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级物理下册教案 编号:时 间 主备人 使用人课 题 课 型 规律概念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 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索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学&科&网 Z&X&X&K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和科学态度;知道
2、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从而增强节约能源意识。教学重点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探究;教学难点 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课 时 1课时教学设想教师:讲授法、例举法;学生:实验探究、问题讨论法。师设置情景和问题,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组织好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活动,寓教于乐,学生在做中学,体验探究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少做额外功,多做有用功,提高课堂效率,构建理想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采取情景与问题导入。(2min)1、媒体展示:提升物体
3、2、问题:将物体匀速提上去的各种方法方法中,哪些是有用的功,哪些是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从而引出机械的三种功?(二)学习目标:(3min)导入既要有激趣性,又要有实用性。媒体展示增添刺激强度,设疑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 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4)会利用公式 W 有W 总进行有关计算(5)知道提升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机械效率。(6)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三)自学指导:(15min)1
4、、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用机械做功间接完成任务为什么要多做功?这部分功对完成任务有用吗?不做行吗?揭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例举:举生活中从井中提水的例子请找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我们把 叫机械效率公式: 2、讨论: 的取值范围-总小于 1机械效率的强化:出示一些常见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做为了解,知道使用任何机械,机械效率都小于 1探究讨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1)、 (2)、 (3)、 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四)、当堂检测:(15min)1对完成工作任务无用而又必须做的功叫做_,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_。2如图 1所示,物重 40N,滑轮重
5、10N,用力 F匀速向上提起重物时,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并理解。媒体展示(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情景)学生分组讨论来源:W分组完成实验验证来源:W拉力 F的大小为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绳重和摩擦不计)3如图 2是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_和_;除钩码重外,还要测出的数据有_、_、_;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应_,钩码应_上升;将图中钩码减少一个,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4如图 3所示,物体 A的质量是 100kg,在力 F的作用下物体以05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若 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物重的 1/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则 5s内拉力的有用功是_J,
6、拉力 F是_N。(g 取 10N/kg)5用图 4所示的滑轮组甲和乙,提起同样重的物体时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甲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乙 ,则可判定 甲 _ 乙 ;如果用乙滑轮组第一次提起重 G1的重物,机械效率为 1,第二次提起重为 G2的重物(G 1 G2),机械效率为 2,则可判定 1_ 2。(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影响,且动滑轮的重力相等)(五)、小结: (10min)快速完成当堂检测,小组之间讨论并质疑。来源:学科网ZXXK让学生说出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的知识,有哪些的收获,最后教师根据习题完成情况及学生小结情况回扣知识点进行有指导性的讲解。板书设计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有用功:w 有用=gh 2.总功:w 总=fs 3.额外功:克服摩擦和机械自重所做的功 4.w总=w 有用+w 额外 二、机械效率1.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w 有用/w 总100%3.说明:机械效率无单位,常用百分数表示,1教后反思