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就业与创业.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6402565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与创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就业与创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就业与创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就业与创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就业与创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一些思考再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要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现在就要考虑一年后的出路了,到底是就业好还是创业更适合我们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再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成手” ,这样他们可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调查,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我省经济外向度较高,大部分外向型企业的生产和出口出现减速,吸纳毕业生能力大幅减弱。从各地、各高校举办的人才集市、校园招聘会等反馈汇集的信息看,毕业生岗位需求总数较上一年下降约 30%。面对这种形势,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

2、寻找出路,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当前社会,想要开始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少,大部分大学生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们不再依赖家长、学校,而是主动发现、寻找机遇,其实“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为自己的做事,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一方面,这种成功是属于自己的;另一方面,就算失败也不会去怪别人,同时通过总结失败经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目前,我国

3、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特点是:压力与机遇共存。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要求和重要标志之一。与此相应,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式和就业格局上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即作为一个普通社会成员去求职和就业。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消除自己的主观理想预期与社会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调整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同时,结构性、知识性、观念性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毕业生专业学科不适应市场需求;一些毕业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等;要不到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不干的现象并存。这与我们的能力和素养有一

4、定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在校时充分利用学校里便利的资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大学生的创业是指大学生新创公司或企业,自己是企业或公司的主人。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有管理学者曾讲过这么一句话:“创业,其实人人都会成功。只是有些人被陈腐观念所束缚,也就失去获取成功的最佳时机,未能成为幸运的宠儿。“况且大学生创业还有诸多政策支持。如减免人事代理费,创业期也算工龄,公务员招录有优惠,专业技术人才可领补贴和经费、评职称免考外语,享受减税、免税政策,获得小额贷款及贴息,不再审验注册资本金等,同

5、时这些政策也说明国家对这种自主创业的给予高度的支持的。同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现阶段说没有心理障碍是不现实的,首先是“面子放不下来” ,因为不少学子是把自主创业作为无奈之举,与那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没面子” 、 “抬不起头来” 。他们之所以心理不平衡,是认为别人为什么能找到工作?轮到自己凭什么要背负着资金和管理双重压力,白手起家单立门户?不少有意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萌发“自己做老板”的念头,除了要与旧的就业观念发生碰撞外,还会涉及许多意想不到困难,这里既要具有生意头脑,还要有资金、专业技术、懂得市场运作,有时不可避免遇到失败和挫折。其次,没有足够的资金。不少渴望

6、创业的人表示,其实自己并不喜欢打工,只是因为资金不够,也就未去创业。而方正培训中心总经理魏先生表示,那只是不敢创业的借口。他在开办电脑培训时,当时就只有一台 486 的二手电脑,并且是在一位于七楼的民房内开始创业生涯。如果要说启动资金,全部加起来也不到 3000 元。可自己豁出去了,不到成功不罢休。几年拼搏下来,不单电脑更新换代,也让自己在业界小有名气,固定资产已逾百万。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创业并不需要太多的钱。如果钱太多了,也就无所谓创业了。“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7、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没有成功的经验。经验来自不断地摸索与集累,绝对没有哪一仁人志士天生下来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这

8、一朴实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懂。可面对创业时,却有相当多的人在这方面犯迷糊。纪先生现是一鞋业集团的老板,资产逾亿。他在谈到创业的体会时说:“十年前,我开始涉足运动鞋。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会有今天的规模。只是觉得,人人都要穿鞋子,世界如此之大,市场应该不会小。“于是,自己贷款办鞋厂。从中底起步,贴牌生产,边走边看,边做边改,日集月累,自己便从门外汉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他不赞同“经验说“,认为那是创业者的脚镣手铐,是懦夫与失败者的理由。其实,大学毕业生创业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比尔盖茨就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成功典范。在国外,高校毕业生根本没有国家分配的概念,都是自谋职业, “创业当老板”是大多数人孜孜不倦的奋

9、斗目标。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接轨,这也应该是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些专家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要多些理性。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有关专家建议,毕业生面对当前的形势,选择自主创业一定要多些理性。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在校期间多学习。在校期间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可寻找机会深入社会,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学习管理知识,学会处理资源、信息。当前,在大学里老师还只能起到整体的引导作用,针对个体的引导比较少,这就要学生积极主动向相关专业老师请教。

10、当然,我们也要摆脱以往的创业误区。从以往情况看,大学生创业走的多是 IT、高科技的路子,现在看来,这些行业留给毕业生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大学生创业时可适当“降低”身份,寻求其他发展空间,比如,在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服务行业,刚毕业的大学生较容易能抢得先机。 发挥他人的聪明智慧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与他人合作,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自己利益的同时,照顾别人的利益。要有发挥别人聪明的智慧,让别人按你设定的目标前进,却丝毫没有被强迫接受的感觉。 当前,大学生毕业后是创业还是就业依然是社会的热点,但无论你想创业还是就业,你自己,必须有一定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竞争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专业面窄,社会适应性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社会实践使我们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劳动就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