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白居易》.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38978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白居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白居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白居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白居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三单元第11课《与微之书--白居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1课与微之书,诗海探珠禁中夜作书与元九白居易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后,一点寒灯欲灭时。,佳诗品韵清幽书香【赏析】禁中夜作书与元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对好友的无限思念、无限关心之情。但这一切并没有明确说出,他只是写自己写完书信后,将信纸装入信封。又觉得似乎还有许多话尚未说完,似乎还应当补充或修改些什么,于是又把信取出来重读了一遍,但却又不知道该补充什么。因此心潮不定,思绪万千,茫然不知所从。,【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知能优化演练,第11课与微之书,基础自主学案,基础自主学案,在一起,上

2、书报告,心绪、心态,吃的用的,瞬间,五、特殊句式封题其上(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感叹句)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判断句)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定语后置句),六、名句默写千呼万唤始出来,_。(琵琶行)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_,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_。(长恨歌)_,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回眸一笑百媚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七、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_,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3、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天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著有_七十一卷。,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2资料链接元稹与白居易相识,是在贞元十九年,后成为挚友。元和十年元稹因为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三年后,白居易在庐山新建草

4、堂一所,落成后第二天,写此信给元稹,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关爱之意,文章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对朋友的真挚友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书信体散文。,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文中四次连呼“微之微之”,有什么表达作用?【提示】信的开篇接连用了两个“微之”,直呼其名,倾诉分别之日久,音断之日长,无法相见,又音信断绝,长久以来的对朋友无法抑制的深切怀念,对人生短暂而思念深长的感喟,犹如汹涌的浪涛,滚滚而来,势不可遏。,接着,又反复呼告,“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可见其为友人的“天各一方”、“各欲白首”的椎心之痛,溢满纸上,郁愤满怀,不能自已。文中最后一段的开头也使用反复呼告的手法,连呼“微之微之”,直接倾诉,

5、感情更加深挚浓烈,催人泪下。,2“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提示】只有徜徉山水,筑堂庐山,才真正是白居易到江州后最值得宽慰舒心的事。山水之乐,庐山之美,自不待言;更使白居易流连忘返,“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寄情山水之间,忘却官场污浊,“不唯忘归,可以终老”,这才是大实话,是白居易贬官江州唯一值得自傲的地方,是上天赐给他的福分,足以给收信人元稹带来精神上的安慰。,3文中列举的“三泰”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的?【提示】作者写三件如意的事来宽慰朋友:一是家中人平安团聚,享受到天伦之乐。无须挂念;二

6、是生活虽然简朴但可以自给,自己很知足,无须担忧;三是在风景佳丽之地建了草堂,可以有所寄托,足以令人快慰。平淡朴实的文笔透露出自己不是消沉厌世而是达观知足,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豁达胸襟。也是为对方着想,不愿意让朋友为自己的不幸遭遇难过担忧,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4“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赏析这首诗。【名师点拨】作者最后以一首六言诗相赠作结,同时回应了元稹从远方带来的赠诗。诗的前四句作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因为两年前,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了。,白居易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

7、触怒权贵,以“越职言事”被贬江州。从金銮殿到庐山庵,作者自然不平而鸣,愤懑不已。最后两句以“笼鸟槛猿”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当时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坎坷之命运相同,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相见相亲的愿望就一日不止。“人间相见是何年”,以反诘语气,表达出诗人对挚友元稹的强烈思念之情。,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名师点拨】本文虽是一封私人信件,但语言优美,简练文雅。文章语言于灵活自然的散句中多用齐整的偶句,四、五、六、七言相间,既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又富于变化。比如四字偶句,“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两两成对,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8、五字句,“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对仗工稳,音韵和谐。六字句,“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铺排的手法,描绘出富有诗意的美丽风光。七字句,“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形成工整的反对,接着下文的“量入俭出,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洋溢出自我满足的达观心情。不但如此,两位大诗人还以诗唱和,不仅表达了深挚的友情,而且更增添了书信的文采,使得语言精练文雅,更值得玩味欣赏。,细剖深析楼主有人认为白居易的诗文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值得我们学习;也有人认为他的诗文更多的迎合了大众口味,过于简单,缺少了诗文的含蓄蕴藉。你是怎样认为的?,沙发我认为白居易的诗歌恰恰正是

9、因为通俗易懂,才有了更多的人去读它,诗歌不仅仅是写给士大夫看的,他更多的读者应该是普通百姓。白居易正是建立在这个意识上,才会有了尽量让自己的诗歌趋于平易的追求。像我们都会背诵的草,不就是浅白易懂朗朗上口但又意义深刻才传颂千古吗?而且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自己出身阶级的局限,并能体现人民的愿望。,板凳我认为一味地追求浅白平易容易使诗歌流于庸俗,诗歌本身是诗意的含蓄的蕴藉的,如果没有了这些,那么诗歌就失去了它最根本的特质,就不能称之为诗歌了。白居易就是把诗歌的作用和诗歌的题材范围看得比较狭窄了一些。过分地追求大众的阅读口味而把诗歌的优美忽略了,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三楼白居易直接歌颂或讽刺社

10、会政治的思想倾向是正确的,但由于过于追求内容,对艺术形式确实重视不够。但那些温厚柔和的情致,感警练达的论调,亲切熨帖的词句,幽邃深奥的思想,用他明达清切的笔调传达出来,同样也会引起我们悠远无尽的想象和余味不绝的感受。,写作素材积累,借景抒情本文最后一段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如“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这些语句说明作者虽然以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面对人生,但仍然怀念天各一方的朋友,字里行间含有深深的哀伤之情。用“哀鸣啾啾”“晓灯”

11、来抒发哀愁万重、思念绵绵的情感。因此本文主要运用了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同时还运用了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随堂练笔请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字数约100字左右。,1课内素材开发白居易与元稹交谊深厚。在长期的贬谪生涯里,两人同命相惜,以诗文相酬和,共同构筑储备心灵给养的精神大厦。与微之书文字典雅,多有妙语佳句,在平淡的叙事中,写尽了两位至交因天隔一方而不得相聚的苦闷,表达了白居易对挚友深切的惦念之情和人世殊途、命运难测的无奈之意。,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友情的力量”“面对坎坷”“真情”“与命运抗争”等相关话题和材料作文中。,2鲜活素材速递云南怒江上的“索道医生”行走在

12、怒江大峡谷深处的乡村医生邓前堆,因“索道医生”而出名。作为一个病人“随叫随到”的乡村医生。在他出名前,甚至都鲜有人关注到他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岗位上,到2011年,已经坚守了28年。,在向师傅学医但未正式上岗前,邓前堆还得到在乡卫生院学习半年的机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在工作中不断自学,并能学以致用。几年后,引荐他当乡村医生的师傅当了村干部,他就成为了拉马底村的骨干乡村医生。行走在怒江大峡谷,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28年来不间断地“上门出诊”,邓前堆从未收过一分钱的出诊费,仅仅按规定收取医药费而已。云南怒江州福贡县,邓前堆医生经常从高30多米、长120多米的溜索上划过,为村民出诊看病。据介绍,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到拉马底村卫生室看病。少则五六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人多时,“连饭都顾不上吃”。,适用话题这则材料用于“坚守”“真情”“责任”“在道德和利益面前”等相关话题作文中。,知能优化演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