期或试用期即被以各种理由辞退。,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其四、因为培训而失去自由。常言道“没有梧桐树,难留金凤凰;栽好梧桐树,招来金凤凰”,可一些没有梧桐树的用人单位自有“妙法”留人。那就是单位出钱培训上岗,“买走”大学生的“自由”。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上岗前提出,单位出资送大学生到某培训机构进行所谓的培训,并且签订培训上岗协议或劳动合同,规定所有经过培训合格人员
21、,才能准予上岗,且要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少服务一年,必须交纳数目不菲的违约金,有些单位甚至扣押大学生的证件。,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六类是保证金、押金陷阱。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禁招聘单位在大学生就业中收取费用,包括资料费、培训费、保证金、押金等。可在招聘中,大学生还是经常碰到索要巧立名目的费用。大学生一方面求职心切,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保护意识,所以经常陷入此类陷阱。,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第七类是安全陷阱。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种种问题,给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常常精心策划,坑蒙拐骗盗无所不用,如果大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受其所害。 1、索要各种证件、签名、
22、盖章。如果大学生在招聘中留下重要证据之类的东西,就可能成为欠费、欠税、担保人等各种形式的债务人,也可能成为敲诈勒索的对象。 2、索要办证费、资料费、报名费、劳保费、保险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只要,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大学生切记,无论对方怎么巧舌如簧,没赚钱决不花钱,他们的如意盘算就会落空。3、谨防偷盗抢劫。首先,对陌生的人、陌生的地点与可疑,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时间的面试,一定要谨慎小心,很可能各个环节都陷阱重重,令你防不胜防。其次,谨防将手机、钥匙交给对方,也不要随便吃喝对方提供的食物饮料,否则可能瞬间一无所有。,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再之,谨防诈骗。
23、如果对方为掌握你的全面情况无休止面试,你可能已经处于危险的境地。要么设下小圈套让你闯祸,然后高价索赔;要么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接到你车祸、病危此类的通知,于是匆匆将钱转入了不法之徒的账号。,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4、切防非法工作。工作性质不清,任务不明,遮遮掩掩、行动诡秘,这时就要非常留心,可能已沦为不法之徒的帮凶。可能正从事涉毒、偷运、销赃、窝赃、传销等非法工作。而一旦事情败露,违法者全无踪影,而你成为了替罪羊。,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5、女大学生安全第一。不法之徒更易选中女大学生,是因为他们就业更难,易于诱骗,而且防卫能力差,胆小怕事,易于掌控。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稍不留神
24、,可能会落入不法之徒、不良企业的陷阱中,轻则被劫财劫色,一无所有,更可怕得是陷入色情、传销业或被拐买,反抗者甚至遭暴力相向,失去生命。,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所以,女大学生就业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思想上切不可麻痹大意,贪图钱财与享受,以免被引诱;行动上一定一定要细思慎想,以防掉入陷阱;具体环节上要步步为营,以杜绝授人把柄。,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三)应对求职陷阱的策略和方法:1、应对求职陷阱的策略一个人想要从上述求职陷阱中解脱,作为求职者的大学生本人是内因,是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辅导员班主任要从日常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防范的意识,掌握规避求职的基本
25、原则和策略。,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1)掌握好两大原则A、拒不缴纳任何费用B、不随便签字(2)注意要“三忌”A、贪心 B、急心 C 、糊涂心,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2、应对求职陷阱的七个具体方法方法一: 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要求求职者收取抵押金,服装费,产品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收费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方法二: 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对外地企业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高薪招聘,无论其待遇多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咨询,并办理的手
26、续否则会吃大亏,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悔之晚矣。,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方法三:不要将重要的证件作抵押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等相关重要证件作抵押。有的用人单位以保证学生实习时间等为由扣住学生的证件,根据相关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扣押证件。,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四: 掌握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方法五:多种途径了解公司的背景在求职者正式进入公司之前,想法设法加强对企业的了解以免误入骗子设下的陷阱。比如:上权威和可靠网查找该招聘单位的相关资料,注意招
27、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正规单位的招聘单位一般会将设在单位的办公室,会议室,一些以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单位,要警惕。工商部门咨询电话:12315,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六: 谨慎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企业签订合同是要注意“三看”:一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的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的合同无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准确,清楚,完整,不能使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三看劳动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备的内容。劳动合同的一般内容包括:(1)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4)劳动报酬;,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5
28、)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 和福利待遇;(8)违反劳动合同者应承担的责任;(9)双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其中前8项为法定条款,必须具备;第9项为协商条款。,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方法七:发觉被骗应及时报案,通知辅导员(班主任),应拨打110与公安局取得联系,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有的专家将上述七个方法形象地归结为中医的医术方法即“望”、“问”、“闻”、“切”四口诀。“望”就是运用自己的视觉,观察公司的外部环境和人员情况,办公所在地的环境、公司人员的基本素质。,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这些摆在眼前的实物,绝不
29、能视而不见,他们都可以较为真实地传递出公司的基本情况。正规的单位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面试地点放在临时租借的民房或者小宾馆或是现场十分简陋,尤其是典型的“一间门面,一部电话,几把椅子”,就要格外警惕了。,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闻”就是通过听觉及咨询手段,了解公司经营发展概况。当然,此处的切不可以只听一面之词,而是要耳听八方,上网找资料、发询问帖等,尤其是那些无法通过可靠网站资源追踪其踪影的小公司,可以通过和前台、保安、一般职员聊天了解到不少公司的现状。,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问”就是向亲人、老师、专业人士、同学、朋友等进行有目的的探寻。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千万不
30、要不好意思张口,他们站在第三者的客观角度,可以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意见。,教学内容求职陷阱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切”就是直接交手,试探虚实。在面试时不用只做个回答者,有提问的机会千万要牢牢把握住,别轻易失去一次上好的了解企业的机会。应聘者常常觉得招聘者高人一等,怕得罪对方,因此不敢提出疑问,不敢与招聘人员平等沟通,这也是导致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应聘过程中,要留心观察工作人员的行迹,如是所谓的经理没有任何专业素养,面谈只是收钱,这说明肯定是假公司。,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三、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一)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应有“五意识“ 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保护是一个系
31、统工程,我们在强调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背景和氛围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于毕业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指导和教育,这种指导和教育必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必须很好地体现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毕业生要能真正有效地做到就业权益的自我保护,必须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1、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要求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运用法律的思维来思考碰到的一些问题,大体知道法律的规定是怎样的,了解哪些情况是违法的,哪些情况又是政策允许的。只有有了这种意识,才能认识到行为的性质以及法律后果,才有了进行自我保护的前提。,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因此,毕业
32、生必须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了解劳动用工的相关规定,并且在学习这些法律、政策、规定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成一种用法律进行思维的意识,即法律意识,进而能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真正做到懂得法律、遵守法律、使用法律。,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比如: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的问题,这在我们大学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劳动法 、 合同法 、 法律基础等都要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上这些课程让学生们树立,“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必须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为由”这个常识,一旦遇到与之相背的情形,就需加小心,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契约意识从某种
33、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市民社会就是契约社会,契约意识要求当事人尊重平等、信守契约。由于我国就业体制的特殊性,就业协议在明确单位和毕业生权利义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契约意识的作用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显得更加突出,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契约意识在就业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毕业生充分重视和深刻理解就业协议的重要性,要有通过就业协议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二是就业协议一旦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具有严格遵守、履行就业协议内容的意识。,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因此,谨慎签约、积极履约有利于毕业生通过协议书内容的约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协议一旦订立
34、,双方都必须遵守,任何一方不得无故毁约、违约等,否则将受到经济和法律的制裁。,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3、维权意识 毕业生在法律意识和契约意识的指引下,认识到自己的合法就业权益受到了侵害,是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或者其他方法来进行救济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还是息事宁人、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体现了维权意识的不同。具有强烈的维权意识,在碰到问题时能够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主张权利,是毕业生走出权益自我保护的实质性的一步。毕业生只有养成了积极主张权利的维权意识,不畏法、不畏仲裁诉讼,才能够平等地与用人单位对话,据理力争,切实保障自己的合
35、法权益。当然维权意识要求毕业生应当知道可以采用下列途径维护自己的就业权利:学校出面调解,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诉、举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4、证据意识 法律是用证据说话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多留一个心眼”,牢固树立证据意识。证据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集证据的意识,要求毕业生在就业时要有意识地叫对方出示或者提供相关资料,来佐证一定的事实,如要求公司出示营业执照、要对方出示表明身份的证件等;,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二是保存证据的意识,要求毕业生注意保存现有的证据,以便将来在仲裁或诉讼时支持自己的观点,如
36、要注意保存单位在招聘时的海报,与单位往来的传真、邮件等;三是运用证据的意识,毕业生要有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意识,知道什么样的事实需要什么样的证据证明,知道一定事实的举证责任是在对方还是己方,等等。,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单位要求交押金的情况。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提供押金的做法是法律明确禁止的,但是签订就业协议时单位是否可以收取押金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一般认为可以参照劳动合同的做法,签订就业协议收取押金不合理。但是现在就业市场中,由于某些潜规则的存在,确实在很多场合存在着毕业生不交押金就无法签订协议、得到工作的
37、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毕业生确实很想去这个单位工作的话,我们认为可以先交押金,但是一定要叫单位出具表明“押金”字样的收据并且注意保存,以便日后作为证据使用。,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5、诚信意识 有专家指出,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一些用人单位在处于主动地位的情况下,无视求职者的利益,甚至用欺骗的手段使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同时,使整个人才市场处在一种彼此不信任的非正常状态,用人单位缺乏诚信助推大学生在求职时诚信缺失。如一些企业参加招聘会“醉翁之意不在酒”,有的是为做广告,有的是借机招聘廉价劳动力。,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毕业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38、,一是毕业生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必须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如果毕业生故意隐瞒自身情况、欺骗单位,可能导致就业协议无效,并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意识到用人单位是不是诚信,比如意识到单位介绍的情况是不是真实、其招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等等。,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第二点对毕业生要求得更高,因为要判断用人单位是否诚信,必然要求毕业生有比较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然而一些毕业生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主要是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不敢向用人单位问太多的问题、提更多的要求,许多初涉职场的毕业生认为单位说的都是对的
39、,单位要求的就应该去做,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权益已经遭受侵犯。因此必须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意识,特别是锻炼其中的第二种能力,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自我保护途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如发生个人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对自身权益实施保护:,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通过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保护。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可通过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侵犯毕业生权益的行为进行抵制或处理。例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制度具体实施办法中规定:对不履行就业信息公开登记手续,侵犯毕业生获取信息权的,给予通报批评,严重者将取消其录用毕业生资格。,教
40、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行为,学校有权予以抵制,以维护毕业生的公平受录用权。对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不符合规定的就业协议,学校有权不予同意,未经学校同意的就业协议,不发生法律效力也不能作为编制就业计划的依据。,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毕业生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自我保护。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毕业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法
41、规,只有吃透其精神实质,把握其要领,才能运用好自己的权利。,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其次,要自觉遵守有关就业的政策、法律、法规,履行义务,以免使自己处于被动。在就业过程中,如发生协议争执、合同纠纷或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无理拒绝接收等自身权益受到侵犯的行为,毕业生可依据有关政策规定或法律条款向学校就业部门或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诉,求得他们的协调;也可提交当地的劳动、人事部门的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教学内容大学生就业权益自我保护的途径,再次,借助新闻媒体进行救济。新闻媒体可以发挥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公正现象进行曝光、报道的方式,引起相关部门对这些现象的重视,从而促使这些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毕业生在碰到就业权益被侵犯时如果采取相关措施仍然无法很好解决,可以向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反映,借助舆论力量得到解决。如: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问题。,课后思考题,1、常见的就业陷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