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 二 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的基础和本质,认识的 运动过程,真理与价值,本质论,过程论,目的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的逻辑结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方法论,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幻灯片 4,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1)实践活动,(1)实践活动,(1)实践活动,主体: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方法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体是具有一定认识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三方面
2、的特征,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中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媒介,标志着人类实践 和认识的,制约着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方式,包括工具系统和操 作工具的方法系统。,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 制约性,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目的是主客体之间发生关系的价值,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 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主体,中介,客体,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关系:认识和被认识,主体客体化过程,客体主体化过程,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第一,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第二,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行动
3、;第三,通过反馈调节实践活动。,制定方案,汽车制造,汽车改进,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决定认识的,需要,可能,产生,正误,5、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心主义先验论,感觉和思维,物,唯物主义反映论,物,感觉和思维,(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性体现,摹写性,创造性,性状和关系 本质和规律,分析和选择 运用和组合 建构和虚拟,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
4、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因为:第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成就来。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从认识到实践:,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认识过程反复性和
5、无限性的原因: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从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返回,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
6、,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产物,在同样的条件下,对于同一个客观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能有一个。而主观真理论者直接或间接地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原则,在实践中,或实用主义地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或简单地将多数人的意见认为是真理。“三人成虎”的典故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那可能就真有老虎了。,如果第三个人也说街上来了老虎呢?,(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
7、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进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性的真理, 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的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天在上面,(三) 真理与谬误,主体,正确反映,歪曲反映,客体,真理,谬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相比较而存在的。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
8、的。 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管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时间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
9、要的某种有用性,(1)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具有主体性 (2)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3)价值具有多维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价值评价以主客体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2)评价结果以评价主体为转移(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要靠实践检验,要与人 民和人类整体利益相一致。,价值的特性:,CCTV2005感动中国人物:魏青刚,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和统一性。价值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和多样性。两者的差别和对立,深刻体现了人类生活本身的矛盾性。,(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2)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
10、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第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有价值; 第三,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返回,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1、方法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2、理论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 发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
11、克思主义 的精髓。,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革: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做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1)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需要发展 (2)真理是绝对的,同时也是相对的,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在实践中坚持和创新的统一,(1)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2)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真理具有相对性 (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4)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3、要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新进展。,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坚持认识与实践的
12、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的任务,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揭示规律,指导实践,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前提,后者是归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3、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的理解,(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A、主客观矛盾是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 B、由此派生出人与自然、社会、人等各种矛盾 C、运用自觉的实践解决矛盾,建设和谐世界,(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A、庄子的自由观:追求精神自由,但陷入宿命论。 B、康德的自由观:不受任何外物决定,服从自身的善良意志。它把人作为目的,但有保守倾向。 C、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种自由观既尊重客观规律,又重视人的能动性发挥,追求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人类的解放,正确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